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覺怎麼樣呢?」
「無聊。」
無聊?!我的耳朵到底有沒有聽錯?督生竟然說他對當事人的談話內容感到無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身為心理師就是要認真聆聽當事人的話,就算是對方的話又臭又長,心理師應該是有耐心不插話,仔細聽聽當事人在說些什麼。如果督生連實習階段都認為當事人說的話令他感到無聊,大可不必實習,不用花時間讓自己在會談室裡面自虐感到痛苦,捲鋪蓋回家比較快,還可以省下一筆學費,直接回職場工作賺錢比較實在。
「沒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個瀉藥!」我沒直白的回應督生,而是在想,或許督生並不清楚當事人的狀況,因此直觀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何況,督生再怎麼混也不致於在會談過程中這麼直接的回應。更有可能,督生想的是:「我搞不懂他的意思是什麼…」而感到挫折。
說不定,實習生期待從我的回答中得到救贖,讓他可以脫離這片無邊無際又無聊的渾沌,彷彿我只要開了口給他一道光,他就可以循著光亮離苦得樂、了解他所面對的當事人的狀況,飛昇而去。
「所以,當事人的談話內容是什麼呢?」
大師靠身教傳承絕藝,讓學生從頭體驗
去年他從三星主廚,進一步躍升為德高望重的米其林主廚導師,成為此一獎項在日本首次推出、第一位獲獎的主廚,目前也僅有兩人拿到此獎,當名氣愈攀愈高,他卻直言其實自己不會教,「我也不是被教起來的,我只是讓周遭的人去體驗,他們有問題詢問我,我會回答,可是有些東西是要自己去體驗才能理解。」〈連續16年摘米其林三星\日本傳奇明廚的本我食藝\一碗清湯就是銷魂極味〉今周刊1369期
那天我讀雜誌,剛好看到這段,想來大師必定身為絕技,有個神方妙法可以傳授給他的徒弟,想不到大師竟然這麼回答,出人意表。
技藝這件事,既是技術,也是藝術。
既然是技術,必然具有可以拆解、能夠複製的材料、程序與工法,學習者才得以依樣畫葫蘆,進而重製出一模一樣的物品。如此一來,技術得以傳承,一代接一代。
然而藝術,涉及個人審美概念,更隱含個人價值,施作者的個別成分影響極大,難以運用單一標準衡量。猶如西施捧心、東施效顰,同款作為,結局天差地別。
可以嘗得出差別的廚藝都得靠體驗去精進,何況是無法直述的諮商歷程呢?
「那個無聊,是你對當事人說話的內容感到無聊呢?還是你感受到當事人說這些話時的無聊?又或者是,當事人生活中容易出現無聊的情景?」
我沒有苛責督生,也沒有回應我對 ”無聊” 的看法,而是請實習生回想當事人說話的脈胳,回到他的經驗裡,重新檢視兩人對話的過程,看看有哪些是屬於當事人的,有哪些是屬於實習生自己的。
這個無聊,難以一刀切是當事人或是實習生的,而是有比重之別。
記得有次參加一位遊戲治療師的講座,他的一段話至今仍受用:We got hooked to get unhook. 和當事人有所勾連,才有辦法協助對方脫勾。
至於比重多寡,就得靠心理師的體驗及覺察了。
當然,督導過程勾引出督生的原生家庭經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