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視大展】「魔鬼的自白」—評介幾部艾希曼紀錄片與電影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思考艾希曼

本文將由艾希曼大審的角度,介紹幾部二戰期間德國決策過程,戰後艾希曼審判相關的紀錄片與電影。雖然本文試圖提供不同面向的事件面貌,然各片只提供了某 一面向的歷史詮釋,但這場爭議性事件的正義與否依舊要讓讀者自行判斷。因此,筆者建議非學術背景的觀影者,可以依循此脈絡觀影,從電影中掌握一條線性脈絡,幫助入門者建立思想路徑,應如何思考這場歷史審判。

萬湖會議與最終解決方案

對艾希曼的討論最早可以追溯到「最終解決方案」的決策過程。1942 年海德里 希、海因里希和艾希曼等納粹高官召開了萬湖會議,為了決策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 案,目的是為了有系統地處理猶太人問題。2001 年電影《陰謀》呈現了萬湖會議的經 過,這場會議是客觀冷靜地被完成的,與會者幾乎沒有情感在內,只是心平氣和地討 論著解決方案。片中看不到慷慨激昂的邪惡念頭,只有無聊攏長的會議討論,正是在 這樣的會議電影中,才能站在更遠的角度檢視萬湖會議。另一部萬湖會議紀錄片是 2022 年《淨化論》,更有戲劇張力的展現此決策過程。兩部影片是理解艾希曼早些年經歷的前導片。

《淨化論》宣傳海報。

《淨化論》宣傳海報。

從綁架到審判

戰後艾希曼逃亡至阿根廷,數年後又遭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帶至耶路撒冷受審。2018年《最終行動》是一部以色列視角下的電影,從參與人員的心理狀態,到展 開具體行動,面對艾希曼的矛盾與糾葛,可見完整的「綁架」過程。從程序正義的角 度來說此綁架絕對不光明,這也是艾希曼審判最受批評的地方之一。此片聚焦在摩薩 德如何抓人,以及以色列人普遍對艾希曼的矛盾感受。

《最終行動》劇照。

《最終行動》劇照。

將視角轉往審判,從 2007 年《艾希曼》可以最快掌握審判大致狀況,再依序進入不同觀點。《艾希曼》從總檢察官勒斯的角度出發,代表了以色列官方的法律觀 點。審訊是勒斯與艾希曼之間的思想較勁,勒斯要想辦法讓艾希曼承認指控,包括了最終方案的決策者、參與猶太人大屠殺等。艾希曼則必須以各種方式迴避責任,自稱為在體制中無能為力,也不清楚實際的狀況如何。此時,觀影者可能會陷入立場的困境,有數部影片分別從哲學、人性和國際觀等方面提供了各種想法。

哲學視角:平庸的邪惡

首先是《漢娜鄂蘭:真理無懼》,改編自哲學家漢娜鄂蘭的經典著作《平凡的邪惡: 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或譯平庸的邪惡)。漢娜鄂蘭全程參與審判,電影中有 大量的實際參與觀察和歷史考證,展現了漢娜鄂蘭的政治哲學「平庸的邪惡」,他認 為邪惡是平凡且無所不在的,猶太人大屠殺並非一段獨特歷史,而是與歐洲史上數千 年來反猶等因素有關。艾希曼則是官僚體制中,不具能動性的官僚,所有人只要身處 在那個位置,都有可能會做出相同的決定。一旦人們停止思考,將自己放置於體制 中,悲劇隨時都可能再發生。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劇照。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劇照。

人性的觀察

其次《世紀審判秀》是一部片中片,講述導演轉播艾希曼審判的故事,從原先堅持客 觀的拍攝,面對艾希曼沒有反應沒有表情變化,導演及其劇組開始改變了想法。《世 紀審判秀》代表了旁觀者的人性立場,對一位台灣人來說身邊幾乎不會遇到猶太人, 不易全面理解艾希曼、戰時德國乃至於猶太人長久以來的狀況。透過片中導演的視角,我們一開始會嘗試站在客觀立場,面對艾希曼的平庸邪惡,隨著資訊量越來越多,艾希曼的表情沒有變化,但我們的思緒已經開始判斷了,我們會有什麼反應呢?

