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趣---工作本身不會有樂趣。工作的樂趣,需要你自己挖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唯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你才能在工作職場悠遊自如



女兒要跟朋友去泰國玩,前一個月就忙著大肆採購用品。出發前兩天晚上,在家接連換了五套五天要穿的衣服,問我跟太太好不好看。

看著女兒穿得漂漂亮亮要去玩,做爸爸的當然看得很開心,但是卻又覺得好笑。

理工男個性的我,不管在國內或去國外旅遊,我大概只要花一二十分鐘,就可以把行李打包好。或許因為出去旅遊太多次,早就養成了整理行李的SOP。

牙刷、刮鬍刀、古龍水、充電器….,該帶的東西都在我的腦袋裡,完全不用思考,隨手就可以丟進行李箱裡。差別就只在於旅遊的天數,需要帶多少內衣褲。如果可能出席正式場合,頂多再多帶一套西裝跟皮鞋,That’s all。

所以看著女兒,為了出國旅遊鄭重其事地做準備,覺得很好笑。

raw-image

以前上班當業務的時候,出國對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機場把手機關機。唯有在手機關機的狀態,不會有客戶主管打來煩我,我才可以完全放鬆。

看著也已經出國好幾次的女兒,又為了出國大張旗鼓,我雖然覺得好笑,但是卻也覺得這樣很好。把出國當作一回事,費心的準備好衣服配飾,充滿期待地做好計劃,賦予旅遊一種儀式感,這樣一直到旅遊結束,可以享受到許多的樂趣。

像我這樣,每次把旅遊當作出差,即使旅途好玩,也少了許多生活樂趣。

同樣做一件事,有人可以把它做得興致盎然,也有人把它做得枯燥無奈。

我在桂林的漓江船上,看過一個老先生表演放鳥抓魚,老先生意興闌珊,我看那隻鳥也抓得不甘不願,明明是很有趣的表演,大家看完也沒想多談。

同樣一件事 可以很有趣

raw-image

在京都嵐山的渡月橋附近,有許多人力車在招攬遊客。我跟太太去自由行的時候,本來沒興趣搭乘,但是太太說他們都是打工的大學生,我們於是決定捧場。那些大男生,不但穿著傳統車夫的服裝,一邊用力的拉車,一邊唱傳統歌謠,還會回頭對我們開玩笑,看起來十分樂在工作,也表現得非常盡心。

原本只是想捧場,坐完以後,卻獲得了許多的樂趣,很值得。

從事一件工作,有人做得開開心心,也有人做得厭世煩心。你在便利商店裡,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差別。有的店員精神滿滿活力充沛,不但應對親切,還會跟客人玩笑對談。另外一些店員,不但臉很臭,應對態度也往往惹人生氣。

同樣在便利商店工作,也許有的人家境富裕,也許有的人經濟拮据。但是大家同樣擔任便利商店的店員,在這個工作場域,大家的立足點都一樣。你做得開心甘願,你每天上班都充滿樂趣。你做得不甘不願,上班又怎麼會有樂趣?

raw-image

更何況,你服務親切態度良好,熟客也會回饋給你友善的態度,你把工作造成良性循環,你工作起來會更加愉快。如果你總是對客人無禮冷漠,萬一遇到脾氣不好的客人,跟你起了衝突,你工作的地方,不就越來越像地獄?

我在「機會」一篇裡,有寫過一個做百元理髮的女生,把一個消費很低的工作,做得風風火火,吸引了很多的忠誠粉絲,也因此賺了很多錢。

什麼工作有樂趣?很少。

人生又有什麼樂趣?看人。

我有許多退休的朋友,每天忙著種菜、爬山、當志工,忙得不亦樂乎。我也有很多退休的朋友,每天要發幾十個Line訊息給我,每天在家喊無聊沒事做。同樣退休,同樣沒有經濟壓力。有人活得很有趣,有人過得很無聊。

差別在哪裡?

如果你以為,你工作得很無趣,都是別人的關係。甚至你以為,你的生活很無趣,都是因為家境不好的關係。法蘭克恐怕你,歸罪了錯誤的原因。

raw-image

真正的原因是,你本來就是一個無趣的人,你本來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Youtube跟抖音裡,常常都有好笑有趣的影片。有人在市場擺攤,叫賣的口訣一流,不但通順好笑,聽起來甚至像首詩。有人在餐廳廚房工作,切菜刀削的功夫一流,簡直神乎其技。他們都在不起眼的工作當中,找到許多樂趣。

以前我們當業務,在工作壓力大,或者是無聊的時候,會聯合起來作弄主管同事,甚至客戶。在大家看到作弄成功的效果時,ㄧ起開懷大笑,為無聊的工作尋找樂趣。我們也會在長期的忙碌工作之後,趁著空檔,相約泡溫泉摸魚,自己尋找樂趣。

我的媽媽跟我的岳母年齡相近,她們都八十幾歲了。我的媽媽二十年前罹患糖尿病,後來又因為脊隨開刀的副作用,走路不方便。但是,她仍然像個過動兒,成天想要出去玩。沒事時就刺十字繡,做手工藝品,永遠閒不下來。

我的岳母罹患帕金森症,走路也不方便。她因此心情沮喪,對所有事都不感興趣。不管我太太幫她安排多少活動,認識多少親切關心她的人,她都只想去見上帝。無奈的是,我們都沒人知道,上帝什麼時候,才會召喚她。

工作有什麼樂趣?人生又有什麼樂趣?

