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最多時間的休閒活動不是二次元宅動漫同人遊戲而是看心靈雞湯、看靈性覺察、看發掘自我、看課題解決,看起來內容很豐富吧,然而當我打開YT或是podcast我卻老是心不在焉一邊摸起了魚,彷彿不用太專注就能吸收似,精神毒品就像室內擴香,讓它散布在周遭的空氣即使不細品也讓人感到安心,這就是我無聊的日常生活之一幕光景,說起來都有點不好意思。
付費限定
有點差的一次會談經驗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3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KT的小茶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T的沙龍
12會員
53內容數
這裡是我的自我改造實驗區。改造包含「精神」、「生活」與「外表」。
K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2
因為想要嘗試新事物而開始了新的學習,我報名了一個興趣有關的帶狀課程,課程分為三階段(不是心靈課程三階段😆),我預計只報名前兩階段。這篇文章主要梳理一下學習碰到瓶頸的情緒。

2025/03/12
因為想要嘗試新事物而開始了新的學習,我報名了一個興趣有關的帶狀課程,課程分為三階段(不是心靈課程三階段😆),我預計只報名前兩階段。這篇文章主要梳理一下學習碰到瓶頸的情緒。

2024/10/23
9月底時被臨時通知公司即將裝修,因此10月份會有整整10天的全員無薪假,一切都來得太過臨時了!但也剛好可以藉此機會再次體驗待業生活,恰逢友人借我手機腳架可以讓平常少拍照的我體驗不同的記錄生活的模式,感謝這次從天上掉下來的假期機會。

2024/10/23
9月底時被臨時通知公司即將裝修,因此10月份會有整整10天的全員無薪假,一切都來得太過臨時了!但也剛好可以藉此機會再次體驗待業生活,恰逢友人借我手機腳架可以讓平常少拍照的我體驗不同的記錄生活的模式,感謝這次從天上掉下來的假期機會。

2024/09/08
整理自己矛盾:為什麼一定要?
我嘴上常常說不喜歡那種「一定要如何如何」的價值觀或生存教條:為什麼一定要符合怎樣做些甚麼才可以?為什麼路只有一條可以走到目標?話又說回來目標這種東西不只一個應該也可以吧。

2024/09/08
整理自己矛盾:為什麼一定要?
我嘴上常常說不喜歡那種「一定要如何如何」的價值觀或生存教條:為什麼一定要符合怎樣做些甚麼才可以?為什麼路只有一條可以走到目標?話又說回來目標這種東西不只一個應該也可以吧。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說實在我莫名其妙攪進這局裡,一部份也算我自己活該?
她是一個我追蹤很久的作家,但她總是讓人敬畏的感覺
不得不承認她寫得文章常常讓我覺得很有道理 作為讀者我還是很欣賞她
直到發生這件事情之後,我有點清醒了。
她喜歡一個男生,我們聊起天來很多我和那位男士相似的地方
甚至

說實在我莫名其妙攪進這局裡,一部份也算我自己活該?
她是一個我追蹤很久的作家,但她總是讓人敬畏的感覺
不得不承認她寫得文章常常讓我覺得很有道理 作為讀者我還是很欣賞她
直到發生這件事情之後,我有點清醒了。
她喜歡一個男生,我們聊起天來很多我和那位男士相似的地方
甚至

面對人生的空白稿紙,我擠不出東西。我回到了那些週六的早晨,試圖欺騙自己,抄了別人的答案,在對的時間點結婚,對的時間點生子,說服自己這樣很好。人人都說我嫁了一個好老公,可以讓我在家享清福。但我知道這並不是我的「福」,它並不滿意現在的這個答案。

面對人生的空白稿紙,我擠不出東西。我回到了那些週六的早晨,試圖欺騙自己,抄了別人的答案,在對的時間點結婚,對的時間點生子,說服自己這樣很好。人人都說我嫁了一個好老公,可以讓我在家享清福。但我知道這並不是我的「福」,它並不滿意現在的這個答案。

在上一篇文中,我弟在聽了我的一派胡言後:笑著對我說:「你不覺得的很可笑嗎?我們都覺得『達成目標』時是最開心的,但人生有一大半的時間在「達成目標」,而達成目標後的我們,又在尋找下一個目標,這樣的人生如何開心?」

在上一篇文中,我弟在聽了我的一派胡言後:笑著對我說:「你不覺得的很可笑嗎?我們都覺得『達成目標』時是最開心的,但人生有一大半的時間在「達成目標」,而達成目標後的我們,又在尋找下一個目標,這樣的人生如何開心?」

20211210舊文
(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職場中,雖然你還沒有跟某某人真正共事過,但聊過幾句後,你大概有感覺,這個人會比較容易只聽到自己想聽的,也就是比較主觀;或表面看似不動聲色,但心底已經在圈圈叉叉,但又不肯再跟你問清楚些。換言之,就是你覺得跟他共事,應該是會累的。
(二)
(三)

20211210舊文
(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職場中,雖然你還沒有跟某某人真正共事過,但聊過幾句後,你大概有感覺,這個人會比較容易只聽到自己想聽的,也就是比較主觀;或表面看似不動聲色,但心底已經在圈圈叉叉,但又不肯再跟你問清楚些。換言之,就是你覺得跟他共事,應該是會累的。
(二)
(三)

我對「人脈」這種現象很不以為然;不是因為不稀罕這件事,是我不認為「人脈」的經營會優先於自然發展「人際關係」。就好像我今天跟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什麼樣的利益可以「交換」,就是別人並不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的物品。

我對「人脈」這種現象很不以為然;不是因為不稀罕這件事,是我不認為「人脈」的經營會優先於自然發展「人際關係」。就好像我今天跟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什麼樣的利益可以「交換」,就是別人並不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