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不存在「兩黨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0年民主進步黨蔡英文以八百六十萬高票連任成功,擊敗了兩位候選人中國國民黨韓國瑜和親民黨宋楚瑜,為臺灣第三次政黨輪替連續,也創下了史上最高當選票數。

所有的民主體制皆存在著政黨輪替,無論是常人熟知的總統制、內閣制或雙首長制,抑或是李帕特口中共識民主和多數民主等,所有的民主體制都會隨著定期投票,國家元首和內閣隨之變動。做不好的執政黨和國家元首下臺,取而代之的是當時的國內第一大黨或是新組合的聯合政府。臺灣傳統意義上被理解為兩黨制國家,雖存在著國民兩黨以外的各種小黨,目前各黨狀況不一,唯一的共同點即是必須在兩大黨的夾縫下爭取空間,第三大黨尚無法爭奪總統大位,僅能一定程度參與立委、地方首長和縣市議員等職位,或是加入中央地方政府的執政內閣。因此可以說目前檯面上能夠角逐總統之位的僅有國民黨、民進黨,第三大黨民眾黨試圖挑戰,目前來看幾乎毫無勝算。

什麼是兩黨制?

一般來說,兩黨制國家的兩黨最大差異在於意識形態與經濟光譜上的左右,意即左右派。右派強調的是自由經濟市場、保守傳統的國家,政府盡量不介入經濟體系,相信市場機制運作,也相信個人的自由。左派則傾向於大政府的管理,政府作為一人民意志的延伸,能夠集中資源投入於特定經濟領域,國家介入社會,國家帶領社會進步。

兩大黨的左右派並不是「極端」的左右派,為了拉攏中間選民選票,多數左右派大黨立場為中間偏左或偏右,極右派極左派政黨則為小黨。多數的兩黨制國家即以此為兩黨最大差異,總統選舉投票結果,代表了人民對於左右派價值立場的選擇。也就是說,兩黨制國家固定年限的政黨輪替,就是左右派政黨的上任與下臺。美國以民主黨為左共和黨為右、英國以工黨為左保守黨(托利黨)為右,是最具代表性的兩黨制國家。

raw-image

臺灣有兩黨制嗎!?

臺灣從國會與總統兩方面來說皆是兩黨制國家,國民黨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先後上臺,並且掌握了多數的國會席次。如果說兩黨制國家意指兩大黨的國家,那臺灣為兩黨制國家。然若從更嚴格的定義討論,國民兩黨似乎無法歸類在傳統政治與經濟光譜的左右派,那臺灣還算是一兩黨制國家嗎?

從黨綱、黨員傾向和政見來說,國民兩黨皆無法被清楚定義為左派或右派政黨。在許多實例中,兩黨會根據目前需求變換光譜。如民進黨蔡英文任內既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左)也通過了一例一休(右)、國民黨馬英九任內既開放了美牛(右)也調漲了基本薪資(左),無法輕易定義兩黨的左右。除了總統執政外,地方行政首長的立場也難以界定,可以說完全無法將國民兩黨清楚定義政治與經濟上的左右派政黨。那麼臺灣兩黨制究竟是什麼兩黨制呢?從選舉政見發表與宣傳可見。

國民兩黨的選舉宣傳除了吸引眼球的政見以外,最為核心的戰場就是統獨之爭。兩黨所開出的政見支票暫時無法兌現、一般民眾無法判斷真偽時,選舉的戰場就集中到了統獨。民進黨代表的臺灣獨立與國民黨傾向於中國統一,是多數選民投票的終極關懷。也就是說,在討論政黨、政見與候選人為左右派之前,必須先解決統獨立場問題,而對政黨與人民來說,這也是國家存亡問題。民進黨支持者相信國民黨執政會使臺灣被統一,國民黨支持者則認為民進黨執政會讓臺灣獨立,形成了另一種「臺灣特色」的左右派。右派是強調維持現狀甚至趨向保守統一的國民黨,左派則是改變現狀改國號甚至建國的民進黨。統獨意義下的左右派不是極端的左右派。臺灣的偏右派政黨通常被認為是新黨,除了極端支持統一,也反對同性婚姻等左派思想。相對而言,左派政黨則是基進黨社民黨或綠黨,不一定全力主張臺灣獨立,但各自懷抱左派政黨理念和價值。

民主化過程的歷史因素

造就此況的原因很多,筆者認為歷史因素是最大主因。戰後臺灣政壇長期由中國國民黨把持,直到七零八零年代,在黨外運動與國民黨內部改革下等因素下,政府走向民主化。而在威權體制民主化的過程中,並未出現明顯的流血革命,因此此過程也被稱為寧靜革命,代表著傳統的威權體制和政黨並未被完全解體或清算,而是以另一種姿態繼續留存。不斷分裂整合的黨外人士最後形成了民主進步黨,具備早期在街頭社會運動抗爭的經驗,在民主化時代也必須改變或擴展其性質,在參加選舉的過程能增加更多中間支持。國民黨並未完全離開右派威權體制,欲拉攏左派選民,民進黨持續站在社運街頭的經驗上,試圖往右向中間靠攏。

