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常會害怕錯失一些事情嗎?
擔心錯過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網路世代下「資訊」的增加也帶動了「雜訊」的增長。人們對於錯失的恐懼也隨之加劇…
在這個世代,我們日益擔心錯失一些事情,包括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習慣性地追查任何新訊息或最新動態,不論是在吃飯、排隊,甚至是走路,只要沒有用到雙手,就會瀏覽手機上的社群媒體。
我們可以看到在社群網站中許多人有可觀的好友人數,但他們的生活真的過得充實與快樂嗎?
其實不然,有的人檯面之下是非常寂寞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容易,表面上關係看似被拉近,但心靈的距離卻逐漸變得更加疏離。
人們以社群媒體上的「關注」、「喜歡」衡量自身價值。這種行為不僅容易讓人產生斷網焦慮症,而且還可能忽略了,現實生活中那些更為重要的事物,忽視真正愛我們的人。像是要關心身邊朋友的時候,用打電話替代了見面,用訊息替代了打電話,影響了生活當中的親密關係。
或許,我們沒有辦法直接斷除網路的使用,但至少可以盡量減少使用的頻率,降低網路世界的負面影響。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利用網路以外的休閒娛樂,各種運動、娛樂等等,保持與世界的交流接觸。
這個網絡資訊頻繁使用的時代,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深陷於錯失恐懼的族群。一時之間或許改變不了,但如果不願一輩子都被科技綁架,不妨定期安排一個日期或幾個小時,稍微離開一下社群媒體,好好享受一下不必被「即時」追趕、緩慢與錯過的美好吧。
#馭心坊 #生活平衡 #積極生活 #自在生活 #高效生活 #心理 #心靈 #心理學 #社會 #社會觀察 #生活 #實踐 #生活實踐 #文案 #學習 #成長 #學習成長 #自我成長 #正能量 #獨立思考 #斷網 #網路 #社群媒體 #網路世代 #焦慮 #科技 #資訊 #網路資訊 #雜訊 #混亂
世代泥沼:錯失中的歡樂與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馭心坊° 文字✍️ | 閱讀 📚 | 生活實踐👣的沙龍
8會員
14內容數
2023/06/02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面對「選擇」,在各種岔路口,不確定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前進。而當我們思考未來的方向時,很多事情在表面上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潛力,或者認為自己欠缺天賦,就很容易陷入困惑與迷惘之中。

2023/06/02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面對「選擇」,在各種岔路口,不確定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前進。而當我們思考未來的方向時,很多事情在表面上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潛力,或者認為自己欠缺天賦,就很容易陷入困惑與迷惘之中。

2023/05/20
在生活中與人交流的每個時刻,你是「傾聽者」?還是屬於「被傾聽者」呢?
對我而言,我時常在當一位被傾聽者,喜歡自己思考,熱衷分享與表達。當然,這樣可以很好培養我的自信心、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過,我發現如果我完全只當一位被傾聽者,是很難和他人建立情感連接的。

2023/05/20
在生活中與人交流的每個時刻,你是「傾聽者」?還是屬於「被傾聽者」呢?
對我而言,我時常在當一位被傾聽者,喜歡自己思考,熱衷分享與表達。當然,這樣可以很好培養我的自信心、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過,我發現如果我完全只當一位被傾聽者,是很難和他人建立情感連接的。

2023/05/13
很多時候,努力是實現目標的必要條件,但要注意努力是否符合事實。否則,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會有太大的收穫。就像是在學校明明就是要考英文考試,而你前一天晚上很努力、很用心地在讀中文課文。不符事實的努力雖然仍然會有成果,但對眼前的目標而言,沒有什麼幫助。

2023/05/13
很多時候,努力是實現目標的必要條件,但要注意努力是否符合事實。否則,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會有太大的收穫。就像是在學校明明就是要考英文考試,而你前一天晚上很努力、很用心地在讀中文課文。不符事實的努力雖然仍然會有成果,但對眼前的目標而言,沒有什麼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IG、抖音、小紅書、threads,各種短影音、短文、廢片、廢文逐漸興起,大量的資訊流通與增長不見得讓人感到更加滿足,反而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焦慮。
我們正在面對一場又一場爭奪注意力的戰爭,資訊不斷地被切割與分散,真假訊息的交錯讓人需要付出更高的心力思考與判斷。戰爭勾起的是人們最原始本能...

