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題|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人選之人─造浪者》與《造后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在比較兩部「造后者」的差異之前,我想先說說兩者的相同。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人選之人─造浪者》

《人選之人─造浪者》

其實我之前很少看韓劇,最近才開始看,連續看了《黑暗榮耀》與《造后者》。一看覺得不得了,韓劇是不是很愛「正面對決」?復仇前先跟敵方陣營預告:接下來我要出手了,請小心接招。宣告完畢後威風凜凜地離去。

韓劇《造后者》有明確的敵人,敵人是超級無敵大財團,犧牲勞權草菅人命,並以黑金入主政治,劇情某種程度反映了社會現實,現實中平民百姓毫無招架之力,只能被打被壓,《造后者》的戲劇化展開便成了出口。當然,我方陣營造后成功之前必有磨難,這磨難就是在選舉面前,候選人是否要為了大局,犧牲那很小的事,很小的人?

《造后者》

《造后者》

《造后者》其中一段,市長候選人吳景淑與幕僚長黃導譆的對話:

吳:「為了多數人的幸福,踐踏少數人的生存權,就是被允許的嗎?」

黃:「吳景淑,你不是哲學家,而是一個選舉在即,必須活在現實的政治人物。」

吳:「不放棄任何一個人,不放棄那些即使要失去一切,仍相信我,一直追隨我到最後的人,守護好這些人,才是我的政治。」

《造后者》

《造后者》

這段對話真是令我情緒激昂,儘管明白現實中多半是倒過來,任何一個想選贏的人都會「以大局為重」──因為只要沒選上,什麼改革都談不了。但劇中吳景淑竟然為了維護一個昔日戰友的命運與名聲,準備發表退選聲明。當然,真的退了就沒得玩了,守在螢幕前的我等著劇情接下來要怎麼走,果然在關鍵時刻出現了關鍵人物掌握了關鍵錄音,局勢瞬間翻盤。

真是,與現實不符,但大快人心。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需要韓劇,現實中無法實現的、不能被滿足的,必須靠劇來補──看著候選人摸著自己的良心做出選擇,因著良心而有貴人相助──那種讓人能夠繼續相信正義、相信有更美好的未來,是這類韓劇存在的重要原因。

《造后者》

《造后者》

但《造后者》中更美好的未來,是「他人」給的希望。相較之下,台劇《造浪者》也處理了「在大局面前的小事」,但這個守護小事的人,不是某個有權勢的人,不是某個重要他人,而是「每個面對小事的自己」。

《造浪者》沒有明確的敵人,敵人不只是民和黨;那個跟你說要以大局為重的,經常是你的上司、同事、朋友、家人甚至是自己。在大選面前,家庭生活是小事,伴侶的需求是小事;在大選面前,性騷擾是小事;在大選面前,個人的公平正義是小事;在大選面前,你對議題的真實想法是小事。每個人在大選面前,就這樣退退退,不一定是別人逼你,而是你自己也逼退自己。

《人選之人─造浪者》

《人選之人─造浪者》

第二集翁文方與陳家競在 KTV,兩人醉得一搭一唱,看似胡言亂語的對話,帶出的卻是在大局面前被忽視的小事。陳家競抱怨老婆為什麼還要工作:「我養她就好了啊!」但這種話他說不出口,他說不出口但他心裡就是這樣想:「我的工作真的就比較重要啊!」「畫插畫,畫插畫台灣會變好嗎?」在選舉面前,家庭是小事,但他也不是不顧家的男人,他說:「我都有做家事耶⋯⋯」翁文方要亞靜做性騷擾申訴卻被主管摸頭,她在 KTV 喝到醉,卻越醉越清醒,她打電話給亞靜,要亞靜不要就這樣算了。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

這句經典台詞,就這樣從劇中蔓延到戲外。我們不要,因為說了也沒用就算了;我們不要,因為做了也沒用就算了;我們不要,因為這世界的潛規則,因為長久以來都是這樣,因為預設的結果,就不說不做不動。

《人選之人─造浪者》

《人選之人─造浪者》

那麼,翁文方要亞靜不要就這樣算了,迎來了更好的結果嗎?

這是這部戲我最愛的地方,當我們努力去說,努力去要,卻不一定能得到最想要的結果。它叫你不要放棄,但同時又揭出現實面給你看;它不灑狗血,不是你努力就能獲得勝利。在《造浪者》中,你看見每個人的理想與妥協,沒有全壞全好,每個人都有黑色跟白色,更多的灰色。

在大局面前,當你看見社會現實,但自己身上的現實也同時存在,你如何做選擇。決定發聲,或是靜默,沒有標準答案,但這每一次的選擇,都決定以後的自己。

《人選之人─造浪者》

《人選之人─造浪者》

《造浪者》的編劇簡莉穎,在臉書上有這麼一段話:

