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反過來問,這社會有女生沒遇過性騷擾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期Me too風波鬧這麼大,身邊親友一定多少會聊到這個話題。而我從觀察大家說話的模式之中,仍然覺得我們社會是真的很容易先以”女生有罪”來推定事件。

一、這波Me too把其他重要新聞給蓋掉了

二、演藝圈/社會本來就很亂,有的女生也的確很敢

三、連美容院的男設計師也被女顧客控告性騷擾,這工作也太難做了

四、現代這麼開放,現在還有多少女生是完全沒有性經驗的

以上是我大致聽過身邊親友各種長篇大論之中截取到的四個重點。
我發現即便人們知道性騷擾不對,性侵很糟,但在事實未明以前,人們話裡話外都偏向先認為女性有罪。

社會似乎都認定”男生本來就這樣”很正常,所以”女生要自己懂得避開”,不然就是妳的錯????????????

所以事件發生時,我們總是可以從下面的選項中找出我們想讓女性安靜的理由:

1.妳想太多

2.妳穿太少

3.妳沒拒絕

4.妳勾引

5.妳深夜出門

6.妳喝太醉

7.妳去了龍蛇混雜的地方

8.妳要有禮貌、懂幽默、人溫柔、顧場合、通情理、知世故,總之不可以讓別人處境尷尬

9.妳沒要夠錢

有了以上的重重保障,風險這麼低,哪頭野獸還會害怕自己出爪時手不會被切掉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香一縷的沙龍
3會員
12內容數
梅香一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6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2024/03/16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2023/07/05
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以前在某間公司工作時,曾有一位後進的晚輩跟我抱怨某位男同事太喜歡開黃腔,她聽得很受不了。 那位男同事也在現場看著女同事對我半是撒嬌半求救。 我腦袋一轉就對女同事說:「妳上網找一張法院傳票,先PS他(男同事)的名子上去,然後傳Line丟給他,跟他說「『再有下次,下次就寄真的給他。』」
Thumbnail
2023/07/05
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以前在某間公司工作時,曾有一位後進的晚輩跟我抱怨某位男同事太喜歡開黃腔,她聽得很受不了。 那位男同事也在現場看著女同事對我半是撒嬌半求救。 我腦袋一轉就對女同事說:「妳上網找一張法院傳票,先PS他(男同事)的名子上去,然後傳Line丟給他,跟他說「『再有下次,下次就寄真的給他。』」
Thumbnail
2023/07/03
最近在找租房,免不了也要一直看各種不同的房子。 小女不才,看房、找房、租房也算小有經驗,但真的只能說:永遠有人可以解鎖我的人生成就。 我到一樓便聽見有人在唱卡拉OK,結果不是別人,正是要帶我看房的房東。一上二樓我便看見滿滿卡拉OK風格的客聽。 「這是……」我起個頭,房東立刻接話。 「這是客廳,我們都
Thumbnail
2023/07/03
最近在找租房,免不了也要一直看各種不同的房子。 小女不才,看房、找房、租房也算小有經驗,但真的只能說:永遠有人可以解鎖我的人生成就。 我到一樓便聽見有人在唱卡拉OK,結果不是別人,正是要帶我看房的房東。一上二樓我便看見滿滿卡拉OK風格的客聽。 「這是……」我起個頭,房東立刻接話。 「這是客廳,我們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如果很多事情這樣就算了,人就會慢慢的死掉。」簡簡單單的一句劇中台詞卻包含了多種意思。受害者一句「算了」,想掩飾身心創傷,將之深埋記憶,殊不知未討回的公道,隨時會反噬自己;加害者往往一句「算了」,想將事情就此別過,卻不知道引來了更大的浪潮撲向自己,人也不是鐵石做的,幾次大浪就足以摧毀一個人。「不要這
Thumbnail
「如果很多事情這樣就算了,人就會慢慢的死掉。」簡簡單單的一句劇中台詞卻包含了多種意思。受害者一句「算了」,想掩飾身心創傷,將之深埋記憶,殊不知未討回的公道,隨時會反噬自己;加害者往往一句「算了」,想將事情就此別過,卻不知道引來了更大的浪潮撲向自己,人也不是鐵石做的,幾次大浪就足以摧毀一個人。「不要這
Thumbnail
