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他們和父母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澳洲房東先生瑞恩的兒子大衛來我們屋子幫忙修理東西,我和他閒聊問起:「怎麼好久不見瑞恩了?」大衛告訴我,瑞恩生了一場大病。我驚訝地趕忙問他,一切是否安好?大衛說:「目前不太好,仍在努力休養復原中……」

「怎麼會這樣呢?」我很疑惑的問。這些年,我常見瑞恩先生仍然生龍活虎的每隔兩三天就會到我們這排五戶的聯棟房舍外圍來整理庭院、澆花剪草。他年歲不小但精神十足,怎突然間生了重病,難怪好陣子都不見瑞恩。

大衛感嘆地說:「瑞恩都快八十了,身體當然會每況愈下。」

生過大病後的瑞恩,依舊和往常一樣的定時前來房子外圍修剪樹葉。攝影:陳之華。

生過大病後的瑞恩,依舊和往常一樣的定時前來房子外圍修剪樹葉。攝影:陳之華。


喜歡這篇 一起看見不同世界 出版專題內容,請給它一個「小愛心」,也歡迎前往 轉角即是南北半球 專題閱讀其他文章。

更歡迎追蹤專題和臉書專頁:陳之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0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之華的沙龍
79會員
36內容數
朋友笑稱,我家是酷熱極冷地都待過,搬遷澳洲前,又有朋友說,你們五大洲都去了。最初想以澳洲為專題,以為南北半球就在轉角處;去年再度重返非洲,遷移旅居、東瞧西看、多元多樣已然是我一直以來的日常。專題暫以橫跨世界不同角落的各類觀察、行旅生活、藝術文化、在地研究、跨洲觀點等為主,也包括生活的其他面向與各式札記。
陳之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17
我始終覺得,尊重是一種奇妙的相對論關係,當你會感受到不愉悅,別人或許也會;當你感受到局限約束,覺得綁手綁腳的,別人應該或多或少也有這樣的感覺。 尊重從來不是一味的盲目順從,予取予求,而是像坐在翹翹板上,持續不斷的用心觀察、感受平衡、隨時調整步伐,達到彼此間的最佳溝通與狀態。
Thumbnail
2023/04/17
我始終覺得,尊重是一種奇妙的相對論關係,當你會感受到不愉悅,別人或許也會;當你感受到局限約束,覺得綁手綁腳的,別人應該或多或少也有這樣的感覺。 尊重從來不是一味的盲目順從,予取予求,而是像坐在翹翹板上,持續不斷的用心觀察、感受平衡、隨時調整步伐,達到彼此間的最佳溝通與狀態。
Thumbnail
2022/09/02
原來只會當醫生,也是一種苦惱;原來,人們眼中傾羨的「家大業大」,也成為一種煩憂;原來孩子無法「傳承家業」,會讓人如此擔心! 回想當年在小學畢業現場,她眉頭深鎖、愁眉不展,整個人為女兒該念哪裡而憂心重重,現在簡直是判若兩人!
Thumbnail
2022/09/02
原來只會當醫生,也是一種苦惱;原來,人們眼中傾羨的「家大業大」,也成為一種煩憂;原來孩子無法「傳承家業」,會讓人如此擔心! 回想當年在小學畢業現場,她眉頭深鎖、愁眉不展,整個人為女兒該念哪裡而憂心重重,現在簡直是判若兩人!
Thumbnail
2022/01/21
雖說,不同國度裡的教養有其文化之差異;但我始終相信也以為,從容、優雅與智慧,不因地區與文化而有所差異。也一直以為,好的教養不見得需要是在歐美,或在亞洲,可以是在世界上的任一角落,以人們所能去展現出的睿智與態度,在無時無刻的細微處自然地展現出來。
Thumbnail
2022/01/21
雖說,不同國度裡的教養有其文化之差異;但我始終相信也以為,從容、優雅與智慧,不因地區與文化而有所差異。也一直以為,好的教養不見得需要是在歐美,或在亞洲,可以是在世界上的任一角落,以人們所能去展現出的睿智與態度,在無時無刻的細微處自然地展現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禮儀,成就非凡的人”,配上劇中西裝筆挺又日益茁壯的主角,可以說是很完美的詮釋這句話,不過電影跟現實人生還是有落差的,英雄不一定穿著披風、紳士不見得穿著西裝,很多時候甚至是德高望重的醫生,也不見得充滿愛心與耐心,而自己散發出的每一個舉動,也都代表自己在其他人眼中是怎麼樣的人
Thumbnail
“禮儀,成就非凡的人”,配上劇中西裝筆挺又日益茁壯的主角,可以說是很完美的詮釋這句話,不過電影跟現實人生還是有落差的,英雄不一定穿著披風、紳士不見得穿著西裝,很多時候甚至是德高望重的醫生,也不見得充滿愛心與耐心,而自己散發出的每一個舉動,也都代表自己在其他人眼中是怎麼樣的人
