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too議題延燒下的被害者們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023年5月31日由民進黨前黨工爆料作為吹哨,開始台灣政治界、演藝界、戲曲界、補教界等一連串Me too事件,新聞報導和社群平台無間斷地播送相關議題,甚至連行銷社團都有相關解析文,但這樣全民性的關注是好?能推動更多的受害者保護網?還是只是對更多性侵和性騷受害者帶來痛苦?
圖片截取聯合新聞網 噓!星聞因涉及人數龐大還整理了懶人包,且不乏形象良好公眾人物

性騷事件受大眾關注,為什麼對被害者是痛苦?

不是每一位性騷或性侵被害者的身心狀態可以接受短時間內頻繁接觸相關議題,會導致被害者再度體驗到被害情景,引發過度警覺、焦慮、恐慌、失眠等一系列極度不舒服的狀況,甚者影響生活和工作。

無處不在的性騷資訊,促發創傷再度體驗

回想被性侵後長達2年以上的時間,我對於生活中所有的資訊來源都十分緊張和焦慮,滑Facebook或看新聞時,只要瞥到有“性騷”或“性侵”這兩個詞彙我會盡可能的避開。
不過防不勝防,曾經有一次和朋友在聚餐時,朋友提及自己工作單位發生性騷擾案件,加害者受到處分,傾聽的過程還慶幸自己心靈狀態開始穩固沒有任何反應,最棒的是加害者被處罰,受害者也沒有被閒語,但大家一結束話題,就是這寧靜不到一秒鐘的時刻,我就瞬間被拖回自己被害的當下...
被拉回被害當下的回憶場景是很無奈的一件事,無法抗拒,卻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身上時常上演
被跩回被害當下,身體無法受控的會讓自己完整重新體會事情發生時,所有情境、聲音和恐懼,所有細節!不是只有Apple Vision Pro等級,如果你有看3C科技相關KOL在網路上開箱他們在發表會上的體會,有多麽震撼,畫面有多麽栩栩如生,被害者身心靈“被迫”體驗到的真實感是現代科技無法睥睨。
真實到身體以為又遇到脅迫,馬上切換成原始動物反應,心臟拼命地跳動到開始會喘會想要嘔吐,身體面對恐懼的反應是無法控制的抖動和流淚,接下來倉皇地逃離現場,留下我充滿疑惑的朋友。
不告而別離開聚餐,並不能減緩痛苦,一但開啟了重返創傷的機制,就有可能要面對難以入睡、難以維持睡眠、無力、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憂鬱、易受驚、想自殘等狀況好幾日。當初朋友一次簡短的分享,我已經花費近乎一個禮拜才恢復相對平穩的心理狀態。
無法想像此次Me too議題延燒期間,身心狀況不穩的被害者要如何躲過鋪天蓋地的性騷資訊。
創傷的再度體驗,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影響被害者的情緒和生活,是個痛苦的過程

Me too,帶來更多的支援和支持

政黨團體前黨工的發聲,原本以為透過新聞只會成為政治宣傳和攻擊的手段,但這勇敢的舉動,讓更多受害者有勇氣為自己發聲。
每一次的受害發言,都在敲打社會警鐘,提醒著避談或忽略“性議題”的人們,這是一個我們需要關注的人類議題!除了增加對性教育的重視度,更該減少對受害者的批判與質疑

孤舟燈塔,讓更多性騷/性侵被害者看見被接納

最近每位公開自己是性騷被害者的臉書貼文都湧入上千則安慰和鼓勵留言,讓不少人看見
“原來!在我覺得最孤立無援時,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我也不會被大量酸民攻擊自己不檢點,人們會選擇給我溫暖。”
讓不少受害者更有勇氣說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相,因為她/他對現在的社會氛圍感到安心,知道在現在這個時間點說出,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溫柔接住自己的傷,並且給予支持,當然指出加害者的同時,也希望阻止更多傷害發生。
很喜歡于美人在自身臉書寫下的一段話:
“Me too有盡頭嗎
其實Me too看不到盡頭
因為Me too是飄蕩在黑夜大海中孤舟的燈塔
也許妳(你)覺得燈塔在光亮處而你在黑暗處
但燈塔可是用盡全力向你投射
讓妳(你)看見燈光掃過之處
是滿滿的孤舟
所以妳(你)不孤單
Me too不是為讓人絕望而存在的
是為了帶給人希望的
讓願意挺身而出的人被看見,並給看見的人勇氣。
因為你的勇氣,阻止更多的無辜者被邪惡所捕獲,
讓所有的苦難都有了意義!”
截圖自于美人臉書,貼文獲得7.4萬讚,文中點出Me too事件對於受害者而言如燈塔

Me too浪潮帶來什麼改變?

