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詩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李商隱詠史詩的特色
李商隱的歷史思想可由其詠史詩歸納出兩個重要觀念「成由勤儉破由奢,莫恃金湯忽太平」。他的詠史詩特色主要也是圍繞在這方向,大抵以政治事件的變遷和歷史人物功過的評估為寫作素材。
(一)藝術概括性更趨精簡 漢魏六朝的詠史詩習用五古,容量較大,語言較自由,不同於近體詩特別要求壓縮。少陵詠古多用七律,已為不易,義山則除用律詩外,更常用絕句,選擇典型的歷史生活事件,畫龍點睛。像《賈生》「…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諷刺文帝雖用賢臣而不能盡其才,感嘆賈生雖遇明主而不能有所為。藉於這短短的四句中,讓讀者可一窺漢初的政治狀況,隱約看到史實的具體呈現。
(二)詠史與詠懷古蹟融成一氣 這一點上,義山承受杜甫、許渾的影響,作出進一步融合,在一些詠史詩中,渲染了史事發生處所的景象氣氛,對比今昔的變遷,融合了時地兩方面的因素,使詠史詩的韻味更親切,形象更具體。
比如《詠史》「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間同曉夢,鍾山何處有龍盤?」玄武湖、雞鳴埭的開闢,孫皓的降晉,原是古事,然而經過第三句這一轉捩,便由「懷古」而引入「傷今」,使古事與現實相契合。在句中,詩人一面蘊藉地點出「地靈不如人傑」的主旨,暗示一個朝廷,如果盤遊不戒,人謀不臧,則縱有龍盤虎踞的山川形勝可憑,也終不免敗亡的惡果。
(三)藉史實以針砭時政,警戒性重於指導性 義山詠史詩的題材,多為南朝和隋代帝王失國與唐代馬嵬之變。即使寫一人一事,也能聯繫朝政大端,而結合朝政抒寫的人與事,又多屬有關上述的否定形象,即較少歌頌古代的正面人物或理想人物。換言之,較偏於消極。
像《詠史》一面又借地靈不如人傑的意義,讓讀者悵觸於政治興亡、山川依舊的滄桑之感,體認到晚唐王氣和六朝王氣同一消沉的悲哀。其他像《隋宮》:「乘興南遊不戒嚴…」等詩,莫不微辭託諷,幽折警動,在歷代詠史詩中,獨標一幟。
(四)對於歷史人物寫抑鬱多於飛揚 義山寫歷史人物,幾乎全由失意處下筆。其實義山筆下人物也曾有飛揚。如諸葛亮,幸遇知己之主,如魚得水。《籌筆驛》「徒令上將揮神筆,…關張無命欲何如?」賢者奮勵所得,在命運的作弄下,顯得薄弱而無奈。義山帶給我們的是有材不遇或形格勢禁的慨歎,詩意中歷史充滿了沈滯與鬱結。
結論:義山詠史之作,大體承繼杜甫一體,與前人比較,似乎能進一步將古代史事與現實情景加以融合,題材雖不如杜甫廣大,但他寫得更深更細,曲折動人,在藝術上有一番創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蔡老師私塾開課相關訊息、學生教師卡、學生表現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人怨 / 徵怨 唐代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抒發了一位長期駐守邊境的戰士的怨恨之情。詩中沒有用「怨」字,只是客觀地描述了戰士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戰鬥生活,描繪了邊疆荒涼寒冷的景象,隱含著戰士深深的怨恨。全詩語言優美,
    Thumbnail
    這首詩講述唐太宗李世民與高句麗的故事。篇幅較長,卻富含豐富的歷史細節與寓意。籤詩的解析也充滿智慧與啟示,分享了個人見解和引發思考的經歷。作者也針對驟然不順之時的應對之道提出不同觀點,適合引起讀者的共鳴。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終南山時的作品。詩中描寫了詩人下山歸途所見的景色和與友人相聚的歡樂情
    Thumbnail
    中唐「詩豪」劉禹錫作品流傳甚廣,其中《竹枝詞》系列作品頗受後代讀者之喜愛。在此選出兩首《竹枝詞》分析介紹,形式上各自獨立,詩歌的內容都在書寫普遍的人情世態。兩詩原文如下: 城西門前灩澦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 少時東去復西來。(其一)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Thumbnail
    班固《詠史》一詩,許多文學史書都提到:是中國文學史第一首文人創作的五言古詩。比如早期的文學史家羅根澤《樂府文學史》、當代學者葉慶炳《中國文學史》都如此主張。 班固《詠史》有何歷史意義與價值?是本文所要回應的主題。
    Thumbnail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回歸質樸,老詩詞與新創作會有什麼火花?請看這裡。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久居異鄉,突然遇見一位來自故鄉的朋友,心中自然充滿了對故鄉的關切。他急切地想知道故鄉的近況,於是便問道:“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
    Thumbnail
    徵人怨 / 徵怨 唐代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抒發了一位長期駐守邊境的戰士的怨恨之情。詩中沒有用「怨」字,只是客觀地描述了戰士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戰鬥生活,描繪了邊疆荒涼寒冷的景象,隱含著戰士深深的怨恨。全詩語言優美,
    Thumbnail
    這首詩講述唐太宗李世民與高句麗的故事。篇幅較長,卻富含豐富的歷史細節與寓意。籤詩的解析也充滿智慧與啟示,分享了個人見解和引發思考的經歷。作者也針對驟然不順之時的應對之道提出不同觀點,適合引起讀者的共鳴。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終南山時的作品。詩中描寫了詩人下山歸途所見的景色和與友人相聚的歡樂情
    Thumbnail
    中唐「詩豪」劉禹錫作品流傳甚廣,其中《竹枝詞》系列作品頗受後代讀者之喜愛。在此選出兩首《竹枝詞》分析介紹,形式上各自獨立,詩歌的內容都在書寫普遍的人情世態。兩詩原文如下: 城西門前灩澦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 少時東去復西來。(其一)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Thumbnail
    班固《詠史》一詩,許多文學史書都提到:是中國文學史第一首文人創作的五言古詩。比如早期的文學史家羅根澤《樂府文學史》、當代學者葉慶炳《中國文學史》都如此主張。 班固《詠史》有何歷史意義與價值?是本文所要回應的主題。
    Thumbnail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回歸質樸,老詩詞與新創作會有什麼火花?請看這裡。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久居異鄉,突然遇見一位來自故鄉的朋友,心中自然充滿了對故鄉的關切。他急切地想知道故鄉的近況,於是便問道:“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