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阿媽 (a-má)​的味道~筍仔糜(sún-á mu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馬許桑流筍仔糜(sún-á muê)

馬許桑流筍仔糜(sún-á muê)

筍仔糜(sún-á muê),對我來說是屬於阿媽 (a-má)​的味道。

臺灣語中稱祖父母為阿公(a-kong)或內公(lāi-kong)、阿媽(a-má)或內媽(lāi-má)。

但是其實我很少聽到有人要我叫阿公/內公、阿媽/內媽。

大人們總是一視同仁的要我叫阿公/阿媽。

但是為了作區別,只好用基隆的阿公/阿媽跟竹山的阿公/阿媽來向家人說明我在指那位阿公/阿媽。

在那個“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父母為了多賺一點錢,很多時候都會將未屆學齡的孩子送給父母去帶上一陣子。

我也不例外,我也經歷過給阿公/阿媽帶大的時光。

我跟著基隆的阿公到海邊抓魚、游泳。

陪著基隆阿媽走在我爸也曾走過的鄉間小路去採菜。

當我來到竹山時,我就陪著竹山的阿公阿媽下田;當他們翻土時挖到還在冬眠的青蛙,牠們就成了我打發午後時光的玩伴。

在基隆時,阿媽很常煮白粥,叫著我呷糜(muâi),配著下飯的小菜往往是阿公昨晚釣回來的香煎白帶魚跟薑絲炒鹹小管仔(sió-kńg-á)。

煎得酥香脆的白帶魚跟鹹小管仔,讓我可以連吃上好幾碗粥。

但是說也奇怪,隨著父母搬到台中後,我反而不再愛吃白帶魚跟鹹小管仔了。

可能是那段在基隆水湳洞的日子已經把我這輩子吃白帶魚跟鹹小管仔的扣打給吃完了…又或者是隨著基隆阿媽的早逝,我也將對白帶魚與鹹小管仔的胃口給塵封了。

照片來源:宇鮮水產

照片來源:宇鮮水產

在基隆水湳洞待上一段日子後,我又被送到南投竹山。

說是竹山,但是我的印象也沒有看到多少竹子,倒是常常跟著阿公/阿媽下田。

在這裡,我吃的糜不叫muâi,而是muê。

而且不再是白粥而是有加入地瓜的番薯糜(han-tsî muê)。

或是有加入筍子、肉絲、香菇等配料的筍仔糜(sún-á muê)。

其實唸muâi或是muê都無所謂。

一個是北部口音(muâi),一個是中南部口音(muê)。

對我來說,都是正確的口音,因為這都是我阿公、阿媽的口音。

而我最早嚐到鹹香鮮甜的筍仔糜是來自於竹山阿媽的好手藝。

每年四到十月就是大坑麻竹筍的產季,再加上最近的雨水豐富,不趁此時嚐鮮更待何時?

那麼就上山買筍、煮筍仔糜來回憶一下那屬於阿媽的嗞味吧!

今天帶著小八、炭吉跟哈弟還有夫人去大坑爬爬山兼買筍。大坑的六、七、八號步道是我最常帶著家裡的狗去走的路線。離家近而已又適合狗爬,因為沒有太多的枕木步道。

今天帶著小八、炭吉跟哈弟還有夫人去大坑爬爬山兼買筍。大坑的六、七、八號步道是我最常帶著家裡的狗去走的路線。離家近而已又適合狗爬,因為沒有太多的枕木步道。

在六號步道的停車場、七號步道跟八號步道的路上都有農民在賣筍子。當然你也可以到九/十號步道的市集買,那裡除了筍子之外還有更多的野菜可供選擇。我今天是跟八號步道的大哥交關。剛好剩下一袋被我們買走,於是乎大哥問我們要不要去看他挖筍子?

在六號步道的停車場、七號步道跟八號步道的路上都有農民在賣筍子。當然你也可以到九/十號步道的市集買,那裡除了筍子之外還有更多的野菜可供選擇。我今天是跟八號步道的大哥交關。剛好剩下一袋被我們買走,於是乎大哥問我們要不要去看他挖筍子?

