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破局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00年,人生的第一次破局

我考上了某所五專的餐飲科,那時餐飲科還未像現今一樣活躍,問我為何要考餐飲科?只是單純認為餐飲是一個餓不死的行業,畢竟有多少人在高中時代就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與夢想?至少我沒有,就只是單純想當一個廚師過完這一生,記得我堂哥跟我說了一句話:「廚師並不是你未來唯一的選擇」,坦白說,那時的我並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深意,直到涉入江湖多年之後,我才明白:

過去優勢不代表現在優勢

我們常會被過去的選擇被綁住,總是認為花了這麼多年讀了這個系,就應該走上與其相關的道路,但,試想一下,你身邊有多少人的目前職業與過去所讀的科系有高度相關?對我來說,大學的技能教育並不是絕對的重點,在大學所培養的軟實力與無利益的人脈弱連結才是最珍貴的資產。

2004年,人生的第二次破局

順利考取明新科大旅館系,也意味我的人生多了更多選擇,廚師不再是唯一的選項,此時遇到了人生中的貴人-蔡倩雯,還記得是在觀光學的課堂,倩雯老師問大家: 「誰想考研究所? 」,聽到後躍躍欲試的我在下課後來到倩雯老師的辦公室,第一句就是問老師: 「研究所感覺很難,我真的可以嗎? 」老師回答道:「每個來到我辦公室的學長姊,都問跟你一樣的問題,但,做就對了! 」,就是一句這麼簡單的「做就對了」,讓我得以讀完博士,現今站著講台上為人師表。這段過程讓我明白:

腦中空想千萬遍,不如實踐直面市場

2009年,人生的第三次破局

當時已經順利考上研究所,由於過去的餐旅經驗,讓我得到一次去韓國高中擔任實習老師的機會,人生就是這麼奇妙,過去的經歷並不會白費,而是能成為你得到更好機會的養分,有趣的是,我去韓國時,基本上是不會說韓文的,靠著肢體語言跟韓國大媽大叔比手畫腳,還曾因坐錯公車困在深山小店,也因最初在韓國沒有半個朋友,每天聽著無法理解的語言,度過數個難熬的夜晚,但最後也順利的完成一年的實習,過去痛苦的種種反而成為我現在最深刻的回憶。回國後的我,腦中所浮的一句話是:

不要怕打破舒適圈,因為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2023年,人生的第四次破局

韓國順利歸國,歷經了多年博士苦讀,終於拿到學位站在大學講台上為人師表多年,但,現實總是沒有這麼順遂,少子化的衝擊確實超乎我的想像,一間間學校因沒學生而退場,也逼迫我開始思考:「我的能力是可以帶著走,還是依附在公司之上」,以我個人為例,教學能力是我可帶著走的,但招生卻是完全依賴學校,過去的我只要安逸的去教課即可,但未來若要繼續教學事業,培養具備「一人公司」的個人品牌能力是必須的,這也是為何我最近開始在辦個人讀書會的主要原因,現在的我,也深刻體認到:

現在優勢不代表未來優勢

現今與過去穩定的時代已經大不相同,我們儼然已身處一個動盪的時代之中,在未來,許多公司與業種會因科技爆炸與AI逆襲而消失,我們一生可能都要經歷4到5家的公司,此時,如何培養自己的「樂高式能力」就十分重要,你的能力是否能跳脫原本業種?例如,導演是否一定要在電影業?你會發現,很多導演已經跨足到行銷公司,而且發展得非常好,因為大家都喜歡一個好故事,而這就是導演能力的本質,剖析自己能力的本質,是否能與其他業種結合?是在動盪時代下的我們都應思考的課題。

