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的必修課-學習面對生命的擾動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如何面對,因家人生病而對自己生命所帶來的擾動?
[白話文翻譯:如何面對因為家人生病後,而被干擾的生活呢?]
爸爸疾病的倒下後的那一天過後,我逐漸地有意識這一倒,不僅是疾病需要帶來的負擔而已。
那影響的範圍,涵蓋了我的生涯規劃、生活模式、經營中的所有關係都因為這一倒,而被干擾了。
是個不可逆、不再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不再能逃避的現實了。
十五年前母親病逝後,對於父親生病這件事情,內心多少都有著一塊烏雲籠罩著,隨時都可能會發生,不曉得哪時候會降
下多大的狂風暴雨,淹沒了我。
大學進入社會工作,因為專業的培訓,花了許多時間探索原生家庭、童年成長及自我。
也是這段時期到了進入實務現場後,因為和更多的家庭互動,過程中的投射,讓我對於自己的家庭有許多的逃避。
就在逃避與嘗試著更靠近一些的拉扯時,上天來了第一個體驗,2022年2月父親路倒在捷運站廁所。
猶記著,那一天晚上和同事們聚餐,大家分享著各自的生涯規劃,互相鼓勵著,結束那一晚回到家感覺到心滿意足,剛躺上床上準備休息時,接到了警察局的電話和我確認身份,接著是一通又一通來自急診的電話。
我情急著隨手抓了幾樣東西,坐上計程車奔向高鐵,再一路奔回老家。
似乎有意識到,那塊一直擔心害怕的烏雲已經飄來了。
隨後,各種醫療決策和討論,在我尚未平復意識到這一切已經儼然是事實時,十五年前母親生病時的記憶仿佛歷歷在目,而我正在面對著這一切。
身旁一通又一通關心的電話,家人要討論的電話,那個瞬間我最想丟掉的大概就是我的電話,我好想躲起來。
『你要勇敢』『你要堅強』『撐住』 在一片晴空萬里時的聽起來振奮人心的話,當換到烏雲籠罩,又是打雷又是強風時我真的是雪上加霜。
寫到這,又有了些創傷浮出。
這是此生我只能與自己共存的傷。
我確實沒有勇敢、堅強和撐住,多數夜晚都是靠哭出來宣洩讓自己哭到一點力氣也沒,才得以因為身體的疲累而睡著。
一年過後的現在,父親又因為其他的疾病因素正在醫院中。
假使你問我,有沒有一回生、二回熟,我認為在認知上,面對醫療的決策、醫病溝通、醫院組織結構的安排,我有更多的熟悉。
其餘,面對家人間的互動、朋友間的關懷、或者因為女兒的身份影響我生涯的安排等這些擾動,我都尚未熟悉,甚至厭惡。
因為父親的疾病,一夕間為我生活帶來了高度干擾。
2022/2 父親倒下後的幾個月,逐漸康復,我的生活又似乎逐漸回到烏雲飄散過後的晴天,然而2022/12父親再度倒下。
就在這短暫的一年中,疾病對父親身體帶來的攪動,已讓他不復從前的健康了,這一倒父親已無法自行站起來了。
而這一倒,又讓好不容易恢復擾動平靜後的生活,再次翻天覆地。
寫到這,再回首看著過去一年,似乎又有些了不同的心境和成長,我仍然聽到無數個要我「堅強」「犧牲」「成為一個女兒該有的責任」等聲音。
我仍然排斥,且討厭著這一類的話語,但這一次的我似乎發現面對這些無法控制的外在擾動時,我唯一能做,且做得最好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並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控制生活中的干擾,將自己安頓下來去面對一連串的決策。
控制或者克制擾動,我想層次有些不同,每個人對此的定義也不同,我將在下列的文字中交互著使用。
如何克制擾動,讓它的強度能夠逐漸降低,並且化為中度擾動,讓自己在已經發生的現實中,從中活出生命的多樣性?
