第五代Prius全新上市 怎樣的人適合PHEV?

Sean Hsiao-avatar-img
發佈於EV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PHEV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跟一般油電是引擎發電以及煞車動能回收轉換成電能外,還可以外接電源充電

2023/04/25 Toyota 正式公布 Prius PHEV 台灣售價,旗艦版129.5萬、鉑金版 137.5萬,這個定價網友普遍反應還不錯,不會太貴

  • 最大綜效馬力 223 ps
  • 17吋鋁圈
  • 駕駛座電動椅
  • 雙前座通風/電熱椅
  • 電動尾門
  • Apple Car Play/Android Auto
  • TSS 3.0 駕駛輔助系統
  • EPB 電子煞車系統 Auto hold
  • 8具安全氣囊

鉑金版

  • 19吋鋁圈
  • 4G 旗艦主機導航系統
  • PVM 環景影像系統
  • BSM 盲點偵測
  • SEA 安全離座警示系統
  • 行李箱遮物廉

詳細規格可以參考官方網站的電子檔型錄https://hotaicdn.azureedge.net/toyotaweb/CAR_20230425173247KK13MNAA.pdf

那怎樣得族群適合這台車呢? 以和泰自己的廣告文宣跟網路媒體寫的"無里程焦慮的電動車",表示他是想給人一種感覺它可以無腦行駛的電動車,就算沒電了我還有內燃機引擎可以繼續開,想省油錢也可以常充電,拉高純電行駛比例,我自己鍵盤分析是各種因素家裡不能裝充電樁(如機械車位、住舊公寓、管委會不同意安裝充電設備等),然後又覺得這台還不錯看,又不會有制服車或計程車的感覺,真正想省錢的族群又不在乎制服車可能就直接買Altis油電,根據國外資料顯示,插電式油電車車主也真的沒有如預期般頻繁地為車輛充電,Prius PHEV 是搭載 13.6 kWh 容量的電池,J1772的充電規格,用220V/16A的充電設備充電要四個小時的時間,因為沒有支援超充去面外充電還要另外安排時間充電,要花幾個小時充電勢必還是家裡有充電樁比較適合,但如果是家裡面可以有充電樁,我認為直接買純電車(BEV)會比較好,可以預期大多數人還是會當成一般油電車再使用

Model 3 SR Plus vs Toyota Prius PHEV

那家裡可以充電的話,那是不是買 model 3 會比較好,來簡單做個計算來比較看看假設一年開一萬公里,這兩台車五年基本的花費,以訂價來看目前 model 3 sr+ 現貨車是169萬元,Prius 鉑金版 137.5萬元,toyota 應該有一點折價空間假設2.5萬,那兩台車的價差就會是34萬元,保險費 model 3 以同家保險公司計算保同樣產品會貴2000左右,五年就貴一萬元,價差來到35萬元,稅金的部分 Prius 要繳牌照稅 11230元 + 燃料費6180元,五年是87050元,價差剩下26.3萬元,油錢/電費的部分,model 3 每度電可行駛6.6公里,prius 以每公升行駛26公里來比較五萬公里的費用,電費以每度三元計算,油錢每公升30元計算,Prius 電費就當作沒有來比較,五年油錢會多花3.5萬,兩台車價差剩下22.8萬元,保養的部分 Prius 有引擎要換機油每年假設保養3000元,五年一萬五千元,輪胎、煞車油、冷氣濾網等,兩台車都要換的部分就不多做比較價差計算,兩台車花費價差剩下21.3萬元,粗略計算五年開五萬公里來看兩台車開銷花費 Prius 還是少了20多萬元,如果使用里程更多價差會再更接近,未來假設特斯拉繼續降價拉高市占的話,以這樣計算特斯拉model 3 如果台灣售價可以在150萬內,在能省錢的條件下,可能會越來越多人換成電動車代步,大家參考看看吧!

