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大多數人放棄了翅膀,而寧願在地面上行走:  赫曼·赫塞《德米安:徬徨少年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們自己必須日日都有些改變,不然目標一定不會實現。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 赫曼‧赫塞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0/6

前言

先前看過赫曼·赫塞的另一部作品《流浪者之歌》,深深被他富有哲理的內容所吸引。而這本同為經典之作的《徬徨少年時》便很快成為我的待看清單。

這次趁著連假期間,貪婪地把這本書讀完,看完之後隱約覺得有什麼Get不到的東西,於是在提筆撰寫心得之前,趕緊又再二刷了一遍,再看一次,才終於可以稍稍抓取到作者所要傳遞的意涵,他依舊是用那麼隱晦的方式包裹著人生哲理,不張揚卻又是那麼讓人難忘。

raw-image

光與暗/善與惡,我們的世界和他們的世界

故事開頭作者便以「自白」的方式揭開敘事,敘事者我(辛克萊)從小生長在家境優渥的環境,他擁有著人人嚮往的無憂生活,但與此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意識到在他安穩且舒適的世界外,還存在著另一個世界,那裡充滿著犯罪、邪惡、骯髒與失序的狀態。這讓年幼的「我」感到迷惑,甚至會覺得那個世界有著莫名的吸引力,渴望進入那個不同此前的世界看看。

即便這已是多年前的作品,但現在看來世界依舊如此,有光明與黑暗面。拜科技所賜,我們得以窺見世界的另一種面貌,不管是從新聞上看到多起犯罪事件,還是通過社交媒體得知世界有另一種人正在享受著無比奢華的生活。世界確實被分裂成兩種樣貌,且其中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大。

有趣的是,我們無論是在哪個世界生活,依舊都會對另外一個世界感到好奇。就像故事中的辛克萊一樣,他即便在光明的世界出生,還是會很好奇黑暗的世界到底是長什麼樣子。但可笑的是,通常人們都不會願意讓孩子了解到黑暗世界的存在,他們會將世界最美好的呈現給孩子,告訴他們世界都是那麼美麗、友善。這樣雖然可以讓孩子在潔淨光明的環境下成長,卻無益於他們長大後去面對更複雜的世界。

這也就是問題的開端,只知道世界的光明面,會讓人迷失自我,甚至不懂得該怎麼與黑暗面打交道。

過度保護不是愛,只一昧宣揚良善趨向光明,逃避黑暗也不是。唯有敢於正式光與暗、善與惡,才能真正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raw-image

人生的任務在於找到自我

不過,認識自己的路並不好走。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挑戰和任務,在這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迷失自我。就好比故事中的辛克萊,他年幼時曾被不良少年霸凌勒索而不懂反抗,讓自己陷入迷惘與失序的狀態,還好後來遇到德米安,才終於將他從霸凌的惡夢中逃離。但找到自我的路,唯有自己可以走。即使德米安幫過辛克萊,但這也並不代表辛克萊從此就能遠離危險與黑暗,他還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探尋,最終堅定自我。

這是個人生大課題,我們其實都曾經是辛克萊,遇到過各種想逃離的問題,大家一路上都是跌跌撞撞沒有解答,但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自己的內心、了解並抑制情緒後,找到出口。雖然我們不能祈求自己像主角一樣可以遇到人生的貴人德米安,但我們可以期許自己成為德米安。

他睿智、平靜、理性,懂得在混亂之中堅持自我,這是辛克萊所期望達到的目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目標。在混亂且複雜的世界中,看出事物的本質,學會不被萬物給輕易翻攪情緒、透過理性進行評斷,而非人云亦云,我相信這是需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學習,所以徬徨的哪裡只是少年時,人生道路上,我們每一刻都在徬徨,但每一次都能更從容面對它。

raw-image

結語

這本書遠比上次看的《流浪者之歌》還要難懂,因為裡面參雜了太多哲學、宗教學、心理學甚至是精神學等等內容。說實在話,如果我真的是在少年時期讀到這本書,恐怕會真的陷入更多徬徨。

不過好在,有些書會在對的時間找上門。有的時候不僅你在挑書,書也會挑人。看不懂的時候他不會出現,出現的時候你一定可以懂它。我花了點時間咀嚼了其中比較難懂的部分,再次感受到赫曼·赫塞企圖用故事串連起整個人生觀。我再次體會到先前閱讀《流浪者之歌》時的感受,很平靜、很費腦、很多意象、很多哲理。但這些複雜的理論全都能歸納為一句簡單的介紹詞:「人生就是不停的在找尋自我。」

說簡單,卻需要一生才能找到答案,但因此感到害怕,因為我們都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只要明定自我的目標,遲早都會抵達。