關於擾動、干擾等用詞的使用度來自,生態學裡的「中度干擾假說」(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IDH) 中的概念模型提到:
生態在干擾強度太強的時候,大多數的物種都會難以生存下去;而當干擾強度太低的時候,則會導致優勢的競爭者極度強盛;
唯有在適度的干擾時,拓殖者和競爭者能夠共存,因而有機會產生最高的物種多樣性。
並非以結果回推,遭遇到父親疾病重大變故影響生活,就代表著每個人都必須得接受這就是生命中的干擾。
但有一個選擇看待遭遇變故的可能性之一,是試著以自己的視角理解,並且嘗試用新的去看待生命中遭遇的干擾,並且嘗試著和干擾共處。
起初,我時常受到大震盪的擾動,可能是一通電話、一句話、一段文字、一個不那麼樂觀的消息,我的生活所有常規就會停擺,更精確的來說是,我的心理狀態就會大受干擾然後頓時失去掉所有因應生活的功能。
有時為了抵抗干擾,又有時是為了脫離干擾,總是在兩者間擺盪,又有時清醒後叫恢復了看見自己的逃避又產生更多的自我責備。
為了暫停抵抗和逃避干擾間的反覆循環,我決定試著去控制每一次干擾時來的感受力度,雖然無法控制外來的感受強度,但內在能控制接收感受的強弱。
以下幾個方法幫助自己內控感受的強弱度:
  1. 接受自己可以擁有所有面對干擾時的情緒,停下批判任何的情緒。
  2. 接受自己會有缺乏能力因應干擾的時候,有限制時,是個能和他人合作的開端。
  3. 接受自己想要控制外在的干擾,因為你只是希望能好好的安穩的生活,提醒自己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
  4. 接受自己的能力,在僅有的能力內去因應干擾的變化,即是最好。
  5. 接受自己很多時候根本不想要處理干擾,沒關係,那就躺下來休息一下吧!
最後祝福我們
在遇到干擾時,面對生命的翻騰、滾動、產生裂痕、孔洞之時,都能擁有智慧去調整擾動的幅度。
如何面對家人因為生病,生命所帶來的擾動?
爸爸疾病的倒下後的那一天過後,我逐漸地有意識這一倒,不僅是疾病需要帶來的負擔而已。影響的範圍,涵蓋了我的生涯規劃、生活模式、經營中的所有關係都因為這一倒,而被干擾了。
是個不可逆、不再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不再能逃避的現實了。
十五年前母親病逝後,對於父親生病這件事情,內心多少都有著一塊烏雲籠罩著,隨時都可能會發生,不曉得哪時候會降
下多大的狂風暴雨,淹沒了我。
大學進入社會工作,因為專業的培訓,花了許多時間探索原生家庭、童年成長及自我。
也是這段時期到了進入實務現場後,因為和更多的家庭互動,過程中的投射,讓我對於自己的家庭有許多的逃避。
就在逃避與嘗試著更靠近一些的拉扯時,上天來了第一個體驗,2022年2月父親路倒在捷運站廁所。
猶記著,那一天晚上和同事們聚餐,大家分享著各自的生涯規劃,互相鼓勵著,結束那一晚回到家感覺到心滿意足,剛躺上床上準備休息時,接到了警察局的電話和我確認身份,接著是一通又一通來自急診的電話。
我情急著隨手抓了幾樣東西,坐上計程車奔向高鐵,再一路奔回老家。
似乎有意識到,那塊一直擔心害怕的烏雲已經飄來了。
隨後,各種醫療決策和討論,在我尚未平復意識到這一切已經儼然是事實時,十五年前母親生病時的記憶仿佛歷歷在目,而我正在面對著這一切。
身旁一通又一通關心的電話,家人要討論的電話,那個瞬間我最想丟掉的大概就是我的電話,我好想躲起來。
『你要勇敢』『你要堅強』『撐住』 在一片晴空萬里時的聽起來振奮人心的話,當換到烏雲籠罩,又是打雷又是強風時我真的是雪上加霜。
