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請尊重多元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在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有一群無聊的民眾在某個公開場所發表自己的看法...
發言的民眾: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多數散戶沒辦法掌握主動投資而導致績效輸給大盤。
正義人士:我不喜歡你們這樣,我希望你們要尊重多元觀點。
民眾:我們的意見不算其中一種觀點嗎?
正義人士:你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能反對主動投資。
民眾:我不喜歡你們這樣,我希望你們要尊重多元關點。
正義人士:你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但是你們不能反對主動投資,不能覺得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別人的觀點就是錯的。
民眾:我不喜歡你們這樣,我希望你們要尊重多元觀點。
人士:你不要一直重複強調尊重多元觀點了。
民眾:是你叫我要尊重多元觀點的。
正義人士:你在講三小!
民眾:別生氣,先問你個問題,你覺得多數散戶會虧損,是因為投資策略還是人的關係?
正義人士:是人!是因為他們沒辦法掌握好主動投資策略。
民眾:所以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多數散戶沒辦法掌握主動投資策略而導致績效輸給大盤。(就是大叔的第一句話)
正義人士:我不喜歡你們這樣,我希望你們要尊重多元觀點。
民眾:所以要重來一次了嗎?
正義人士:你們不要再搞雙標了!
民眾:我不喜歡你們這樣,我希望你們要尊重多元觀點。
avatar-img
589會員
285內容數
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加上資產配置骨的中年職場打工蟻,大叔只賣笑不賣身,大叔不彎腰撿肥皂$,大叔沒有財務自由,大叔只有言論自由!大叔不是裝瘋賣傻,大叔這是幽默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C的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正方:「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多數散戶會輸給大盤。」 反方:「我反對這些指數化投資推廣者的論點,因為他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 正方:「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交易費用會導致散戶平均報酬低於大盤1.5%~2%。」 反方:「我反對這些指數化投資推廣者的論點,因為他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
●場景一 都是第一名學霸害的,如果沒有他,我們班的平均分數才不會那麽高,讓低於平均分數的同學感覺到被冒犯了。 台GG同學:....... ●場景二 落後平均分數的同學因為台GG同學太優秀了,所以同學決定把第一名趕出班上,然後再自組一班新的資優班ETF! 這些同學們用考古題回測後,開設了一大堆的新的E
有人或許會覺的得說,推廣指數化投資時有必要評論其他投資方法嗎? 大叔問你一件事,當你作某些決策時,有用過SWOT分析?像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外部競爭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比較? 不需用分析本身與競爭對手的劣勢嗎?
大叔應該是在1999年出社會開始工作,前十年都是用定期定額共同基金的方式在理財。你知道的,在分紅費用化以前,電子業是不用靠投資賺錢的。 只要進入對的公司,一年的分紅比年薪還要高,基本上只要能守住這筆錢,買房買車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不過可惜大叔只撈到幾年,不然現在應該是應該只要歐印金融股領股息就夠了,
很多主動投資網紅都反應說,有些不客觀的純指數投資人總是針對主動投資做批評。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各位有想過一般投資人之所以長期間後投資績效不佳,導致無法有效累績資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 傳統的主動投資理論派大概會這樣跟你說,例如:投資人績效不佳的原因是市場環境不佳、自身的因素如恐懼和貪婪、風險承擔能
正方:「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多數散戶會輸給大盤。」 反方:「我反對這些指數化投資推廣者的論點,因為他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 正方:「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交易費用會導致散戶平均報酬低於大盤1.5%~2%。」 反方:「我反對這些指數化投資推廣者的論點,因為他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
●場景一 都是第一名學霸害的,如果沒有他,我們班的平均分數才不會那麽高,讓低於平均分數的同學感覺到被冒犯了。 台GG同學:....... ●場景二 落後平均分數的同學因為台GG同學太優秀了,所以同學決定把第一名趕出班上,然後再自組一班新的資優班ETF! 這些同學們用考古題回測後,開設了一大堆的新的E
有人或許會覺的得說,推廣指數化投資時有必要評論其他投資方法嗎? 大叔問你一件事,當你作某些決策時,有用過SWOT分析?像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外部競爭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比較? 不需用分析本身與競爭對手的劣勢嗎?