沒有!所有的樂趣,都是我們自己尋找自己生起。同樣出國旅遊,對我來說,就像是出差一般的例行公事,沒有太大的樂趣。但是對我女兒來說,它就是一件可以全心投入的事。她從事前準備到旅遊回來,都獲得了很大的樂趣。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每個人都有許多困難,都有許多煩心事。如果你因為這樣,把每個人都不得不做的工作,歸類成一件不得不做的煩心事,你會工作得很痛苦。最悲哀的是,你在工作上,會表現得越來越差,永遠不會有成就。

法蘭克在文章裡寫過很多次:

做人要甘願!

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如果你真的工作得毫無樂趣,請聽法蘭克的建議,從現在開始:

1. 重新審視工作: 看看為什麼有人做得開心,為什麼自己做得無力?

2. 改變工作態度: 不要一直怪老闆怪主管怪同事,試試看如果放下這一切怨懟,只專注在自己被分派的工作上,一個月後,會不會做得比較甘願?

3. 尋找工作樂趣: 每一件工作,一定都會有好玩的地方。或許是把報表做得更漂亮,或許是買杯飲料,請幫你忙的同事.....,你得自己去找。

工作本身不會有樂趣。工作的樂趣,需要你自己去挖掘。


***進階管理專欄「管理成功心法」:


延伸閱讀:

1. 當工作是一種樂趣時,生活是一種享受---天下雜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56832?from=search

2. 看待工作的眼光,決定了你是否幸福---經理人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3316