綜觀電視新聞媒體多把焦點放在描述受害人被性騷過程,以前加害者如何做出反應,比較少關注如此大浪之下,政府有何作為?或者整體社會制度是否有因此改變,大眾是否更加重視性教育,成為一個更健全的社會體質?
真心希望此次的浪潮不是只有帶來媒體流量,而是可以為受害者織成更安全的保護網,也提高大家對性教育的重視,減少更多性暴力產生。
這邊參考中央通訊社新聞,簡單整理目前公家機關在Me too浪潮下的應對

1.總統致歉,3方向改革性平

引述總統臉書公開貼文,此次改革三個方向
第一、要參酌國際做法,並且結合專家意見,訂定性騷擾樣態指引,來作為職場、校園等各環境的性平準則及性平教育的參考。從源頭開始,都要更進一步地互相自我教育。
第二、重新檢視現行性平申訴機制的實用性,在工作場所內部的申訴制度無法有效運作時,強化或建立公權力介入的外部機制,用更健全、有效及可信賴的申訴制度,來保護受害者不受恐懼的申訴權利。
第三、跨部會進行性平法規總檢討,希望凝聚跨黨派及社會共識,理性務實且負責任地提出修法,並且力求在立法院下個會期列為優先法案。
期望教育部、衛福部、勞動部積極共同商討,最新消息為,性平修法草案7月中旬前會送立院審查。
相關新聞連結:
總統蔡英文針對性別平等議題提出改革方案,圖片擷取自中央通訊社

2.人權會呼籲受害者加入訪查計畫和呼籲政府完善機制

國家人權委員會在監察院舉行「猥褻也是性侵害,請支持兒少安置機構與校園MeToo運動」記者會,點出訪查過程發現台灣社會對「猥褻也是性侵害」概念不足,導致有些案子沒有照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的機制處理,更有委員表示受害者對國家處理案件信任度不高且缺乏支持受害者環境,導致徒有法令。
相關新聞連結:
國家人權委員會提出呼籲,圖片擷取自中央通訊社

3.議員提案「建請調整性侵害及性騷擾被害人補助要點」,延長申請補助期限,連署通過

嘉義市顏色不分藍綠支持性專區顏色田慎節議員表示,被害人補助申請時限應該考量被害人心理或環境因素,在事發後,可能無法即刻尋求社工或法律途徑幫助,例如性騷擾報案後如果進入行政申訴流程,時間可能會超過3個月,而嘉義市被害人補助申請期限為事發內3個月,美意可能無法提供被害者支助,因此補助申請期限應該得以延長。
相關新聞連結:
嘉義市議員顏色不分藍綠支持性專區顏色田慎節在議會提案調整性侵害及性騷擾被害人補助要點申請時限,圖片擷取自中央通訊社

不夠!這樣的改變仍然不夠!

雖然自己或許不能為全體受害者發言,但就我所經歷的過程,深刻感受到這樣的改變是遠遠不夠!
1.受害者在配合案件偵查過程中,部分員警未通知相關權益,例如可以要求由心理諮商師陪同等,由部分員警言語以及不熟悉辦案業務造成受害者二度創傷。
2.部分社工訓練不足,在陪同受害者過程中,欺騙受害者或者責怪受害者。
3.性侵後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對身心影響程度,並非15次的免費諮商資源可以協助受害者恢復到穩定身心狀態,也不是再延長1次,總共30次的諮商資源可以完成的。
諸如此類的狀況,讓受害者並不能在所謂的“社會安全網”中獲得喘息,反而是再一次傷害,並崩解對社會的信任。

房思琪,在Me too大浪下的選擇

在議題延燒的初期,我,這位性侵被害者,是選擇迴避所有相關訊息的,因為我不確定現在身心狀況相對穩定的自己,是否可以在這波大浪掏洗下持續保持完整,會不會因為回憶湧現而再次破碎不堪,但議題探討的人群廣度已經涵蓋我生活中大部分的社群平台,在一篇分享身心靈課程的文章內,我看到作者分享過往被男友硬上的經驗,閱讀過程中我也被擊倒了,開始呼吸急促,難以入睡,入睡後被噩夢驚醒,痛苦感和孤立無援感急速增加並增強了想自殘的意識,幸好再另外一半的陪伴下,就又恢復了平靜感,隔天也可以正常社交。
這一次的經驗,讓我發現我已經不是過往的自己,可以明確知道何處可以尋得穩定可靠的支援,也可以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的狀況下,嘗試一些方法讓自己擁抱現實和安全。
因此我嘗試去閱覽此次風波中被害者們寫下的性騷經歷,我確實從他們的臉書貼文感受到發抖的雙手要打出這些內容有多麽不易,也受到下方留言民眾的鼓舞,大家是多麽的和善接住受害者,特別是旅法網紅,明知道自己在他人眼中可能不是“完美受害者”仍願意站出來(說實話,人本不完美,為什麼要求被害者也要完美不能犯傻?)。
謝謝站出來說出傷痛的人們,謝謝在下面聲援的人們,你們讓我在性侵發生時被破壞殆盡的社會信任感獲得了一些重建(畢竟醫院驗傷醫師、辦案警員、社工都給我不太好的回憶,讓我懷疑他們到底是來幫助我還是順道踩我一腳的),你們也讓我鼓起勇氣,決定試著用我的方法給予其他被害人更多溫柔和接納。
我,是一個性侵被害者,我曾在受害當下面臨無人支援還被中年婦女罵“又沒什麼!別擋路!”,報案後,遭遇警方受理與後續偵查期間不當處理,即使痛苦也嘗試繼續工作以支付諮商費用,發生在身心靈上的變化讓我快不認識自己,覺得自己就像碎裂掉的玻璃,是不可能拼湊完全,但!我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嘗試很多方法!想要脫離創傷泥沼!雖然我完全從創傷中復原,但我想要分享我的歷程,讓更多人可以理解被害人,也讓被害人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
Ti voglio bene. 我衷心希望你們都好。
(義大利文中對親人朋友的“我愛你”,直翻為“我想要你好”)
光玻
光玻
喜歡被陽光照耀的暖,因為之後看什麼都是燦爛的。喜歡隔著玻璃看,因為一切都是透明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