👇歡迎免費報名筆者舉辦的「2023關鍵決策讀書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SK商談show的沙龍
11會員
11內容數
OSK商談show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06
2023年5月27日,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站在台大舞台說出的這句「奔跑吧,別緩行!」,還猶言在耳。 AI的崛起,人們為了不被取代,只能拼命向前,努力抓取線上提供的大量知識與學習資源,但,在拼命學習知識的同時,你是否有停下腳步?好好評估這些所學是否真的有助於目前的工作?
Thumbnail
2023/07/06
2023年5月27日,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站在台大舞台說出的這句「奔跑吧,別緩行!」,還猶言在耳。 AI的崛起,人們為了不被取代,只能拼命向前,努力抓取線上提供的大量知識與學習資源,但,在拼命學習知識的同時,你是否有停下腳步?好好評估這些所學是否真的有助於目前的工作?
Thumbnail
2023/06/10
2023年5月27日,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站在台大舞台上勉勵畢業生,「奔跑吧,別緩行!」,不只為了食物而奔跑,更是為了不被當作食物而奔跑。 但,在2016年,躍遷的作者古典已經提出,在未來的動盪的時代,想要成功,必須具備「邊奔跑,邊思考」的能力。
Thumbnail
2023/06/10
2023年5月27日,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站在台大舞台上勉勵畢業生,「奔跑吧,別緩行!」,不只為了食物而奔跑,更是為了不被當作食物而奔跑。 但,在2016年,躍遷的作者古典已經提出,在未來的動盪的時代,想要成功,必須具備「邊奔跑,邊思考」的能力。
Thumbnail
2023/06/03
日前,參加了一場讀書會,書名為「第一次工作就該懂」,是由LinkedIn創辦人- Hoffman與Ben Casnocha共同撰寫的一本書。 此書將「以終為始」的概念作了重新的定義 「以終為始」源自於「與成功有約」 這本書,如果你查詢一下,你會發現,他是暢銷30年前的經典,試想一下,30年前的時代,
Thumbnail
2023/06/03
日前,參加了一場讀書會,書名為「第一次工作就該懂」,是由LinkedIn創辦人- Hoffman與Ben Casnocha共同撰寫的一本書。 此書將「以終為始」的概念作了重新的定義 「以終為始」源自於「與成功有約」 這本書,如果你查詢一下,你會發現,他是暢銷30年前的經典,試想一下,30年前的時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個主題很有趣,我個人覺得答案跟20年前不同,20年前,要求專精,一件事情做到沒人能替代,你就能待到退休。20年後的今天,你如果身上只有一把刀,你可能待不到退休,需要中場休息......
Thumbnail
這個主題很有趣,我個人覺得答案跟20年前不同,20年前,要求專精,一件事情做到沒人能替代,你就能待到退休。20年後的今天,你如果身上只有一把刀,你可能待不到退休,需要中場休息......
Thumbnail
再來一次,你是否還會做相同的選擇? 人生中有許多坎,那是當下認為是坎,但...回首過往,似乎就是過眼雲煙般的存在......
Thumbnail
再來一次,你是否還會做相同的選擇? 人生中有許多坎,那是當下認為是坎,但...回首過往,似乎就是過眼雲煙般的存在......
Thumbnail
更別說職校裡面,也是有不少人混到畢業,根本沒想待這行的,所謂教改大學變多毀滅技職體系,這是對職校學生的認真求學程度,有錯覺還是幻覺。鼓勵學生適性探索,讓同學追求興趣來挑科系是近年的事情,而且副作用變成,現在多是挑簡單好走的路,然後以為興趣就在此。
Thumbnail
更別說職校裡面,也是有不少人混到畢業,根本沒想待這行的,所謂教改大學變多毀滅技職體系,這是對職校學生的認真求學程度,有錯覺還是幻覺。鼓勵學生適性探索,讓同學追求興趣來挑科系是近年的事情,而且副作用變成,現在多是挑簡單好走的路,然後以為興趣就在此。
Thumbnail
一個人是因為想去做餐飲業才去學廚藝,進而開了一間店,還是先有這個證照,才想去開餐廳?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台灣多數學生挑學校,幾乎都是考到什麼去念什麼,就算是技職體系,也不是因為超愛烹飪才去餐飲科。更多時候,只是因為學生自己也不知道幹嘛,在家做過菜或是喜歡吃東西,感覺好像可以就選了。
Thumbnail
一個人是因為想去做餐飲業才去學廚藝,進而開了一間店,還是先有這個證照,才想去開餐廳?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台灣多數學生挑學校,幾乎都是考到什麼去念什麼,就算是技職體系,也不是因為超愛烹飪才去餐飲科。更多時候,只是因為學生自己也不知道幹嘛,在家做過菜或是喜歡吃東西,感覺好像可以就選了。
Thumbnail
2000年,人生的第一次破局 我考上了某所五專的餐飲科,那時餐飲科還未像現今一樣活躍,問我為何要考餐飲科?只是單純認為餐飲是一個餓不死的行業,畢竟有多少人在高中時代就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與夢想?至少我沒有,當時就只是單純想當一個廚師過完這一生,當時我的堂哥跟我說了一句話:「廚師並不是你未來唯一的選擇」
Thumbnail
2000年,人生的第一次破局 我考上了某所五專的餐飲科,那時餐飲科還未像現今一樣活躍,問我為何要考餐飲科?只是單純認為餐飲是一個餓不死的行業,畢竟有多少人在高中時代就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與夢想?至少我沒有,當時就只是單純想當一個廚師過完這一生,當時我的堂哥跟我說了一句話:「廚師並不是你未來唯一的選擇」
Thumbnail
高中時,印象深刻的一段對話是,對未來感到徬徨的我問:「你怎麼知道自己想當老師的?」 她說:「其實也沒有確定要當老師,走著走著就走上這條路了。」 可能感受到我對未來的無助,她補充說道:「時間會給你答案,且看且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段對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收到了
Thumbnail
高中時,印象深刻的一段對話是,對未來感到徬徨的我問:「你怎麼知道自己想當老師的?」 她說:「其實也沒有確定要當老師,走著走著就走上這條路了。」 可能感受到我對未來的無助,她補充說道:「時間會給你答案,且看且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段對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收到了
Thumbnail
choice 大學最後一年正一步步走向人生第一個交叉路口,是直接進入職場?還是繼續升學?是許多人苦惱的問題…。 如果到了大四才發現自己選錯科系了,念了四年依然對未來毫無頭緒,怎麼辦?是不是只能接受打工人生了?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這個主題,如果你正為這件事傷腦筋,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少一點焦慮。 我的
Thumbnail
choice 大學最後一年正一步步走向人生第一個交叉路口,是直接進入職場?還是繼續升學?是許多人苦惱的問題…。 如果到了大四才發現自己選錯科系了,念了四年依然對未來毫無頭緒,怎麼辦?是不是只能接受打工人生了?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這個主題,如果你正為這件事傷腦筋,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少一點焦慮。 我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