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當醫師成為網紅後很容易就變了…
付費限定

當醫師成為網紅後很容易就變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最近有好幾位患者朋友私下跟我提到:「我先前在XXX那邊看診,但發現當醫師變有名、上電視、推新聞、打廣告或是成為YT網紅之後,就變得越來越商業化,一下子推銷保養品一下子推銷療程,反而看診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草率…」

由於提及的醫師我都認識,通常也只能笑笑的回答說:

「或許在現在這年代要變臉、要變心已經很容易,
真的要變個人也沒有這麼難了…」

這或許只是少數特例,但也可能已經是現實縮影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04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
27.2K會員
300內容數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了皮膚科專科醫師看診快20年,遇過各式各樣的病程情境,但有趣的是同樣的疾病,有些人可以很順利的完成治療,過著正常的生活;但有些人就常會被反覆發作的疾病所困擾,甚至會留下後遺症;有些人更是怎麼治療好像都很難治好,感覺看不到盡頭。
講到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應該很多朋友們都聽過,甚至自己都有服用過的經驗,尤其是在感冒、過敏、流鼻水或皮膚癢的時候,就常會使用這類藥物來治療。臨床上也常會遇到大家對這類藥物有疑問,像是為什麼有時候吃了後會很想睡、有時候卻不會?
這次想跟大家說明的是一個蠻有趣的問題,也就是:幫你看診的「皮膚科醫師」,到底是否真的是如你所想、資歷符合的「皮膚科醫師」?
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皮膚科應該是最常利用「光線」來當作治療皮膚問題的科別,而所有的相關治療就統稱為照光治療(Phototherapy)。臨床上分類會以實際的作用機轉細分成以下五大類:
在門診中或網路上常會遇到朋友們詢問皮膚到底要如何保養才對?市面上這麼多的化妝保養品要如何選擇?媒體上這麼多的訊息到底要如何分辨真偽?...尤其現在AI興起之後,有不少人以為只要鍵盤打一下,就可以知道答案,但老實說可能沒有這麼樂觀。
當了皮膚科專科醫師看診快20年,遇過各式各樣的病程情境,但有趣的是同樣的疾病,有些人可以很順利的完成治療,過著正常的生活;但有些人就常會被反覆發作的疾病所困擾,甚至會留下後遺症;有些人更是怎麼治療好像都很難治好,感覺看不到盡頭。
講到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應該很多朋友們都聽過,甚至自己都有服用過的經驗,尤其是在感冒、過敏、流鼻水或皮膚癢的時候,就常會使用這類藥物來治療。臨床上也常會遇到大家對這類藥物有疑問,像是為什麼有時候吃了後會很想睡、有時候卻不會?
這次想跟大家說明的是一個蠻有趣的問題,也就是:幫你看診的「皮膚科醫師」,到底是否真的是如你所想、資歷符合的「皮膚科醫師」?
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皮膚科應該是最常利用「光線」來當作治療皮膚問題的科別,而所有的相關治療就統稱為照光治療(Phototherapy)。臨床上分類會以實際的作用機轉細分成以下五大類:
在門診中或網路上常會遇到朋友們詢問皮膚到底要如何保養才對?市面上這麼多的化妝保養品要如何選擇?媒體上這麼多的訊息到底要如何分辨真偽?...尤其現在AI興起之後,有不少人以為只要鍵盤打一下,就可以知道答案,但老實說可能沒有這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