raw-image
購買Tesla時歡迎使用我的推薦連結https://www.tesla.com/referral/cassiechang80368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ean Hsiao-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8
本篇僅以用車成本開銷來計算比較,殘值的確會是一個問題,電子產品買新不買舊跟電池壽命都有可能是下一手的疑慮,長途旅行充電部分也的確是要稍作規劃,不過特斯拉另外帶來的自動輔助駕駛、車上的影音娛樂、哨兵模式、加速性能等等,就自行評估多付出的錢值不值得了。
小賴-avatar-img
2024/04/08
僅對了一半,首先,prius 5代現在供不應求,完全沒有折扣。再者,您並未考慮過tesla的超高折舊率,model 3新車169萬,prius 137.5萬,乍看之下tesla降價會更有性價比,但就依您的舉例來論述,model 3最後降價到150萬好了,五年後轉售,您覺得中古車行是用新車價169萬在估算殘值,還是用降價後的150萬在估算呢? tesla可以降價拉抬cp值,但如果哪天政府開始依瑪力課稅呢? 其實還有個重點不得不提,tesla跑長途,充電是個大問題,所有長途行程都必須事先規劃,排隊等待充電浪費的機會成本其實並不小。
avatar-img
By Sean For Them
27會員
89內容數
For Roby, Molly, my family and friends just a place to jot down what I've seen, learned, felt and thought.
By Sean For Them的其他內容
2025/01/10
Model Y限量首發版今日上市,搭載多項升級功能,例如20吋Helix 2.0輪圈、迎賓燈、迎賓踏板等。文章比較了首發版與現行標準版Model Y的價格與規格,並探討了未來自動駕駛功能更新和xAI新版Grok 3模型的整合。同時,文章也針對特斯拉電池耐用性和自動駕駛硬體差異提供額外閱讀資源。
Thumbnail
2025/01/10
Model Y限量首發版今日上市,搭載多項升級功能,例如20吋Helix 2.0輪圈、迎賓燈、迎賓踏板等。文章比較了首發版與現行標準版Model Y的價格與規格,並探討了未來自動駕駛功能更新和xAI新版Grok 3模型的整合。同時,文章也針對特斯拉電池耐用性和自動駕駛硬體差異提供額外閱讀資源。
Thumbnail
2025/01/03
特斯拉2024年交車數據略低於2023年,但能源業務大幅增長113%。預計2025年推出Model Y改款、平價車型Model Q,以及FSD功能在更多市場開放,Robotaxi業務也將啟動。2026年更將推出Semi卡車和Cybercab。長期投資者應關注這些業務發展,特斯拉未來充滿期待。
Thumbnail
2025/01/03
特斯拉2024年交車數據略低於2023年,但能源業務大幅增長113%。預計2025年推出Model Y改款、平價車型Model Q,以及FSD功能在更多市場開放,Robotaxi業務也將啟動。2026年更將推出Semi卡車和Cybercab。長期投資者應關注這些業務發展,特斯拉未來充滿期待。
Thumbnail
2024/11/05
這篇文章探討了特斯拉與 Waymo 在自動駕駛技術中的不同發展路徑、技術架構及未來展望。特斯拉依賴純視覺與 AI 軟體解決自動駕駛問題,而 Waymo 則透過多感測器與高精度地圖技術進行自動駕駛。本文還分析了各自的優缺點與面對的挑戰,並展望自動駕駛的未來可能情況。
Thumbnail
2024/11/05
這篇文章探討了特斯拉與 Waymo 在自動駕駛技術中的不同發展路徑、技術架構及未來展望。特斯拉依賴純視覺與 AI 軟體解決自動駕駛問題,而 Waymo 則透過多感測器與高精度地圖技術進行自動駕駛。本文還分析了各自的優缺點與面對的挑戰,並展望自動駕駛的未來可能情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特斯拉電動車以無噪音、零廢氣以及結合 AI 為特色,目前市面上能購買到的特斯拉共有四種:Model 3、Model S、Model X 以及 Model Y。這篇文章,我們就分別來介紹這些車款各自適合的客群,以及當中最明顯的特色。
Thumbnail
特斯拉電動車以無噪音、零廢氣以及結合 AI 為特色,目前市面上能購買到的特斯拉共有四種:Model 3、Model S、Model X 以及 Model Y。這篇文章,我們就分別來介紹這些車款各自適合的客群,以及當中最明顯的特色。
Thumbnail
前言: 本來想著不要影響越南控財報的關注度,周日再來寫這篇,但PTT mathbug已經引戰,早點寫一寫也好。 這次的米蘭車展,DRG 2代、劍齒虎 都很吸睛,很少看到新車一出,網路上幾乎一面倒地表示帥,代表著是油車的巔峰。 但是最吸睛的,肯定是搭載鋁電池的油電增程車PE3,昭示著三陽的未來路
Thumbnail
前言: 本來想著不要影響越南控財報的關注度,周日再來寫這篇,但PTT mathbug已經引戰,早點寫一寫也好。 這次的米蘭車展,DRG 2代、劍齒虎 都很吸睛,很少看到新車一出,網路上幾乎一面倒地表示帥,代表著是油車的巔峰。 但是最吸睛的,肯定是搭載鋁電池的油電增程車PE3,昭示著三陽的未來路
Thumbnail
在等可負擔的電動車嗎?可以考慮先找看看二手Model 3,現在很多特斯拉Model 3 車主換購 Model Y 或是新款的Model S/X,可以到特斯拉官網看看二手車價格當作高標,官方有給原車輛保固再多一年的保固期限,再到FB、Line、傑克你電電等社群網站,看看上面的價格再比較各版本的年份、里
Thumbnail
在等可負擔的電動車嗎?可以考慮先找看看二手Model 3,現在很多特斯拉Model 3 車主換購 Model Y 或是新款的Model S/X,可以到特斯拉官網看看二手車價格當作高標,官方有給原車輛保固再多一年的保固期限,再到FB、Line、傑克你電電等社群網站,看看上面的價格再比較各版本的年份、里
Thumbnail
