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現自己的記憶有誤你會怎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幾天,在格友那讀到一篇文章 記憶有誤,你會怎樣? 覺得很有趣,也讓我想起了我學習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轉折,我已經不記得細節了,但內容大體上和該篇文章中提到的類似,其實人類的記憶很脆弱,而且其實很容易被竄改。孩子的幼年記憶,多數都不是自己的真正記得的,而是父母加上照片或是一些生活記錄所灌輸的。

你真的很肯定自己記得了些什麼嗎?-by龍阿迪@bing image creator

你真的很肯定自己記得了些什麼嗎?-by龍阿迪@bing image creator


因為這個原因,後來的我改變了自己的記憶習慣。我變的習慣只記事情的重點框架,而不去記憶事件的細節。甚至我會忘記發生過的事,但是會記得事件對我造成的影響,讓我去修正一些認知上的錯誤。而這些修正則會依附在我的思維邏輯上,使其更不容易被遺忘。

然而從許多實驗報告中看來,多數人似乎並不是這樣,不但會記錯,甚至有部份人會固執的認為自己沒有記錯,而之所以發生抵觸,是因為有人作假了留存的証據…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生活越來越依賴於各種數字化工具,包括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甚至是雲端儲存空間。這些工具不僅改變了學習和工作的方式,甚至連記憶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然而,這些變化是否對記憶產生了不良的影響?人們是否越來越依賴這些工具來存儲記憶,而導致記憶力越來越差呢?

科技的進步確實使人們能夠輕鬆地記錄和存儲信息,但這也可能因為記憶外包帶來新的問題。由於大腦傾向於依賴外部工具來存儲記憶,並因此降低自身記憶使用。換句話說,人們可能在依賴科技儲存記憶的同時,逐漸遺忘了如何訓練和維護自身的記憶能力。

然而,並非所有記錄都會導致記憶能力的退化。實際上,做筆記或其他形式的記錄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策略,透過"激活回憶"來強化記憶。這是因為寫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回憶活動,它能夠強化記憶,使我們更容易回憶起學習的內容。

這裡,我們可以將這些記錄工具視為是記憶的延伸,而不僅僅是儲存工具。不僅可以透過這些工具來儲存我們的記憶,還可以透過這些工具來提醒自己回憶和思考。這就好像大腦有了一個外部的硬碟,使我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取出儲存在這個外部硬碟上的記憶,並將這些記憶重新回顧和分析。

然而,如同任何技巧或工具,有效使用這些記錄工具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訓練。僅僅將資訊記錄下來並不足以幫助增強記憶,需要學習如何有效地回顧和反思這些記錄,以此來深化記憶和理解。

例如,可以定期回顧筆記,並在回顧的過程中反思當初學習的內容。可以問自己:當初為什麼要記錄這個資訊?這個資訊有什麼意義?現在對這個資訊有什麼新的理解?

透過這樣的反思和回顧,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記住學習的內容,並且可以將這些內容與現有知識和經驗相連接,進一步增強記憶。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需要重新認識和理解記憶。我們的記憶不僅僅大腦的功能,也是社會環境、科技工具,甚至是學習和記錄習慣的產物。

