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我的感受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平日的每晚,孩子們的作息都幾乎是規律不變的。

下課回家後,先吃晚餐,晚飯後會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的自由時間,她們會一起玩玩具、一起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姊姊在五天內,會有二到三天的半小時線上課時間,而姊姊在上課的同時,妹妹會在一旁陪伴一起聽課,坐不住了才去看一下下電視。
在這樣穩定、規律的生活中,讓我就算一打二也都還能平靜地結束一天。

上週五,學校在下課後有舉辦了一場小小的母親節活動。

孩子們要親自在媽媽的面前,唱跳表演完一首歌,然後獻上一個在學校自製的小卡片,祝媽媽們母親節快樂。表演結束後,孩子們會帶媽媽到教室外面的藝術走廊,去介紹自己被刊出來的美勞作品。姊姊拉著我,反覆繞了三圈藝術走廊,確認找到自己的畫作後,才安心的準備返家。
也因為參與完活動後,那天回到家的時間已經比以往延遲了許多。匆忙地吃完晚餐,等不及讓她們玩玩具的時間,我就開始著手要準備幫姊妹們洗澡,希望維持準時上床睡覺的時間。
吃飯一向很慢的姊姊(觸覺敏感的孩子,咀嚼每一口食物後,總是習慣用舌頭把齒縫間的菜渣都清乾淨,才能再吞食第二口),好不容易吃飽了,迎來她一整天最自由、最快樂的遊戲時間,卻在剛碰到玩具的五分鐘後,聽見媽媽開始召喚她準備洗澡囉!想當然爾,姊姊當然是捨不得放下手中的玩具,只好一直詢問我「可以再給我五分鐘嗎」

我也有過那種被催促著的低落感受,所以我答應了她的五分鐘請求,坐在旁邊靜靜地看著她們玩耍,並設定好五分鐘的計時器。

五分鐘的鬧鈴已響起,但姊姊還是假裝沒聽到鈴聲,繼續跟妹妹玩著玩具
我走過去拍拍她,問她準備好了嗎?此時的姊姊卻用一種極度可憐的眼神,反過來問我「媽咪,妳有想過我的感受嗎?」

當下的我,陷入自己的沉思當中。

這句話,是我曾經在她鬧脾氣的當下,跟她說過的。

我告訴她,她可以有自己的情緒,可是不該把那些不是我造成的負面情緒轉嫁到我的身上。「妳有想過媽咪的感受嗎?我很努力地包容妳,跟妳溝通,可是妳全然拒絕我的溝通。妳可以用妳自己的方式去發洩或去冷靜自己,但是不能這樣用言語或動作來傷害別人。」
我曾以為,她不明白我這些話的意思,但她其實完全吸收了,也自己思考過了,所以這次可以這樣完整地說出這句話。

我把她輕輕地摟過來,問她今天累不累,是不是覺得沒有玩到玩具很遺憾。得到她對我問句的認同後,我才慢慢告訴她,我很在乎她的感受,所以同意多給她五分鐘,我以為這是我們兩個人共同商量後的決策。我很遺憾她對於沒有時間玩玩具的低落,只是時間真的晚了,我們可不可以把玩玩具的時間留到明天?
姊姊感受到我的誠意,也知道我其實是很認真在乎她的感受的。反而很快打起精神,告訴我那明天玩玩具的時間要多十分鐘!於是我們結束這一回合的爭論,開心地攜手往浴室前進了。

其實下課後都已經很累很想睡了的孩子們,在接受了學校一整天的規範生活後,回到家難免會有想撒嬌、想賴皮的時候。因為媽媽永遠是她們最強大的後盾,即使是任性那麼一下下,媽媽也會有無限的包容,只要不逾矩。

同理孩子的同時,更要注意規範的界限在哪裡。

並不是因為我需要考量到孩子的感受,而放行、延遲她玩玩具不洗澡的時間。如果能用讓她們欣然接受的溝通模式,達成雙方的共識,也許可以減少親子之間的鬥爭,也省掉了夜深人靜、媽媽自我反省今天兇了小孩的那點遺憾。