寫到這,又有了些創傷浮出。
這是此生我只能與自己共存的傷。
我確實沒有勇敢、堅強和撐住,多數夜晚都是靠哭出來宣洩讓自己哭到一點力氣也沒,才得以因為身體的疲累而睡著。
一年過後的現在,父親又因為其他的疾病因素正在醫院中。
假使你問我,有沒有一回生、二回熟,我認為在認知上,面對醫療的決策、醫病溝通、醫院組織結構的安排,我有更多的熟悉。
其餘,面對家人間的互動、朋友間的關懷、或者因為女兒的身份影響我生涯的安排等這些擾動,我都尚未熟悉,甚至厭惡。
因為父親的疾病,一夕間為我生活帶來了高度干擾。
2022/2 父親倒下後的幾個月,逐漸康復,我的生活又似乎逐漸回到烏雲飄散過後的晴天,然而2022/12父親再度倒下。
就在這短暫的一年中,疾病對父親身體帶來的攪動,已讓他不復從前的健康了,這一倒父親已無法自行站起來了。
而這一倒,又讓好不容易恢復擾動平靜後的生活,再次翻天覆地。
寫到這,再回首看著過去一年,似乎又有些了不同的心境和成長,我仍然聽到無數個要我「堅強」「犧牲」「成為一個女兒該有的責任」等聲音。
我仍然排斥,且討厭著這一類的話語,但這一次的我似乎發現面對這些無法控制的外在擾動時,我唯一能做,且做得最好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並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控制生活中的干擾,將自己安頓下來去面對一連串的決策。
控制或者克制擾動,我想層次有些不同,每個人對此的定義也不同,我將在下列的文字中交互著使用。
如何克制擾動,讓它的強度能夠逐漸降低,並且化為中度擾動,讓自己在已經發生的現實中,從中活出生命的多樣性?
關於擾動、干擾等用詞的使用度來自,生態學裡的「中度干擾假說」(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IDH) 中的概念模型提到:
生態在干擾強度太強的時候,大多數的物種都會難以生存下去;而當干擾強度太低的時候,則會導致優勢的競爭者極度強盛;
唯有在適度的干擾時,拓殖者和競爭者能夠共存,因而有機會產生最高的物種多樣性。
並非以結果回推,遭遇到父親疾病重大變故影響生活,就代表著每個人都必須得接受這就是生命中的干擾。
但有一個選擇看待遭遇變故的可能性之一,是試著以自己的視角理解,並且嘗試用新的去看待生命中遭遇的干擾,並且嘗試著和干擾共處。
起初,我時常受到大震盪的擾動,可能是一通電話、一句話、一段文字、一個不那麼樂觀的消息,我的生活所有常規就會停擺,更精確的來說是,我的心理狀態就會大受干擾然後頓時失去掉所有因應生活的功能。
有時為了抵抗干擾,又有時是為了脫離干擾,總是在兩者間擺盪,又有時清醒後叫恢復了看見自己的逃避又產生更多的自我責備。
為了暫停抵抗和逃避干擾間的反覆循環,我決定試著去控制每一次干擾時來的感受力度,雖然無法控制外來的感受強度,但內在能控制接收感受的強弱。
以下幾個方法幫助自己內控感受的強弱度:
  1. 接受自己可以擁有所有面對干擾時的情緒,停下批判任何的情緒。
  2. 接受自己會有缺乏能力因應干擾的時候,有限制時,是個能和他人合作的開端。
  3. 接受自己想要控制外在的干擾,因為你只是希望能好好的安穩的生活,提醒自己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
  4. 接受自己的能力,在僅有的能力內去因應干擾的變化,即是最好。
  5. 接受自己很多時候根本不想要處理干擾,沒關係,那就躺下來休息一下吧!