「你有一個很大的好奇想要去探詢,你想知道某些人遇到某些事的時候會怎樣反應,想知道體制跟人的關係,想知道人在哪些時刻會失望會戰鬥。戲劇是透過角色的行動來靠近你的好奇的過程,它可能不一定會有答案,但如果寫戲只是為了情節而情節,沒有對人的探詢這個過程,一切就會變得很無聊。」
《人選之人─造浪者》

《人選之人─造浪者》

有朋友說《造浪者》相較於韓劇,容易猜到劇情,我大概理解他的意思。《造浪者》不像《造后者》那樣高潮迭起,但對我來說,我卻很難猜到接下來的發展。我所謂的發展不是指大劇情,而是那當中每一個角色在面對兩難時,他們究竟會向左還是向右?這很難猜,因為都有可能。當蔡易安在面對昔日戰友的挖苦時,他到底會不會爆衝?趙蓉之發現自己的父親外遇,知道亞靜接近她是為了利用她,接下來她到底會怎麼做?而不管她最後是選擇顧全父親,還是自己心裡的聲音(而那心裡的聲音肯定不只一個),都極有道理、情有可原。每個人的選擇不是單純的不顧現實只管理想,這齣劇把這種狀態處理得很細緻。於是看的同時,問題會回到我身上,我會忍不住問自己:「如果是我,會怎麼做?」一部戲就這樣延伸到生活。

最後,我忍不住要說,本劇台詞之流暢順暢自然不卡不尷尬,是我看過的台劇只有數一沒有數二,甚至,自然當中還帶著一點劇場感。翁文方與陳家競那段在 KTV 的「算了……」「不能算了……」「算了……」「不能算了……」好像在各說各話,同時又在對話,不管是內容還是節奏都好好看好好聽,我忍不住一直 repeat。