Frank .Tzeng

曾經擔任日商、德商及本土企業主管。縱橫職場跌跌撞撞三十年,有收穫,有成就,有失落,也有感傷。

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夠對職場的朋友有所幫助,因而知道在工作上,應該避免的謬思,和值得努力的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專家法蘭克
217會員
365內容數
走過職場三十年,法蘭克想在這裡跟你分享,如何讓自己在職場上丹田充沛,思慮清明的內功心法。
職場專家法蘭克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如果達文西不知道自己對藝術科學有興趣,他不可能花一輩子搞這些事。如果愛迪生不知道自己對發明有興趣,他不可能會持之以恆。
Thumbnail
2025/03/27
如果達文西不知道自己對藝術科學有興趣,他不可能花一輩子搞這些事。如果愛迪生不知道自己對發明有興趣,他不可能會持之以恆。
Thumbnail
2025/03/14
走過職場三十年,相信我的經驗和感想,應該會有值得你參考的地方。為方便朋友選讀,謹將本專欄連結整理如下,希望你能夠找到,對你有幫助的文章。
2025/03/14
走過職場三十年,相信我的經驗和感想,應該會有值得你參考的地方。為方便朋友選讀,謹將本專欄連結整理如下,希望你能夠找到,對你有幫助的文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同樣做一件工作,有人做得開開心心,有人做得厭世煩心。
Thumbnail
同樣做一件工作,有人做得開開心心,有人做得厭世煩心。
Thumbnail
對現在的組員來說,玩樂和休息真能兼顧?
Thumbnail
對現在的組員來說,玩樂和休息真能兼顧?
Thumbnail
無論是新鮮人求職或是職場老鳥,面對職涯心裡總是會有個盤據已久的疑問「我的興趣能不能變成工作?」,你覺得呢?興趣該不該變成工作呢? 那麼我們用一個情境來做思考,大多數的人都會喜歡出國旅遊,如果有一個人非常熱愛旅遊,於是他依照自己的興趣找了一份導遊的工作,是不是就非常符合興趣呢? 這是在真實的情況下,我
Thumbnail
無論是新鮮人求職或是職場老鳥,面對職涯心裡總是會有個盤據已久的疑問「我的興趣能不能變成工作?」,你覺得呢?興趣該不該變成工作呢? 那麼我們用一個情境來做思考,大多數的人都會喜歡出國旅遊,如果有一個人非常熱愛旅遊,於是他依照自己的興趣找了一份導遊的工作,是不是就非常符合興趣呢? 這是在真實的情況下,我
Thumbnail
在台灣忙完了好幾個月不眠不休的工作行程後,好不容易熬到了好難得的假期。其實也不能算是假期,只不過是一個要出國完成的工作,正好結束後能碰到幾天清閑而已。要去的國家,正好也是有家在那的,所以忽然,本來好討厭的出國工作,竟然變成好期待的一件事...
Thumbnail
在台灣忙完了好幾個月不眠不休的工作行程後,好不容易熬到了好難得的假期。其實也不能算是假期,只不過是一個要出國完成的工作,正好結束後能碰到幾天清閑而已。要去的國家,正好也是有家在那的,所以忽然,本來好討厭的出國工作,竟然變成好期待的一件事...
Thumbnail
一個要出國完成的工作,正好結束後能碰到幾天清閑而已。要去的國家,正好也是有家在那的,本來好討厭的出國工作,竟然變成好期待的一件事。聯絡好了在當地的好朋友兼室友,我在最後一刻拿了簡單的衣物,也沒有行李的,抓了護照就往機場的方向去。出國對我來說,真是一件像是去巷口吃碗麵那樣的一件事情而已。
Thumbnail
一個要出國完成的工作,正好結束後能碰到幾天清閑而已。要去的國家,正好也是有家在那的,本來好討厭的出國工作,竟然變成好期待的一件事。聯絡好了在當地的好朋友兼室友,我在最後一刻拿了簡單的衣物,也沒有行李的,抓了護照就往機場的方向去。出國對我來說,真是一件像是去巷口吃碗麵那樣的一件事情而已。
Thumbnail
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 不過公司很照顧員工,每年會有國內外旅行不只一次,幹上主管出國的機會更是多,不管是員工旅遊,或是出國開會。所以慢慢變成在台灣的時間大部分都在工作,而休閒,消費的時間都是在國外。 而我自己,則是獨自走過中國北,上,深,廣,安徽,新疆,緬甸,吳哥...... 心裡面更是衝擊。
Thumbnail
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 不過公司很照顧員工,每年會有國內外旅行不只一次,幹上主管出國的機會更是多,不管是員工旅遊,或是出國開會。所以慢慢變成在台灣的時間大部分都在工作,而休閒,消費的時間都是在國外。 而我自己,則是獨自走過中國北,上,深,廣,安徽,新疆,緬甸,吳哥...... 心裡面更是衝擊。
Thumbnail
相較起上周「熬」到周五的感覺,本周的時間顯得飛快,也許是接近年底大家消耗特休假的關係,加上大家輪流注射疫苗 ,所以每天總有同仁缺席,扣除掉特殊目的休假(婚喪喜慶、疫苗假),以及例行性的休假(週休二日),你都怎麼安排休假?休假的重點其實不是「假」,而是「休」的心態。別當個身在休假心在工作的人。
Thumbnail
相較起上周「熬」到周五的感覺,本周的時間顯得飛快,也許是接近年底大家消耗特休假的關係,加上大家輪流注射疫苗 ,所以每天總有同仁缺席,扣除掉特殊目的休假(婚喪喜慶、疫苗假),以及例行性的休假(週休二日),你都怎麼安排休假?休假的重點其實不是「假」,而是「休」的心態。別當個身在休假心在工作的人。
Thumbnail
「你沒事的時候都在做什麼?」 「沒事的時候嗎?沒事的時候就工作阿。」 「蛤?」 聽起來很討厭,但這真的是我的生活。 打球優先、爬山優先、看漫畫優先、寫網誌發廢文優先、跟朋友聊天優先,幫老爸刷牙刮鬍子優先......等到沒事了只剩我自己一個人不知道要幹嘛的時候,我才會去工作
Thumbnail
「你沒事的時候都在做什麼?」 「沒事的時候嗎?沒事的時候就工作阿。」 「蛤?」 聽起來很討厭,但這真的是我的生活。 打球優先、爬山優先、看漫畫優先、寫網誌發廢文優先、跟朋友聊天優先,幫老爸刷牙刮鬍子優先......等到沒事了只剩我自己一個人不知道要幹嘛的時候,我才會去工作
Thumbnail
結果發現,不僅本廠的員工對我來說與他人毫無不同,其它廠的員工亦然。掛上竹科名字,其實根本沒有任何特別,人就是人,面孔與身姿裡流露著一樣的喜怒哀樂、想望與惆悵。這樣一想,曾經被我努力一下也拒斥一下的公職之路,大概也一樣吧,是人,就都一樣。分別心都只是為了服務自我。
Thumbnail
結果發現,不僅本廠的員工對我來說與他人毫無不同,其它廠的員工亦然。掛上竹科名字,其實根本沒有任何特別,人就是人,面孔與身姿裡流露著一樣的喜怒哀樂、想望與惆悵。這樣一想,曾經被我努力一下也拒斥一下的公職之路,大概也一樣吧,是人,就都一樣。分別心都只是為了服務自我。
Thumbnail
這幾年我有機會因為公司的活動而一邊旅行一邊工作。這些行程有些是短程5天的活動,有些屬長程課程高達15天,人數少則18-20位,多則40-70人都有。 2017年日本大分,夜晚在著名的竹瓦溫泉前的小路上拍攝 不管是哪一種旅遊行程,團員們幾乎都是得緊緊跟著導遊或老師前進,有時難免走馬看花,有時因為活動必
Thumbnail
這幾年我有機會因為公司的活動而一邊旅行一邊工作。這些行程有些是短程5天的活動,有些屬長程課程高達15天,人數少則18-20位,多則40-70人都有。 2017年日本大分,夜晚在著名的竹瓦溫泉前的小路上拍攝 不管是哪一種旅遊行程,團員們幾乎都是得緊緊跟著導遊或老師前進,有時難免走馬看花,有時因為活動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