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唐人街,舞龙表演,龙并没有把美国人吓走,这说明,中国的龙文化并非让西方世界排斥和歧视
英国伦敦唐人街,舞龙表演,在现代社会,中国的龙文化照样可以延续,世界并没有把龙文化和封建主义一起埋葬。不能把龙文化等同于封建皇权文化。
1.考古實證:龍文化,是普遍的文化崇拜
2.伏羲,就是龍圖騰
3.網友:龍不是唯一的文化崇拜,為何還說我們是龍的傳人?
4.網友:龍文化,是不是“封建皇權文化”?
5.網友:黃帝不是“龍的傳人”嗎?
6.黃帝乘龍傳說的文化真相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有很多網友希望我對龍文化做一個具體一些的介紹,到底我們是不是“龍的傳人”?鑒於目前對遠古歷史的介紹有限,很多人對遠古歷史,特別是夏商周,及其之前的歷史,瞭解不多,我呢,在這裏,做一個歷史學的介紹。 什麼是歷史學的介紹呢?我結合具體的考古遺址和文物遺跡,來談“龍文化”這個問題,這一點,可能和僅僅用文獻資料來論證,應該更加直接明確。對於夏商周及其之前的歷史,我需要明確一點,那就是考古實證比文獻記載更加可靠,我們絕不能僅僅根據文字記載去理解歷史。通俗地說,眼見為實,比文字遊戲要更加符合科學的原則。
考古实证:龙文化,是华夏故土上普遍的文化崇拜
我們講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是有著考古學的實證,從現今的考古挖掘的成果來看,龍文化不是單一的,個別的現象,而是普遍的文化崇拜。從東北的遼寧,中原的河南,湖北,再到內蒙古,都出現過龍文化的古文明遺址。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石龙
1.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這個古文明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這條石龍,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全長近20米,寬近 兩米 ,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是我國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龍文化遺址。
河南西水坡文明遗址出土的蚌壳龙
2.河南西水坡文明遺址出土的蚌殼龍。
湖北黄梅县焦墩遗址,卵石龙
3.湖北黃梅縣白湖鄉張城村,焦墩遺址,用卵石擺塑的龍,距今約6000年左右。由大小不等、顏色各異的河卵石拼成,長4.46米,高2.26米,頭東尾西,側面全身,張口揚角,腹下有足,背部有鰭,尾端上卷,鱗片層層。這條用卵石擺塑的龍,龍首高昂,長角後揚,狀若騰飛,形態生動,威武雄壯。
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
4.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龍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赵宝沟文化遗址,猪纹部分,就是猪龙
5.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趙寶溝文化遺址.經考古發掘,出土一件有鳥紋、鹿紋、豬紋的“三靈”尊形器。其中豬紋是豬龍的圖案。豬龍的身體是蜷曲的蛇身呈S型。而頭部是野豬頭。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猪首龙
6.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窪文化遺址,距今8000年前,用石塊、陶片組成S形的龍身,龍的頭部擺著一個野豬的頭骨。這是八千年前龍的形象。
7.在甲骨文中,有“龍”這個字,為下圖:
伏羲,就是龙图腾
近代大家闻一多先生,考证了伏羲即为龙图腾,至今,学界信为定论。
汉代,伏羲女娲图,表面上看是“人面蛇身”,实际上,是人面龙身,蛇是玉雕龙的形象
伏羲最權威的考論,是民國大家聞一多先生的論著《伏羲考》,聞一多此文前半部分從傳世文獻中搜集了大量龍蛇記載,加上當時已發現的漢代畫像磚石,證明伏羲為龍圖騰。在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伏羲“人面蛇身”的形象,其實,應該是人面龍身,因為,“蛇”並不是蛇這種動物,而是文化意義上的“玉雕龍”。
上为伏羲女娲图,人面龙身,为唐初文物,发掘于我国新疆地区。
网友:龙不是唯一的文化崇拜,为何还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中華民族是多個民族的綜合體,龍是中華民族的主流圖騰崇拜。文明是多樣性的,文化也是多樣性的,就是漢民族的崇拜神獸,龍也不是唯一的,比如還有麒麟、神龜、仙鶴等等。但是,龍是我國民間的主流崇拜,是佔據主體位置的文化崇拜,即使元代和清代,少數民族政權的時代,也接受了龍文化,所以,我們當然可以說是“龍的傳人”。
网友:龙凤呈祥,为什么不说是凤的传人?