《世紀審判秀》劇照。

《世紀審判秀》劇照。

國家利益與轉型正義

《大審判家》從第三種視角切入,西德總檢察官為了將艾希曼抓回西德審判,不惜與 薩摩德合作,卻也可能讓自己背負了叛國罪之名。艾希曼本應該被送回西德受審,卻 因為各種原因送到了以色列。戰後德國處在一困境,一方面國家百廢待舉,需要國外 支持以提升西德的國際地位,另一方面也必須處理曾擔任納粹高官的現任官員。種種 矛盾之下檢察官該如何處理,涉及了轉型正義與國家利益等議題,是另一種艾希曼視 角,也突顯了西德內部的矛盾。

《大審判家》劇照。

《大審判家》劇照。

錄音帶下的新解讀

《魔鬼的自白》是最新的艾希曼影視作品,首度公開了艾希曼的自白錄音帶,讓艾希 曼解讀有新的可能。此錄音帶顯示艾希曼從頭到尾都明白二戰期間的所作所為,這樣 的說法與艾希曼大審時和漢娜鄂蘭的理論並不一樣,前者最後因為證據和自白等問題 不算成功,後者則將艾希曼定位在平庸的邪惡,是一種國家行為之惡而非個人之惡。 顯然錄音帶推翻了早年較為主流的論述,艾希曼不再只是平庸之惡,更有其他種惡的 可能。如果錄音帶更早公布,漢娜鄂蘭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審判也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吧。

《魔鬼的自白》劇照。

《魔鬼的自白》劇照。

猶太人幫兇?

此外,《魔鬼的自白》也展現了另一種觀點,即艾希曼所言「協助」德國處理猶太人 的那些猶太高層,有些人在戰後成為了以色列建國時的重要人物。這種說法本身已經 與艾希曼無關,反而牽動了以色列國內政局,更影響了以色列與西德的國際關係,讓 艾希曼審判涉入了一些猶太人矛盾色彩。從幫兇的角度檢視某些倖存的猶太人,以色 利的立場似乎不在那麼純粹,這點與西德內部的前納粹官員問題也有些類似,當然這 與艾希曼之惡本身並不一定有關係就是了。

從單一到複雜,思想清晰化之路

艾希曼絞刑距今已過六十餘年,各種影視作品從不間斷。雖然這些作品在艾希曼的基 礎上展開,卻又各自從不同觀點切入,觀看一部會有一種結果,若觀看三部心態上會 更加複雜。筆者並不是要建立某一種艾希曼的終極價值觀,而是希望提供各種視角促 進思考。數十年前錄音檔還沒有出土,意味著我們只能從當時的文獻解讀。我們不需 要單一的電影視角只呈現單一面貌,如今越來越多資料開放,事件面貌既會更加複雜 化也會越來越清晰吧。

影劇總覽:

《陰謀》(Conspiracy)

《淨化論》(Die Wannseekonferenz)

《最終行動》(Operation Finale)

《艾希曼》(Eichmann)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Hannah Arend)

《世紀審判秀》(The Eichmann Show)

《大審判家》(Der Staat gegen Fritz Bauer / The People vs. Fritz Bauer)

《魔鬼的自白》(The Devil's Confession: The Lost Eichmann Tapes)


