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教政策:納稅錢補貼有錢人讀頂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至少先有個共識,就是人民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應該是公平的,不應該受到經濟狀況的影響。
實際情況當然不會這麼理想,從圖1可以看到,根據稅籍資料的研究,無論你把頂尖大學定義為台大、Top 5、Top 10 或 Top 20,都可以明顯看到,隨著家長收入增加,子女就讀頂大的機會也會上升,尤其在所得70百分位數後更是快速成長。
圖1
沈暉智.林明仁(2018),“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 — 以 1993–1995 出生世代及其父母稅務資料為例”,《經濟論文叢刊》
最近引發討論的私校補貼政策,從圖2可以說明,私校學生大約是公立學校學生的2-3倍,但到了所得80百分位數後,私校學生數量就會大幅下降,顯示台灣前20%有錢的家庭,子女就讀私校的比例是隨著收入增加而越來越低。
圖2
沈暉智.林明仁(2018),“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 — 以 1993–1995 出生世代及其父母稅務資料為例”,《經濟論文叢刊》
圖3中更可以發現,台大、陽明、清大、交大等頂尖的公立大學,每年學校花在每位學生上的支出超過40至55萬,而他們每年的學雜費是5-7萬元上下,這些學生的家庭,也是台灣收入最高的家庭。反觀,逢甲、淡江、東海等私立大學,每位學生能使用的資源只有約15至20萬,但他們每年的學雜費卻高達9-12萬,這些高負擔的家庭,收入的中位數也比較低。
圖3
沈暉智.林明仁(2018),“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 — 以 1993–1995 出生世代及其父母稅務資料為例”,《經濟論文叢刊》
因此,長期研究台灣高等教育的駱明慶教授才會說,大學的低學費政策,事實上是以一般納稅人的錢,補貼有錢家庭的小孩念公立大學
賴清德在宣布私校補貼政策時說,他閱讀相關研究後,意外發現,經濟比較弱勢的孩子,反而多數都念私立學校,這種狀況下造成很大的不公平,也增加經濟相對弱勢家庭的負擔,因此他主張政府有責任進一步地降低公私立大學之間的學費落差。
老實說,我完全可以理解他的「意外」,因為即使是相對有錢家庭的小孩,要進入頂尖大學也需要付出相當的努力,因此我們很容易就認為進入頂大是靠自己的努力,卻忽略了整體統計上,自身的努力,其實跟家庭背景是脫不了關係的。
《正義論》作者羅爾斯(John Rawls)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一個人願意做出的努力,是受到他的天賦、才能、技藝以及他可選擇的對象影響的。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天賦較好的人,更可能認真地做出努力。」
在羅爾斯的想法裡,努力並不是完全操之在你的。努力有家庭條件上的限制,例如一個必須負擔家計、長期睡眠不足的孩子,跟另一個家境優渥、可以提供各種教育資源甚至營養品的孩子,後者肯定更有努力的條件;努力也有讀書天賦上的限制,一個隨便讀就能Top 20、認真讀就能上台大的孩子,肯定比怎麼讀都考不上大學的孩子更有讀書的動力;努力也有社會觀感上的限制,例如在台灣,對電機有興趣的孩子,肯定比對音樂、美術有興趣的孩子更容易努力去發展自己的潛能。
所以,羅爾斯認為努力也算是一種「運氣好」,但天生的條件這是一個既定、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能做的,只是盡力讓天生弱勢的孩子,有更平等的條件去發展自我,用羅爾斯自己的話說:「自然分配談不上正義或不正義,天生擁有的社會地位也沒有正不正義之分,這些都只是自然事實。真正的不正義,是體制處理這些事實的方式。」
而如今,高等教育體制處理事實的方式,就是駱明慶教授說的,把納稅人的錢,拿去補貼有錢的家庭子弟念頂尖大學。為此,過去我們努力的方向是改變考招方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現在「類聯考」的考試分發已經是大學入學方案中相對少數的選擇,而透過繁星制度,上百所高中史上第一次有學生進入台大。學校本該是民主社會的縮影,更多元的學生組成,才能讓學生更容易適應民主機制,發展對不同收入階級的同理心,降低社會的衝突與暴力。
