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己必須日日都有些改變,不然目標一定不會實現。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 赫曼‧赫塞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0/6
前言
先前看過赫曼·赫塞的另一部作品《流浪者之歌》,深深被他富有哲理的內容所吸引。而這本同為經典之作的《徬徨少年時》便很快成為我的待看清單。
這次趁著連假期間,貪婪地把這本書讀完,看完之後隱約覺得有什麼Get不到的東西,於是在提筆撰寫心得之前,趕緊又再二刷了一遍,再看一次,才終於可以稍稍抓取到作者所要傳遞的意涵,他依舊是用那麼隱晦的方式包裹著人生哲理,不張揚卻又是那麼讓人難忘。
光與暗/善與惡,我們的世界和他們的世界
故事開頭作者便以「自白」的方式揭開敘事,敘事者我(辛克萊)從小生長在家境優渥的環境,他擁有著人人嚮往的無憂生活,但與此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意識到在他安穩且舒適的世界外,還存在著另一個世界,那裡充滿著犯罪、邪惡、骯髒與失序的狀態。這讓年幼的「我」感到迷惑,甚至會覺得那個世界有著莫名的吸引力,渴望進入那個不同此前的世界看看。
即便這已是多年前的作品,但現在看來世界依舊如此,有光明與黑暗面。拜科技所賜,我們得以窺見世界的另一種面貌,不管是從新聞上看到多起犯罪事件,還是通過社交媒體得知世界有另一種人正在享受著無比奢華的生活。世界確實被分裂成兩種樣貌,且其中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大。
有趣的是,我們無論是在哪個世界生活,依舊都會對另外一個世界感到好奇。就像故事中的辛克萊一樣,他即便在光明的世界出生,還是會很好奇黑暗的世界到底是長什麼樣子。但可笑的是,通常人們都不會願意讓孩子了解到黑暗世界的存在,他們會將世界最美好的呈現給孩子,告訴他們世界都是那麼美麗、友善。這樣雖然可以讓孩子在潔淨光明的環境下成長,卻無益於他們長大後去面對更複雜的世界。
這也就是問題的開端,只知道世界的光明面,會讓人迷失自我,甚至不懂得該怎麼與黑暗面打交道。
過度保護不是愛,只一昧宣揚良善趨向光明,逃避黑暗也不是。唯有敢於正式光與暗、善與惡,才能真正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人生的任務在於找到自我
不過,認識自己的路並不好走。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挑戰和任務,在這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迷失自我。就好比故事中的辛克萊,他年幼時曾被不良少年霸凌勒索而不懂反抗,讓自己陷入迷惘與失序的狀態,還好後來遇到德米安,才終於將他從霸凌的惡夢中逃離。但找到自我的路,唯有自己可以走。即使德米安幫過辛克萊,但這也並不代表辛克萊從此就能遠離危險與黑暗,他還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探尋,最終堅定自我。
這是個人生大課題,我們其實都曾經是辛克萊,遇到過各種想逃離的問題,大家一路上都是跌跌撞撞沒有解答,但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自己的內心、了解並抑制情緒後,找到出口。雖然我們不能祈求自己像主角一樣可以遇到人生的貴人德米安,但我們可以期許自己成為德米安。
他睿智、平靜、理性,懂得在混亂之中堅持自我,這是辛克萊所期望達到的目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目標。在混亂且複雜的世界中,看出事物的本質,學會不被萬物給輕易翻攪情緒、透過理性進行評斷,而非人云亦云,我相信這是需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學習,所以徬徨的哪裡只是少年時,人生道路上,我們每一刻都在徬徨,但每一次都能更從容面對它。
結語
這本書遠比上次看的《流浪者之歌》還要難懂,因為裡面參雜了太多哲學、宗教學、心理學甚至是精神學等等內容。說實在話,如果我真的是在少年時期讀到這本書,恐怕會真的陷入更多徬徨。
不過好在,有些書會在對的時間找上門。有的時候不僅你在挑書,書也會挑人。看不懂的時候他不會出現,出現的時候你一定可以懂它。我花了點時間咀嚼了其中比較難懂的部分,再次感受到赫曼·赫塞企圖用故事串連起整個人生觀。我再次體會到先前閱讀《流浪者之歌》時的感受,很平靜、很費腦、很多意象、很多哲理。但這些複雜的理論全都能歸納為一句簡單的介紹詞:「人生就是不停的在找尋自我。」
說簡單,卻需要一生才能找到答案,但因此感到害怕,因為我們都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只要明定自我的目標,遲早都會抵達。
好,以上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心得,期待你也可以在讀完這本書後,和我交流你的感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