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CET 研究證實:不喝酒對身體才是好!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THE LANCET在2018年發表了最新的研究結果:最安全的飲酒量是「零」 (the safest level of drinking is none)

關於這篇國外研究,網路上已有許多詳細的中文版報導。因此,本篇文章整理了三個主要重點:

(1)大約每8個男性死者中,就有1人是死於酒精使用在2016年,有280萬人是因為酒精使用(alcohol use)而死亡。而在15~49歲之間的人群中,酒精使用是疾病負擔(disease burden)的首要危險因子,其中男性約12.2%、女性約3.8%是死於酒精使用。

(2)適量喝酒能保護心血管,但只對60歲以上女性比較有效對高SDI地區的60歲以上女性而言,喝酒可以對缺血性心臟病和糖尿病有保護作用;而對男性而言,只在高社會人口學指數(SDI)和低社會人口學指數(SDI)地區,可以對缺血性心臟病有保護作用,但與喝酒所導致的疾病負擔相比之下,保護作用卻顯得很小。

(3)不論喝多少,只要有喝,對健康就有疑慮研究顯示,不喝酒對於健康的損失才是零。因此只要有喝酒,對於健康的風險(例如:罹癌等)就會增加。另外,喝酒的保護作用會罹癌的風險抵消掉。

raw-image

閱讀以上內容後,我們可以清楚了解:不喝酒對身體才是好!

但對於已經有在喝酒的人來說,要一下子戒酒可能有點困難。

不妨先跨出第一步:從過量飲酒到適量飲酒吧!

怎麼做才是適量飲酒呢?

我們可以從標準杯(Standard drink)來看。

一標準杯酒精容量定義:一杯含有「○○」 ml酒精的飲料。(「○○」依各國有不同規定,在這裡是用英國標準10ml去計算)

換算標準杯公式

在了解標準杯定義後,接著要從日常生活中酒的容量與酒精濃度去計算,一罐/瓶酒在不同酒精濃度下,大約是幾個標準杯:

罐裝酒(5%酒精濃度):330ml × 5% ÷ 10ml = 1.65

瓶裝酒(5%酒精濃度):600ml × 5% ÷ 10ml = 3

瓶裝酒(13%酒精濃度):600ml × 13% ÷ 10ml = 7.8

瓶裝酒(40%酒精濃度):600ml × 40% ÷ 10ml = 24

各位可以依實際數值,套入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市售酒的容量 × 酒精濃度 ÷ 一標準杯酒精容量 = 幾個標準杯

因此即使只喝一罐罐裝酒,就已經超過一個標準杯的值了。更不用說喝了瓶裝酒,甚至是高濃度的酒。

結論

對於有喝酒的人而言,若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可以逐漸減少酒精使用量哦!

然而,對於沒喝酒的人而言,已經有研究證實不喝酒對健康才是好的,請繼續堅持這個觀念,讓身體保持健康吧!


參考資料
  1. 社會人口學指數(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定義:依照平均收入、平均受教育程度、以及總生育率,來衡量國家的發展水準。SDI有分成5種等級:高、中高、中、中低、低。
  2. 研究原文出處
清飲人生