人們需要學會如何使用科技來強化自己的記憶,而不是讓科技取代記憶。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科技工具來記錄、回顧和反思我記憶,並透過這些過程來強化記憶和理解。最重要的是,需要認識到記憶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透過訓練和學習來改進的。在這個科技時代,記憶已經不再只是我們大腦的產物,而是生活、學習和科技的產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3/07/01
以前我的記性出名的好。現在年紀稍大,有些是常常會想不起來,很懊惱!謝謝阿迪這篇文章,對我來說很實用。
Vanessa  Li-avatar-img
2023/07/01
科技應是幫助縮短完成事物的時間,腦部的思考活動應仍繼續運行,不思考,久了真得會頓頓的,寫得很好。
龍阿迪-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2
Vanessa Li 下一篇來寫思考外包…
avatar-img
龍阿迪的沙龍
36會員
98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龍阿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這句話說明了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知道事情的答案,更在於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無知。然而,當我們討論 AI 的「知」時,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AI 真的能「知道」嗎?還是只是依賴數據的模式匹配來生成答案?
Thumbnail
2025/03/1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這句話說明了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知道事情的答案,更在於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無知。然而,當我們討論 AI 的「知」時,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AI 真的能「知道」嗎?還是只是依賴數據的模式匹配來生成答案?
Thumbnail
2025/02/07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的進步無疑已經突破了奇異點。AI不僅是一個加速器,更是一個能夠為各種科技領域加速,同時也能為自身發展加速的強大工具。回顧不到一年半前的2023年底,ChatGPT-3的發布,標誌著一個已經能夠站上世界舞台的AI正式登場。其近乎無限制的免費使用,瞬間引發了全球的
Thumbnail
2025/02/07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的進步無疑已經突破了奇異點。AI不僅是一個加速器,更是一個能夠為各種科技領域加速,同時也能為自身發展加速的強大工具。回顧不到一年半前的2023年底,ChatGPT-3的發布,標誌著一個已經能夠站上世界舞台的AI正式登場。其近乎無限制的免費使用,瞬間引發了全球的
Thumbnail
2024/12/30
電力的衝突,該怎麼解? 最近看到O3( openAI最新AI代理人)的新聞,讓我感到百感交集,AI將電力的價值不斷的提升,政府仍不得不壓制電力的價格(因為民生必須),那麼這個衝突必然不斷擴大,畢竟同一資源卻必須區隔定價的狀況,歷史上太多失敗的案例,特別是當錨定價格與實際價值落差越大的時候…
Thumbnail
2024/12/30
電力的衝突,該怎麼解? 最近看到O3( openAI最新AI代理人)的新聞,讓我感到百感交集,AI將電力的價值不斷的提升,政府仍不得不壓制電力的價格(因為民生必須),那麼這個衝突必然不斷擴大,畢竟同一資源卻必須區隔定價的狀況,歷史上太多失敗的案例,特別是當錨定價格與實際價值落差越大的時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用科技產品來創造更多價值,而不是只是消磨時間,或受過多資訊摧殘。」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在網際網路上有不計其數的資訊,我們每天隨處可見,所有可傳達資訊的媒介,報章雜誌、手機、電腦裡四處都能看到,我們每天都接受著各式各樣的資訊,但有哪些是對我們有幫助的,哪些是對我們較沒幫助的,我們需要一個分類。
Thumbnail
「用科技產品來創造更多價值,而不是只是消磨時間,或受過多資訊摧殘。」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在網際網路上有不計其數的資訊,我們每天隨處可見,所有可傳達資訊的媒介,報章雜誌、手機、電腦裡四處都能看到,我們每天都接受著各式各樣的資訊,但有哪些是對我們有幫助的,哪些是對我們較沒幫助的,我們需要一個分類。
Thumbnail
要打破舊自我的習慣,你的思考必須凌駕你的生活環境,必須超越已經記憶在身體裡的感受,並以一個新的時間線來生活。 如果你想要改變,就必須在心裡預想一個理想化的自我,一個你可以仿效的良好模範,不同於存在於你目前所處的環境、身體和時間裡的那個「你」。
Thumbnail
要打破舊自我的習慣,你的思考必須凌駕你的生活環境,必須超越已經記憶在身體裡的感受,並以一個新的時間線來生活。 如果你想要改變,就必須在心裡預想一個理想化的自我,一個你可以仿效的良好模範,不同於存在於你目前所處的環境、身體和時間裡的那個「你」。
Thumbnail
對比電腦,大腦就是人體的中央處理器(CPU)。大腦的功能繁多,其中有關於記憶學習,儲存知識,神經中樞,情緒管控等等,對人體的重性自然不在話下。就像電腦一樣,人腦也像是一個專屬的資料庫,它紀錄了人生道路的點點滴滴,它以記憶的形式保存在特定的角落,就像電腦的中央處理器一樣。只是,由於電腦是當今科技的產物
Thumbnail
對比電腦,大腦就是人體的中央處理器(CPU)。大腦的功能繁多,其中有關於記憶學習,儲存知識,神經中樞,情緒管控等等,對人體的重性自然不在話下。就像電腦一樣,人腦也像是一個專屬的資料庫,它紀錄了人生道路的點點滴滴,它以記憶的形式保存在特定的角落,就像電腦的中央處理器一樣。只是,由於電腦是當今科技的產物
Thumbnail
前幾天,在格友那讀到一篇文章記憶有誤,你會怎樣? 覺得很有趣,也讓我想起了我學習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轉折,我已經不記得細節了,但內容大體上和該篇文章中提到的類似,其實人類的記憶很脆弱,而且其實很容易被竄改。孩子的幼年記憶,多數都不是自己的真正記得的,而是父母加上照片或是一些生活記錄所灌輸的…
Thumbnail
前幾天,在格友那讀到一篇文章記憶有誤,你會怎樣? 覺得很有趣,也讓我想起了我學習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轉折,我已經不記得細節了,但內容大體上和該篇文章中提到的類似,其實人類的記憶很脆弱,而且其實很容易被竄改。孩子的幼年記憶,多數都不是自己的真正記得的,而是父母加上照片或是一些生活記錄所灌輸的…
Thumbnail
踏出舒適圈學習新事物,犯錯(低效執行)是必經的過程,犯錯後,重要的是要及時意識到錯誤,並將認知和行為修正(有效執行),繼續走向目的地,那麼,我該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偏離軌道了呢? 若要發現錯誤,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和成長心態,以便在遇到挑戰和新資訊時,能夠及時察覺調整策略。
Thumbnail
踏出舒適圈學習新事物,犯錯(低效執行)是必經的過程,犯錯後,重要的是要及時意識到錯誤,並將認知和行為修正(有效執行),繼續走向目的地,那麼,我該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偏離軌道了呢? 若要發現錯誤,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和成長心態,以便在遇到挑戰和新資訊時,能夠及時察覺調整策略。
Thumbnail
人有3種記憶方式,分別是感官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感官記憶大約存在4秒內,短期記憶存在5-60秒、有4組塊的容量限制,長期記憶則長期存在、空間無限,以下將敘述如何將:要學習的資訊轉化為長期記憶。 01 感官記憶 02 短期記憶:人一次只能記住4項事物 03 長期記憶:靠重複練習和新舊關聯
Thumbnail
人有3種記憶方式,分別是感官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感官記憶大約存在4秒內,短期記憶存在5-60秒、有4組塊的容量限制,長期記憶則長期存在、空間無限,以下將敘述如何將:要學習的資訊轉化為長期記憶。 01 感官記憶 02 短期記憶:人一次只能記住4項事物 03 長期記憶:靠重複練習和新舊關聯
Thumbnail
今天想利用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我在寫下兩千多份筆記以後,所提煉出來的,對筆記功能的三個思考。 這個時候,重新思考「筆記」本身的功能,我覺得是讓思維升級的必經之路。 在深度思考筆記的功能以後,我發現筆記其實是讓我們與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相遇的唯一有效手段。
Thumbnail
今天想利用這篇文章,與你分享我在寫下兩千多份筆記以後,所提煉出來的,對筆記功能的三個思考。 這個時候,重新思考「筆記」本身的功能,我覺得是讓思維升級的必經之路。 在深度思考筆記的功能以後,我發現筆記其實是讓我們與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相遇的唯一有效手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