全文劇照提供:Netflix、顏社 KAO!INC.
責任編輯:黃于真
核稿編輯:張硯拓

raw-image

釀電影|人選之人|造浪者專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明明那兩人的對話沒有交叉點,卻還能一直對話下去,佩服編劇的小巧思^^
白夜-avatar-img
2023/05/20
看到「造浪者」,很感動台劇越來越好!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04
從故事的完整性和縝密度來看,《小鎮星熱點》並不是笨蛋節奏最流暢的作品。由於在落筆之初並沒有定義明確的劇本骨架,整體敘事相對鬆散,尤其前半段雖然依然很合喜愛日常、逗趣風格的觀眾胃口,但戲劇張力確實較低。然而,看似零亂發散的佈局,最終卻在最後三集裡被巧妙收束,更成功回收了散落在先前劇情各處的碎片和伏筆。
Thumbnail
2025/04/04
從故事的完整性和縝密度來看,《小鎮星熱點》並不是笨蛋節奏最流暢的作品。由於在落筆之初並沒有定義明確的劇本骨架,整體敘事相對鬆散,尤其前半段雖然依然很合喜愛日常、逗趣風格的觀眾胃口,但戲劇張力確實較低。然而,看似零亂發散的佈局,最終卻在最後三集裡被巧妙收束,更成功回收了散落在先前劇情各處的碎片和伏筆。
Thumbnail
2025/03/24
《混沌少年時》展現了戲劇的魅力來自紮實的劇本和演技,而非花俏的特效或爆破場面,全劇以凱蒂的死亡為出發,讓觀眾看見事件背後存在著的、比傑米殺人更為嚴重的問題。從現實生活的暴力到虛擬網絡的霸凌,我不禁想起近年幾部童話電影皆因女主角的膚色與言論和公眾預期不同,網路上便引發各種針對女性外貌的訕笑和攻擊言論。
Thumbnail
2025/03/24
《混沌少年時》展現了戲劇的魅力來自紮實的劇本和演技,而非花俏的特效或爆破場面,全劇以凱蒂的死亡為出發,讓觀眾看見事件背後存在著的、比傑米殺人更為嚴重的問題。從現實生活的暴力到虛擬網絡的霸凌,我不禁想起近年幾部童話電影皆因女主角的膚色與言論和公眾預期不同,網路上便引發各種針對女性外貌的訕笑和攻擊言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說到選舉,不是沒經驗的素人,而是真的打過選戰的阿! 想知道詳情的可以看看「倒數190,我當助選員的日子」系列文章,我可是待過競選總部,當過隨行秘書、行程秘書,也處理過文宣與寫致詞搞,甚至代理行程上台接受提問的呢! 總之這部片之前風評很好,讓我一直超想看的,好不容易孩子們考完試,終於可以補完。
Thumbnail
說到選舉,不是沒經驗的素人,而是真的打過選戰的阿! 想知道詳情的可以看看「倒數190,我當助選員的日子」系列文章,我可是待過競選總部,當過隨行秘書、行程秘書,也處理過文宣與寫致詞搞,甚至代理行程上台接受提問的呢! 總之這部片之前風評很好,讓我一直超想看的,好不容易孩子們考完試,終於可以補完。
Thumbnail
跟Me too無關,沒有要蹭流量... 一齣以政黨幕僚為主軸的戲劇
Thumbnail
跟Me too無關,沒有要蹭流量... 一齣以政黨幕僚為主軸的戲劇
Thumbnail
Netflix 上近期最常容易被拿出來比較的兩部劇,無疑就是都在討論政治幕後的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與韓劇《造后者》,兩者打的都是政治幕僚的故事,但對我來說,最大的不同是造浪者是一部你會不自覺融入其中的戲劇,而造后者是你會用旁人的眼光欣賞劇中彼此相互砍殺的韓劇八點檔。 兩齣劇各有擁護者,用我最能表
Thumbnail
Netflix 上近期最常容易被拿出來比較的兩部劇,無疑就是都在討論政治幕後的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與韓劇《造后者》,兩者打的都是政治幕僚的故事,但對我來說,最大的不同是造浪者是一部你會不自覺融入其中的戲劇,而造后者是你會用旁人的眼光欣賞劇中彼此相互砍殺的韓劇八點檔。 兩齣劇各有擁護者,用我最能表
Thumbnail
劇中所描寫的日常,全部都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故事。那些只能往肚裡吞的苦楚,編劇將他們一一攤開,再溫柔地撫平。當觀眾將自己投射在角色之中,馬上就能從那些對白中獲得療癒。
Thumbnail
劇中所描寫的日常,全部都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故事。那些只能往肚裡吞的苦楚,編劇將他們一一攤開,再溫柔地撫平。當觀眾將自己投射在角色之中,馬上就能從那些對白中獲得療癒。
Thumbnail
近期盛譽的政治職人劇《人選之人》刮起旋風,許多評論稱讚此部戲劇沒有以往台劇「尷尬台詞」。確實在此部生動清新的戲劇當中,不僅處處充滿亮點,更能在保有生活感之中讓觀眾得以反思當代環境。
Thumbnail
近期盛譽的政治職人劇《人選之人》刮起旋風,許多評論稱讚此部戲劇沒有以往台劇「尷尬台詞」。確實在此部生動清新的戲劇當中,不僅處處充滿亮點,更能在保有生活感之中讓觀眾得以反思當代環境。
Thumbnail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Thumbnail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Thumbnail
摘要 本篇文章將會探討"人選之人—造浪者"的觀後感心得,對於還沒看的觀眾可以先看是不是自己適合看這個劇,後面設計好壞的地方,則是有雷,適合看完的觀眾閱讀 適合哪類的觀眾(無雷) "人選之人—造浪者"算是這幾年我看過的台劇,最好看的一部,imdb分數也很高-8.5分!黑暗榮耀也才8.1分i
Thumbnail
摘要 本篇文章將會探討"人選之人—造浪者"的觀後感心得,對於還沒看的觀眾可以先看是不是自己適合看這個劇,後面設計好壞的地方,則是有雷,適合看完的觀眾閱讀 適合哪類的觀眾(無雷) "人選之人—造浪者"算是這幾年我看過的台劇,最好看的一部,imdb分數也很高-8.5分!黑暗榮耀也才8.1分i
Thumbnail
看不慣的事情太多,想改變的念頭越來越深,如果我甚麼都不做,世界不會怎麼樣;若是我勇敢跨出去嘗試,社會可能會有點不一樣。 「雖然具體不知道要幹甚麼,但是當妳跳下去之後,妳發現,事情有了改變,妳就會想繼續做下去。」—《 人選之人-造浪者》 如果妳想要不聽話,就要有不聽話的本事 《人選之人—造浪者》(英語
Thumbnail
看不慣的事情太多,想改變的念頭越來越深,如果我甚麼都不做,世界不會怎麼樣;若是我勇敢跨出去嘗試,社會可能會有點不一樣。 「雖然具體不知道要幹甚麼,但是當妳跳下去之後,妳發現,事情有了改變,妳就會想繼續做下去。」—《 人選之人-造浪者》 如果妳想要不聽話,就要有不聽話的本事 《人選之人—造浪者》(英語
Thumbnail
自然、流暢是造浪者給人的前調氣味,讓人一集接一集無法按下暫停;各種議題(性別、動保、環保、貪污、廢死)是造浪者的中調氣味,你會反覆咀嚼,思考這些就在我們身邊的生活日常;熱情、夢想、關係則是造浪者的後調氣味,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一輩子拉扯,一輩子都在學習。 這個前中後調的氣味,串連成八集剛剛好的職人
Thumbnail
自然、流暢是造浪者給人的前調氣味,讓人一集接一集無法按下暫停;各種議題(性別、動保、環保、貪污、廢死)是造浪者的中調氣味,你會反覆咀嚼,思考這些就在我們身邊的生活日常;熱情、夢想、關係則是造浪者的後調氣味,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一輩子拉扯,一輩子都在學習。 這個前中後調的氣味,串連成八集剛剛好的職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