我們相信,不喝酒可以讓身體和心靈更健康,也能提高生活品質。希望透過提倡無酒生活,讓個人更健康,讓家庭能提高生活品質。邀請各位讀者加入我們的社群平台(請點:粉絲專頁連結)與社團(請點:社團連結),一起關注健康、品味、和諧的生活。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心得,並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快來按讚、追蹤我們,開啟你的清飲人生之旅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清飲人生的沙龍
2會員
35內容數
清飲人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3
在這個充滿壓力與喧囂的時代,「Sober Curious Movement」(清醒好奇運動)掀起了一場全球範圍內的健康革命。這場運動的出現並非偶然,它反映了現代人對身心健康的重新審視和對生活品質的高度重視。
Thumbnail
2024/09/13
在這個充滿壓力與喧囂的時代,「Sober Curious Movement」(清醒好奇運動)掀起了一場全球範圍內的健康革命。這場運動的出現並非偶然,它反映了現代人對身心健康的重新審視和對生活品質的高度重視。
Thumbnail
2021/03/29
把握人生享受當下,與親朋好友相聚,幾杯黃湯下肚,雖有時能怡情快活,但過量飲酒就可能會喝到失態、發酒瘋、斷片等,其實是在自損身體,甚至還有些人自己喝還不夠,還會要求別人拼酒,很可能間接害到別人!
Thumbnail
2021/03/29
把握人生享受當下,與親朋好友相聚,幾杯黃湯下肚,雖有時能怡情快活,但過量飲酒就可能會喝到失態、發酒瘋、斷片等,其實是在自損身體,甚至還有些人自己喝還不夠,還會要求別人拼酒,很可能間接害到別人!
Thumbnail
2020/11/22
夜深人靜時,不妨思考我們一直習以為常的勸酒文化,帶給社會的是什麼? 您平常是位喜歡向旁人勸酒的人嗎? 或許您一個習以為常的勸酒行為,為旁人甚至整個社會帶來的是一種無形又沉重的壓力和負面影響呢!
Thumbnail
2020/11/22
夜深人靜時,不妨思考我們一直習以為常的勸酒文化,帶給社會的是什麼? 您平常是位喜歡向旁人勸酒的人嗎? 或許您一個習以為常的勸酒行為,為旁人甚至整個社會帶來的是一種無形又沉重的壓力和負面影響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酒精似乎已經成為許多社交場合的必備品。然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酒精的必要性,並轉向無酒生活。這一健康生活新風潮並非偶然,而是因為無酒生活帶來了多方面的好處。本文將探討選擇無酒生活的五大理由,並深入分析這種生活方式如何促進身心健康,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酒精似乎已經成為許多社交場合的必備品。然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酒精的必要性,並轉向無酒生活。這一健康生活新風潮並非偶然,而是因為無酒生活帶來了多方面的好處。本文將探討選擇無酒生活的五大理由,並深入分析這種生活方式如何促進身心健康,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寫這一篇倒不是要大家戒酒、完全不喝酒。生活裡本來就有許多事情都會增加一些些風險,例如食物裡的添加劑,鍋子裡的塗層,還有每天接觸到的塑膠微粒。 我們可能在下班後,縱情吃點不太健康的美食,喝些微過量的酒,然後第二天努力運動來抵銷這些不健康的變數。這都很正常。
Thumbnail
寫這一篇倒不是要大家戒酒、完全不喝酒。生活裡本來就有許多事情都會增加一些些風險,例如食物裡的添加劑,鍋子裡的塗層,還有每天接觸到的塑膠微粒。 我們可能在下班後,縱情吃點不太健康的美食,喝些微過量的酒,然後第二天努力運動來抵銷這些不健康的變數。這都很正常。
Thumbnail
有些科學家說,每天喝一點點酒,對健康可能有一些好處。不過這是純粹為了做研究,不代表科學家勸你喝酒。
Thumbnail
有些科學家說,每天喝一點點酒,對健康可能有一些好處。不過這是純粹為了做研究,不代表科學家勸你喝酒。
Thumbnail
根據THE LANCET雜誌的一項研究,不喝酒對身體的好處比喝酒多。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低度飲酒也可能增加癌症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這份報告詳細介紹了喝酒對健康的不良影響,並強調了減少酒精攝入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根據THE LANCET雜誌的一項研究,不喝酒對身體的好處比喝酒多。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低度飲酒也可能增加癌症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這份報告詳細介紹了喝酒對健康的不良影響,並強調了減少酒精攝入量的重要性。
Thumbnail
「酒」是什麼呢? 酒是一種含有乙醇的飲料,可以通過發酵、蒸餾、加糖等方式製作而成 不同種類的酒有著不同的釀造方法、口感和文化背景。一些常見的酒包括啤酒、葡萄酒、烈酒和米酒等 飲用過量的酒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和行為問題等 因此,建議人們在飲用酒時要適度,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Thumbnail
「酒」是什麼呢? 酒是一種含有乙醇的飲料,可以通過發酵、蒸餾、加糖等方式製作而成 不同種類的酒有著不同的釀造方法、口感和文化背景。一些常見的酒包括啤酒、葡萄酒、烈酒和米酒等 飲用過量的酒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和行為問題等 因此,建議人們在飲用酒時要適度,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飲酒到底能不能預防失智?」在臺灣,許多長輩對飲酒這件事,有著難以撼動的健康迷思。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藉由最近幾年許多酒精與失智症關聯的研究,來看看飲酒對於失智症,到底是有促進效果還是保護效果。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飲酒到底能不能預防失智?」在臺灣,許多長輩對飲酒這件事,有著難以撼動的健康迷思。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藉由最近幾年許多酒精與失智症關聯的研究,來看看飲酒對於失智症,到底是有促進效果還是保護效果。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小酌飲酒對某些族群可能有心血管保護效果,但並非所有族群。同時,小酌飲酒仍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如果同時有飲酒與抽菸習慣者,罹患癌症的風險更高。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不同酒精攝取量對新發癌症的貢獻程度。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小酌飲酒對某些族群可能有心血管保護效果,但並非所有族群。同時,小酌飲酒仍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如果同時有飲酒與抽菸習慣者,罹患癌症的風險更高。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不同酒精攝取量對新發癌症的貢獻程度。
Thumbnail
在〈適度飲酒真的有益健康嗎?〉一文中,我曾和各位分享酒精對健康的影響,其中一個結論是:「只要有喝酒就會傷害神經系統,喝得再少也會傷害,只是傷害比喝多的人輕微一點」。3/4這篇熱騰騰剛出爐的研究,更是清楚提供了具體數字,很值得各位參考。
Thumbnail
在〈適度飲酒真的有益健康嗎?〉一文中,我曾和各位分享酒精對健康的影響,其中一個結論是:「只要有喝酒就會傷害神經系統,喝得再少也會傷害,只是傷害比喝多的人輕微一點」。3/4這篇熱騰騰剛出爐的研究,更是清楚提供了具體數字,很值得各位參考。
Thumbnail
首先要說明,不同於過去「未來殿堂」是和各位分享「單一最新研究結果」,這次我所引用的,是一篇來自資深科普作家John Watson所撰寫的科學報導。值得參考的原因是,文中引述了許多「飲酒與健康」的最新研究結果。
Thumbnail
首先要說明,不同於過去「未來殿堂」是和各位分享「單一最新研究結果」,這次我所引用的,是一篇來自資深科普作家John Watson所撰寫的科學報導。值得參考的原因是,文中引述了許多「飲酒與健康」的最新研究結果。
Thumbnail
水喝不夠會生病 📷📷​ 水喝不夠會生病! 身體出現這信號才喝就太遲了 根據環保署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人1年喝掉46億支寶特瓶,每個人平均1年約使用200支寶特瓶,把這些瓶裝水串起來,已經可以環繞台灣本島223圈。 📷📷​ 簡單的區別計算公式 攝取水分小技巧 📷📷​ 📷📷​ #AN#
Thumbnail
水喝不夠會生病 📷📷​ 水喝不夠會生病! 身體出現這信號才喝就太遲了 根據環保署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人1年喝掉46億支寶特瓶,每個人平均1年約使用200支寶特瓶,把這些瓶裝水串起來,已經可以環繞台灣本島223圈。 📷📷​ 簡單的區別計算公式 攝取水分小技巧 📷📷​ 📷📷​ #AN#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