最後祝福我們
在遇到干擾時,面對生命的翻騰、滾動、產生裂痕、孔洞之時,都能擁有智慧去調整擾動的幅度。
爸爸疾病的倒下後的那一天過後,我逐漸地有意識這一倒,不僅是疾病需要帶來的負擔而已。
那影響的範圍,涵蓋了我的生涯規劃、生活模式、經營中的所有關係都因為這一倒,而被干擾了。
是個不可逆、不再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不再能逃避的現實了。
十五年前母親病逝後,對於父親生病這件事情,內心多少都有著一塊烏雲籠罩著,隨時都可能會發生,不曉得哪時候會降
下多大的狂風暴雨,淹沒了我。
大學進入社會工作,因為專業的培訓,花了許多時間探索原生家庭、童年成長及自我。
也是這段時期到了進入實務現場後,因為和更多的家庭互動,過程中的投射,讓我對於自己的家庭有許多的逃避。
就在逃避與嘗試著更靠近一些的拉扯時,上天來了第一個體驗,2022年2月父親路倒在捷運站廁所。
猶記著,那一天晚上和同事們聚餐,大家分享著各自的生涯規劃,互相鼓勵著,結束那一晚回到家感覺到心滿意足,剛躺上床上準備休息時,接到了警察局的電話和我確認身份,接著是一通又一通來自急診的電話。
我情急著隨手抓了幾樣東西,坐上計程車奔向高鐵,再一路奔回老家。
似乎有意識到,那塊一直擔心害怕的烏雲已經飄來了。
隨後,各種醫療決策和討論,在我尚未平復意識到這一切已經儼然是事實時,十五年前母親生病時的記憶仿佛歷歷在目,而我正在面對著這一切。
身旁一通又一通關心的電話,家人要討論的電話,那個瞬間我最想丟掉的大概就是我的電話,我好想躲起來。
「你要勇敢」、「你要堅強」、「撐住」等話。 在一片晴空萬里時的聽起來振奮人心的話,當換到烏雲籠罩,又是打雷又是強風時我真的是雪上加霜。
寫到這,又有了些創傷浮出。
這是此生我只能與自己共存的傷。
我確實沒有勇敢、堅強和撐住,多數夜晚都是靠哭出來宣洩讓自己哭到一點力氣也沒,才得以因為身體的疲累而睡著。
一年過後的現在,父親又因為其他的疾病因素正在醫院中。
假使你問我,有沒有一回生、二回熟,我認為在認知上,面對醫療的決策、醫病溝通、醫院組織結構的安排,我有更多的熟悉。
其餘,面對家人間的互動、朋友間的關懷、或者因為女兒的身份影響我生涯的安排等這些擾動,我都尚未熟悉,甚至厭惡。
因為父親的疾病,一夕間為我生活帶來了高度干擾。
2022/2 父親倒下後的幾個月,逐漸康復,我的生活又似乎逐漸回到烏雲飄散過後的晴天,然而2022/12父親再度倒下。
就在這短暫的一年中,疾病對父親身體帶來的攪動,已讓他不復從前的健康了,這一倒父親已無法自行站起來了。
而這一倒,又讓好不容易恢復擾動平靜後的生活,再次翻天覆地。
寫到這,再回首看著過去一年,似乎又有些了不同的心境和成長,我仍然聽到無數個要我「堅強」「犧牲」「成為一個女兒該有的責任」等聲音。
我仍然排斥,且討厭著這一類的話語,但這一次的我似乎發現面對這些無法控制的外在擾動時,我唯一能做,且做得最好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並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控制生活中的干擾,將自己安頓下來去面對一連串的決策。
控制或者克制擾動,我想層次有些不同,每個人對此的定義也不同,我將在下列的文字中交互著使用。
如何克制擾動,讓它的強度能夠逐漸降低,並且化為中度擾動,讓自己在已經發生的現實中,從中活出生命的多樣性?