早上下雨,所以我們出門時已經快要十點了,大哥是從四點左右開始挖竹筍的,他是賣多少挖多少來保持竹筍的鮮度。其實跟農民直接買農產品不是為了想要更便宜,而是希望能將利潤給直接回饋給勞動者,不用再經過中間商層層的剝削。

早上下雨,所以我們出門時已經快要十點了,大哥是從四點左右開始挖竹筍的,他是賣多少挖多少來保持竹筍的鮮度。其實跟農民直接買農產品不是為了想要更便宜,而是希望能將利潤給直接回饋給勞動者,不用再經過中間商層層的剝削。

類似挖筍的經歷,我也曾帶夫人在南投的小半天體驗過,但是小半天的筍子是孟宗竹筍,產季在11~4月的稱之為冬筍。單價高,比較適合拿來煮湯,例如魷魚螺肉蒜湯。

類似挖筍的經歷,我也曾帶夫人在南投的小半天體驗過,但是小半天的筍子是孟宗竹筍,產季在11~4月的稱之為冬筍。單價高,比較適合拿來煮湯,例如魷魚螺肉蒜湯。

而大坑所產的是質地細嫩、如水梨般口感的麻竹筍,拿來作夫人最愛吃的涼筍沙拉、筍仔排骨湯、筍仔糜都十分的適合。

而大坑所產的是質地細嫩、如水梨般口感的麻竹筍,拿來作夫人最愛吃的涼筍沙拉、筍仔排骨湯、筍仔糜都十分的適合。

剛拔下來的鮮竹筍,有濃濃的香氣,讓夫人感到十分的意外。因為她沒有想到會那麼的香~

剛拔下來的鮮竹筍,有濃濃的香氣,讓夫人感到十分的意外。因為她沒有想到會那麼的香~

一下子就收獲了三顆碩大的麻竹筍啦~

一下子就收獲了三顆碩大的麻竹筍啦~

筍子買完,當然還是要繼續爬山啊~在枕木步道上,炭吉發揮了腳短重心穩的優勢,趁著小八選手跌下步道一躍而過,成功超車!!

筍子買完,當然還是要繼續爬山啊~在枕木步道上,炭吉發揮了腳短重心穩的優勢,趁著小八選手跌下步道一躍而過,成功超車!!

走八號步道時,會有一段可以連接到七號步道的非鋪面步道,是我最喜歡,也是每次來爬山都要走的路段。

走八號步道時,會有一段可以連接到七號步道的非鋪面步道,是我最喜歡,也是每次來爬山都要走的路段。

我們的折返點是風動石公園,到了風動石公園後,炭吉的氣力已經放盡需要充電~

我們的折返點是風動石公園,到了風動石公園後,炭吉的氣力已經放盡需要充電~

風動石公園有不知從哪飛來的二、三隻孔雀。運氣好的時候就有機會看到。

風動石公園有不知從哪飛來的二、三隻孔雀。運氣好的時候就有機會看到。

看到最後,我來分享一下馬許桑的作法,其實我的作法算是很簡單的懶人作法,備料到上菜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吧。

請參考看看囉~


食材:

麻竹筍:約300g,一顆的量,後來夫人說太少啦~

飯:三碗(其實有點多,我們兩個人可以吃上兩餐,所以請自行調整吧)

豬肉絲:150g

豬軟骨:100g,燉高湯用

豬小排:100g,在全聯看到特價,而且煮了還可以跟狗狗們一起吃。

紅蘿蔔:半條,主要是為了配色。

鮮香菇:5朵,其實用乾香菇泡發來煮會更香,但是家庭煮夫時間寶貴。就用鮮香菇囉。

芹菜末:必加。

調味料:醬油、米酒、香油、白胡椒、鹽、雞粉/烹大師的鰹魚粉也行,看個人口味囉。

作法如下:

1:先將肉絲加入醬油、香油、米酒、白胡椒抓勻備妥。

2:開始切切切,將筍子、香菇、紅蘿蔔都切片切絲。

3:先將猪軟骨跟豬小排用煮過一次,再洗去雜質(油汙、血塊、碎骨等)。

4:開始開慢火燉煮猪軟骨、豬小排,因為有了上一個步驟的處理,高湯煮起來不會有豬腥味。

5:開始切芹菜,我自已習慣在六、日煮菜時,會將一個星期內會吃到的蔥、香菜、芹菜等都切好備妥,要吃的時候再從保鮮盒拿出來就好。

6:全部配料都準備好之後,就開始炒料啦~總鋪師的食譜都會說要加豬油或是用肥豬油下去炒料,料才會香。但是身為一週頂多開伙一、兩次的家庭煮夫來說,偷吃步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之前吃統一肉燥麵時留下的油包下去炒,反正那個裡面也是豬油(應該吧?)還有油蔥酥。二是用全聯都有在賣的鵝油香蔥下去炒。我兩種都有試過,我必需誠實的說,統一化工的比較香…