1911年孫中山創立國民黨時,的確是相較於清政府更貼近於大眾的「國民」 黨,然多年來變化多端的民國政局、中日戰爭、國共戰爭乃至於戰後臺灣,國民黨似 乎不再是那麼「國民」,政黨性質和內涵發生本質上的變化,到了民主化時代更難以 從黨名稱判斷性質,同時具備了「國民」之名與保守的傾向。(有趣的是國民黨近年來的親「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左派」共產黨國家,那國民黨可以算是「左派」嗎?顯然不是,因為中國「左派」的性質也已經與西方傳統上理解的左派不同了。)

民主進步黨自黨外以降經歷了分裂整合多次,不再是當年站在運動最前鋒的位置,二度取得了總統大位,儼然是一多數人民支持的執政黨,「民主」已是既存的事實,當取得總統大位國會多數席次時,代表「進步」理念的社運經驗又該如何與多數中間選民取得平衡呢?

「臺灣特色」的兩黨制

在此論證上,兩黨都不具備政治與經濟上的左右派性格,端看當時政黨處在的政壇位置。執政黨上臺時,為了代表多數民意的支持,政策趨向保守消極,試圖在左右之間平衡,被歸類在取得政權的保守政黨。負責監督的在野黨則會自動站到偏左政黨,反對執政黨所提出的任何政策,以拉攏社會大眾。兩黨的政治光譜究竟為何,端看此黨當時的政治位置,形成了黨性格的多變弔詭局面,也導致兩黨並非傳統理解上政治經濟的左右派兩黨制,而是「臺灣特色」的統獨左右派兩黨制。以現況看來,臺灣是名為中華民國的國家。支持中華民國乃至於「中國」政黨即會被認為是維持、不改變甚至保守的,是國族意識上的右派。強調臺灣甚至「臺灣獨立」的政黨則與現況相差甚遠,則會被歸類到改變且進步的左派。形成了統右獨左的局面。筆者無意宣稱英美等兩黨制國家的主要左右政黨,在任何政策上必定以左或右為決策標準,政策的決定過程會參雜許多考量,政黨的左右性並不一定被貫徹始終,只是代表了該黨的核心價值。而臺灣兩黨具備的是統獨左右派,而非傳統意義上左右派的核心理念。

傳統的左右派兩黨制國家根本不存在於臺灣,臺灣的兩黨制是基於統獨立場決定的,所有的政見議題在被討論之前,必須先決定統獨的傾向。歷屆總統大選除了國民兩黨候選人,也有兩黨以外的第三勢力參與,明年也不例外。不論是哪個第三勢力參加總統大選,從未以傳統的左右派立場被認真檢視,唯一重要的就是統獨立場的左右派。儘管第三勢力候選人會宣稱無關統獨政見決勝,期盼選民在國民兩黨中做出第三種選擇。然在論及傳統左右派的政見前,有更重大的統獨左右派議題必須解決,而第三位候選人從來不曾提出更有說服力和吸引力的說法。

raw-image

第三種選擇or沒有選擇?

在大國角力與存在問題上,第三種選擇從不存在過。每次總統大選都是兩黨統獨左右派的生死決戰,關乎彼此的存亡,也關乎彼此對未來的想像,甚至可以說是消滅對方或等著被消滅的「存在」。民進黨勝選,國民黨出現亡國感,反之亦然。究竟臺灣何時能走向真正的兩黨制度,端看統與獨誰先融合或消融對方,走向與中國統一或臺灣獨立的道路,維持現狀的中間路線已逐漸消失,不過若選擇其中一條也再也不用擔心左右派問題就是了。

