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友誼?是感激?還是害怕被討厭?|瞧瞧韓國電影所述說的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韓國和台灣在近代史上有著若干相似之處,特別是從日殖時期、二戰到民主化的歷程。在韓國與中共建交之前,台灣與韓國曾以民主的兄弟之邦相稱,這一點從跆拳道在台灣扎根發展也能窺見一斑。然而,儘管如此,台灣人與韓國人對待日本的態度差異也是眾所周知。在《厄憶追凶》這部由「南柱赫」和「李星民」主演的電影中,就提到了台灣即便遭受過日本殖民,仍然對日本心懷感恩的現象。

raw-image

“《厄憶追凶》上映於2022年,故事講述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80歲老人透過年輕朋友的協助,趕在身體狀況更加惡化前,找出在日佔時期殺害了自己家人的親日份子,並進行密謀了60多年的復仇計畫,隨著老人一次次手刃仇人,自己不堪回憶的過去也慢慢被揭開。”

其實像這種對日本復仇的電影或戲劇在韓國不勝枚舉,就算是在非抗日主題的作品中,也可能會安插在橋段裡對日本吐個口水或是酸個兩句。

而韓國與日本之間,真如我們在電影或新聞上看到的那般的水火不容嗎?

raw-image

根據我在釜山生活的親身體驗,發現情況似乎並非如此。像是在釜山大學商圈中,掛著日文招牌的日式餐廳、日貨商店鱗次櫛比,章魚燒總是排起長長人龍;西面鬧區中最難排的店鋪通常是日式料理店,南浦洞市場則有數十間商鋪賣著日本的流行藥妝和菸酒。此外,在過去我們稱之為「次文化」的事物,在韓國受歡迎程度也不亞於台灣,光看動漫的部分,《灌篮高手》電影版在韓國有超過400萬的觀影人次,《鈴芽之旅》更是突破500萬,且超過一個月的時間盤據韓國票房冠軍。

raw-image

由此可見,即便是一天到晚拍片痛宰日本人的韓國,也存在不少喜愛日本事物的人群。然而,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也讓我同時發現到,韓國人在追逐自己喜愛的日本事物時,相較於台灣人有個最大的差別,就是他們「不會去擔心日本人喜不喜歡自己」。

raw-image

在近期蔡阿嘎炎上事件爆發後,從蔡阿嘎的粉專或是相關新聞底下的留言中就不難看出,有很多愛著日本的台灣人,似乎真的「很怕日本人不喜歡自己」。

「臉都被丟光了」、「以後日本人會怎麼看我們」、「對日本人感到不好意思」,諸如此類的留言層出不窮,也不乏有人把這種被討厭的恐懼放大到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像是「破壞了兩國友好的情誼」之類的留言也是不在少數。

當我在自己的臉書提到這件事時,我有位東京人妻友人是這麼說的:

raw-image

這短短一句話,也是我在日本工作的那段期間,實際從日本社會中感受到最真實的狀況。

身為台灣早期赴日的外勞之一,從日本回台後我不時在反思,台灣人是以正常的方式在看待日本(人)嗎?

明明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因為我喜歡如此優秀的你,所以要放低身段,以免你不喜歡我」這樣的想法對一段感情肯定是不健康的,偏偏有些台灣人一碰到日本,瞬間就成了「愛著卡慘死」。

蔡阿嘎或許真的如同一些人所說的「丟臉丟到國外」。但在後續開始有台灣人見到日本人就急著幫忙道歉,就彷彿所有日本人都無法明辨是非一樣,需要你負起不知哪來的責任,擺低姿態去一一解釋與賠罪,搞到最後有日籍Youtuber現身拍片,叫大家不要再道歉。

當你試著把自己放在第三方的角度看這整件事的時候,或許你會突然感到台灣丟臉二次。

現在台灣社會中將「台日友好」四個字朗朗上口的人不在少數,但不要忘了真正的友誼應該要建立在雙方對等的情況下。台灣早些時間很流行一句話,後來不知為什麼成為了台客名言:「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自大不會來得毫無來由,自卑也不是一夕之間形成的,同樣是在日本殖民後邁向民主,為和台灣與韓國的自信會有如此大的差距,我不是這方面的研究學者,也無法三言兩語去斷定原因。我只知道:

人家沒說自己是公主,你又何必搶著當丫鬟?