7:總之不管用啥油,先炒香菇到香菇味出來,再開始炒肉絲、加入筍子跟其他的食材。因為肉絲已經有醃過了,此時我並沒有特別的調味。不斷的炒啊炒的,炒到食材都變軟然後香味四逸就行了。

8:將炒軟的食材加入高湯裡,煮沸並將浮沫撈除。煮滾後加入米飯。開小火不斷的燜煮。煮到米心有點散開就行了,當然可以煮滾但是保有米的形狀。這都是看個人喜好啦~我兩種都試過,兩種都有不同的風味。好不好吃本來就是很主觀地~

9:盛碗上桌,再依個人喜好加入芹菜末與白胡椒,就完成囉。

我今天還有作一種涼筍沙拉啦,但是沒有拍照。

涼筍沙拉要好吃不苦的作法就是去青、加鹹、冷水煮。

多煮幾次就上手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許桑-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12
自已家要吃的,食材就是加得滿滿的~^ ^
白夜-avatar-img
2023/06/10
用料豐富,感覺很好吃呢~
avatar-img
馬許桑的沙龍
246會員
249內容數
極度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自行車上的思考家、中二大叔、日商打工仔、狗派兼頑固台獨份子,這些元素構成了我的思維與價值。 歡迎你的到來,如果我的文字能啟發你的任何想法,並且對你是有幫助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馬許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這道自創改良蟹黃豆腐煲,食材隨你喜好調整!以鹹蛋黃提味,搭配各種菇類、海鮮和豆腐,簡單步驟就能在家輕鬆享用美味佳餚。
Thumbnail
2025/03/04
這道自創改良蟹黃豆腐煲,食材隨你喜好調整!以鹹蛋黃提味,搭配各種菇類、海鮮和豆腐,簡單步驟就能在家輕鬆享用美味佳餚。
Thumbnail
2024/06/02
雜菜麵,臺式什錦麵,是祖母與小叔叔留給我最深刻的回憶之一。雜菜麵的香氣,是小叔叔給我的味蕾溫暖。我的懷念,不僅是對雜菜麵的味道,更是對那些已經離我而去的親人們的思念。
Thumbnail
2024/06/02
雜菜麵,臺式什錦麵,是祖母與小叔叔留給我最深刻的回憶之一。雜菜麵的香氣,是小叔叔給我的味蕾溫暖。我的懷念,不僅是對雜菜麵的味道,更是對那些已經離我而去的親人們的思念。
Thumbnail
2024/02/03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露營時煮的日式雜煮炊飯的製作過程和食材選擇。文章中包含了食材搭配、烹飪步驟和個人喜好的調整方式。可以在露營或日常生活中嘗試這道豐富口味的炊飯料理。
Thumbnail
2024/02/03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露營時煮的日式雜煮炊飯的製作過程和食材選擇。文章中包含了食材搭配、烹飪步驟和個人喜好的調整方式。可以在露營或日常生活中嘗試這道豐富口味的炊飯料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椅樛上擺滿菜餚,白斬雞、過貓、尖尖的桂竹筍、湯匙菜、三層肉、香菇雞湯,望過後門門扉外半圓防護罩竹雞籠,好像比剛來的時候少了幾隻,挾雞肉的竹筷戳得心窩刺刺的,阿芳的媽熱情挾菜,額頭皺起的紋路把雙眉擠成了八字型,讓我想起了三商百貨結帳台前的木雕彌勒。 「慈悲沒有敵人,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我沒來由的喃
Thumbnail