不過整體大學的結構性誘因仍沒有改變,公立大學依然是拿了政府更多資源,繳更低的學費。正面表述,這是對資優學生的嘉獎,但前述資料已經告訴我們,這更像是對有錢家庭的獎勵。另一方面,人數更多、家庭收入更低的私校學生,反而因此過得更加辛苦,資源更少、付出更多。因此,政府應努力降低公、私立學校的學費落差,一直是2000年起許多高等教育研究的共同結論。
我們是個對精英、天才、強人過度崇拜的社會,導致我們常忘了這些人的強,往往是建立在更優渥的背景之下,還忙著繼續把資源更集中在相對經濟優勢的家庭身上,漠視了尋常百姓的辛苦。許多為批評而批評的人,看到福利政策就說要排富,其實排富的、針對中低收入的高教補助一直都有,只是你們不關心,當然也看不見多數一般家庭想翻轉階級的承重負擔。這些人才是在政府財政收入連續成長後賴清德想幫助的對象,至於針對更細的收入階級劃分補貼金額,教育並不是合適的對象,原本補貼私校學費阻力就大,還要要求繳更多稅的家庭拿更少的補助?我想提出這種意見的人,只是希望政府什麼都做不了,好讓他們能繼續維持精英的優勢罷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的其他內容
以下我將分兩篇單分析柯文哲及民眾黨的支持者的幾種樣態,並說明柯文哲如何吸引這些人,以及這些人對柯文哲的三種「美麗誤會」,本篇是第二篇。
以下我將簡分兩篇單分析柯文哲及民眾黨的支持者的幾種樣態,並說明柯文哲如何吸引這些人,以及這些人對柯文哲的三種「美麗誤會」,本篇為第一篇。
如果侯友宜作為母雞的民調始終未見起色,地方的立委小雞們為了自保,黨中央高層為了避免被柯文哲奪走共主位置產生棄保甚至滅黨危機,屆時,也許郭台銘夢寐以求的「換侯」,也不是不可能的選項。
標榜進步價值的政黨,本來就應該被放大檢視。民進黨黨工被廠商性騷擾之所以會鬧得比國民黨、民眾黨嚴重,不僅是媒體操作,更是因為民進黨是三大黨中唯一承諾會實踐性平、並視之為核心價值的政黨,對民進黨的批評,許多都來自綠營內部的支持者。 昨天看到民眾黨曾被性騷擾的女性黨工無法理解,為何民眾黨不好好處理黨內的性
我爸常逼我聽他的「兒時趣事」,大致就是60年代一群鄉下野孩子利用撿來的、現成的材料,如石頭、樹枝或各式各樣的垃圾,好一點頂多是尪仔標,然後透過創造力跟想像力來完成一系列不同的遊戲。他的故事主要表達一種觀點:即使物質生活缺乏,但他所擁有的兒時樂趣跟回憶,卻遠超過現在日復一日玩平板的小孩。
無論是對中捷事故的罹難者,或是對三讀通過的同婚收養法案,網路上都能看到一大堆不堪入目的留言,而原因無他,僅僅是意識形態的不同,就能讓支持廢死、同婚的人,在他們眼中失去當人的資格。
以下我將分兩篇單分析柯文哲及民眾黨的支持者的幾種樣態,並說明柯文哲如何吸引這些人,以及這些人對柯文哲的三種「美麗誤會」,本篇是第二篇。
以下我將簡分兩篇單分析柯文哲及民眾黨的支持者的幾種樣態,並說明柯文哲如何吸引這些人,以及這些人對柯文哲的三種「美麗誤會」,本篇為第一篇。
如果侯友宜作為母雞的民調始終未見起色,地方的立委小雞們為了自保,黨中央高層為了避免被柯文哲奪走共主位置產生棄保甚至滅黨危機,屆時,也許郭台銘夢寐以求的「換侯」,也不是不可能的選項。
標榜進步價值的政黨,本來就應該被放大檢視。民進黨黨工被廠商性騷擾之所以會鬧得比國民黨、民眾黨嚴重,不僅是媒體操作,更是因為民進黨是三大黨中唯一承諾會實踐性平、並視之為核心價值的政黨,對民進黨的批評,許多都來自綠營內部的支持者。 昨天看到民眾黨曾被性騷擾的女性黨工無法理解,為何民眾黨不好好處理黨內的性
我爸常逼我聽他的「兒時趣事」,大致就是60年代一群鄉下野孩子利用撿來的、現成的材料,如石頭、樹枝或各式各樣的垃圾,好一點頂多是尪仔標,然後透過創造力跟想像力來完成一系列不同的遊戲。他的故事主要表達一種觀點:即使物質生活缺乏,但他所擁有的兒時樂趣跟回憶,卻遠超過現在日復一日玩平板的小孩。
無論是對中捷事故的罹難者,或是對三讀通過的同婚收養法案,網路上都能看到一大堆不堪入目的留言,而原因無他,僅僅是意識形態的不同,就能讓支持廢死、同婚的人,在他們眼中失去當人的資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摘 「家戶所得與進台大機率」的研究,是台灣首次以數據佐證:父母的經濟狀況確實影響子女的教育機會與資源。隨著台灣教育政策逐步開放更多大學,加上少子化的影響,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進入大學。然而,對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來說,孩子上頂尖大學的機率較低,通常只能選擇學費較高的私立大學。由於私立學校
Thumbnail
這問題一點都不小,可說是破壞既有階級架構的方法。在台灣由於分數跟學校的篩選關聯很重,若我今天考上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私校,學習門檻低,教授放水兇,玩了四年後畢業,這張文憑價值在哪?但若我真認為有這文憑,就具有知識分子的水準,會發生何事?
