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大多數人放棄了翅膀,而寧願在地面上行走:  赫曼·赫塞《德米安:徬徨少年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自己必須日日都有些改變,不然目標一定不會實現。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 赫曼‧赫塞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0/6

前言

先前看過赫曼·赫塞的另一部作品《流浪者之歌》,深深被他富有哲理的內容所吸引。而這本同為經典之作的《徬徨少年時》便很快成為我的待看清單。
這次趁著連假期間,貪婪地把這本書讀完,看完之後隱約覺得有什麼Get不到的東西,於是在提筆撰寫心得之前,趕緊又再二刷了一遍,再看一次,才終於可以稍稍抓取到作者所要傳遞的意涵,他依舊是用那麼隱晦的方式包裹著人生哲理,不張揚卻又是那麼讓人難忘。

光與暗/善與惡,我們的世界和他們的世界

故事開頭作者便以「自白」的方式揭開敘事,敘事者我(辛克萊)從小生長在家境優渥的環境,他擁有著人人嚮往的無憂生活,但與此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意識到在他安穩且舒適的世界外,還存在著另一個世界,那裡充滿著犯罪、邪惡、骯髒與失序的狀態。這讓年幼的「我」感到迷惑,甚至會覺得那個世界有著莫名的吸引力,渴望進入那個不同此前的世界看看。
即便這已是多年前的作品,但現在看來世界依舊如此,有光明與黑暗面。拜科技所賜,我們得以窺見世界的另一種面貌,不管是從新聞上看到多起犯罪事件,還是通過社交媒體得知世界有另一種人正在享受著無比奢華的生活。世界確實被分裂成兩種樣貌,且其中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大。
有趣的是,我們無論是在哪個世界生活,依舊都會對另外一個世界感到好奇。就像故事中的辛克萊一樣,他即便在光明的世界出生,還是會很好奇黑暗的世界到底是長什麼樣子。但可笑的是,通常人們都不會願意讓孩子了解到黑暗世界的存在,他們會將世界最美好的呈現給孩子,告訴他們世界都是那麼美麗、友善。這樣雖然可以讓孩子在潔淨光明的環境下成長,卻無益於他們長大後去面對更複雜的世界。
這也就是問題的開端,只知道世界的光明面,會讓人迷失自我,甚至不懂得該怎麼與黑暗面打交道。
過度保護不是愛,只一昧宣揚良善趨向光明,逃避黑暗也不是。唯有敢於正式光與暗、善與惡,才能真正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人生的任務在於找到自我

不過,認識自己的路並不好走。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挑戰和任務,在這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迷失自我。就好比故事中的辛克萊,他年幼時曾被不良少年霸凌勒索而不懂反抗,讓自己陷入迷惘與失序的狀態,還好後來遇到德米安,才終於將他從霸凌的惡夢中逃離。但找到自我的路,唯有自己可以走。即使德米安幫過辛克萊,但這也並不代表辛克萊從此就能遠離危險與黑暗,他還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探尋,最終堅定自我。
這是個人生大課題,我們其實都曾經是辛克萊,遇到過各種想逃離的問題,大家一路上都是跌跌撞撞沒有解答,但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自己的內心、了解並抑制情緒後,找到出口。雖然我們不能祈求自己像主角一樣可以遇到人生的貴人德米安,但我們可以期許自己成為德米安。
他睿智、平靜、理性,懂得在混亂之中堅持自我,這是辛克萊所期望達到的目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目標。在混亂且複雜的世界中,看出事物的本質,學會不被萬物給輕易翻攪情緒、透過理性進行評斷,而非人云亦云,我相信這是需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學習,所以徬徨的哪裡只是少年時,人生道路上,我們每一刻都在徬徨,但每一次都能更從容面對它。