- 今天中午又看到了一篇新的Metoo文章,現在主角是誰我都不特別感到意外,這些事情的發生行之有年,只是我們這個社會比較傾向責怪受害者,「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那你當時為什麼不大叫不掙扎?」、「你是不是想要錢?」、「你為什麼現在才講?趕流行嗎?」不能責怪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因為大家都希望為受害者塑造
Thumbnail
- 今天中午又看到了一篇新的Metoo文章,現在主角是誰我都不特別感到意外,這些事情的發生行之有年,只是我們這個社會比較傾向責怪受害者,「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那你當時為什麼不大叫不掙扎?」、「你是不是想要錢?」、「你為什麼現在才講?趕流行嗎?」不能責怪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因為大家都希望為受害者塑造
Thumbnail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梳整一下寫下來。近期台灣在#metoo效應影響下,許多人”開始關注”有關於性騷擾與性犯罪等議題,可以說是比起其他國家慢了幾年,從很久之前到現在一直有在發生的事,而現在才開始被重視的一個社會運動。 從新聞事件中,除了看到人設崩塌(這是另一個議題了),主要是性騷擾與性犯罪
Thumbnail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梳整一下寫下來。近期台灣在#metoo效應影響下,許多人”開始關注”有關於性騷擾與性犯罪等議題,可以說是比起其他國家慢了幾年,從很久之前到現在一直有在發生的事,而現在才開始被重視的一個社會運動。 從新聞事件中,除了看到人設崩塌(這是另一個議題了),主要是性騷擾與性犯罪
Thumbnail
2023年5月31日由民進黨前黨工爆料作為吹哨,開始台灣一連串Me too事件,新聞報導和社群平台無間斷地播送相關議題,甚至連行銷社團都有相關解析文,但這樣全民性的關注是好?能推動更多的受害者保護網?還是只是對更多性侵和性騷受害者帶來痛苦? 本文分享性侵受害者的觀點。
Thumbnail
2023年5月31日由民進黨前黨工爆料作為吹哨,開始台灣一連串Me too事件,新聞報導和社群平台無間斷地播送相關議題,甚至連行銷社團都有相關解析文,但這樣全民性的關注是好?能推動更多的受害者保護網?還是只是對更多性侵和性騷受害者帶來痛苦? 本文分享性侵受害者的觀點。
Thumbnail
那些傷害的重點可能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並沒有被重視甚至沒有被真正的看見、聽見。 還可能會反覆地被提醒,或是被迫噤聲、遺忘, 彷彿只要受害者忘了或是認同加害者就不存在傷害的事實。
Thumbnail
那些傷害的重點可能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並沒有被重視甚至沒有被真正的看見、聽見。 還可能會反覆地被提醒,或是被迫噤聲、遺忘, 彷彿只要受害者忘了或是認同加害者就不存在傷害的事實。
Thumbnail
METOO事件延燒,政治圈、名嘴、演藝圈、教育圈,似乎無處不在。 越多越來的惡行惡狀,被勇敢接露,各種人設的崩塌,以及我們不斷冒出的問號:「他怎麼敢?」 在某個勇敢說出來的故事當中,有人提到「當場發作」很重要,對於這個部份我也很有共鳴,因為,實在太難了!
Thumbnail
METOO事件延燒,政治圈、名嘴、演藝圈、教育圈,似乎無處不在。 越多越來的惡行惡狀,被勇敢接露,各種人設的崩塌,以及我們不斷冒出的問號:「他怎麼敢?」 在某個勇敢說出來的故事當中,有人提到「當場發作」很重要,對於這個部份我也很有共鳴,因為,實在太難了!
Thumbnail
我希望有更好非受害者角度去陳述,讓這一切看起來不像說教。但就跟怎麼不讓性平事件發生一樣,我想不出來。 我也希望這篇文看起來不像要製造性別對立,然而對立是我造的,還是引發性平事件的人? 總是有人在我想平等尊重時告訴我他不值得。
Thumbnail
我希望有更好非受害者角度去陳述,讓這一切看起來不像說教。但就跟怎麼不讓性平事件發生一樣,我想不出來。 我也希望這篇文看起來不像要製造性別對立,然而對立是我造的,還是引發性平事件的人? 總是有人在我想平等尊重時告訴我他不值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