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 改定了最新電氣規定費率(6月份開始實施), 電費將大幅上升,導致各品牌的電動車(EV)的充電費也紛紛上調。 NISSAN將於9月開始,根據不同方案上調價格,最高可能會上調6成。 TOYOTA在4月也將基本費用上調了1100日元,HONDA則是宣布退出充電市場。 儘管以往電動車被
Thumbnail
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 改定了最新電氣規定費率(6月份開始實施), 電費將大幅上升,導致各品牌的電動車(EV)的充電費也紛紛上調。 NISSAN將於9月開始,根據不同方案上調價格,最高可能會上調6成。 TOYOTA在4月也將基本費用上調了1100日元,HONDA則是宣布退出充電市場。 儘管以往電動車被
Thumbnail
PHEV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跟一般油電是引擎發電以及煞車動能回收轉換成電能外,還可以外接電源充電。 2023/04/25 Toyota 正式公布 Prius PHEV 台灣售價,旗艦版129.5萬、鉑金版 137.5萬,這個定價網友
Thumbnail
PHEV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跟一般油電是引擎發電以及煞車動能回收轉換成電能外,還可以外接電源充電。 2023/04/25 Toyota 正式公布 Prius PHEV 台灣售價,旗艦版129.5萬、鉑金版 137.5萬,這個定價網友
Thumbnail
2023/2/3 台灣特斯拉也跟進國外降價了,Model Y long range 版本台灣售價從230萬降到212萬,降了18萬,Performance 版本降了22萬從260萬降到238萬,降了22萬。 特斯拉的降價一定又對傳統車廠造成一定的壓力,不過車廠的競爭會讓消費者越來越有利,不知道要買電
Thumbnail
2023/2/3 台灣特斯拉也跟進國外降價了,Model Y long range 版本台灣售價從230萬降到212萬,降了18萬,Performance 版本降了22萬從260萬降到238萬,降了22萬。 特斯拉的降價一定又對傳統車廠造成一定的壓力,不過車廠的競爭會讓消費者越來越有利,不知道要買電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 特斯拉 Tesla, Inc 相信大家一提到電動車就會直覺聯想到特斯拉,特斯拉到目前為止也是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他的出現以及科技創新也對全球車市以及對傳統車廠帶來一定的壓力與影響,也讓我們消費者多了更多選擇,這邊分享一下在現任CEO, Elon Musk 接手特斯拉之前,之前的創辦人Ma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 特斯拉 Tesla, Inc 相信大家一提到電動車就會直覺聯想到特斯拉,特斯拉到目前為止也是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他的出現以及科技創新也對全球車市以及對傳統車廠帶來一定的壓力與影響,也讓我們消費者多了更多選擇,這邊分享一下在現任CEO, Elon Musk 接手特斯拉之前,之前的創辦人Ma
Thumbnail
今天聽到一段網路的訪談,讓我對於電動車開始有新的想法 在未來,電動車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台灣每年汽車銷售40萬台,其中台灣電動車市佔率為: 2019年 = 3千台 2021年 = 1~1.1萬台 2025年 = 4萬台 (預估) 目前充電完成可以行駛200公里,未來可以達到560公里 電動車的未來:
Thumbnail
今天聽到一段網路的訪談,讓我對於電動車開始有新的想法 在未來,電動車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台灣每年汽車銷售40萬台,其中台灣電動車市佔率為: 2019年 = 3千台 2021年 = 1~1.1萬台 2025年 = 4萬台 (預估) 目前充電完成可以行駛200公里,未來可以達到560公里 電動車的未來:
Thumbnail
我從很早就關注中國電動車的狀況,也曾經在蔚來NIO投資受過傷,但趨勢是對的,只有時機判斷和部位調整、估值的人為錯誤。這篇我們就來簡單看看現在中國電動車和特斯拉幾個比較知名的品牌價格狀況,看看誰和誰其實正在正面衝突。而顯示出了的跡象會最近的一月交車量讓我也決定要出清理想汽車(代號:LI)
Thumbnail
我從很早就關注中國電動車的狀況,也曾經在蔚來NIO投資受過傷,但趨勢是對的,只有時機判斷和部位調整、估值的人為錯誤。這篇我們就來簡單看看現在中國電動車和特斯拉幾個比較知名的品牌價格狀況,看看誰和誰其實正在正面衝突。而顯示出了的跡象會最近的一月交車量讓我也決定要出清理想汽車(代號:LI)
Thumbnail
Elon Musk有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往往可以從自己搞出來的困境中神奇脫身;而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上市18到24個月之前就發表Tesla Model Y車款。問題是,Model Y可能會吸走目前非常重要的Model 3訂單,而且Tesla現在正需要Model 3的訂單來救命。
Thumbnail
Elon Musk有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往往可以從自己搞出來的困境中神奇脫身;而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上市18到24個月之前就發表Tesla Model Y車款。問題是,Model Y可能會吸走目前非常重要的Model 3訂單,而且Tesla現在正需要Model 3的訂單來救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