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我曾和一些心理師交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曾和一些心理師交手,如果「交手」比較攻擊性的話,那我換成「討論」。

我曾和一些心理師討論,告訴他們,不是每個心理師都有能力,接受一週一次的個別督導,一次督導約兩到三千的價碼,對月薪四萬初的心理師來說,非常昂貴。

我得到的的回應是:

哎呀,心理師換位置就換腦袋了呀,連督導費都捨不得花。

哎呀,現在的心理師就是不求長進阿,只想著要賺錢。

哎呀,花錢接受督導不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嗎?有什麼好困難的?

我曾和一些心理師交手,告訴他們,不是每個人都要像他們那樣良好的家庭經濟支持,也有很多心理師,根本無法負擔高額的進修費用、督導費用。

他們暴怒,彷彿指認出他們背後的家庭背景,就如同否定他們在專業上的努力。他們把自己在專業上與工作上的成就與表現,歸因於自己的努力不懈與奮鬥。

他們堅持,自己在專業上的努力,應當要是別人看到的圖像,不應該要被家庭經濟背景這種東西所掩蓋。

他們自戀,任何對於生命歷程更整體與後設的思考,都是對他們能力與奮鬥的褻瀆。

但一個心理師的養成與專業的維持,真的是他們「個人」的成就嗎?

呵呵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呱呱心理師的專業碎念的沙龍
39會員
47內容數
2024/02/02
 名校大學生交往指南 一、「我能考上名校是因為我自己很努力」:觀察名單 二、「我能考上名校不只是自己努力,家人提供支援也相當重要」:優秀,可深入交往 三、「我能考上名校,不只是自己家庭環境,成長過程中也有接觸各方的資源與幫助」:極品,趕快在一起 四、「我能考上名校是因為我很努力,其他沒有
Thumbnail
2024/02/02
 名校大學生交往指南 一、「我能考上名校是因為我自己很努力」:觀察名單 二、「我能考上名校不只是自己努力,家人提供支援也相當重要」:優秀,可深入交往 三、「我能考上名校,不只是自己家庭環境,成長過程中也有接觸各方的資源與幫助」:極品,趕快在一起 四、「我能考上名校是因為我很努力,其他沒有
Thumbnail
2023/11/08
當學生的時候,有同學的論文想要以「失敗的心理諮商」為主題,結果被指導教授否決。同學轉述,教授說,寫這樣的主題會「得罪心理師界」。
Thumbnail
2023/11/08
當學生的時候,有同學的論文想要以「失敗的心理諮商」為主題,結果被指導教授否決。同學轉述,教授說,寫這樣的主題會「得罪心理師界」。
Thumbnail
2023/10/31
我從小就是一位報復心很強的機車小孩 我成長在教師可以打學生的90年代社會
Thumbnail
2023/10/31
我從小就是一位報復心很強的機車小孩 我成長在教師可以打學生的90年代社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朋友曾和一些心理師交手,如果「交手」比較攻擊性的話,那我換成「討論」。
Thumbnail
我的朋友曾和一些心理師交手,如果「交手」比較攻擊性的話,那我換成「討論」。
Thumbnail
今天看到一則公立大專院校約用心理師的徵聘文,碩士心理師約39k,博士心理師約50k。
Thumbnail
今天看到一則公立大專院校約用心理師的徵聘文,碩士心理師約39k,博士心理師約50k。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心理師職涯現實與迷思 #大部分選擇沒有嚴重到無法回頭 #可能只有瑞凡回不去 ⁡ 以前在研究所時,最常聽到老師說:「如果你想要賺大錢,有很多行業可以做到,真的不一定要做心理師。」 但往往學生時期感覺到的都是:應該不會這麼差吧?可是我看某某某(有名的心理師)看起來應該賺的不少啊! ⁡ * ⁡ ⁡ *
Thumbnail
#心理師職涯現實與迷思 #大部分選擇沒有嚴重到無法回頭 #可能只有瑞凡回不去 ⁡ 以前在研究所時,最常聽到老師說:「如果你想要賺大錢,有很多行業可以做到,真的不一定要做心理師。」 但往往學生時期感覺到的都是:應該不會這麼差吧?可是我看某某某(有名的心理師)看起來應該賺的不少啊! ⁡ * ⁡ ⁡ *
Thumbnail
今日工作,因為實在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事,就在現場閒晃。 有位同事跑來問我有關於「如何成為心理師」的事,其實我以前開臉書粉專的時候,隔三叉五就有人會來問這樣的問題,而且比想要找我諮商的人還多很多。 幾個問題 3. 修業時間:三年是很快至少都要四年以上。請準備好生活費與學費。
Thumbnail
今日工作,因為實在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事,就在現場閒晃。 有位同事跑來問我有關於「如何成為心理師」的事,其實我以前開臉書粉專的時候,隔三叉五就有人會來問這樣的問題,而且比想要找我諮商的人還多很多。 幾個問題 3. 修業時間:三年是很快至少都要四年以上。請準備好生活費與學費。
Thumbnail
我自己在受訓經驗中,不只一次被遊說,被鼓勵,把大量金錢投入自己的受督與受訓這件事情,叫做(準)心理師的自我投資。
Thumbnail
我自己在受訓經驗中,不只一次被遊說,被鼓勵,把大量金錢投入自己的受督與受訓這件事情,叫做(準)心理師的自我投資。
Thumbnail
我觀察整個諮商心理師的實習制度超過八年。但會有種越來越悲觀的感受。 我先講這十年來的改變,以心理機構來說,諮商心理師全職實習的場域由以往的大專院校,轉向教學醫院、社區機構,近幾年更有身心科診所開始收全職實習生。
Thumbnail
我觀察整個諮商心理師的實習制度超過八年。但會有種越來越悲觀的感受。 我先講這十年來的改變,以心理機構來說,諮商心理師全職實習的場域由以往的大專院校,轉向教學醫院、社區機構,近幾年更有身心科診所開始收全職實習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