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偽魚販指南/林楷倫

Onday-avatar-img
發佈於BOOK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天未亮的魚市,是千百盞燈照出的世界,潮濕,氣味紛雜,難辨魚臭。
很享受的一次閱讀。作者是個不折不扣的魚販,大部分時間都浸泡在漂白水和魚腥味的生活,卻還是著手用文字記錄下他所處的世界,這好像是我少數看過的,作者將自己本職工作書寫出來的作品,我很喜歡這種職人寫作,因為接觸的夠深,所以書寫的夠真誠。
作者讀到了交大,乍看之下就要跳出他不喜歡的魚販生活,但成家立業高昂的支出,與父親所欠的債務,將他綁在賣魚的世界,有人問他,讀那麼高,幹嘛賣魚?他爸說的卻是,反正要賣魚,讀那麼高幹嘛?
直到真的好想好好活著,很想。
在看到關於魚販生活的描寫以及書末的這句話時,我再次地感受到,有些人的生活真的過得並不如意,那種不如意並不是具象的、一下子就能解決的,是一種被壟罩的氛圍,是已經盡人事聽天命後的無奈。
還記得我在島讀上曾經有段這樣的留言
不懂為什麼有些人要熬夜,問過身邊幾位夜貓,得到的回答是:「夜晚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所以不捨讓這些時間結束」,我了解,但不理解,不就是在白天不懂得拒絕別人,讓自己獨處嗎?
然後收到了下面這樣的回覆
白天那時為了生計不得不奔波.......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拒絕別人的
因為自己處在一個沒什麼憂慮的大學時代,便忘記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負重前行,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拒絕別人的,換言之,這個世界不單單只是我看到或我認為的樣子,現在想來,我挺感謝這則留言,提醒了我,我沒見識過的或甚至沒想像過的,並不代表就不存在。

沒有生來就會賣魚的人。阿公說賣魚要學,學一輩子。爸說賣魚要學,學一下子。
阿娥姐:靠自己最實在,他們有恨誰嗎?一定有,只不過忙到沒有時間恨,還得留時間跟姊妹出去玩
不時不食,只用季節相應的食材,時時應對,時時料理,三十歲又九個月,我才知道不要讓自己硬吞不合時宜的苦。
這間房子的所有物品,他都幻想是他的,不管有機無機、有命無命。他一直以為我也是他的物件,這間房子或這個家,就是台冰箱,他將我冰在冷藏,涼涼冰冰的,隨時可以食用的狀態,情感可以是冷的,當有需求時,加熱一下就好。
avatar-img
17會員
272內容數
片面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nday 的其他內容
何謂文學的藝術性?此書有解。
人生唯一要面對的,僅是自己的心。
祝我們都能一直是好好感受生活的人
夢想太豐滿,奈何現實太骨感,未來屬於想像,現實屬於經驗,我們能做的就是尋求中庸、找到欲望分子和當下分子的平衡,克服對更多更好的癡迷,學會欣賞現實無盡的複雜性,並專心享受手裡擁有的事物。
何謂文學的藝術性?此書有解。
人生唯一要面對的,僅是自己的心。
祝我們都能一直是好好感受生活的人
夢想太豐滿,奈何現實太骨感,未來屬於想像,現實屬於經驗,我們能做的就是尋求中庸、找到欲望分子和當下分子的平衡,克服對更多更好的癡迷,學會欣賞現實無盡的複雜性,並專心享受手裡擁有的事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作家林楷倫每次出散文總喜歡說希望這本書有娛樂到你,與其說是娛樂,我認為他的文字總能照見內心的某一個空洞,並且理解到原來每個人都一樣,曾經有過理想,卻也因為現實過於骨感而違背了初衷,或是階段性地調整自己的夢想以符合自己當下的需求。 第一部散文作品《偽魚販指南》帶我們深入魚市場,而第二部散
Thumbnail
「感動很肉感,金錢很骨感。 當一公斤魚肉差十元五元,我會被拋棄。」 假設若分成三部曲,作者 #林楷倫 的第一本書《#偽魚販指南》像是自我介紹,讓讀者去認識為了繼承家業、為了幫父親還債、唸到了交大最後還是回來賣魚的自己,還有他賣魚的甘苦談(那個魚之占卜篇可能作者常常被嘴,但我覺得很有趣。),以及藉
Thumbnail
第40章 燈光與魚   1. 已經是十二月下旬了。時間向著一月前進,距離這個學期的第19周,也就是期末考試周,只有3周不到了。   考試的壓力,把那些平時不太上自習的學生,驅趕進自修教室和圖書館。人一多,占座又開始流行。 自然也沒有人規定,寢室就不能看書,只是寢室似乎天然就適合摸魚。
Thumbnail
書名:漁師想用蝦子垂釣愛-全,作者: ムコQ ,出版社:長鴻。 注意 本作品有年齡限制,18歲以下不得觀賞 跟你一起吃的飯原來那麼美味。 不劇透簡單心得,書名《漁師想用蝦子垂釣愛-全》的漁師はエビで、愛を釣りたい會聯想到日文諺語"海老で鯛を釣る"意指少成本高報酬,故事基本上就是講述水族館