Thumbnail
學費高低各有利弊。在台灣學費低,一學分不到2000元,以通常一門課兩學分18週來說,一次翹課算222元,學生不珍惜,也不要求品質,反而只想要老師輕鬆給過。 在美國學費高,一學分50000元台幣,兩學分一週兩節,翹課一次損失5724元,上課睡覺20分鐘損失1145元。如果教授不認真,你不在乎嗎?
Thumbnail
臺灣2023年大學錄取率持續居高,但私校招生缺額仍未解決。在『華山論見』節目中,專家提出不同學校招生祕訣,提供多元選擇。少子化衝擊對教育環境造成影響,青年失業問題日益嚴重。此外,花蓮縣政府的青年發展中心提供創業平臺,成為花蓮青年圓夢的助力。
Thumbnail
2024出現重大變化的特色項目是財務體質。 不負責評論:財團是否發現教育改革30年,畢業生很難用? 不如企業自己辦大學,自己培訓自己用。台塑的確已經是這樣。 有錢不一定能好好辦學,但沒錢萬萬不能。以政府對辦學的重重管轄,以致高教學費如此低廉,私立學校從中學到大學,是時候逐漸展開貧富極端的風景。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得要富有,為了改善我們都有可能遇到的財務、健康、家庭、居住、交通、死亡和殘疾等問題,若只是一直抱持著窮人的思維與習慣,遲遲不培養自己養成致富的習慣,那麼貧窮只會跟著我們直到生命結束。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摘 「家戶所得與進台大機率」的研究,是台灣首次以數據佐證:父母的經濟狀況確實影響子女的教育機會與資源。隨著台灣教育政策逐步開放更多大學,加上少子化的影響,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進入大學。然而,對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來說,孩子上頂尖大學的機率較低,通常只能選擇學費較高的私立大學。由於私立學校
Thumbnail
這問題一點都不小,可說是破壞既有階級架構的方法。在台灣由於分數跟學校的篩選關聯很重,若我今天考上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私校,學習門檻低,教授放水兇,玩了四年後畢業,這張文憑價值在哪?但若我真認為有這文憑,就具有知識分子的水準,會發生何事?
Thumbnail
學費高低各有利弊。在台灣學費低,一學分不到2000元,以通常一門課兩學分18週來說,一次翹課算222元,學生不珍惜,也不要求品質,反而只想要老師輕鬆給過。 在美國學費高,一學分50000元台幣,兩學分一週兩節,翹課一次損失5724元,上課睡覺20分鐘損失1145元。如果教授不認真,你不在乎嗎?
Thumbnail
臺灣2023年大學錄取率持續居高,但私校招生缺額仍未解決。在『華山論見』節目中,專家提出不同學校招生祕訣,提供多元選擇。少子化衝擊對教育環境造成影響,青年失業問題日益嚴重。此外,花蓮縣政府的青年發展中心提供創業平臺,成為花蓮青年圓夢的助力。
Thumbnail
2024出現重大變化的特色項目是財務體質。 不負責評論:財團是否發現教育改革30年,畢業生很難用? 不如企業自己辦大學,自己培訓自己用。台塑的確已經是這樣。 有錢不一定能好好辦學,但沒錢萬萬不能。以政府對辦學的重重管轄,以致高教學費如此低廉,私立學校從中學到大學,是時候逐漸展開貧富極端的風景。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得要富有,為了改善我們都有可能遇到的財務、健康、家庭、居住、交通、死亡和殘疾等問題,若只是一直抱持著窮人的思維與習慣,遲遲不培養自己養成致富的習慣,那麼貧窮只會跟著我們直到生命結束。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