關於擾動、干擾等用詞的使用度來自,生態學裡的「中度干擾假說」(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IDH) 中的概念模型提到:
生態在干擾強度太強的時候,大多數的物種都會難以生存下去;而當干擾強度太低的時候,則會導致優勢的競爭者極度強盛;
唯有在適度的干擾時,拓殖者和競爭者能夠共存,因而有機會產生最高的物種多樣性。
並非以結果回推,遭遇到父親疾病重大變故影響生活,就代表著每個人都必須得接受這就是生命中的干擾。
但有一個選擇看待遭遇變故的可能性之一,是試著以自己的視角理解,並且嘗試用新的去看待生命中遭遇的干擾,並且嘗試著和干擾共處。
起初,我時常受到大震盪的擾動,可能是一通電話、一句話、一段文字、一個不那麼樂觀的消息,我的生活所有常規就會停擺,更精確的來說是,我的心理狀態就會大受干擾然後頓時失去掉所有因應生活的功能。
有時為了抵抗干擾,又有時是為了脫離干擾,總是在兩者間擺盪,又有時清醒後叫恢復了看見自己的逃避又產生更多的自我責備。
為了暫停抵抗和逃避干擾間的反覆循環,我決定試著去控制每一次干擾時來的感受力度,雖然無法控制外來的感受強度,但內在能控制接收感受的強弱。
以下幾個方法幫助自己內控感受的強弱度:
  1. 接受自己可以擁有所有面對干擾時的情緒,停下批判任何的情緒。
  2. 接受自己會有缺乏能力因應干擾的時候,有限制時,是個能和他人合作的開端。
  3. 接受自己想要控制外在的干擾,因為你只是希望能好好的安穩的生活,提醒自己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
  4. 接受自己的能力,在僅有的能力內去因應干擾的變化,即是最好。
  5. 接受自己很多時候根本不想要處理干擾,沒關係,那就躺下來休息一下吧!
最後祝福我們:
在遇到干擾時,面對生命的翻騰、滾動、產生裂痕、孔洞之時,都能擁有智慧去調整擾動的幅度。
-------------------------------------------------------------------------------------
參考資料:
1. 什麼是中度干擾假說? 泛科學。民103年6月12日。取自:https://pansci.asia/archives/60870
12會員
23內容數
期待能將貓咪的生活哲學學透,運用在助人領域及真實人生中的一個人。 是一位社會工作師、是一個長期照顧父親的女兒、一位遠距親密關係的伴侶。 在這邊從社會心理及生態觀點,聊聊我所知的世界、所感的體悟及所追求的理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ello&Goodbye 的其他內容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hello 進入出院返家後的第三周,時間走著走著,過程中歷經和父親相處的起伏落差,時常有種,身心似乎跟著病人一起生病。 聯想到的是「替代性創傷」一詞。 因為疾病對整個家庭帶來的影響,我爸爸給了兩個字「禁錮」。 那天他在餐桌上,爸爸突然說著:「我覺得我被輪椅禁錮,我的靈魂也被禁錮了。」我想那是在他時而
Hello, 透過文字的抒發,想來分享,目前暫時全職當照顧者的感受。 不曉得讀者們,當你們聽到子女回家去照顧父母,是不是容易落入,因為已經認識自己的父母很久了,所以應該比較了解彼此,照顧起來應該比較容易上手? 老實說,若不是遇到我父親接二連三的病倒又病倒,開始需要更多的時間照顧陪伴著他,我才更有意識
老爸住院也即將來到快九十天了,這一個半月中眼淚不曉得經歷過幾場暴風雨般的淚水洗禮;各式各樣情緒的出場,有悔恨,害怕,恐懼,憤怒,悲傷緊接著一連串的行為去回應一個個出場的情緒,兜了一圈後才恍然大悟,最需要的那個行為是「接納」。 接納,人世間的無常,在於無法掌握住這奧妙身體隨時的崩塌;接納,即便有時候太
陪病者、照顧者、子女、父母、配偶這些名詞在醫護人員的統稱都叫做「家屬」。 「家屬在哪?」 「家屬要簽名喔!」 「來,主治醫生要說明病情請問家屬在?」在醫院期間最常聽到的。 多數的病人,擁有多個家屬,如同我,而當病人無法自主表達時,家屬之間由誰回應治療的選擇又是個難題。 當你握有他人生命暫時的決策
