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51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3/6/2
主編:夏夜小薔

【「盍各言爾志」小專題:自殺、自殺者遺族、安樂死】

by夏夜小薔
小編的姑姑某天下班回家後,經見自己的丈夫(也就是我的姑丈)在臥室上吊身亡。她冷靜的打110和119,處理完一切之後再到安親班去接當時分別只有國小四年級和一年級的兩位幼子。將近20年過去,兒子們也都長大獨立了,姑姑才有實際上的心理空間,面對這起事件帶來的傷慟。
清明時節雨紛紛,那陣子,姑姑曾跟我聊到這件陳年往事:「小薔,其實,你姑丈過世前,有一陣子,一直很想希望我能帶他找你聊聊天。......你知道的,那陣子......差不多就是你因為有高自殺風險而住進精神科病房、出院後不久的那段日子。我後來回想起那時候你姑丈說的話,我才明白,原來他當時在向我求救。」
我:「但,為什麼,姑丈覺得跟我聊聊,可能會獲得一些什麼洞見或是撫慰,好讓他可以撐過去呢?我不就是一個一直、每天、每分每秒都在面對自殺意念、隨時想要殺死自己的人嗎?」
姑姑:「正因為如此吧,那樣的他,才有可能從你的經驗中獲得被理解的可能吧。你知道的,你連談論自己想死的時候,都還一絲絲溫柔懇切的力量...我只能說,很可惜,沒能讓你們早一點聊聊...」
這段對話,很酸楚、很痛,但好像也帶著某一種向死而生的動力。以面對姑丈離去而言,我和姑姑都是被留下來的人;但,我三十多年來的人生一直擺盪在要把自己殺了跟留自己一個活口之間擺盪而停滯著,姑姑則是一直為了她的孩子和對父母公婆的一份責任心而奮力撐著活下去;二十年過去了,我們才在這個話題上,似乎找到了某種交集。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一直以來都好想死的我,竟也能支撐著想活的人繼續活下去。
謝謝【公視主題之夜SHOW】在清明到立夏的節氣之間,安排了自殺者、自殺者遺族有關的論壇與紀錄片;此外,安樂死議題也同樣適合放在這個脈絡下一起思索。以下藉由【公視主題之夜SHOW】的相關集數的資訊,拋出一顆鼓勵思辨的毛線球,邀請大家務必在身心許可的狀態下重新思考這些困難的議題。

有關被「自殺意念」所擾所困,日日夜夜不斷在嘗試執行「它」與抵抗服膺於「它」之間擺盪的我們:

公視主題之夜SHOW:【『自-殺,到底想殺死什麼?」】
「『自-殺,到底想殺死什麼?』更精確地說,是『為什麼活不下去?』在這集節目中,來賓、公民觀眾,繞著這樣的提問,無私地分享經歷痛苦的過程、對生命的思考。如果你無法理解為什麼他人要自-殺,願你試著聆聽他們的故事;若你曾想過自-殺,或正在面對自-殺,希望這集節目,能讓你感到不孤單。」
——李立丞(公視主題之夜SHOW-『自-殺,到底想殺死什麼?』本集企劃編輯)

有關自殺者遺族/被遺留下來的「我們」:

公視主題之夜SHOW:【你選擇結束生命之後,我重新學習活著。—紀錄片:為什麼你沒有為了我留下?】
「主持人鄧惠文說, 諒解跟理解,跟#自己承受著被遺下的痛苦,這兩件事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我們不會因為理解親友或父母離開,就不會去想像自己是不是不夠重要,不足以成為讓他們留在這個世界的理由。每個人內心都有許多必須去面對、處理、安頓的難題,然而自殺遺族,除了自己心裡本來就有的 混亂情緒,要處理對於自殺親人的複雜心情,時常還要面對社會上對自殺的人的負面標籤。」
「更讓我意識到在做這集企劃前,我其實也陷入了某種刻板印象,擔心遺族們很難聊很難安慰。當然如果換位思考做得不夠,或是對這題目不瞭解帶有其他錯誤的刻板印象的話,是會冒犯人跟造成二次傷害的。可是更多時候難過的人們,需要的不是安慰或提供解答,而是陪伴,只要陪伴就夠了。當然會有這些誤解跟刻板印象是因為這題目過去我們討論的太少,問每位來賓為什麼願意來參與這次錄影,大家的答案:除了透過討論重新梳理自己的感受之外,也是想聽聽其他遺族是怎麽面對親友自殺這件事
跟透過節目去陪伴到更多遺族,讓他們呼吸到大家同在的空氣」
——許景惠(公視主題之夜SHOW-【你選擇結束生命之後,我重新學習活著。—紀錄片:為什麼你沒有為了我留下?】本集企劃編輯)

