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好的不是你,是你當時遭遇的事

不夠好的不是你,是你當時遭遇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心理師周慕姿在《羞辱創傷》書中提及,這個社會普遍習慣用「羞辱」的方式教養孩子,「你怎麼這麼笨?」、「你不比別人好,所以我羞辱你,希望你知道羞恥,才會努力進步。」類似的話語不經意的從父母口中說出。

甚至是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種種都可能成為孩子一輩子難以言喻的傷痛。而周慕姿心理師在書中提出了六個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我們療癒創傷。

【療癒六階段】

一、探究你的羞愧創傷,傷口被看見,才會被療癒。
「當我們不說出來,我們無法擁有力量,去阻止施加創傷者。當這些是秘密時,他們會以為自己仍然可以這麼做。而「秘密」會讓這個羞恥感,繼續留在我們身上,使得我們承擔這些,變成我們性格中的一部分。把這些羞恥感還給對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二、哀悼那些你所失去的,了解不是你的錯。
這裡有六個步驟:
•找一個創傷知情者/見證者,向他訴說你的創傷經驗
•可以生氣
•可以掉眼淚
•可以替自己說話
•可以愈來愈能說給別人/自己聽
感謝沒有放棄的自己

三、撕下你的負面標籤:重述關於你的這個故事。
重新寫下這段記憶中,屬於自己的版本。

四、情緒調節的練習與重新建立──面對情緒重現,我可以怎麼做?
當情緒上來時,說話速度放慢,聲音變小,臉部表情放鬆,最後才是深呼吸,告訴自己「是很糟糕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五、與唱衰魔人對話。
唱衰魔人指的是自己內在的「自我批評」。

六、與人互動。
• 和自我建立關係:增加對自我的信任感、安全感。
• 學會自我安慰與溫柔的自我對待。
• 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學會建立界限與彼此尊重。

 「有一種很深的痛楚,你難以說出口。但它們牢牢箝制住你的人生;你無法愛人,也無法被愛。那是羞辱創傷。」

然而,這份創傷是可以被修復的,只要明白許多時候「是很糟糕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
✨下一則貼文將繼續分享,歡迎一起交流討論
❤️‍🔥覺得內容有幫助,歡迎按讚+追蹤+分享
📚這裡是馭心坊,馭思獨行,心口相應。陪你一起思考生活細節,從實踐中取得生活平衡。

#馭心坊 #生活平衡 #積極生活 #自在生活 #高效生活 #心理 #心靈 #心理學 #社會 #社會觀察 #生活 #實踐 #生活實踐 #文案 #學習 #成長 #學習成長 #自我成長 #正能量 #獨立思考 #焦慮 #雜訊 #混亂 #父母 #童年 #治癒 #溝通 #改變

avatar-img
馭心坊° 文字✍️ | 閱讀 📚 | 生活實踐👣的沙龍
8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很多的家庭其實都充斥著不美滿,些許是父母管得太多,讓小孩在生活上感到窒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是具有控制性的情緒勒索;些許是父母管得太少,讓小孩覺得不被重視,沒有方向感;些許是生來就遭到父母討厭等等...
你平常會害怕錯失一些事情嗎? 擔心錯過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網路世代下「資訊」的增加也帶動了「雜訊」的增長。人們對於錯失的恐懼也隨之加劇… 在這個世代,我們日益擔心錯失一些事情,包括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在充斥著大量資訊的時代下,如何「獨立思考」並小心篩選所要吸收的信息,往往是影響我們價值觀與人生走向的一個重要課題。關乎了我們度過的是一個自主的人生,還是只是別人的人生。 吸收大量的知識看似是一件好事,但是若沒有仔細地去思考一些知識可能無用甚至有害的可能性,將為我們帶來難以預想的後果。
冥想練習是我經常在睡前會做的事,長久下來,不僅比較能放鬆、平靜,也覺得自己越來越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是什麼,更能從容應對生活的各種挑戰。 另外,練習感恩,也有人稱作「感恩日記」,是我近幾個月來開始陪著我媽做的事。
我們可以嘗試在生活中,將過去經驗、未來目標與當下做平衡。當我們學會在這三者之間取得平衡,勢必能使我們生活得更加自在與高效,更好的活出自己想過的生活。
接受自己的陰暗面對於個人成長和自信心有其重要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接受自己的問題和挑戰,而選擇逃避或否認它們。相反地,我們需要勇氣和決心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樣我們才能變得更加強大與自信。
很多的家庭其實都充斥著不美滿,些許是父母管得太多,讓小孩在生活上感到窒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是具有控制性的情緒勒索;些許是父母管得太少,讓小孩覺得不被重視,沒有方向感;些許是生來就遭到父母討厭等等...
你平常會害怕錯失一些事情嗎? 擔心錯過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網路世代下「資訊」的增加也帶動了「雜訊」的增長。人們對於錯失的恐懼也隨之加劇… 在這個世代,我們日益擔心錯失一些事情,包括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在充斥著大量資訊的時代下,如何「獨立思考」並小心篩選所要吸收的信息,往往是影響我們價值觀與人生走向的一個重要課題。關乎了我們度過的是一個自主的人生,還是只是別人的人生。 吸收大量的知識看似是一件好事,但是若沒有仔細地去思考一些知識可能無用甚至有害的可能性,將為我們帶來難以預想的後果。
冥想練習是我經常在睡前會做的事,長久下來,不僅比較能放鬆、平靜,也覺得自己越來越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是什麼,更能從容應對生活的各種挑戰。 另外,練習感恩,也有人稱作「感恩日記」,是我近幾個月來開始陪著我媽做的事。
我們可以嘗試在生活中,將過去經驗、未來目標與當下做平衡。當我們學會在這三者之間取得平衡,勢必能使我們生活得更加自在與高效,更好的活出自己想過的生活。
接受自己的陰暗面對於個人成長和自信心有其重要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接受自己的問題和挑戰,而選擇逃避或否認它們。相反地,我們需要勇氣和決心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樣我們才能變得更加強大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