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art - 繪師/ 術師/ 咒師?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以上稱呼,你喜歡哪個?

如果要我選的話,我根本無所謂。畢竟這三個稱呼都是AIarter不斷退讓的名稱,最近比較新的是:AIuser 或是AIplayer。有什麼差別?差別在於大眾對AIart的認知、接受度與定位,然後AIarter在這之間取得妥協。

在講這些以前,其實有些技術上的知識要先補充,請參考這篇作者:

AI繪圖的版權爭議:何謂合理使用 Fair Use

在理解AI的運作原理及版權爭議後,再閱讀下文不遲。我的看法很接近,我要說的比較偏向我自身所學和應用。

你以為的美並不是理所當然

以前曾學「美學」相關理論時,有一個論派我其實非常贊同。翻譯成白話文那就是「平均值」,也就是大家都覺得美的東西他就是美。當然,如果問美在哪裡,可不見得能答出來。 因為這種平均值是共通的,甚至可以跨時代,獨立於主觀審美之外。我想說的是,AIart提供了大眾從觀賞到創作的捷徑,但它並不懂美,只是單純從大量的資料中提取資料而已,也就是前面說的「平均值」。如果你覺得AI繪圖看多了好像審美疲勞,那很正常,因為這是「平均值」,所以都差不多。這讓很多人以為AI產出的圖就美得很穩定。其實沒有。構圖、創意都不足。AI有的是隨機性、混亂性。也因為這樣,很適合設計家汲取靈感。

AI生成本身就很依賴big data & open data,並不能保證正確性。

在版權公開的前提下,資料本身被AI學習被模仿根本不是問題,因為生成的東西能不能用最終得靠人類判斷,比如文本正確性、美感、邏輯。人可以補足審美,補足創意。這也是為什麼我會稱呼AIarter。目前AI還不能100%做出人想像中的產品,但人可以藉由多重後製取得理想中的樣貌。只是去玩轉蛋的話,稱不上AIarter。在這個基礎上,人可以再將自己的後製品餵給AI再進行調劑,這就變成正向循環。

這個正向循環,其實就只是將千百年來的歷史縮短而已。人類總是從以前的作品中模仿學習再創新,更新工具,從石頭、筆到電繪,速度也越來越快。難道人類不用從AI生成品中學習?純粹只是玩轉蛋是不用啦。但想學美有關的東西,還是得涉入。

不許自稱繪師

我接觸AIart也不算新人了。事實上,AI就算學習了畫風(絵柄)也無法再現同樣一個作品(技術話題跳過)。產生無數相似要依靠Lora。為了避免這些爭議,我直接轉去mid/niji體系了。嘛,雖然也是因為電腦跑不動,掛雲端成本又太高。

  1. 害怕新事物卻又拒絕理解
    就像之前pixiv公告的留言串,很多都是不理解運作原理的發言。那繪師們有去接觸嗎?其實並不多。有接觸並狠下心結合自己繪畫的人,非常少。其實我個人很推薦繪師自己要參與進去,最好能訓練自己的模組。我目前接觸到的,已經可以從繪畫跨到漫畫、動畫、遊戲。
    最新的訊息是,有漫畫家提供AI玩家素材,嘗試讓AI製作從草圖到完稿的部分,事實上,已經獲得滿不錯的成果:Twitter:いつまちゃん@1256hima
  2. 反對沒有自身努力就有收穫
    只說中一半。我同意AI大幅縮短人類投入新領域時所花費的時間心力。但就像前面講的,AI不懂什麼是美,不懂構圖,用自然語言溝通都還在發展中。 如果仔細去觀察AI產出的生成物,如果你覺得漂亮,那大多數情況下,是「使用AI的人本身就有美術經驗」比如繪畫或設計等等概念。並不是「下了prompt(指令)AI就產生美麗的圖」,不是這樣。實務上常常都是比重失衡或出現奇美拉。

矛盾

抵制者提出種種看法,比如智慧財產權盜取模仿、犯罪,但我怎麼看都很奇怪。

模仿

先講這個。很多人拿智慧財產權發難,但人類學習的前身就是模仿,到了一定階段才能創立自己的風格。坦白說吧,有多少人是臨摹前輩的作品來的?那為什麼人類可以自己去模仿而AI不能學習?因為犯罪?價值剝奪?

犯罪

確實,犯罪就是犯罪。 AI只是工具,全看人怎麼用。如果「冒用名義來盈利」,不是一句「模仿」就解決的,也不用新法,直接有犯法疑慮。有人會鑽法律漏洞,有人會用假圖製造混亂。畢竟有新的技術就有新的犯罪。漏洞是人挖的,也該由人補起來。以前沒電話的時候有跨海電話詐騙嗎?沒電腦的時候能遠距離竊取交易資訊嗎?如果抵制犯罪是抵制AI生成的理由,同理也應抵制電腦和電話,因為這些都是構成現代犯罪的工具。

價值剝奪

前面也講過,AI取的是平均值,沒有自我風格才會擔驚受怕。有自己風格又不願意了解新科技,那也沒什麼好怕的,現實中那些堅持古早味的不見得會被淘汰掉,不是嗎?