有關安樂死-安樂死不只是個人議題,還牽涉到國家權力與人民權利間的究極危險平衡關係:

公視主題之夜SHOW:【《要不要活著,誰說了算?》-紀錄片:《好好死》】
「人如果可以選擇何時結束自己的生命,那國家能不能支援?還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處理?當然兩者所承擔的,是不一樣的生命哲學。」-鄧惠文 (論壇主持人)
要談安樂死之前,請先把權利還給障礙者。因為在台灣,我的生存尊嚴是不夠好的,在台灣推安樂死,我覺得有一點被像自殺。」——劉于濟(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秘書長,本集論壇公民來賓。)

【新聞摘錄】

by夏夜小薔
有關長照悲歌與刑法相關犯罪量刑事由掛勾,可能引發的道德風險,是否只是掩耳盜鈴之舉,值得深思。以下為「臺灣障礙者黑紙革命聯盟」新聞稿摘要:
「全臺的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者的代表團體們,都未被受邀參與 5/15 日由立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開的『長照悲歌修法』公聽會。我們除了深感憤怒和不解,更對於這次政策制定可能造成的道德疑慮,深感焦慮。
因為僅討論透過修法減輕量刑,而未檢討長照制度的不良設計、未看見導致家庭不堪照顧壓力的根本原因,並沒有辦法真正處理問題,卻有可能導致『照顧不下去,那就殺掉障礙者』的道德危機。因爲對於障礙者和他的家庭來說,長期被迫處於照顧者、被照顧者的對立角色互動中,承受過大的負擔和壓力,導致最後只能犧牲其中一方
我們的四大訴求,希望促成政府落實:
  • 身心障礙相關照護機構改革
  • 盡速推進《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
  • 妥善規畫和處理目前長照制度的問題
  • 規畫能夠實踐自立生活的預算和資源」
以上摘自【5 年 44 起身心障礙長照悲歌共赴死,身障團體:僵化評估逼人走絕路】,文/臺灣障礙者黑紙革命聯盟;Right Plus 多多益善編整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次雙週報喵嗚跟夏夜筱薔,捎來春意,分享一本小說,《素食者》、以及一篇對談實錄:魏明毅X胡慕情對談《受苦的倒影》。截然不同的兩個文體,不意外地是對於「人在結構下的社會性受苦」主題的相互映照,向現代社會提出詰問。
這篇將會談談我作為一名有精神疾病的台灣留學生(後稱有病留學生),如何在美國念書的同時尋找自己有辦法負擔的心理健康資源,以及過程中跌跌撞撞的故事。感慨於出國前在網路上幾乎查不到相關資訊,自己也因為準備不足而吃盡苦頭,所以我寫下自己的經驗,希望可以激發更多人的經驗分享。
延續上期雙週報對於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介紹,本期雙週報會進一步了解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兩者的專業化歷程。
本期雙週報分為二部分:(1)校園心理輔導待解之問題(2)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異。
本期雙周報帶你看收假症候群與假期憂鬱。
本期《瘋靡雙週報》,我們整理了與心理健康假有關的三則新聞,以及分享了台北市政府社區心理健康中心的方案,以及分享兩本好書。
本次雙週報喵嗚跟夏夜筱薔,捎來春意,分享一本小說,《素食者》、以及一篇對談實錄:魏明毅X胡慕情對談《受苦的倒影》。截然不同的兩個文體,不意外地是對於「人在結構下的社會性受苦」主題的相互映照,向現代社會提出詰問。
這篇將會談談我作為一名有精神疾病的台灣留學生(後稱有病留學生),如何在美國念書的同時尋找自己有辦法負擔的心理健康資源,以及過程中跌跌撞撞的故事。感慨於出國前在網路上幾乎查不到相關資訊,自己也因為準備不足而吃盡苦頭,所以我寫下自己的經驗,希望可以激發更多人的經驗分享。
延續上期雙週報對於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介紹,本期雙週報會進一步了解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兩者的專業化歷程。