IG、抖音、小紅書、threads,各種短影音、短文、廢片、廢文逐漸興起,大量的資訊流通與增長不見得讓人感到更加滿足,反而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焦慮。
我們正在面對一場又一場爭奪注意力的戰爭,資訊不斷地被切割與分散,真假訊息的交錯讓人需要付出更高的心力思考與判斷。戰爭勾起的是人們最原始本能...

你平常會害怕錯失一些事情嗎?
擔心錯過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網路世代下「資訊」的增加也帶動了「雜訊」的增長。人們對於錯失的恐懼也隨之加劇…
在這個世代,我們日益擔心錯失一些事情,包括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你平常會害怕錯失一些事情嗎?
擔心錯過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網路世代下「資訊」的增加也帶動了「雜訊」的增長。人們對於錯失的恐懼也隨之加劇…
在這個世代,我們日益擔心錯失一些事情,包括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FOMO 讓我們被社群綁架,無法好好生活。社群上的你和真實世界的你真的這麼密不可分嗎?錯過一則好友限時動態就代表不夠義氣嗎?找回主導權,找回自己的注意力,居然是一件這麼奢侈又難以達成的事?
FOMO 讓我們被社群綁架,無法好好生活。社群上的你和真實世界的你真的這麼密不可分嗎?錯過一則好友限時動態就代表不夠義氣嗎?找回主導權,找回自己的注意力,居然是一件這麼奢侈又難以達成的事?

因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獨處已變成一種技能。現在的科技生活,早已讓人不必說話,也能進行交流。把這種情況想得浪漫點的話,網路上的文字交流,彷彿是某種心電感應。但使用社群,倒也不見得等於在進行社交。現今人們使用手機最常見的狀態,莫過於一直在網路上,接近無意識地漫遊。

因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獨處已變成一種技能。現在的科技生活,早已讓人不必說話,也能進行交流。把這種情況想得浪漫點的話,網路上的文字交流,彷彿是某種心電感應。但使用社群,倒也不見得等於在進行社交。現今人們使用手機最常見的狀態,莫過於一直在網路上,接近無意識地漫遊。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
先承認自己實在花太多時間在滑臉書、IG,樂於追蹤各領域的人們、粉絲專頁。完全成為我的資訊來源,可怕的是,我以為我追蹤很多不同的來源,但事實上會出現的也就那幾個了吧?被喜好偵測了,同溫層也這樣越來越厚。
先承認自己實在花太多時間在滑臉書、IG,樂於追蹤各領域的人們、粉絲專頁。完全成為我的資訊來源,可怕的是,我以為我追蹤很多不同的來源,但事實上會出現的也就那幾個了吧?被喜好偵測了,同溫層也這樣越來越厚。

焦慮(Anxiety)應該是自從疫情開始之後,除了憂鬱,全世界的人最常感受到的情緒,最近我偶爾也是會處在焦慮的情緒狀態下。
Photo by Karsten Winegeart on Unsplash
不論是因為經濟、疫情、生活、工作、伴侶或家庭所帶來的各種焦慮。我自己也因為決定要搬回台灣,為了搞

焦慮(Anxiety)應該是自從疫情開始之後,除了憂鬱,全世界的人最常感受到的情緒,最近我偶爾也是會處在焦慮的情緒狀態下。
Photo by Karsten Winegeart on Unsplash
不論是因為經濟、疫情、生活、工作、伴侶或家庭所帶來的各種焦慮。我自己也因為決定要搬回台灣,為了搞

現在的人,真是一分一秒都不能鬆懈。
打開手機,除了社交軟體叮叮叮的跳出訊息,有家庭群組、工作群組、朋友群組、團購群組、興趣屬性群組等等,還有即時新聞、八卦消息,臉書消息各種資訊舖天蓋地

現在的人,真是一分一秒都不能鬆懈。
打開手機,除了社交軟體叮叮叮的跳出訊息,有家庭群組、工作群組、朋友群組、團購群組、興趣屬性群組等等,還有即時新聞、八卦消息,臉書消息各種資訊舖天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