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市場真相

2023/08/3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本是由樂金文化出版的理財書籍,作者是傑克.史瓦格,是廣受歡迎的《金融怪傑》與《史瓦格談期貨》系列叢書作者目前是ADM策略基金的共同經理人,同時也是一家知名量化交易公司的顧問。
這本書的書名已經表明這本書的內容,就是要解說投資股票市場的真相,針對投資人對於投資股票時,容易有的疑慮與困惑,提供解說,而且會在每一個單元的最後,列出常有的誤解問題,與真相的回答,整本書總共整理出了55個對投資的誤解。
作者將投資誤解區分成四種類別,分別為人、市場、投資標的與投資組合,再用21個章節來解釋這些問題的真相,內容相當充實,有些章節很可能會顛覆你對於股市投資的既定想法。
我簡單拿一段我覺得有意思的部分來分享,第二章就提到效率市場,被交易資產的價格已經反映所有已知資訊,市場價格是真實且精確的,不可能利用任何市場已知的資訊持續創造超越大盤的績效。
而效率市場假說也指出,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與內線交易都是浪費時間,除了運氣好外,投資人是不可能打敗市場的,這類說法的支持者相信,專業的共同基金經理人績效總是落後大盤。
而作者認為,實務證據上,效率市場的假說有一個邏輯上的缺陷,在於一個真的陳述反過來說未必是真的,譬如所有北極熊都是白色的哺乳類動物,但很顯然,不是所有白色哺乳類動物都是北極熊。
作者就列出4種類型的實務證據,很明顯的,都與效率市場假說互相矛盾。首先是價格明顯有瑕疵,其次是價格大幅波動並沒有伴隨重大的基本面變化,再來,價格波動有時會落後於基本面,最後,如果效率市場假說為真,就不會有好的無法用運氣來解釋的投資績效。
他認為市場價格未必是對的,並舉出了美國股市歷史上好幾個案例,譬如Pets.com在上市後的股價上漲數倍,但卻在上市一年內就破產倒閉,如果股價可以正確反映企業價值,那這家企業應該是獲利良好且快速佔領市場,而非快速倒閉。
他又舉例次貸投資也是,這些複雜證券的買方並不知道這些擔保債務證券的內在價值,只依賴信評機構的評等。但根據效率市場的假說,知情的市場參與者應該會把價格拉回符合其價值的水準,而事實上並不然,這說法並沒有考慮到無知大眾的行動,會比知情者的行動更強大。
作者的結論認為,要打敗大盤確實是很困難,承認這個事實就表示對多投資人而言,最好的選擇可能是傳統的學術建議,投資指數型基金,這樣你至少可以與大盤一致。但很難打敗大盤和不可能打敗大盤之間,仍有很大的差別。
再分享另一個我覺得滿重要的觀念,作者在第18章提到,分散投資不是越多越好,書中舉例一個故事,有人將5個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績效做了一些統計比較,但主管認為這樣的分散性不夠,於是又給他更多基金經理人名單,請他在計算另外10位基金經理人的績效。
結果這5個人與另外10個人的投資報酬率差不多,風險數字與最大跌幅也都差不多,於是主管要求把這15個人的投資績效統計在一起,等於分散投資三倍。但統計結果卻顯示,整體平均報酬沒有太多變化,但是風險卻嚴重惡化,標準差從8%變成10.9%,最大跌幅也從6.6%變成12%。
到底發生甚麼事?原來是因為,分散投資是否有效,不僅在於基金經理人的數量,也在於他們之間的相關性,以及他們與整個投資組合的相關性。
一開始的5個基金經理人,他們建構的投資組合中,彼此完全沒有相關性,但另外10個經理人全都採用類似的方法,因此他們所管理的基金報酬率相關性非常高,在原有組合裡加入這些經理人,只不過像是加入同一個投資產品,而且部位很大,反而增加了投資風險。
我在我的書上也提到,若想要用ETF存股,必須要挑選成份股產業分散的ETF,才能真正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若想同時持有多檔ETF,也應該要挑選選股邏輯不太一樣的ETF,才有同時持有的意義,而且最好不要只持有股票型ETF,與股票關聯性低的債券型ETF也應該要配置。
這本書列出了55點股票投資市場常見的誤解,也用實際的案例證明這些想法的錯誤,別把事情想的這麼絕對,股票市場的變數很多,價格的漲跌有許多的因素造成,若過度簡化,想歸納出一個看似容易獲利的方法,反倒可能變成一個似是而非的謬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專題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另一個專題「理財路上該有的觀念」是一套有系統性的理財觀念教學,建議可以先依照文章順序閱讀該專題,建立好正確的理財心態,會更容易理解本專題持續加強的生活理財觀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