本期雙週報分為二部分:(1)校園心理輔導待解之問題(2)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異。
本期雙周報帶你看收假症候群與假期憂鬱。
本期《瘋靡雙週報》,我們整理了與心理健康假有關的三則新聞,以及分享了台北市政府社區心理健康中心的方案,以及分享兩本好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Thumbnail
自殺並不僅僅是個人的決定,對於身邊的人來說,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   自殺者遺族是那些失去至親,親人以自殺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的人。他們背負著難以述說的悲傷、疑惑和內疚,感到被無法填補的空虛所籠罩。當我們遇到自殺者遺族時,可能會感到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幫助他們。這是一個充滿無助感和尷尬的
如何開始的呢?是在某個夜深人靜時,我上網搜尋「自殺的靈魂」,找到了很多不同的文章,其中一個部落客寫得很有邏輯,也是讓我最能接受的答案,就此開啟了我追隨腳步,她很多影片與文章,慢慢影響了我~ 關於非自然死亡,廣為人知的是當事人會每天同一時刻,一直重覆這痛苦的過程,直到原本陽壽盡的那一天,看到這個,我
Thumbnail
又是一則因長期照顧而殺人的新聞,而「兇手」與「受害者」的關係是家人。近年來類似的報導愈趨頻繁,同時我也觀察到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每當在Facebook首頁看到媒體發布這類型社會案件的報導時,貼文底下常會看見「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的留言,而附和者之多——不論是留言或按讚數——讓這些留言排序往上衝。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我曾經和蕭牧忱討論過人的各種自殺方式,他說上吊人的臉會腫得像豬頭,跳樓粉身碎骨死無全屍,拿劍自刎、咬舌和割腕要等血慢慢流光也很痛苦。至於跳河自盡,整具屍體也會吸入過多水分而浮腫,只能靠衣物認屍。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Thumbnail
自殺並不僅僅是個人的決定,對於身邊的人來說,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   自殺者遺族是那些失去至親,親人以自殺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的人。他們背負著難以述說的悲傷、疑惑和內疚,感到被無法填補的空虛所籠罩。當我們遇到自殺者遺族時,可能會感到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幫助他們。這是一個充滿無助感和尷尬的
如何開始的呢?是在某個夜深人靜時,我上網搜尋「自殺的靈魂」,找到了很多不同的文章,其中一個部落客寫得很有邏輯,也是讓我最能接受的答案,就此開啟了我追隨腳步,她很多影片與文章,慢慢影響了我~ 關於非自然死亡,廣為人知的是當事人會每天同一時刻,一直重覆這痛苦的過程,直到原本陽壽盡的那一天,看到這個,我
Thumbnail
又是一則因長期照顧而殺人的新聞,而「兇手」與「受害者」的關係是家人。近年來類似的報導愈趨頻繁,同時我也觀察到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每當在Facebook首頁看到媒體發布這類型社會案件的報導時,貼文底下常會看見「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的留言,而附和者之多——不論是留言或按讚數——讓這些留言排序往上衝。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我曾經和蕭牧忱討論過人的各種自殺方式,他說上吊人的臉會腫得像豬頭,跳樓粉身碎骨死無全屍,拿劍自刎、咬舌和割腕要等血慢慢流光也很痛苦。至於跳河自盡,整具屍體也會吸入過多水分而浮腫,只能靠衣物認屍。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