龍鳳成陰陽,龍是文化崇拜,鳳也是文化崇拜,於是,有的朋友就會有這個問題。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都知道人類社會存在著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兩個文明階段,我們所說的歷史,特別是遠古歷史,是承接父系氏族社會之後,龍文化象徵著男性、力量、兇猛、剛毅,在父系文化的歷史長河裏,自然會佔據主要地位,比如,我們今天用父親的姓氏為子女傳承的姓氏,家譜的記載也是夫姓,理解了這一點,也就明白,我們為什麼說“龍的傳人”,而不說“鳳的傳人”。
网友:龙文化,是不是“封建皇权文化”?
以上的考古實證,證明龍文化的誕生,遠遠早于秦漢封建帝國,進入封建社會之後,龍文化被封建皇權所利用,罪不在龍文化。我們千萬要用學術的眼光來看待文化問題,比如,太陽崇拜,同樣是遠古崇拜,每個民族都有太陽神崇拜。但是,我們發現,進入封建社會之後,封建帝王們用龍來自比,同樣也用太陽來自比,僭越太陽崇拜,但是,我們不能因此來全盤否定太陽崇拜。因為,封建帝王利用龍文化,就要對龍文化趕盡殺絕,那麼,封建帝王還利用太陽崇拜呢,我們還要上天把太陽滅了? 龍文化,雖然被封建帝王利用,但是,幾千年來,主流的是平民的民俗文化,是和老百姓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在世界範圍內,唐人街、中國城,都有龍文化存在的空間,可見,龍文化和現代人文文化也能和睦相處。
网友:黄帝不是“龙的传人”吗?
有的網友說,黃帝不是龍的傳人,因為,有句話是“黃帝母附寶感大電光繞北斗星而孕”。這豈不是黃帝崇拜的似乎是“北斗星”,而非龍崇拜。 對這種文化論證的方法,我只能搖頭。首先,我們看“黃帝母附寶感大電光繞北斗星而孕”這句話是從何而來的?這句話是出自西晉學者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一書。而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記》並沒有類似的記載。 西晉學者皇甫謐的治學態度不夠嚴謹,這本《帝王世紀》在今天已經被認為並非"博而有據,足資考稽"之作。該書對於歷史地理的主要判斷,均為後世推翻。這個繞北斗星而孕的說法,不被歷代正史著作所採納,不足為信。所以,我們當作一個民間故事,姑妄聽之就可以了。拿這樣的民間故事當作黃帝不是“龍的傳人”的佐證,未免小題大大做了。
黄帝乘龙传说的文化真相
黃帝和炎帝的歷史存在,如今,基本上還是處於神話學的範疇,真正讓現代歷史學家尷尬的是,目前還沒有考古歷史遺跡來證明黃帝和炎帝的存在。但是,這也並不損害黃帝和炎帝作為中華文化的人文先祖,我們從文化血緣上講,炎黃子孫是完全正確的。有的人說,我們不是龍的傳人,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這個認識是錯誤的。 我呢,也就從文化史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我發現現在有的朋友,竟然認為龍是皇帝的座駕,說明黃帝不尊重龍文化。我們還是實事求是地還原這個傳說的真相吧。 《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從首山采了銅,在荊山湖邊鑄了一口大鼎,這時有天龍下界,垂下鬍鬚迎請黃帝上天。黃帝看到神龍邀請,當然喜不自勝,欣然接受神龍的邀請,跨上龍背,這時,黃帝的許多大臣和宮女也著急了,紛紛爬了上去,都想乘龍登天,沒有爬上去的人便死抓住龍須,結果龍須被拔掉了,而且還把黃帝的一隻弓也晃落下來。這樣,此處被稱作鼎湖,上了天的黃帝被叫作鼎湖龍。
黃帝都被稱為“鼎湖龍”,哪里有什麼輕蔑龍文化的意味呢?
國內部分民間機構,把西元前4856年,當作黃帝誕生的紀年,我們假定這個紀年是正確的,我們也可以發現,遠遠落後于龍文化的考古遺址的年代。
關於黃帝部分,我說了不少,其實,我的內心有些惴惴不安,畢竟,關於黃帝的記載,只限於文獻,即使《史記》中有記載,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制定西元前841年作為中國信史開端的人,恰恰是司馬遷本人。所以,關於黃帝的內容爭論,很容易滑向——你用一個故事說,我用一個故事說,說來說去,還是PK的是民間故事,這就背離了科學論證的原則了。所以,對於龍文化的歷史學論證,還是要以本文前半部分的考古遺址為主要參考證據,畢竟,那些是考古學的實證。
引用至裴鈺的人文說讀
您是第位來訪的貴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