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有誤,你會怎樣?

2023/06/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維基百科》(wikipedia)裡有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奈瑟(Ulric Neisser)的生平傳記,裡面提到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失事之後,奈瑟曾在執教的大學給班上的大一新生們填寫一份問卷,包括:自己何時得知這個消息?如何得知的?當時在什麼地方?在做什麼?和誰在一起?三年後,奈瑟請已經大三的那些學生再次填寫同一問卷。結果發現答案完全一致的只有10%。也就是說,學生此時的記憶顯然與當時有極大的出入,然而學生卻認為自己此時的記憶是對的,而且還對此深具信心,他們拒絕接受自己的記憶可能有錯的事實。就算已經看了當年自己所寫的記述,還是有一名學生向奈瑟說:「那是我的字沒錯,但事情不是那樣。」

為何人會死不認錯?

事實擺在眼前,明明你只要承認自己記錯了就可以了,事情就解決了,為什麼這名學生還是覺得自己的新記憶就是正確無誤,讓他無法接受記憶有誤的可能?這似乎跟他的想法關係不大,而是出於他無法控制的"感受"。即令有證據證明我們錯了,但在大腦「確信自己是對的」狀態下,我們只會產生我「知道自己是對的」的感覺,甚至與過去的自己爭辯,不承認過去那個事實的存在。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的作者認為「這整個感覺」和演化有關,這感覺其實來自於一種潛意識層面的大腦運算,它結合了計算與感受,使整個聯想網路(associative network)裡的神經元,在傳遞當下的感覺時,讓我們感覺到某個命題究竟是真是假,之後此感覺被意識所接收。有本書叫《大腦比你先知道》,意思是大腦先做出決定了,然後你才做出決定,並且認為此決定乃出自你的理性分析和選擇。並為此決定尋找各種使之合理化的理由。

如何讓人承認錯誤

你想到了《錯不在我》那本書—儘管他人當面指證歷歷,大多數犯錯的人不但不會改變先前的立場或做法,反而更固執己見,為自己的行為找更多理由。要改變這種狀況,該書認為要從三個步驟來著手:第一個是把錯誤和人格區分開—錯的是人,與人無關。例如打破杯子,與此人是否良善,是否聰慧等無關;第二是接受錯誤;第三是放棄自我辯解,主動彌補錯誤。
接受錯誤,並放棄自我辯解,其實《如何讓人改變想法》一書有相通之處。除非自己察覺到自己有錯,否則如何能讓當事者認為自己有錯?並且接受這是他的錯誤?不接受錯誤又如何讓他放棄自我辯解?因此重要的是讓他自己察覺到自己可能有錯,《如何讓人改變想法》中提到了做法:先建立融洽的關係,讓對方信任你,覺得有安全感(這點最重要)。接著請對方說出對某議題的看法,你聆聽,並重述,並在看似無意中說出一個與此議題有關的不同觀點的故事,問對方看法,聆聽,重述其看法,再舉與之有異的案例,詢問對方看法,聆聽,重述……讓對方發現自己的論述沒那麼合理,沒那麼完整,對方為了彌補論述中的偏失,在不知不覺中,他改變了…

結論

知識其實是相連互通的,某個主題探究到後面,似乎與別的主題交結牽連在一起,《如何讓人改變想法》中講了一個記憶有誤卻死不認錯的案例,然後深究下去發現與潛意識的運作和計算有關,而潛意識似乎比意識更快做出決定(大腦比你先知道),此決定被意識後,就成了意識找理由擁護及支持的對象(錯不在我),除非自己察覺到此決定沒那麼合理…從而改變了想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