椅樛上擺滿菜餚,白斬雞、過貓、尖尖的桂竹筍、湯匙菜、三層肉、香菇雞湯,望過後門門扉外半圓防護罩竹雞籠,好像比剛來的時候少了幾隻,挾雞肉的竹筷戳得心窩刺刺的,阿芳的媽熱情挾菜,額頭皺起的紋路把雙眉擠成了八字型,讓我想起了三商百貨結帳台前的木雕彌勒。 「慈悲沒有敵人,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我沒來由的喃
Thumbnail
暑假開始 7/1 (六) 週六早上,去了黃山雀的爸爸家採竹筍。採竹筍的地方是三峽大板根,採完才上午九點,我們想要找一個附近的景點玩。因此轉戰鶯歌陶博館。 但是到了現在才發現這麼淺的水已經不適合發亮了。(現在兄弟兩的口味很大,這麼淺的水已經不刺激了) 巧遇了教會小組的仲平夫妻。 因為天熱,所以我們還把
Thumbnail
暑假開始 7/1 (六) 週六早上,去了黃山雀的爸爸家採竹筍。採竹筍的地方是三峽大板根,採完才上午九點,我們想要找一個附近的景點玩。因此轉戰鶯歌陶博館。 但是到了現在才發現這麼淺的水已經不適合發亮了。(現在兄弟兩的口味很大,這麼淺的水已經不刺激了) 巧遇了教會小組的仲平夫妻。 因為天熱,所以我們還把
Thumbnail
大姑姑の香酥豆干 104年春節期間新竹郊區半日遊(客語:落山花)+美食大姑姑の香酥豆干+大自然文化世界開放日期介紹 前往方式: (寶山交流道→寶山→峨眉→富興村→峨眉湖吊橋/天恩彌勒佛院) (竹東交流道→北埔→峨眉→富興村→峨眉湖吊橋/天恩彌勒佛院) (頭份交流道→往三灣→大埔水庫→峨眉湖→峨眉湖吊
Thumbnail
大姑姑の香酥豆干 104年春節期間新竹郊區半日遊(客語:落山花)+美食大姑姑の香酥豆干+大自然文化世界開放日期介紹 前往方式: (寶山交流道→寶山→峨眉→富興村→峨眉湖吊橋/天恩彌勒佛院) (竹東交流道→北埔→峨眉→富興村→峨眉湖吊橋/天恩彌勒佛院) (頭份交流道→往三灣→大埔水庫→峨眉湖→峨眉湖吊
Thumbnail
二十天的探親旅途-闔家團圓
Thumbnail
二十天的探親旅途-闔家團圓
Thumbnail
三個月多我曾快閃回彰化看高中恩師、訪友,最後還回去小時候成長的地方繞一圈,還遇到鄰居,那時候就跟我媽媽說,再找一天載她回去,我小時候是外婆帶大的,媽媽和我的故鄉是同一個小村莊。 兩個星期前,我媽突然問我4/24可否開車載她回員林,因為有兩個兒時玩伴也想一起回鄉,我說:「當然可以!那天我有空,開車載一
Thumbnail
三個月多我曾快閃回彰化看高中恩師、訪友,最後還回去小時候成長的地方繞一圈,還遇到鄰居,那時候就跟我媽媽說,再找一天載她回去,我小時候是外婆帶大的,媽媽和我的故鄉是同一個小村莊。 兩個星期前,我媽突然問我4/24可否開車載她回員林,因為有兩個兒時玩伴也想一起回鄉,我說:「當然可以!那天我有空,開車載一
Thumbnail
五月的第一天,天氣像個愛嬉戲的小孩,早上艷陽高照,午時的大風呼呼作響,傍晚時分卻下起了傾盆大雨,讓一天的煙塵靜默下來。方才喝的竹筍湯,是早上才和媽媽從山上選來的,難忘的拔筍子經驗。 山上一間養生餐廳的老闆,是媽媽的老友,房東有一塊竹林坡地,水木師陳叔叔正為餐廳外訂做一座精緻的竹門。年近六十歲的他,
Thumbnail
五月的第一天,天氣像個愛嬉戲的小孩,早上艷陽高照,午時的大風呼呼作響,傍晚時分卻下起了傾盆大雨,讓一天的煙塵靜默下來。方才喝的竹筍湯,是早上才和媽媽從山上選來的,難忘的拔筍子經驗。 山上一間養生餐廳的老闆,是媽媽的老友,房東有一塊竹林坡地,水木師陳叔叔正為餐廳外訂做一座精緻的竹門。年近六十歲的他,
Thumbnail
才下飛機,就被壯闊的山壁、湛藍的海洋給黏住了,日常在城市中行走的我們,少有機會這樣近山也近海,氣溫雖是高的,但海風襲來,較之台北城的悶熱,是更為宜人的。
Thumbnail
才下飛機,就被壯闊的山壁、湛藍的海洋給黏住了,日常在城市中行走的我們,少有機會這樣近山也近海,氣溫雖是高的,但海風襲來,較之台北城的悶熱,是更為宜人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