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違的早晨雨天,卻讓孩子們在放晴後有了許多的新鮮事物可以讓孩子探索。
在廣場的某一處傳來了「你們看我在做 什麼?」原來孩子們在水坑邊玩耍著。
老師:你們在做什麼?
彥翰:我在撈魚。
老師:你有撈到嗎?
彥翰:有啊!你看他在游泳!
又瑄:老師你看我在抹奶油,媽媽都這樣抹。
沂穎:我也在抹奶油。
宜庭:我在烤玉米唷!
宸宇:我在幫忙洗玉米。
孩子們享受著大自然變化的產物,
總是讓大人們又驚又喜,對於孩子千變萬化、 千奇百怪的想法更是佩服。
許多大人看到孩子這樣玩著泥坑裡的東西,
相信許多媽媽看到最直接的想法一定是衣服很難洗!
其餘也許是很髒等等之類的,卻沒有想到用雙手接觸泥土、
樹葉等卻能刺激孩子 的神經系統且不怕因為髒玩而容易生病。
專家說,孩子最早對世界的接觸,不是結構型或者理性化的,
而是從眼、耳、鼻等感性觸摸中,來建構對世界的認知。
孩子這樣玩的時候,小手觸碰到泥沙的細小,雨水的冰涼,石頭的堅硬,
這些都能刺激雙手的神經。國外的大腦專家研究表明,
這種方式的刺激神經,會使大腦分泌一種稱為BDN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的神經營養素,
幫助大腦神經元的連結,提高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免疫力和創造力。
(每日頭條 快快媽媽育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