我大可以直接在她賴皮不去洗澡的當下,直接大聲勒令她立刻執行首要任務,但是我想到的是,如果今天我是她,當我在埋首做我喜愛的工作時,卻被其它事物強行中斷,那種感受我也相當不舒服,我也想要極力爭取那多出來的五分鐘。想到這裡,我才決定跟她坐下來,有了上述這樣的對話。

孩子的世界裡,最多的就是時間,她們不用急著在某個時間點完成某件事,因為她們的工作清單永遠只有那一二項。而大人卻是相反,除了把孩子的事情處理好,還有家務、還有工作等等永遠數不清的待辦事項在等著我們。
我們很急,她們很慢,但是世界運轉的速度是一樣的。

如果,小時候的我,也能得到這樣的同理,現在的我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在鬧脾氣的我,能得到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不是只叫我「不許哭」,現在的我會不會有更好的方式學會紓緩自己的情緒?
我好想回到過去,擁抱一下小時候的自己。

「我正在體會妳的感受,我正在聆聽妳的需求,我正在陪伴妳的低落。」

長大了的我,決定要把小時候缺乏的那種感受,傳遞給我的孩子們。用愛,包圍著她們的人生。

raw-image

歡迎來我的傳送門逛逛 https://portaly.cc/DPhoebe
各大收聽平台搜尋《童心燕語》即可找到我的聲音喔,歡迎收聽與訂閱(每週一固定上架新集數)
SoundOn: https://sndn.link/DrPhoebesWhisper
Spotify: https://reurl.cc/NqRa89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RvXd7x
KKBOX: https://reurl.cc/KMQ6zM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EGRKy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燕燕醫師的沙龍
13會員
60內容數
愛笑愛聊天的燕燕醫師,在探索自己人生的路途上,花費了不少心血,卻也收穫良多。想用正向意念的方式感染每一個看到我的文字的你/妳,陪我一起走在自我覺察的路上吧!享受人生要為我們帶來學習的課題。體會、接納、並勇往直前。
燕燕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8
原來她可以這麼獨立。 原來她可以把自己照顧的很好。 原來,她早已經不是依偎在我懷裡的那個寶寶。 相處的每一天,都代表著她與我的距離又更遠了一點。 妳就放膽去飛吧! 不要焦慮、不要擔心。 受傷了也是一種學習,而爸爸媽媽永遠為妳張開療傷的羽翼。
Thumbnail
2024/06/28
原來她可以這麼獨立。 原來她可以把自己照顧的很好。 原來,她早已經不是依偎在我懷裡的那個寶寶。 相處的每一天,都代表著她與我的距離又更遠了一點。 妳就放膽去飛吧! 不要焦慮、不要擔心。 受傷了也是一種學習,而爸爸媽媽永遠為妳張開療傷的羽翼。
Thumbnail
2024/06/28
我不知道明天看著她完成三項任務,我會有多少眼淚, 但是我真的謝謝她,完成了她人生第一階段的任務:「堅持」 放棄了鋼琴課,並沒有讓她養成輕言放棄的"習慣", 我之前所有的擔憂也都沒有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2024/06/28
我不知道明天看著她完成三項任務,我會有多少眼淚, 但是我真的謝謝她,完成了她人生第一階段的任務:「堅持」 放棄了鋼琴課,並沒有讓她養成輕言放棄的"習慣", 我之前所有的擔憂也都沒有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2024/05/20
人生也不過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曾經一起憧憬過美好的未來,但下一秒就是天人永隔。 約定好要一起完成的夢想,如今只徒留獨角戲可以唱。 與其讓自己在後悔中度過餘生,何不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努力記住當下。
Thumbnail
2024/05/20