結語

這本書遠比上次看的《流浪者之歌》還要難懂,因為裡面參雜了太多哲學、宗教學、心理學甚至是精神學等等內容。說實在話,如果我真的是在少年時期讀到這本書,恐怕會真的陷入更多徬徨。
不過好在,有些書會在對的時間找上門。有的時候不僅你在挑書,書也會挑人。看不懂的時候他不會出現,出現的時候你一定可以懂它。我花了點時間咀嚼了其中比較難懂的部分,再次感受到赫曼·赫塞企圖用故事串連起整個人生觀。我再次體會到先前閱讀《流浪者之歌》時的感受,很平靜、很費腦、很多意象、很多哲理。但這些複雜的理論全都能歸納為一句簡單的介紹詞:「人生就是不停的在找尋自我。」
說簡單,卻需要一生才能找到答案,但因此感到害怕,因為我們都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只要明定自我的目標,遲早都會抵達。
好,以上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心得,期待你也可以在讀完這本書後,和我交流你的感想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174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但精通「搞定」,就能在面對事情時擁有泰然自若的專注力。
選擇設計師若能設計出對使用者很友善的環境,便可大幅改善人們的生活。
在瓦力唱片行,我要說的,就是一個死人還魂的音樂紀事。
批判性思維,就是《中庸》說的「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
我們活像一對老太太,細數人生裡的種種失望與沮喪,緊緊依賴彼此。沒有人瞭解我們,只有我們倆。
一但精通「搞定」,就能在面對事情時擁有泰然自若的專注力。
選擇設計師若能設計出對使用者很友善的環境,便可大幅改善人們的生活。
在瓦力唱片行,我要說的,就是一個死人還魂的音樂紀事。
批判性思維,就是《中庸》說的「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
我們活像一對老太太,細數人生裡的種種失望與沮喪,緊緊依賴彼此。沒有人瞭解我們,只有我們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藉由對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和短文《河的第三條岸》的阅读,呈現中年叛逆及人類對自由的渴望。我反思了現代生活的困境,以及對原始野性與靈魂自由的追求。通過對主角斯特里克蘭德與父親逃離現世的解讀,揭示人在社會規訓下的掙扎與真實需求。每個人至少要有一次意義深遠的逃離,因為逃離正是奔赴。
Thumbnail
主人翁培德追尋自我的覺醒,也是所有年輕徬徨的讀者,學習成長過程的一盞明燈,指引迷失的心靈,走上光明大道,其思想上的永恆價值殆無疑義。 (一)追尋自我的覺醒 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榮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赫塞的小說深具思想性及半自傳性,往往塗抹「
《生命之歌》是德國作家赫曼·赫塞的偉大作品。這本書描述了人生的殘酷和諷刺,並呼籲人們用善良和理性面對命運的意外。赫曼·赫塞的二元對立的寫作風格在這本書中表現得深入淺出。推薦大家閱讀,作為瞭解赫曼·赫塞的第一本書。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寫個序好了,我最初的那個世界的習慣好像是這樣子: 「這種時候突然想擺老鳥的樣子,如果我留下來的一些經驗,可以給你們這些菜逼八一些幫助的話,那就好了,哈哈哈哈。」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做德林姆(Dream),不是我的本名,只是我最喜歡這個字,你想叫我德林姆或Dream或作者都隨便。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用一句話簡單描述《流浪者之歌》的主旨?我想可以說是一個人精神覺醒的美妙追尋,最後活在當下。當然,作者赫曼.赫塞讓主角「悉達多」踏上這段旅途,更多時候像是在和讀者們說話,說說自己在精神覺醒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Thumbnail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距今近一百年前的小說,讀起來仍然歷久彌新。原因於我們在主角悉達多身上,可以看見各個時期的自己,如同看向河水看見過往自我種種悔恨,最終體悟到了人生的哲學。所以,不妨來一起看看這本書的短評吧。
Thumbnail
座右銘:這是一個人不如狗的世界,誰要是不自顧,誰就活不成。 一個長相平凡無奇,不具備任何才華的大三生,名字叫做米特,筆名就是赫米特,出生於2003年。憤世嫉俗可以說是我人生最常出現的情緒,總是感嘆社會上的各種不公平事件,但卻對此無可奈何。在高三那年罹患中度憂鬱症,因此時常尋找自殺方法和地點,但從來
Thumbnail
从《德米安》到《悉达多》 本来不是很喜欢黑塞的 总觉得他的话特别无聊佶屈聱牙不知所云云 在《精神与爱欲》里 修道院少年纳尓齐斯和歌尔德蒙身上 只觉相见恨晚 总觉得黑塞怀着一种深如长者般的慈悲 去觉察痛苦 去凝视深渊 去感知虚无 纳尓齐斯和歌尔德蒙各自代表理想与现实 两者互相交相辉映又彼此独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藉由對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和短文《河的第三條岸》的阅读,呈現中年叛逆及人類對自由的渴望。我反思了現代生活的困境,以及對原始野性與靈魂自由的追求。通過對主角斯特里克蘭德與父親逃離現世的解讀,揭示人在社會規訓下的掙扎與真實需求。每個人至少要有一次意義深遠的逃離,因為逃離正是奔赴。
Thumbnail
主人翁培德追尋自我的覺醒,也是所有年輕徬徨的讀者,學習成長過程的一盞明燈,指引迷失的心靈,走上光明大道,其思想上的永恆價值殆無疑義。 (一)追尋自我的覺醒 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榮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赫塞的小說深具思想性及半自傳性,往往塗抹「
《生命之歌》是德國作家赫曼·赫塞的偉大作品。這本書描述了人生的殘酷和諷刺,並呼籲人們用善良和理性面對命運的意外。赫曼·赫塞的二元對立的寫作風格在這本書中表現得深入淺出。推薦大家閱讀,作為瞭解赫曼·赫塞的第一本書。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寫個序好了,我最初的那個世界的習慣好像是這樣子: 「這種時候突然想擺老鳥的樣子,如果我留下來的一些經驗,可以給你們這些菜逼八一些幫助的話,那就好了,哈哈哈哈。」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做德林姆(Dream),不是我的本名,只是我最喜歡這個字,你想叫我德林姆或Dream或作者都隨便。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用一句話簡單描述《流浪者之歌》的主旨?我想可以說是一個人精神覺醒的美妙追尋,最後活在當下。當然,作者赫曼.赫塞讓主角「悉達多」踏上這段旅途,更多時候像是在和讀者們說話,說說自己在精神覺醒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Thumbnail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距今近一百年前的小說,讀起來仍然歷久彌新。原因於我們在主角悉達多身上,可以看見各個時期的自己,如同看向河水看見過往自我種種悔恨,最終體悟到了人生的哲學。所以,不妨來一起看看這本書的短評吧。
Thumbnail
座右銘:這是一個人不如狗的世界,誰要是不自顧,誰就活不成。 一個長相平凡無奇,不具備任何才華的大三生,名字叫做米特,筆名就是赫米特,出生於2003年。憤世嫉俗可以說是我人生最常出現的情緒,總是感嘆社會上的各種不公平事件,但卻對此無可奈何。在高三那年罹患中度憂鬱症,因此時常尋找自殺方法和地點,但從來
Thumbnail
从《德米安》到《悉达多》 本来不是很喜欢黑塞的 总觉得他的话特别无聊佶屈聱牙不知所云云 在《精神与爱欲》里 修道院少年纳尓齐斯和歌尔德蒙身上 只觉相见恨晚 总觉得黑塞怀着一种深如长者般的慈悲 去觉察痛苦 去凝视深渊 去感知虚无 纳尓齐斯和歌尔德蒙各自代表理想与现实 两者互相交相辉映又彼此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