大叔應該是在1999年出社會開始工作,前十年都是用定期定額共同基金的方式在理財。你知道的,在分紅費用化以前,電子業是不用靠投資賺錢的。 只要進入對的公司,一年的分紅比年薪還要高,基本上只要能守住這筆錢,買房買車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不過可惜大叔只撈到幾年,不然現在應該是應該只要歐印金融股領股息就夠了,
很多主動投資網紅都反應說,有些不客觀的純指數投資人總是針對主動投資做批評。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各位有想過一般投資人之所以長期間後投資績效不佳,導致無法有效累績資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 傳統的主動投資理論派大概會這樣跟你說,例如:投資人績效不佳的原因是市場環境不佳、自身的因素如恐懼和貪婪、風險承擔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1. 誤以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 - 很多人實際上只是隨波逐流,並沒有真正的獨立思考。這些人常常在看到某些意見時,會說「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2. 站隊形成優越感: - 有些人會因為站在某個特定意見的隊伍中而產生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見地。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Thumbnail
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都想不勞而獲,才會想靠著完全不擅長的技能,在股市裡冒險。這種心態之所以會被激發,往往是因為害怕錯失機會的FOMO心態,並在從眾行為(Conformity) 的影響下,表象上,“安心地”跟著周遭的友人(或網路上的股友)一起投資、”學習“,內心卻經常恐懼不已。
Thumbnail
別人給的意見只要當作參考就好,千萬不要照單全收。
Thumbnail
散戶,就是我們大家。 本著投資就是累積財富的第一步。 眼下夯到不行的ETF,幾天就可以募資到位,可見散戶樂見的熱情,關於投資吧! 散戶們,請先想想,然後再去讀點書,做點功課,這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知己 不了解自己,死最快。 不了解自己,跟隨,死更快。 想過沒有,你懂沒懂過自己
Thumbnail
一般民眾的ETF定義是甚麼?所以我還是寫出我的看法,如果如今還沒投資,準備要進場的你,我覺得可以分享給你參考一下。
跟朋友討論到有些投資人的投資方法會通過美股券商投資全世界,目標追求無止盡的分散標的,而且會依據自己的觀點自己組Fund of Funds (買進一籃子ETF,很像自組ETF的ETF),這樣的方式好嗎?我想到有幾個問題,提供給大家參考。 ▇分散投資很好 分散投資很好,但是覺得不用無止境的分散投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選舉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它可以表達對支持者肯定 化作一個實質行動 每次在選舉時都算全民運動 對於我這個不怎麼愛運動的人來講 我也算珍惜且把握這樣的機會 只是對政治的關懷度的確不高 所以可能我算是一個搖擺的選民吧 但我發現~ 如果是資訊交流 我可以在此時獲得 政治人物過去的政績 還蠻喜歡這樣的時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1. 誤以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 - 很多人實際上只是隨波逐流,並沒有真正的獨立思考。這些人常常在看到某些意見時,會說「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2. 站隊形成優越感: - 有些人會因為站在某個特定意見的隊伍中而產生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見地。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Thumbnail
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都想不勞而獲,才會想靠著完全不擅長的技能,在股市裡冒險。這種心態之所以會被激發,往往是因為害怕錯失機會的FOMO心態,並在從眾行為(Conformity) 的影響下,表象上,“安心地”跟著周遭的友人(或網路上的股友)一起投資、”學習“,內心卻經常恐懼不已。
Thumbnail
別人給的意見只要當作參考就好,千萬不要照單全收。
Thumbnail
散戶,就是我們大家。 本著投資就是累積財富的第一步。 眼下夯到不行的ETF,幾天就可以募資到位,可見散戶樂見的熱情,關於投資吧! 散戶們,請先想想,然後再去讀點書,做點功課,這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知己 不了解自己,死最快。 不了解自己,跟隨,死更快。 想過沒有,你懂沒懂過自己
Thumbnail
一般民眾的ETF定義是甚麼?所以我還是寫出我的看法,如果如今還沒投資,準備要進場的你,我覺得可以分享給你參考一下。
跟朋友討論到有些投資人的投資方法會通過美股券商投資全世界,目標追求無止盡的分散標的,而且會依據自己的觀點自己組Fund of Funds (買進一籃子ETF,很像自組ETF的ETF),這樣的方式好嗎?我想到有幾個問題,提供給大家參考。 ▇分散投資很好 分散投資很好,但是覺得不用無止境的分散投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選舉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它可以表達對支持者肯定 化作一個實質行動 每次在選舉時都算全民運動 對於我這個不怎麼愛運動的人來講 我也算珍惜且把握這樣的機會 只是對政治的關懷度的確不高 所以可能我算是一個搖擺的選民吧 但我發現~ 如果是資訊交流 我可以在此時獲得 政治人物過去的政績 還蠻喜歡這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