Thumbnail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學生時期的我迷上了夜釣,常常一個人跑到人跡罕至的水庫,或者與好友相約在極度危險度地方座釣。 其中有一次印象特別的深刻,晚上11點多,三個人相約在苗x後x的外x漁港見面,相遇後,三人整理好裝備,其中特別叮囑對方的頭燈電池、座釣範圍最遠相約5公尺、還有名字的叫法,分別為,蘋果、柳丁、西瓜(補充說明,晚
挨著寒冷與飢餓奔回家,提德一放下桶子和釣竿,隨手撕了幾塊從烘焙坊帶回來的食材角料塞進嘴裡吞嚥,便立即套上暖和的衣服、拎起裝有怪魚的桶子又跑了出去,一路奔向朗寧大道上的突兀帳篷。 怪魚交易所燈火通明且熱鬧非凡,兩張大方桌後方坐著六名穿著得體的交易員,在他們身後站著鑑定師與貴族雇請的漁夫,專門替交易員
比早晨還要猛烈的海風自遙遠的海平面吹襲而來,暈紅的雲層間浮現斗大金黃的夕陽,自外海歸來的漁船正一一歸港,沉寂寂寥的漁村迎來難得的熱鬧時刻。下村區湧入大量人潮,平時空無一物的街邊忽然冒出一間又一間烤魚攤,向著剛下工的工人和漁民兜售廉價啤酒、烤餅還有烤魚。 提德從朗寧大道的岔路前往下村區,熟門熟路地找
Thumbnail
有錢又有閒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事,像這樣的人就叫做「新富族」,他們放棄了所謂「先苦後甘的人生計畫」,而是活在當下,不是把所有時間都給了工作,等賺夠了錢才去享受生活。 財富與享受生活,小孩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就讓我們看看費里斯是如何做到的吧!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金門小漁村的成長經歷,從父親捕魚的辛苦到自己的奮鬥與家庭生活。文章流暢自然,充滿感情,值得一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作家林楷倫每次出散文總喜歡說希望這本書有娛樂到你,與其說是娛樂,我認為他的文字總能照見內心的某一個空洞,並且理解到原來每個人都一樣,曾經有過理想,卻也因為現實過於骨感而違背了初衷,或是階段性地調整自己的夢想以符合自己當下的需求。 第一部散文作品《偽魚販指南》帶我們深入魚市場,而第二部散
Thumbnail
「感動很肉感,金錢很骨感。 當一公斤魚肉差十元五元,我會被拋棄。」 假設若分成三部曲,作者 #林楷倫 的第一本書《#偽魚販指南》像是自我介紹,讓讀者去認識為了繼承家業、為了幫父親還債、唸到了交大最後還是回來賣魚的自己,還有他賣魚的甘苦談(那個魚之占卜篇可能作者常常被嘴,但我覺得很有趣。),以及藉
Thumbnail
第40章 燈光與魚   1. 已經是十二月下旬了。時間向著一月前進,距離這個學期的第19周,也就是期末考試周,只有3周不到了。   考試的壓力,把那些平時不太上自習的學生,驅趕進自修教室和圖書館。人一多,占座又開始流行。 自然也沒有人規定,寢室就不能看書,只是寢室似乎天然就適合摸魚。
Thumbnail
書名:漁師想用蝦子垂釣愛-全,作者: ムコQ ,出版社:長鴻。 注意 本作品有年齡限制,18歲以下不得觀賞 跟你一起吃的飯原來那麼美味。 不劇透簡單心得,書名《漁師想用蝦子垂釣愛-全》的漁師はエビで、愛を釣りたい會聯想到日文諺語"海老で鯛を釣る"意指少成本高報酬,故事基本上就是講述水族館
Thumbnail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學生時期的我迷上了夜釣,常常一個人跑到人跡罕至的水庫,或者與好友相約在極度危險度地方座釣。 其中有一次印象特別的深刻,晚上11點多,三個人相約在苗x後x的外x漁港見面,相遇後,三人整理好裝備,其中特別叮囑對方的頭燈電池、座釣範圍最遠相約5公尺、還有名字的叫法,分別為,蘋果、柳丁、西瓜(補充說明,晚
挨著寒冷與飢餓奔回家,提德一放下桶子和釣竿,隨手撕了幾塊從烘焙坊帶回來的食材角料塞進嘴裡吞嚥,便立即套上暖和的衣服、拎起裝有怪魚的桶子又跑了出去,一路奔向朗寧大道上的突兀帳篷。 怪魚交易所燈火通明且熱鬧非凡,兩張大方桌後方坐著六名穿著得體的交易員,在他們身後站著鑑定師與貴族雇請的漁夫,專門替交易員
比早晨還要猛烈的海風自遙遠的海平面吹襲而來,暈紅的雲層間浮現斗大金黃的夕陽,自外海歸來的漁船正一一歸港,沉寂寂寥的漁村迎來難得的熱鬧時刻。下村區湧入大量人潮,平時空無一物的街邊忽然冒出一間又一間烤魚攤,向著剛下工的工人和漁民兜售廉價啤酒、烤餅還有烤魚。 提德從朗寧大道的岔路前往下村區,熟門熟路地找
Thumbnail
有錢又有閒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事,像這樣的人就叫做「新富族」,他們放棄了所謂「先苦後甘的人生計畫」,而是活在當下,不是把所有時間都給了工作,等賺夠了錢才去享受生活。 財富與享受生活,小孩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就讓我們看看費里斯是如何做到的吧!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金門小漁村的成長經歷,從父親捕魚的辛苦到自己的奮鬥與家庭生活。文章流暢自然,充滿感情,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