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營自媒體和課程的初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為什麼會開始經營自媒體還有教授品牌課程的由來。
raw-image

2022年底,我辭去了和友人共創的 ChizUP! 起司蛋糕品牌總監工作,保有共同創辦人的身份,獨自開始奔向新的目標,而這一切,都源自內心的一個念頭驅動。

我覺得台灣此刻非常需要獲得”經營品牌的能力”。

一路從設計師到創業當老闆,親身參與了好幾個品牌創業的故事(苦笑)。我的體會是台灣有很強的製造業,很多物美價廉的產品,卻難成為國際級的品牌,皆與”經營者放不下CP值”這件事有關。

這要說回早年台灣物資缺乏,影響民眾消費習慣至深,導致奉高CP值為金律,創業時捨不得投資像設計、創意、行銷這些長遠能帶來品牌價值與巨大利潤的事情上,這是我認為當前產業與市場上的困境。

於是我想著,如果能夠讓更多年輕的創業者,一開始就擁有結合品牌經營與行銷的能力,同時從清晰的商業思維中賺到錢,就不會只看得見短期利益,迷信打折和低價是強有力的行銷手段。

正好,過去整理的知識與實戰經驗可以藉此機會匯聚成一份有效的品牌創業攻略,揣懷著這份想法就開始了。

其實我是個不太擅長面對人群的人,上台講話對我來說一直是不太舒適的難關,即使當了老闆也一樣。所以經營自媒體和教授品牌課程的旅程也是我踏出舒適圈的一段成長,內心雖然掙扎,但又享受著。一想到能把寶貴的經驗與能力傳承給台灣的創業者,也就厚著臉皮堅持下去。

raw-image

此刻的我還在努力與課程內容搏鬥,力求每一章節都是好啃的乾貨,盡可能做出好理解、又立馬能上手實戰的精華內容(還要好看)。成品連我自己都很期待呢!

如果你也是創業者,也歡迎來找我聊聊,期待你成為下一個gogoro或捷安特。


Hi 我是路易大叔,我把過去在廣告業與品牌行銷打滾摸索到的能量成功地實踐在chizup!這個品牌。今天,我想把在創業、創意、行銷的一些實用的方法跟觀念,整理出來和廣告行銷人們分享,一起在工作中實踐。