最近很常有一些AI工具威脅論,但有實力的人在現階段不該擔心,因為他們瞭解AI的缺陷:AI沒有人類的審美和專業經驗。在平面設計,印刷不是只有視覺問題,還有印刷廠的實務作業和專業問題。人家說要用AI來取代設計師就給他們取代,等出了包,他們還是得出錢請設計師來收尾。

既然不是自我價值被剝奪,那可能是財產價值的剝奪。如果是這樣,不如就全面封鎖吧,用付費來封鎖流通,然後設計封鎖截圖功能。別再把圖公開在社交平台了,直接掛販售平台,就算被拿去餵給AI還有錢賺啊。

這是地圖炮吧

後來看見一些評論,感覺好像有解決我的疑惑。畢竟從Adobe, office 等大企業的投資就知道,AI的主要目標是能大幅提升各行各業的效率,最好能全面降低人類的工作量和無意義的時間浪費。而最高目標就因人而異了。現在的話可能比較多人期待消弭專業鴻溝。

那麼,到底是想保護自己的地位?還是想保護自己的隱私財產?

目前AI的發展最具代表性的ChatGPT,直接作用就是降低不同專業之間的鴻溝,讓專長於文章業餘設計的我可以涉獵程式語言。如果某些抵制的主張是不想被取代,那我就懂得為什麼要抵制了。因為隱私什麼的,在真正的高手眼中現代人沒有隱私可言。但未來還是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封鎖,甚至發展重重加密。必殺技就是完全封閉網路,甚至不使用社交網路。

我沒有針對某個職業,真的喔。

怎麼界定AI使用?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討論。

我只講一個基本的問題就好。前一篇文章提到,各平台開始「禁止用AI盈利」,而前文也提到「漫畫家可以藉由AI縮短工作量」,那麼問題來了。

當原生漫畫家想利用AI幫忙上色、補全草稿時,用自己的素材原稿訓練模組,最後完成作品,以最嚴格定義,他就是AI使用者,禁止上架盈利。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出哪裡有問題。如果看不出來,那也沒有討論的必要。

我很懶得一直去討論說A的作品被B拿去怎樣,這個慢慢都有反制了。我想問的問題只有A拿A自己的作品透過AI補完,你給不給盈利?目前各平台和各反對者看來是不管這個的。

一棒打死。

AIarters

談到這裡,老實講,體感上大多數正經的AI玩家們依然對專業繪師們保持尊敬,但也越來越劃清界線了。AI玩家們漸漸不再自稱繪師、術師、咒師,只說是使用者,或是說有在玩。沒了。

這意思是什麼啊?意思是「我沒有專業」的反向自貶。大眾對AIart的認知、接受度與定位,讓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

嘛,我不知道讀到這邊的人會怎麼想,我自己是很無力啦。

這篇寫完後,有關AIart/AI繪圖的議題我大概不會寫了。除非有什麼重大變化再說——技術上的變革?技術變革得很快,一定有人介紹,輪不到我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umichat的沙龍
2會員
11內容數
AI繪圖生成發展快速,但也在各地掀起一連串腥風血雨,特別在日本⋯⋯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當生成式藝術及其展覽所耗費的材料被認定為非藝術後,面對「生成式創作是不是藝術?」的質問,或許,該給出否定的答案。可拋棄並無限次地再製的特性,令每次生成出的內容都是廢棄物,都不是藝術,卻也因此,在美術館內起到過往作品無法達到的成效——將藝術從美感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當生成式藝術及其展覽所耗費的材料被認定為非藝術後,面對「生成式創作是不是藝術?」的質問,或許,該給出否定的答案。可拋棄並無限次地再製的特性,令每次生成出的內容都是廢棄物,都不是藝術,卻也因此,在美術館內起到過往作品無法達到的成效——將藝術從美感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自從AI繪圖成效可以上檯面以來,各種聲浪不斷出現,在此也藉由這一張插畫說說個人主觀的看法。
Thumbnail
自從AI繪圖成效可以上檯面以來,各種聲浪不斷出現,在此也藉由這一張插畫說說個人主觀的看法。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指出以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代為繪畫,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並以自己為例,寫部落格是要抒發自己,用AI代寫就不能做到這目的,是以作者是親自創作。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指出以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代為繪畫,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並以自己為例,寫部落格是要抒發自己,用AI代寫就不能做到這目的,是以作者是親自創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