Thumbnail
當大衛侃侃談起瑞恩狀況時,恍惚間我根本分不出他是洋人或亞裔,只有充分感受到一個做兒子的對自己父親的濃郁關愛。孩子年齡和我相仿的大衛,與我都有相同的親情感觸。 親情到最後,是一種人們自然天成的反哺態度與微妙的情感表達,應該沒有過多地域性的差距與族裔、膚色的不同啊!
Thumbnail
當大衛侃侃談起瑞恩狀況時,恍惚間我根本分不出他是洋人或亞裔,只有充分感受到一個做兒子的對自己父親的濃郁關愛。孩子年齡和我相仿的大衛,與我都有相同的親情感觸。 親情到最後,是一種人們自然天成的反哺態度與微妙的情感表達,應該沒有過多地域性的差距與族裔、膚色的不同啊!
Thumbnail
當別人的陪伴者無法,因為心胸不廣自我修練不足。至於陪伴我的人嗎?有!我有陪伴的人,但至少要我頭腦清楚才有辦法打理,那個人就是看護。 最近很多新聞在探討獨居老人議題,甚至孤獨往生都沒被發現,一直到有心人士發現才知道此事。孤獨老不是特例,孤獨死卻會變成慣例。而陪伴卻變得彌足珍貴。
Thumbnail
當別人的陪伴者無法,因為心胸不廣自我修練不足。至於陪伴我的人嗎?有!我有陪伴的人,但至少要我頭腦清楚才有辦法打理,那個人就是看護。 最近很多新聞在探討獨居老人議題,甚至孤獨往生都沒被發現,一直到有心人士發現才知道此事。孤獨老不是特例,孤獨死卻會變成慣例。而陪伴卻變得彌足珍貴。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想知道自己的根長在哪裡?會有一種找到生命的拼圖的感覺。 前2天家族LINE的群族炸開,貼心的弟弟透過戶政及當地的熱心的里長幫媽找到生父那邊的親戚。 雖然相隔50年,媽媽和親姐姐一碰面激動的紅著眼框相擁。......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想知道自己的根長在哪裡?會有一種找到生命的拼圖的感覺。 前2天家族LINE的群族炸開,貼心的弟弟透過戶政及當地的熱心的里長幫媽找到生父那邊的親戚。 雖然相隔50年,媽媽和親姐姐一碰面激動的紅著眼框相擁。......
Thumbnail
文/王建煊 我剛過完生日,84歲了,算算日子,還能有多久呢?老朋友一個接一個的走。有些朋友少有聯繫,已走了好幾年,我還打電話去問候他。失聯久的朋友,有時都不敢問,他們還健在否?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人總會有這一天的。但有些狀況,卻讓人感慨萬千。 夫失智、妻患帕金森症 延伸閱讀 不留棺材本的結局
Thumbnail
文/王建煊 我剛過完生日,84歲了,算算日子,還能有多久呢?老朋友一個接一個的走。有些朋友少有聯繫,已走了好幾年,我還打電話去問候他。失聯久的朋友,有時都不敢問,他們還健在否?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人總會有這一天的。但有些狀況,卻讓人感慨萬千。 夫失智、妻患帕金森症 延伸閱讀 不留棺材本的結局
Thumbnail
無論如何、發生了什麼事, 愛你的家人朋友永遠都在 : )
Thumbnail
無論如何、發生了什麼事, 愛你的家人朋友永遠都在 : )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Thumbnail
這十一年來的塔羅人生裡,每日每月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聽著各式各樣的故事,常覺得自己像以前為了論文研究沈浸於田野中,戴上社會學的眼鏡抽絲剝繭,著迷於詮釋脈絡中的意義或辨認細節裡的權力壓迫。但比做研究更棒的是我有工具能夠陪伴當事人找到可能的行動方向。
Thumbnail
這十一年來的塔羅人生裡,每日每月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聽著各式各樣的故事,常覺得自己像以前為了論文研究沈浸於田野中,戴上社會學的眼鏡抽絲剝繭,著迷於詮釋脈絡中的意義或辨認細節裡的權力壓迫。但比做研究更棒的是我有工具能夠陪伴當事人找到可能的行動方向。
Thumbnail
「他一切老邁,除了眼睛 ── 他的雙眼與海水同色,既有精神,又毫無挫折感。」 ── 《老人與海》。
Thumbnail
「他一切老邁,除了眼睛 ── 他的雙眼與海水同色,既有精神,又毫無挫折感。」 ── 《老人與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