本文同時刊載於關鍵評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泓璿的沙龍
17會員
15內容數
陳泓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8
2024金馬影展中,觀眾得以欣賞多部探討社會議題的作品,如《寄生上層》、《被告汪星人》等,這些電影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代的階級矛盾、人生困境和文化期待。本文分享了觀後感,探討每部影片的主題與意義,以及自身在觀影過程中的感受與反思。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可以看到更深層的社會現實和個人思考的碰撞。
Thumbnail
2024/12/08
2024金馬影展中,觀眾得以欣賞多部探討社會議題的作品,如《寄生上層》、《被告汪星人》等,這些電影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代的階級矛盾、人生困境和文化期待。本文分享了觀後感,探討每部影片的主題與意義,以及自身在觀影過程中的感受與反思。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可以看到更深層的社會現實和個人思考的碰撞。
Thumbnail
2024/08/22
本文為個人的金馬經典影展「巨星的誕生」心得紀錄,分享了多部經典電影的觀後感。從《彗星美人》到《熱情如火》,每部影片展現了不同的故事演出風格與角色心理,從電影史的角度來看格外有意義。
Thumbnail
2024/08/22
本文為個人的金馬經典影展「巨星的誕生」心得紀錄,分享了多部經典電影的觀後感。從《彗星美人》到《熱情如火》,每部影片展現了不同的故事演出風格與角色心理,從電影史的角度來看格外有意義。
Thumbnail
2024/07/10
中國電視劇《繁花》在中國掀起熱潮,但在臺灣未能引起類似反應。本文將從中國影劇在臺市場地位、王家衛風格改變、故事背景及語言文化距離等方面深入探討《繁花》未受注目的原因。《繁花》在臺灣沒有爆紅的最主要原因,是「《繁花》本來就不是為了臺灣觀眾製作的」。
Thumbnail
2024/07/10
中國電視劇《繁花》在中國掀起熱潮,但在臺灣未能引起類似反應。本文將從中國影劇在臺市場地位、王家衛風格改變、故事背景及語言文化距離等方面深入探討《繁花》未受注目的原因。《繁花》在臺灣沒有爆紅的最主要原因,是「《繁花》本來就不是為了臺灣觀眾製作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雖然傳統意義上台灣像是一個兩黨制國家,然若從更嚴謹的角度思考,台灣的兩黨制並非經濟或意識形態上的左右派,而是以國家興亡為論戰的統獨之爭。造就此況的原因是,在民主化過程中,國民黨轉型不夠徹底,而民進黨也未放棄早年街頭社會運動的歷史經驗,到了當代國際情勢和國內政治侷限下,形成了台灣特色的兩黨制。
Thumbnail
雖然傳統意義上台灣像是一個兩黨制國家,然若從更嚴謹的角度思考,台灣的兩黨制並非經濟或意識形態上的左右派,而是以國家興亡為論戰的統獨之爭。造就此況的原因是,在民主化過程中,國民黨轉型不夠徹底,而民進黨也未放棄早年街頭社會運動的歷史經驗,到了當代國際情勢和國內政治侷限下,形成了台灣特色的兩黨制。
Thumbnail
一直在說,|臺灣| 的威脅在內不在外。 不幸言中。 |2022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或 |111年九合一選舉|) 落幕,|中選會|(即|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於11月26日宣佈結果,|國民黨| 可說大獲全勝。6都之中,|國民黨| 拿下4席 (包括 |臺北市| 和 |新北市| 市長
Thumbnail
一直在說,|臺灣| 的威脅在內不在外。 不幸言中。 |2022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或 |111年九合一選舉|) 落幕,|中選會|(即|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於11月26日宣佈結果,|國民黨| 可說大獲全勝。6都之中,|國民黨| 拿下4席 (包括 |臺北市| 和 |新北市| 市長
Thumbnail
誕生於解嚴前夜,歷經非法組黨運動、成為台灣國會唯一本土勢力在野黨到現今的完全執政,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DPP)可以說是台灣人從中華民國國民黨殖民下完成政權奪還的政治代表。然而,台灣人建立完整的民族國家政權的歷史任務尚未結束,對內需脫離中華民國憲政制度,對外則要面對中國政權日益緊密的兼併策略。
Thumbnail
誕生於解嚴前夜,歷經非法組黨運動、成為台灣國會唯一本土勢力在野黨到現今的完全執政,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DPP)可以說是台灣人從中華民國國民黨殖民下完成政權奪還的政治代表。然而,台灣人建立完整的民族國家政權的歷史任務尚未結束,對內需脫離中華民國憲政制度,對外則要面對中國政權日益緊密的兼併策略。
Thumbnail
台灣與美國加強關係,我相信各政黨應該都會贊成的,執政黨與在野黨不同調,問題也許出在搶功勞。
Thumbnail
台灣與美國加強關係,我相信各政黨應該都會贊成的,執政黨與在野黨不同調,問題也許出在搶功勞。
Thumbnail
韓國的政黨分分合合,複雜程度臺灣人難以想像。臺灣解嚴以來政治上相互競爭的主要政黨就是中國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雖然有些成員會分裂出來另組政黨,但這個系譜可以很簡單的畫出來。韓國就不行了。
Thumbnail
韓國的政黨分分合合,複雜程度臺灣人難以想像。臺灣解嚴以來政治上相互競爭的主要政黨就是中國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雖然有些成員會分裂出來另組政黨,但這個系譜可以很簡單的畫出來。韓國就不行了。
Thumbnail
台灣各種第三勢力的流變。泛藍跟泛綠的小黨各種關係。
Thumbnail
台灣各種第三勢力的流變。泛藍跟泛綠的小黨各種關係。
Thumbnail
民進黨是靠維持現狀派執政的,因此民進黨作為一個整體,不會背叛台灣。但他們異常缺乏採取果決的主動行為造成既成事實的勇氣。那種勇氣屬於解嚴之前的民進黨,而不是執政之後的民進黨。
Thumbnail
民進黨是靠維持現狀派執政的,因此民進黨作為一個整體,不會背叛台灣。但他們異常缺乏採取果決的主動行為造成既成事實的勇氣。那種勇氣屬於解嚴之前的民進黨,而不是執政之後的民進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