人生也不過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曾經一起憧憬過美好的未來,但下一秒就是天人永隔。 約定好要一起完成的夢想,如今只徒留獨角戲可以唱。 與其讓自己在後悔中度過餘生,何不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努力記住當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對於三歲的妹妹來說,其實她的表現在她的理解範圍內真的算是合理。沒有日曆的概念,更沒有將心比心的能力。 三歲的世界裡,充滿了「本我」。有一連串想要被"立即"滿足的需求,雖然比起二歲的她,更明白了「你」「我」「他」之分,但還是會把本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我只知道在事件當下的她,是無法被真理給說服的。
Thumbnail
對於三歲的妹妹來說,其實她的表現在她的理解範圍內真的算是合理。沒有日曆的概念,更沒有將心比心的能力。 三歲的世界裡,充滿了「本我」。有一連串想要被"立即"滿足的需求,雖然比起二歲的她,更明白了「你」「我」「他」之分,但還是會把本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我只知道在事件當下的她,是無法被真理給說服的。
Thumbnail
如果,小時候的我,也能得到這樣的同理,現在的我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在鬧脾氣的我,能得到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不是只叫我「不許哭」,現在的我會不會有更好的方式學會紓緩自己的情緒? 我好想回到過去,擁抱一下小時候的自己。
Thumbnail
如果,小時候的我,也能得到這樣的同理,現在的我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在鬧脾氣的我,能得到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不是只叫我「不許哭」,現在的我會不會有更好的方式學會紓緩自己的情緒? 我好想回到過去,擁抱一下小時候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其實我們大人也會時常需要被關懷 被擁抱 被在乎 被體諒 我們也會因為生活瑣事的壓力被壓得喘不過氣 不小心就對孩子們的無理取鬧而爆炸 試著在彼此心都累了的時候 放任子彈(情緒)飛一下 當下先暫停處理小孩的對錯 就擁抱一下吧❤️
Thumbnail
其實我們大人也會時常需要被關懷 被擁抱 被在乎 被體諒 我們也會因為生活瑣事的壓力被壓得喘不過氣 不小心就對孩子們的無理取鬧而爆炸 試著在彼此心都累了的時候 放任子彈(情緒)飛一下 當下先暫停處理小孩的對錯 就擁抱一下吧❤️
Thumbnail
#給出說理得到爭辯 #給出指責得到疏離 #給出接納得到全然的接納 承上篇,我的按鈕被碰到後, 在陪燁睡的8分鐘裡 我就在:說理、指責、沉默中循環。 8分鐘後,換陪妞睡了。 妞清楚聽見我和燁的發生 我們很有默契地 我沒多解釋、妞也沒多問。 陪睡時,我們側躺著,四目相對。 換了一個空間 我的心,也靜下來
Thumbnail
#給出說理得到爭辯 #給出指責得到疏離 #給出接納得到全然的接納 承上篇,我的按鈕被碰到後, 在陪燁睡的8分鐘裡 我就在:說理、指責、沉默中循環。 8分鐘後,換陪妞睡了。 妞清楚聽見我和燁的發生 我們很有默契地 我沒多解釋、妞也沒多問。 陪睡時,我們側躺著,四目相對。 換了一個空間 我的心,也靜下來
Thumbnail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
Thumbnail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
Thumbnail
昨晨,我還未六點就起床運動一個小時,回到家後從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參加了關於「自我調節與情緒含納」的線上工作坊,結束之後還去逛了UNIQLO購買新衣,淘汰一些已經「殘破不堪」的衣褲(笑)。 真是一對貼心的父女,家庭生活中滿溢著幸福。 找個時間,和身體多多聊天吧! 從孩子身上學習到「珍惜擁有」
Thumbnail
昨晨,我還未六點就起床運動一個小時,回到家後從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參加了關於「自我調節與情緒含納」的線上工作坊,結束之後還去逛了UNIQLO購買新衣,淘汰一些已經「殘破不堪」的衣褲(笑)。 真是一對貼心的父女,家庭生活中滿溢著幸福。 找個時間,和身體多多聊天吧! 從孩子身上學習到「珍惜擁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