路易大叔的品牌子彈學 ig: abrandbullet

路易大叔的品牌子彈學 ig: abrandbulle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路易老闆的品牌子彈學的沙龍
39會員
125內容數
好的設計從策略出發,濃縮了藝術與文案的精華而成,這裡面有快速上手的文案技巧與日積月累的文字功底心法。希望讓設計師們也具備文案的力量,不再只是行銷的工具,都能成為真正的品牌設計大師。
2025/04/22
老闆們看過來,如果你經常覺得商品做活動時賣的不好, 那你一定要好好學學這個「果醬策略」! 你知道當選擇越多的時候,銷售的業績反而會更不好嗎? 如果用正常的思考,提供給客人更多樣的選擇,應該更有成交的機會吧! 不過根據腦科學家的實驗,結果可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叫做「果醬實驗
Thumbnail
2025/04/22
老闆們看過來,如果你經常覺得商品做活動時賣的不好, 那你一定要好好學學這個「果醬策略」! 你知道當選擇越多的時候,銷售的業績反而會更不好嗎? 如果用正常的思考,提供給客人更多樣的選擇,應該更有成交的機會吧! 不過根據腦科學家的實驗,結果可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叫做「果醬實驗
Thumbnail
2025/04/08
泡泡瑪特以其獨特的盲盒行銷策略和深受喜愛的IP角色,成功打造出4000億產值的品牌神話。本文分析泡泡瑪特的成功行銷策略,包括經營IP、玩限定、跨界合作和社群行銷,並探討其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如何保持品牌新鮮感和競爭力。
Thumbnail
2025/04/08
泡泡瑪特以其獨特的盲盒行銷策略和深受喜愛的IP角色,成功打造出4000億產值的品牌神話。本文分析泡泡瑪特的成功行銷策略,包括經營IP、玩限定、跨界合作和社群行銷,並探討其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如何保持品牌新鮮感和競爭力。
Thumbnail
2025/03/24
嗅覺行銷:喚醒記憶,提升品牌忠誠度。本文探討嗅覺在行銷中的應用,從神經科學和心理學角度解釋其原理,並以五星級酒店、Abercrombie & Fitch、星巴克和肯德基等案例說明嗅覺行銷的成功實例,最後提醒注意事項及分享提升品牌好感度、印象和轉化率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3/24
嗅覺行銷:喚醒記憶,提升品牌忠誠度。本文探討嗅覺在行銷中的應用,從神經科學和心理學角度解釋其原理,並以五星級酒店、Abercrombie & Fitch、星巴克和肯德基等案例說明嗅覺行銷的成功實例,最後提醒注意事項及分享提升品牌好感度、印象和轉化率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一次一位講者分享自己的產業與事業,藉由與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原來電商是醬》的品牌主理人林克威,分享他獨創的自媒體矩陣,以及如何經營自己的 IP 品牌,和 FlipWeb 的創業故事。
Thumbnail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一次一位講者分享自己的產業與事業,藉由與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原來電商是醬》的品牌主理人林克威,分享他獨創的自媒體矩陣,以及如何經營自己的 IP 品牌,和 FlipWeb 的創業故事。
Thumbnail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為什麼會開始經營自媒體還有教授品牌課程的由來。 2022年底,我辭去了和友人共創的 ChizUP! 起司蛋糕品牌總監工作,保有共同創辦人的身份,獨自開始奔向新的目標,而這一切,都源自內心的一個念頭驅動。 我覺得台灣此刻非常需要獲得”經營品牌的能力”。
Thumbnail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為什麼會開始經營自媒體還有教授品牌課程的由來。 2022年底,我辭去了和友人共創的 ChizUP! 起司蛋糕品牌總監工作,保有共同創辦人的身份,獨自開始奔向新的目標,而這一切,都源自內心的一個念頭驅動。 我覺得台灣此刻非常需要獲得”經營品牌的能力”。
Thumbnail
身處在VUCA的時代,身為老闆的您如何讓企業順利轉型?您必須跟著企業創新轉型策略名師林志垚學策略!曾經是創業家,現在擔任企業董事和企業顧問的他,在三個工作角色中看盡公司由小到大、從起至滅的不同階段,也陪伴過很多老闆為自己的企業做出轉型的關鍵決定,這些經驗濃縮成商周CEO學院的「決策的修煉|企業轉型的
Thumbnail
身處在VUCA的時代,身為老闆的您如何讓企業順利轉型?您必須跟著企業創新轉型策略名師林志垚學策略!曾經是創業家,現在擔任企業董事和企業顧問的他,在三個工作角色中看盡公司由小到大、從起至滅的不同階段,也陪伴過很多老闆為自己的企業做出轉型的關鍵決定,這些經驗濃縮成商周CEO學院的「決策的修煉|企業轉型的
Thumbnail
聊聊要不要做品牌 可以不做品牌嗎? >>>>>>當然可以 但是,有人就有江湖啊!! 小至個人 (別人對您的印象) 家庭 (別人對您家庭的印象) 產品 (別人對您的產品印象) 服務 (別人對您的服務印象) 公司 (別人對您的公司印象) 跨國企業 (別人對您跨國企業的印象) 跨國品牌 (別人
Thumbnail
聊聊要不要做品牌 可以不做品牌嗎? >>>>>>當然可以 但是,有人就有江湖啊!! 小至個人 (別人對您的印象) 家庭 (別人對您家庭的印象) 產品 (別人對您的產品印象) 服務 (別人對您的服務印象) 公司 (別人對您的公司印象) 跨國企業 (別人對您跨國企業的印象) 跨國品牌 (別人
Thumbnail
今天的單元是:【 創業大來賓 】,這個單元主要訪問的對象是創業者,透過每位創業者的分享,我們能理解更多創業者在創業時的不容易,也更能了解為什麼他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並且還能成功的原因,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他們的創業世界。 .. 廣告置入:本集節目由商業周刊商周CEO學院贊助 商周CEO學院|實戰更
Thumbnail
今天的單元是:【 創業大來賓 】,這個單元主要訪問的對象是創業者,透過每位創業者的分享,我們能理解更多創業者在創業時的不容易,也更能了解為什麼他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並且還能成功的原因,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他們的創業世界。 .. 廣告置入:本集節目由商業周刊商周CEO學院贊助 商周CEO學院|實戰更
Thumbnail
任何行銷,第一件要事為品牌印象。 一則廣告,如果消費者看到卻沒有留下品牌印象,那麼就是失敗的行銷。 因為消費者心中沒有產生記憶點,那麼花的錢只是打水漂,這些活動不會帶來後續的效益。 如果想要品牌在大家心目中產生印象,那麼可以運用以下六點:
Thumbnail
任何行銷,第一件要事為品牌印象。 一則廣告,如果消費者看到卻沒有留下品牌印象,那麼就是失敗的行銷。 因為消費者心中沒有產生記憶點,那麼花的錢只是打水漂,這些活動不會帶來後續的效益。 如果想要品牌在大家心目中產生印象,那麼可以運用以下六點:
Thumbnail
在第一篇文我有提到,台灣大體來說還是停留在代工思維。 認為今天做每一件事,都是要按件計酬。 如果我做這一件事,沒有辦法得到報酬,那我就不去做。 但做品牌不能用這樣的想法去做,很多事乍看下沒有回報,可是未來卻有可能會回報你數倍的成效。
Thumbnail
在第一篇文我有提到,台灣大體來說還是停留在代工思維。 認為今天做每一件事,都是要按件計酬。 如果我做這一件事,沒有辦法得到報酬,那我就不去做。 但做品牌不能用這樣的想法去做,很多事乍看下沒有回報,可是未來卻有可能會回報你數倍的成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