陪病者的心情,每天都像股市開盤一般,不曉得今天會是怎麼樣,似乎可以預測卻又總是會有出乎意外的結果。 永遠記得,今年的兩次倒下的心情開盤,瞬間跌到谷底的那個痛。 這一次的倒下,在奔馳著高鐵上收到好友的訊息「你等等到了,出來門口,我在youbike這邊等你,等等直接載你去急診。」 那是第一次感受到,奔馳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hello 進入出院返家後的第三周,時間走著走著,過程中歷經和父親相處的起伏落差,時常有種,身心似乎跟著病人一起生病。 聯想到的是「替代性創傷」一詞。 因為疾病對整個家庭帶來的影響,我爸爸給了兩個字「禁錮」。 那天他在餐桌上,爸爸突然說著:「我覺得我被輪椅禁錮,我的靈魂也被禁錮了。」我想那是在他時而
Hello, 透過文字的抒發,想來分享,目前暫時全職當照顧者的感受。 不曉得讀者們,當你們聽到子女回家去照顧父母,是不是容易落入,因為已經認識自己的父母很久了,所以應該比較了解彼此,照顧起來應該比較容易上手? 老實說,若不是遇到我父親接二連三的病倒又病倒,開始需要更多的時間照顧陪伴著他,我才更有意識
老爸住院也即將來到快九十天了,這一個半月中眼淚不曉得經歷過幾場暴風雨般的淚水洗禮;各式各樣情緒的出場,有悔恨,害怕,恐懼,憤怒,悲傷緊接著一連串的行為去回應一個個出場的情緒,兜了一圈後才恍然大悟,最需要的那個行為是「接納」。 接納,人世間的無常,在於無法掌握住這奧妙身體隨時的崩塌;接納,即便有時候太
陪病者、照顧者、子女、父母、配偶這些名詞在醫護人員的統稱都叫做「家屬」。 「家屬在哪?」 「家屬要簽名喔!」 「來,主治醫生要說明病情請問家屬在?」在醫院期間最常聽到的。 多數的病人,擁有多個家屬,如同我,而當病人無法自主表達時,家屬之間由誰回應治療的選擇又是個難題。 當你握有他人生命暫時的決策
陪病者的心情,每天都像股市開盤一般,不曉得今天會是怎麼樣,似乎可以預測卻又總是會有出乎意外的結果。 永遠記得,今年的兩次倒下的心情開盤,瞬間跌到谷底的那個痛。 這一次的倒下,在奔馳著高鐵上收到好友的訊息「你等等到了,出來門口,我在youbike這邊等你,等等直接載你去急診。」 那是第一次感受到,奔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我曾經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未來的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是憑記憶的,也不確定。總之,是和身教有關係。) 事實上,真的要說,星星兒的自我振作,有部分是和照顧者的身教,必然有關係。 瑾心老師的立場,是以照顧者為主軸,才能順利協助星星兒理解,真正的自我振作 在瑾心老師的一篇文章之中,有提到,星星兒康
事實上,我不知道有沒有照顧者會注意到,星星兒會感染到照顧者的情緒。 因為,星星兒有發展模仿能力,就有模仿照顧者的行為。 恐怕,連情緒也模仿了。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照顧者務必穩住的原因。 那麼,照顧者除了找原因,也要協助星星兒撫平漲高的情緒。 因為,星星兒容易因為一件小事,容易漲高情緒。
在我的「活用媽祖對魏家四兄弟翻臉」新聞進行自我提醒,今天第一天。 結果,我見到,目前的情況,看似有改善,但要到活用減退訓練,需要一段時間。 因為,才剛開始。 至於,什麼時候開始,要看狀況和表現決定定。 務必注意:要有耐心 簡單說,以觀察為主。 經由記錄的時候,照顧者可以見到,星星兒什麼時
在星星兒的立場,到成年之前,照顧者要注意,情緒會影響到星星兒。 因此,在找出原因,照顧者務必要給星星兒空間,進行紓緩。 最後,再和星星兒討論並做星星兒的榜樣,星星兒就見到從何下手。 照顧者的引導,包括行動 由此可知,就是身教。 因為,星星兒都看在眼裡。
在照顧者訓練星星兒的審美觀,小到穿著的配色,大到居家的室內配色。 當然,照顧者見到,該星星兒的特有天份,不在繪畫能力,怎麼辦? 我想,不是需要後天的培養,就是可以從別的管道,進行訓練星星兒的審美觀。 其實,照顧者陪星星兒外出買衣褲,就是訓練星星兒的審美觀了 我姊的審美觀,就是我母親訓練出來的
Thumbnail