未來台灣政府要如何在不使用「謊言大內宣」的情況下提升台灣民眾的自信心,恐怕會是今後領導人最重要的課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揪西茶房
6.6K會員
114內容數
韓流文本&韓國文化的交流小空間
阿揪西茶房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얄라셩」電影研究會不只是《苦盡柑來遇見你》的劇情背景,更是韓國獨立電影運動的搖籃!本文帶你深入瞭解這個真實存在的社團,從其創立到影響韓國影壇的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얄라셩」電影研究會不只是《苦盡柑來遇見你》的劇情背景,更是韓國獨立電影運動的搖籃!本文帶你深入瞭解這個真實存在的社團,從其創立到影響韓國影壇的歷程。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韓國從朝鮮時代至今與米飯的關係,從日治時期至1970年代的節米運動,到1976年稻米自給自足後的米飯消費變遷。文章涵蓋政治、經濟、社會等面向,並以熱門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的美術設計為例,闡述韓國飲食文化變遷。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韓國從朝鮮時代至今與米飯的關係,從日治時期至1970年代的節米運動,到1976年稻米自給自足後的米飯消費變遷。文章涵蓋政治、經濟、社會等面向,並以熱門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的美術設計為例,闡述韓國飲食文化變遷。
Thumbnail
2025/03/24
《來自誰的啟示》是一部由柳俊烈、申鉉彬主演的韓國電影,講述一位牧師和一位刑警追查失蹤案件的故事,探討信仰、道德與罪惡。電影節奏明快,演員表現精湛,尤其柳俊烈的演技備受讚賞。
Thumbnail
2025/03/24
《來自誰的啟示》是一部由柳俊烈、申鉉彬主演的韓國電影,講述一位牧師和一位刑警追查失蹤案件的故事,探討信仰、道德與罪惡。電影節奏明快,演員表現精湛,尤其柳俊烈的演技備受讚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資料來源 : 蔡阿嘎又被出征!赴日狂問「我和山下智久像嗎」結局曝 請問是想要被 炎上 幾次呢? 置死地而後生 也要有限度啊?! 請不要再丟台灣人的臉了好不好? 街訪影片再度引來日本人的不滿,網友都希望蔡阿嘎不要再來日本了。 大批日本網友表示,「請不要再來日本了」、「我無法原諒你愚弄日本」、
Thumbnail
資料來源 : 蔡阿嘎又被出征!赴日狂問「我和山下智久像嗎」結局曝 請問是想要被 炎上 幾次呢? 置死地而後生 也要有限度啊?! 請不要再丟台灣人的臉了好不好? 街訪影片再度引來日本人的不滿,網友都希望蔡阿嘎不要再來日本了。 大批日本網友表示,「請不要再來日本了」、「我無法原諒你愚弄日本」、
Thumbnail
韓國和台灣在近代史上有著若干相似之處,特別是從日殖時期、二戰到民主化的歷程。在韓國與中共建交之前,台灣與韓國曾以民主的兄弟之邦相稱,這一點從跆拳道在台灣扎根發展也能窺見一斑。然而,儘管如此,台灣人與韓國人對待日本的態度差異也是眾所周知。在《厄憶追凶》這部由「南柱赫」和「李星民」主演的電影中,就提到了
Thumbnail
韓國和台灣在近代史上有著若干相似之處,特別是從日殖時期、二戰到民主化的歷程。在韓國與中共建交之前,台灣與韓國曾以民主的兄弟之邦相稱,這一點從跆拳道在台灣扎根發展也能窺見一斑。然而,儘管如此,台灣人與韓國人對待日本的態度差異也是眾所周知。在《厄憶追凶》這部由「南柱赫」和「李星民」主演的電影中,就提到了
Thumbnail
如果從歷史角度看《陽光先生》,有些人勢必也會聯想起台灣日治時期所發生起身對抗日本的一些事件。或者會再延伸至一九四五年後,那些曾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歷史從來都是殘酷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列強侵略下僅剩的溫柔!
Thumbnail
如果從歷史角度看《陽光先生》,有些人勢必也會聯想起台灣日治時期所發生起身對抗日本的一些事件。或者會再延伸至一九四五年後,那些曾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歷史從來都是殘酷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列強侵略下僅剩的溫柔!
Thumbnail
這本書看完之後我覺得非常複雜,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故事的開頭大約是在百年以前,橫跨了一個家庭的四代。但我這邊說的複雜不是劇情不好,描寫順序沒有問題,也不難理解,雖然角色真的很多,不過不至於會忘記誰是誰。 「我只是凡人,不想活得聖潔,我只是微不足道的愛國分子。」