本文同時刊於Savoir | 影樂書年代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泓璿的沙龍
17會員
15內容數
陳泓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8
2024金馬影展中,觀眾得以欣賞多部探討社會議題的作品,如《寄生上層》、《被告汪星人》等,這些電影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代的階級矛盾、人生困境和文化期待。本文分享了觀後感,探討每部影片的主題與意義,以及自身在觀影過程中的感受與反思。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可以看到更深層的社會現實和個人思考的碰撞。
Thumbnail
2024/12/08
2024金馬影展中,觀眾得以欣賞多部探討社會議題的作品,如《寄生上層》、《被告汪星人》等,這些電影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代的階級矛盾、人生困境和文化期待。本文分享了觀後感,探討每部影片的主題與意義,以及自身在觀影過程中的感受與反思。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可以看到更深層的社會現實和個人思考的碰撞。
Thumbnail
2024/08/22
本文為個人的金馬經典影展「巨星的誕生」心得紀錄,分享了多部經典電影的觀後感。從《彗星美人》到《熱情如火》,每部影片展現了不同的故事演出風格與角色心理,從電影史的角度來看格外有意義。
Thumbnail
2024/08/22
本文為個人的金馬經典影展「巨星的誕生」心得紀錄,分享了多部經典電影的觀後感。從《彗星美人》到《熱情如火》,每部影片展現了不同的故事演出風格與角色心理,從電影史的角度來看格外有意義。
Thumbnail
2024/07/10
中國電視劇《繁花》在中國掀起熱潮,但在臺灣未能引起類似反應。本文將從中國影劇在臺市場地位、王家衛風格改變、故事背景及語言文化距離等方面深入探討《繁花》未受注目的原因。《繁花》在臺灣沒有爆紅的最主要原因,是「《繁花》本來就不是為了臺灣觀眾製作的」。
Thumbnail
2024/07/10
中國電視劇《繁花》在中國掀起熱潮,但在臺灣未能引起類似反應。本文將從中國影劇在臺市場地位、王家衛風格改變、故事背景及語言文化距離等方面深入探討《繁花》未受注目的原因。《繁花》在臺灣沒有爆紅的最主要原因,是「《繁花》本來就不是為了臺灣觀眾製作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將由艾希曼大審的角度,介紹幾部二戰期間德國決策過程,戰後艾希曼審判相關的紀錄片與電影。建議非學術背景的觀影者,可以依循此脈絡觀影,從電影中掌握一條線性脈絡,幫助入門者建立思想路徑,應如何思考這場歷史審判。
Thumbnail
本文將由艾希曼大審的角度,介紹幾部二戰期間德國決策過程,戰後艾希曼審判相關的紀錄片與電影。建議非學術背景的觀影者,可以依循此脈絡觀影,從電影中掌握一條線性脈絡,幫助入門者建立思想路徑,應如何思考這場歷史審判。
Thumbnail
集中營旨在讓一個人變成非人。透過食物的剝奪、高壓的勞動環境與日夜重複的壓迫和暴力,促使人在當下已經遺忘死亡就在眼前,只得專注在當下的存活。此一看似違反了人之本性的邏輯,瓦解了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也消滅了一個人言說的能力。
Thumbnail
集中營旨在讓一個人變成非人。透過食物的剝奪、高壓的勞動環境與日夜重複的壓迫和暴力,促使人在當下已經遺忘死亡就在眼前,只得專注在當下的存活。此一看似違反了人之本性的邏輯,瓦解了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也消滅了一個人言說的能力。
Thumbnail
《淨化論》 英文片名:The Conference 德文片名:Die Wannseekonferenz 導演: 馬蒂·格諾勒克 編劇:Magnus Vattrodt、Paul Mommertz 上映日期:2022.1.18(德國)、 2023.06.21(台灣) 片長: 107分 類型: 戰爭、歷史
Thumbnail
《淨化論》 英文片名:The Conference 德文片名:Die Wannseekonferenz 導演: 馬蒂·格諾勒克 編劇:Magnus Vattrodt、Paul Mommertz 上映日期:2022.1.18(德國)、 2023.06.21(台灣) 片長: 107分 類型: 戰爭、歷史
Thumbnail
《淨化論》還原萬湖會議,改編自1942年「上級突擊大隊長」阿道夫·艾希曼(職位為會議記錄秘書)所留下來的會議紀錄。劇情緊扣這場主旨為「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十五名納粹菁英長官討論著如何「有效率的」、「系統化」地解決1100萬名猶太人。
Thumbnail
《淨化論》還原萬湖會議,改編自1942年「上級突擊大隊長」阿道夫·艾希曼(職位為會議記錄秘書)所留下來的會議紀錄。劇情緊扣這場主旨為「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十五名納粹菁英長官討論著如何「有效率的」、「系統化」地解決1100萬名猶太人。
Thumbnail
電影《十二怒漢》和《萬湖會議》,都屬於三一律 (空間統一,時間統一,事件統一)的古典故事結構。 一個讓人憤怒,一個讓人不寒而慄。
Thumbnail
電影《十二怒漢》和《萬湖會議》,都屬於三一律 (空間統一,時間統一,事件統一)的古典故事結構。 一個讓人憤怒,一個讓人不寒而慄。
Thumbnail
你幹嘛幫英國人賣命 因為只有他們在對抗納粹 英國這次是正義的一方 所以我跟他們一起奮戰
Thumbnail
你幹嘛幫英國人賣命 因為只有他們在對抗納粹 英國這次是正義的一方 所以我跟他們一起奮戰
Thumbnail
(本文原刊載於個人臉書 2016.03) 漢娜鄂蘭 : 真理無懼,看似是一部傳記電影,但其實不是典型的傳記電影,比較接近陳述一個事件、展示一個事件的過程,而這個事件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Hannah Arendt提出來的「妒恨的平庸(banality of hatred)」或稱作邪惡的平庸理論。
Thumbnail
(本文原刊載於個人臉書 2016.03) 漢娜鄂蘭 : 真理無懼,看似是一部傳記電影,但其實不是典型的傳記電影,比較接近陳述一個事件、展示一個事件的過程,而這個事件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Hannah Arendt提出來的「妒恨的平庸(banality of hatred)」或稱作邪惡的平庸理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