好,以上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心得,期待你也可以在讀完這本書後,和我交流你的感想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讀的沙龍
101會員
187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微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可以利用財務規劃,促使自己更緩慢的深思熟慮,把錢花在對你最重要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29
「可以利用財務規劃,促使自己更緩慢的深思熟慮,把錢花在對你最重要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22
「清楚表達」永遠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間,它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Thumbnail
2025/04/22
「清楚表達」永遠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間,它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Thumbnail
2025/04/15
「倘若靈魂能共振,只因早是曲中人。」
Thumbnail
2025/04/15
「倘若靈魂能共振,只因早是曲中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荒野之狼》赫曼.赫塞 「實際上根本沒有自我,也沒有那個最單純的統一,而是一個非常多樣的世界,一小片的星空,形式的混亂,階段和狀態混合,繼承和機會交雜。」 「如果絕望與懦弱之間的戰鬥在今天是懦弱戰勝,明天和以後的每一天,絕望都會再度站在我的面前,因為自我蔑視而更加升高。」
Thumbnail
《荒野之狼》赫曼.赫塞 「實際上根本沒有自我,也沒有那個最單純的統一,而是一個非常多樣的世界,一小片的星空,形式的混亂,階段和狀態混合,繼承和機會交雜。」 「如果絕望與懦弱之間的戰鬥在今天是懦弱戰勝,明天和以後的每一天,絕望都會再度站在我的面前,因為自我蔑視而更加升高。」
Thumbnail
生命是一場流浪,沒有該要尋求所謂的本質,更沒有該要信仰什麼教義與教條。 從年少到壯年又到老,世事不斷在變換著,你不會一直都遵從自己的目標,什麼對你是好的,什麼又是壞的?又是每個階段都不同的。 固守或是改變,沒有對與錯,人生常常就是轉了好幾條彎路,才又回過頭,那些彎路也並不是白費的,惟有
Thumbnail
生命是一場流浪,沒有該要尋求所謂的本質,更沒有該要信仰什麼教義與教條。 從年少到壯年又到老,世事不斷在變換著,你不會一直都遵從自己的目標,什麼對你是好的,什麼又是壞的?又是每個階段都不同的。 固守或是改變,沒有對與錯,人生常常就是轉了好幾條彎路,才又回過頭,那些彎路也並不是白費的,惟有
Thumbnail
【世界上讓人畏懼的,往往是通往「自己」的道路。】——赫塞 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迷惘、有徬徨無助,更多的是這段路需承受的孤獨。
Thumbnail
【世界上讓人畏懼的,往往是通往「自己」的道路。】——赫塞 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迷惘、有徬徨無助,更多的是這段路需承受的孤獨。
Thumbnail
這書《流浪者之歌》是諾貝爾得主赫曼.赫塞的作品。故事描述悉達塔的求道旅程。 從故事中,不僅感受到文字的優美,主角的人生旅程,更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身影,其中寓意值得再三體會。 1.守破離 守持 婆羅門之子 - 悉達塔,在社會的最高地位,學習、成長,雖然優秀但內心總是有出去找尋意義的聲音
Thumbnail
這書《流浪者之歌》是諾貝爾得主赫曼.赫塞的作品。故事描述悉達塔的求道旅程。 從故事中,不僅感受到文字的優美,主角的人生旅程,更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身影,其中寓意值得再三體會。 1.守破離 守持 婆羅門之子 - 悉達塔,在社會的最高地位,學習、成長,雖然優秀但內心總是有出去找尋意義的聲音
Thumbnail
‧ 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榮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著作深具思想性及半自傳性,塗抹「成長小說」的色彩,像是《鄉愁》、《車輪下》、《生命之歌》、《徬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等,小說中的主人翁皆如赫塞的化身,不斷地追尋自我的覺醒,乃至於自我實現,指引
Thumbnail
‧ 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榮獲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著作深具思想性及半自傳性,塗抹「成長小說」的色彩,像是《鄉愁》、《車輪下》、《生命之歌》、《徬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等,小說中的主人翁皆如赫塞的化身,不斷地追尋自我的覺醒,乃至於自我實現,指引
Thumbnail
20230223 │腦袋思考過度複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感覺,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東一塊西一塊,思緒總是飄來飄去,最後卻還是停在思考的原點。 1.關於一本書 今天總算繼續把《德米安:徬徨少年時》看下去,好多的糾結徬徨發生在一位小男孩身上,他知道最快解決事情的方法,但沒有勇氣去做。面對一個謊言
Thumbnail
20230223 │腦袋思考過度複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感覺,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東一塊西一塊,思緒總是飄來飄去,最後卻還是停在思考的原點。 1.關於一本書 今天總算繼續把《德米安:徬徨少年時》看下去,好多的糾結徬徨發生在一位小男孩身上,他知道最快解決事情的方法,但沒有勇氣去做。面對一個謊言
Thumbnail
如果要推一本能一讀再讀的書,我會推1946年諾貝爾得獎者赫曼・赫塞的大作《流浪者之歌》。也許眾人耳熟能詳,但不同時期心境讀來總會有不同感受。《流浪者之歌》不單是詩人所撰的小說,涉及領域包含宗教、哲學和心理,因此每每重拾《流浪者之歌》時,若以讀故事般的淺白輕鬆心態閱讀時,用字詞句優
Thumbnail
如果要推一本能一讀再讀的書,我會推1946年諾貝爾得獎者赫曼・赫塞的大作《流浪者之歌》。也許眾人耳熟能詳,但不同時期心境讀來總會有不同感受。《流浪者之歌》不單是詩人所撰的小說,涉及領域包含宗教、哲學和心理,因此每每重拾《流浪者之歌》時,若以讀故事般的淺白輕鬆心態閱讀時,用字詞句優
Thumbnail
我知曉了悉達多的一生,註記了悉達多的執拗,想像了悉達多的喜悅,體會了悉達多的懊悔。但翻閱多次,我始終仍不曉得悉達多想告訴我甚麼,我始終仍不能理解赫曼想寫的故事在哪裡。 這本1960年代美國大學生人手一本的小說,反映了一代人內心的渴望與孤獨,譬喻著對時代的反詰、對傳統的疑問、對自我的追求...
Thumbnail
我知曉了悉達多的一生,註記了悉達多的執拗,想像了悉達多的喜悅,體會了悉達多的懊悔。但翻閱多次,我始終仍不曉得悉達多想告訴我甚麼,我始終仍不能理解赫曼想寫的故事在哪裡。 這本1960年代美國大學生人手一本的小說,反映了一代人內心的渴望與孤獨,譬喻著對時代的反詰、對傳統的疑問、對自我的追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