䚴#自由分享 #母親節快樂 母親節前夕和老同學們相聚。 我們開始日日伴著彼此的剛好是即將成年的那段時光,在身上披著相同的符號仍想透過不同髮型突顯自己的那個荷爾蒙主導的時期。4個人是一雙土象一雙火象,固定和變動星座的組合,畢業也有個20來年了,當時在班上一同打鬧頂撞老師的同伴們,如今討論的是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應 1957福利諮詢專線 的邀請,參與了在2016年十月舉辦的專線研討會,成為與談單位之一,並寫了一篇文章聊聊照顧者專線的緣起、理念、發展與看見的議題。我們也想跟大家分享,讓大家更認識專線,所以將用兩篇文章的篇幅轉貼我們所寫的文章。
Thumbnail
在多年照顧患者的經驗中,體會到家屬所面臨的難題是: 1、 缺乏支持系統。有情緒時找不到紓解的出口,壓抑情緒導致成為病號。 2、 知識不足導致面對問題時没有察覺能力、處理能力、應對能力。 3、 精障者經過醫療協助後,呈現了多種狀況,需要多元性資源的注入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我曾經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未來的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是憑記憶的,也不確定。總之,是和身教有關係。) 事實上,真的要說,星星兒的自我振作,有部分是和照顧者的身教,必然有關係。 瑾心老師的立場,是以照顧者為主軸,才能順利協助星星兒理解,真正的自我振作 在瑾心老師的一篇文章之中,有提到,星星兒康
事實上,我不知道有沒有照顧者會注意到,星星兒會感染到照顧者的情緒。 因為,星星兒有發展模仿能力,就有模仿照顧者的行為。 恐怕,連情緒也模仿了。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照顧者務必穩住的原因。 那麼,照顧者除了找原因,也要協助星星兒撫平漲高的情緒。 因為,星星兒容易因為一件小事,容易漲高情緒。
在我的「活用媽祖對魏家四兄弟翻臉」新聞進行自我提醒,今天第一天。 結果,我見到,目前的情況,看似有改善,但要到活用減退訓練,需要一段時間。 因為,才剛開始。 至於,什麼時候開始,要看狀況和表現決定定。 務必注意:要有耐心 簡單說,以觀察為主。 經由記錄的時候,照顧者可以見到,星星兒什麼時
在星星兒的立場,到成年之前,照顧者要注意,情緒會影響到星星兒。 因此,在找出原因,照顧者務必要給星星兒空間,進行紓緩。 最後,再和星星兒討論並做星星兒的榜樣,星星兒就見到從何下手。 照顧者的引導,包括行動 由此可知,就是身教。 因為,星星兒都看在眼裡。
在照顧者訓練星星兒的審美觀,小到穿著的配色,大到居家的室內配色。 當然,照顧者見到,該星星兒的特有天份,不在繪畫能力,怎麼辦? 我想,不是需要後天的培養,就是可以從別的管道,進行訓練星星兒的審美觀。 其實,照顧者陪星星兒外出買衣褲,就是訓練星星兒的審美觀了 我姊的審美觀,就是我母親訓練出來的
Thumbnail
䚴#自由分享 #母親節快樂 母親節前夕和老同學們相聚。 我們開始日日伴著彼此的剛好是即將成年的那段時光,在身上披著相同的符號仍想透過不同髮型突顯自己的那個荷爾蒙主導的時期。4個人是一雙土象一雙火象,固定和變動星座的組合,畢業也有個20來年了,當時在班上一同打鬧頂撞老師的同伴們,如今討論的是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應 1957福利諮詢專線 的邀請,參與了在2016年十月舉辦的專線研討會,成為與談單位之一,並寫了一篇文章聊聊照顧者專線的緣起、理念、發展與看見的議題。我們也想跟大家分享,讓大家更認識專線,所以將用兩篇文章的篇幅轉貼我們所寫的文章。
Thumbnail
在多年照顧患者的經驗中,體會到家屬所面臨的難題是: 1、 缺乏支持系統。有情緒時找不到紓解的出口,壓抑情緒導致成為病號。 2、 知識不足導致面對問題時没有察覺能力、處理能力、應對能力。 3、 精障者經過醫療協助後,呈現了多種狀況,需要多元性資源的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