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IG 先做好花式炫耀大賽表演者的底層認知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話說上次寫到,想要在半年內把我多益 500 分的破英文拉到金色

後來特訓了一個月模擬考拉到了穩定 750~810 分左右,發現離金色只是最後一哩路,於是貪快將考試時間又提前了三個月。

第一次修正:三個月拿金色。

又再做了四、五次模擬考都穩定卡在這個區間,沒一次成功踏足 860 以上的領域,大抵上八百多出頭便是我的平台期。

於是又決定往後推一個月,第二次修正:四個月拿金色。

反正時間還夠,押在突破平台期後穩定金色維持一個月以上,再考。

IG 的本質就是魔幻花式炫耀大賽

上一段短文有點廢是不?畢竟是我本來會寫在 IG 上的短文,但我每次在 IG 發類似的文章會被嗆。

比如之前分享我想要花半年考多益金色擺脫破英文,便收到回覆如:

「不要多益考金色就說自己英文不爛欸,多益隨便考都金色。」

「多益還需要準備/補習/買書喔?」

等等的分享。

後來第一次模考分數履及 800 分,又很興奮地貼了模擬考成績單分享,便收到回覆如:

「哇你英文是真的很爛欸,因為我多益裸考 950 ,我以為妳說你英文很爛是裸考 900 的那種很爛。」

於是我沉寂了一陣,不再提到成績一事,後來於多益官網發現了一個分數區間散落表:

raw-image

才發現我至少前 15 %的水準,鬆了一口氣,還以為裸考 900 分以上的人佔了考生的 98 %。

不過在我又手賤發了這張圖之後,馬上又收到一個:

「前 15 % 沒有很強欸...。」

各位觀眾,以上的回覆都是不同人回的,絕非個案。

這種現象只會發生在 IG

直到某次去問老師問題,老師問我說想考幾分,我說金色 860 以上阿。

本以為又要被嘲笑了,老師竟回:「這麼高阿?」

咦?

學到了幾個教訓:

  1. 不要在 IG 發表任何自己不夠強的東西,我的圈子都會來嗆我。
  2. 反之,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行為,當然上述人員也不是樣樣能力都完美,但我應該沒有指著甲說可是你收入很低、指著乙說可是你腿很短、指著丙說可是你老婆很醜。
  3. 明白為什麼我隨便一句話也都會被指為歧視,因為我的圈子右派居多,都直接開嗆的,我也不會被嗆一嗆就變成左派。是以走向群眾後當然容易無心之語就傷害到愛與和平的一般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書羽
10.4K會員
286內容數
愛情、職場、社會、親情、理財等事中的黑暗面,不能講的現實,有能者看了懷疑自己,無能者看了罵我社會亂源。
鄭書羽的其他內容
2025/01/13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Thumbnail
2025/01/13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今年 5 月 21 日決定要重新開始讀英文,並拿到多益金色至今,是特訓的第二個月。 特訓前水準是裸考 600 分。 特訓第一個月後是「摸到 800 分」。 那麼現在第二個月結束,是不是要從 800 分 到突破上限 1000 分了呢? 沒有,要是學習能這樣用加法就好了。 高速成長只適用在低
Thumbnail
從今年 5 月 21 日決定要重新開始讀英文,並拿到多益金色至今,是特訓的第二個月。 特訓前水準是裸考 600 分。 特訓第一個月後是「摸到 800 分」。 那麼現在第二個月結束,是不是要從 800 分 到突破上限 1000 分了呢? 沒有,要是學習能這樣用加法就好了。 高速成長只適用在低
Thumbnail
這麼神經質的標題,對此,有些人姑且會嗤之以鼻。 可當你點進來看的時候就意味著什麼呢? 你會發現自己浪費了幾秒鐘點開我這篇文章。🙃 對不起我的錯。 言歸正傳,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去相信別人勝過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這麼神經質的標題,對此,有些人姑且會嗤之以鼻。 可當你點進來看的時候就意味著什麼呢? 你會發現自己浪費了幾秒鐘點開我這篇文章。🙃 對不起我的錯。 言歸正傳,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去相信別人勝過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學到了幾個教訓:不要在 IG 發表任何自己不夠強的東西,我的圈子都會來嗆我。反之,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行為,當然上述人員也不是樣樣能力都完美。明白為什麼我隨便一句話也都會被指為歧視,因為我的圈子右派居多,都直接開嗆的,我也不會被嗆一嗆就變成左派。是以走向群眾後當然容易無心之語就傷害到愛與和平的一般人。
Thumbnail
學到了幾個教訓:不要在 IG 發表任何自己不夠強的東西,我的圈子都會來嗆我。反之,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行為,當然上述人員也不是樣樣能力都完美。明白為什麼我隨便一句話也都會被指為歧視,因為我的圈子右派居多,都直接開嗆的,我也不會被嗆一嗆就變成左派。是以走向群眾後當然容易無心之語就傷害到愛與和平的一般人。
Thumbnail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如果我有這個能力我就去外商了。外商挖角開的薪水都是 +40% 起跳的,我通常都是忍痛拒絕,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人家開的職缺要求都有寫要英文精通。但我履歷上寫的是英文中等,沒放多益成績 結果發現這樣外商人資還是會寄挖角信,可能產生了朦朧的美感吧?
Thumbnail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如果我有這個能力我就去外商了。外商挖角開的薪水都是 +40% 起跳的,我通常都是忍痛拒絕,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人家開的職缺要求都有寫要英文精通。但我履歷上寫的是英文中等,沒放多益成績 結果發現這樣外商人資還是會寄挖角信,可能產生了朦朧的美感吧?
Thumbnail
因為我從小一直被挑剔,長大之後變成了一個容易自我審判與批評他人的法官,而且還不覺得自己是法官。 「我只是為你好啊~~」 「我用心良苦~~」
Thumbnail
因為我從小一直被挑剔,長大之後變成了一個容易自我審判與批評他人的法官,而且還不覺得自己是法官。 「我只是為你好啊~~」 「我用心良苦~~」
Thumbnail
上週末在學校的應用軟體課程學習FB跟IG的運用,本來覺得自己平常就有在FB貼文,也有在經營粉絲頁,所以覺得基本的功能自己會使用就好。 當老師提到世代差異可以用FB跟IG來做區分時,我才突然想倒,幾天前在FB分享了一篇陪太太去看診復健的文章,當天跟朋友去宜蘭玩的小女兒就發訊息回來關心,原來她平常都是都
Thumbnail
上週末在學校的應用軟體課程學習FB跟IG的運用,本來覺得自己平常就有在FB貼文,也有在經營粉絲頁,所以覺得基本的功能自己會使用就好。 當老師提到世代差異可以用FB跟IG來做區分時,我才突然想倒,幾天前在FB分享了一篇陪太太去看診復健的文章,當天跟朋友去宜蘭玩的小女兒就發訊息回來關心,原來她平常都是都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Thumbnail
這些不夠認識自己的部份就像在身上打洞,然後任由別人拿認為對你好的引擎來塞,久而久之雖然可以跑得很遠,終究會發現這好像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又或者一輩子的憨傻下去。
Thumbnail
這些不夠認識自己的部份就像在身上打洞,然後任由別人拿認為對你好的引擎來塞,久而久之雖然可以跑得很遠,終究會發現這好像不是你要去的地方;又或者一輩子的憨傻下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