Thumbnail
這本書看完之後我覺得非常複雜,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故事的開頭大約是在百年以前,橫跨了一個家庭的四代。但我這邊說的複雜不是劇情不好,描寫順序沒有問題,也不難理解,雖然角色真的很多,不過不至於會忘記誰是誰。 「我只是凡人,不想活得聖潔,我只是微不足道的愛國分子。」
Thumbnail
「日本的柏青哥店有九成是在日朝鮮人開的」 書看到一半,終於出現柏青哥,我上網查了柏青哥跟朝鮮的關係才發現這件事。 來日本後,很驚訝的一件事之一是:「日本跟韓國關係超差」,敵對程度完全不輸我們跟中國。 問韓國小學生最討厭的國家,九成會回答日本,的這種程度。
Thumbnail
「日本的柏青哥店有九成是在日朝鮮人開的」 書看到一半,終於出現柏青哥,我上網查了柏青哥跟朝鮮的關係才發現這件事。 來日本後,很驚訝的一件事之一是:「日本跟韓國關係超差」,敵對程度完全不輸我們跟中國。 問韓國小學生最討厭的國家,九成會回答日本,的這種程度。
Thumbnail
無論如何,由於地理、空間以及經濟、文化因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關係,未來勢必越來越密切,面對既愛又恨的日本,「仇日」與「親日」均屬過猶不及,我們允宜敞開心胸,自信自在而不自大自卑,這才是尋求建立台灣主體意識應有的態度吧!
Thumbnail
無論如何,由於地理、空間以及經濟、文化因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關係,未來勢必越來越密切,面對既愛又恨的日本,「仇日」與「親日」均屬過猶不及,我們允宜敞開心胸,自信自在而不自大自卑,這才是尋求建立台灣主體意識應有的態度吧!
Thumbnail
對於台灣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艱辛與身份認同矛盾,當屬吳濁流的作品《亞細亞的孤兒》最具代表性;但當時的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社會呢?相較於本島人遭受欺壓的感受,「內地人」又是如何看待大日本帝國對與其殖民地的作為?
Thumbnail
對於台灣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艱辛與身份認同矛盾,當屬吳濁流的作品《亞細亞的孤兒》最具代表性;但當時的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社會呢?相較於本島人遭受欺壓的感受,「內地人」又是如何看待大日本帝國對與其殖民地的作為?
Thumbnail
「如果要問我是哪裡人,是日本人嗎?還是台灣人?我想都不是吧。我就是人啊。」人們的紛爭與歧異,往往來自對自我的認同與對他人的排斥。美醜、黑白、本土外島、殖民地宗主國、先進的文明落後的文明,這些相對的概念影響了整個世界。《八重山的台灣人》 
Thumbnail
「如果要問我是哪裡人,是日本人嗎?還是台灣人?我想都不是吧。我就是人啊。」人們的紛爭與歧異,往往來自對自我的認同與對他人的排斥。美醜、黑白、本土外島、殖民地宗主國、先進的文明落後的文明,這些相對的概念影響了整個世界。《八重山的台灣人》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老實說,這件事情我已經在意很久了,只是因為對我友善的大陸人非常非常多,我們還會互相寄明信片送禮物,所以即使我有時候會氣,但是我會為了對我好的大陸人而假裝沒這些事情。 而看到同樣玩大陸網站的台灣人被大陸人懟了,我還是因為對我友善的大陸人非常非常多,導致我一直很不好意思提這件事情。所以對台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老實說,這件事情我已經在意很久了,只是因為對我友善的大陸人非常非常多,我們還會互相寄明信片送禮物,所以即使我有時候會氣,但是我會為了對我好的大陸人而假裝沒這些事情。 而看到同樣玩大陸網站的台灣人被大陸人懟了,我還是因為對我友善的大陸人非常非常多,導致我一直很不好意思提這件事情。所以對台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韓劇,叫陽光先生。算是以韓國歷史為本的改編劇,導演與編劇跟鬼怪和太陽的後裔相同,光是李應福導演與金銀淑作家再加上 晉久、金智媛客串真的很值得看,但是除了戲劇本身,從戲裡又看到了些什麼弦外之音呢?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韓劇,叫陽光先生。算是以韓國歷史為本的改編劇,導演與編劇跟鬼怪和太陽的後裔相同,光是李應福導演與金銀淑作家再加上 晉久、金智媛客串真的很值得看,但是除了戲劇本身,從戲裡又看到了些什麼弦外之音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