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漢去參加《萬湖會議》,細思極恐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電影《十二怒漢》和《萬湖會議》,都屬於三一律(空間統一,時間統一,事件統一)的古典故事結構。一個讓人憤怒,一個讓人不寒而慄。
1957年,年輕導演西德尼·呂美特受到當時的舞臺和電影紅星亨利方達邀請,導演了12個陪審員討論少年弑父案件的電影。
這部除了頭尾之外,所有場景集中在會議室裏的《十二怒漢》,獲得同年柏林電影節最佳電影獎。之後,這部影片被改編成舞臺劇,還陸續被美國和俄羅斯等國翻拍。
1942年的1月20日,德國的國安局局長海德裏希召集了14個部門的高級官員,在柏林近郊萬湖這個地方,開會討論《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最終方案》。
「萬湖會議」只花了85分鐘,就決定好抓捕,運輸,執行的基本原則。1984年德國先拍了同名電影,片場就是85分鐘,除了頭尾,所有場景都在會議室裏。
2001年,肯尼思·布拉納飾演海德裏希的英國電影版本叫《陰謀》。今年年初,德國拍攝了這個歷史事件的第三個電影版本。
有抖包袱也有托,精采無比
《十二怒漢》的故事發生在夏天,最後決定少年無罪。《萬湖會議》的季節發生在冬季,最本來就被認定天生有罪的人,全部都得被最後處理。
陪審員為什麼會變成「怒漢」呢?我們邊看也邊發現,我們的憤怒也在加溫。因為,少年被定罪的基礎根本就建立在偏見之上。
《萬湖會議》為什麼可以這麼高效?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元首已經射出的箭必須正中紅心,大家只是各自使力讓標靶擺對位置。
12個陪審員,每個人都被設定特質,並做出相對應的動作跟神情。有人整理出來:
1號懦弱偽善,2號難以捉摸,3號私情濃烈,4號謹言慎行,5號內斂同情,6號落落大方,7號混頭混腦,8號正義紳士,9號外柔內剛,10號狂躁激動,11號振振有詞,12號左搖右擺。
首映50年後發行的《超出合理懷疑:十二怒漢的製作》紀錄片,讓我們發現全片竟然只用了不到35萬美金預算,在19天內拍完。
《十二怒漢》裏的長長臺詞,有抖包袱也有托,彼此攻防,精采無比。
到了真實歷史事件的《萬湖會議》,會議室裏的14個人也你來我往,不同的是,我們看完之後不是憤怒而是不寒而慄。
戲劇張力跟演員魅力,俱全
外交部希望命令不能挑戰法律,內政部提醒通婚者及其下一代的區分要明確,波蘭等地來的軍官則覺得文職人員只是在發表沒有建設性的看法。
負責執行的艾希曼(就是《平庸之惡》的那位),是會議的資料提供與匯整者。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相關的討論跟影片,不勝枚舉。
最新版的《萬湖會議》跟另外兩部一樣的地方是,我們看到做出結論的海德裏希,如何彬彬有禮,如何不威而怒。其他人各有盤算,卻都高效。
在這兩個「三一律」(空間統一,時間統一,事件統一)故事裏,十二個人決定了一個人的自由,十四個人決定了六百萬人的命運。
不管導演用的是特寫,近景或中景的交替拍攝,都讓演員跟故事一氣呵成的完成精采的演出。
所謂的戲劇張力跟演員魅力,俱全。所謂的細思極恐跟後怕,都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