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運用 #7大市場力量 創造高報酬事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此書作者是矽谷策略、經濟學教父漢米爾頓.海爾默,他在書中講述「7大市場力量」的方程式,並教大家如何運用這7個基礎來創造高報酬的經營策略。
此書的7大市場力量指的是以下7點👇🏻
書中有詳細的例子解釋這些概念,還有衡量這些力量的指標和公式,這本書非常推薦喜歡經濟學及策略分析的人。
🌟策略靜態學:建立市場力量的條件
1️⃣規模經濟:效益面是成本降低;障礙面是讓競爭者搶奪市場份額要付出極高成本。
👉🏻企業的潛在價值=「市場規模」X「市場力量」
2️⃣網路效應:效益面是用戶數多能為顧客創造更高價值;障礙面是取得顧客多成本高且顧客價值落差大。
👉🏻這點可以連結到運用「科技」而維持優勢
3️⃣反向定位:效益面是新進者採取的新事業模式能降低成本或有能力索取更高價值;障礙面是在位者以考慮「附帶損失而決議的不反應(圖四)
👉🏻可以連結到「破壞式創新」的概念
4️⃣轉換成本:效益面是顧客重視長期購買產品的體驗;障礙面是競爭者必須對顧客作出補償或付出極高成本。可區分為三大類-財務性質、程序性質、關係性質。
👉🏻可以連結「顧客關係管理」、「產品開發或更新」
5️⃣堅實品牌:效益面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好感及心安所以品牌產品可以有高價格;障礙面是時間與長期投資
👉🏻可以連結到「品牌管理」、「品牌經營」
6️⃣壟斷性資源:效益面是提供獨特的效益;障礙面是法令或個人選擇等。有五大篩選來檢驗-特異性、未被套利、可轉移、持續性、充足。
7️⃣流程效能:效益面是能改善產品品質或降低成本;障礙面是這些流程的進步難以被複製。是由下而上的革命性改進。
👉🏻可以連結到經驗曲線:生產數量增加成本就降低
📌市場力量進程:積極決定公司關注的優先順序並聚焦於完成它們。
🌟策略動態學:必須做什麼才能獲得市場力量
1️⃣有前景的事業模式
2️⃣建立足夠多的用戶
3️⃣顧客心中的情感性
4️⃣較優的新事業模式
5️⃣建立一群顧客群
6️⃣難以複製的新流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44內容數
我是整合行銷自由工作者卡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商管碩畢 曾為美妝消費產業品牌經理,也是斜槓花藝師及芳療師 我是鬼靈精水瓶➕商業理性INTJ的複雜結合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LLYHISTUDIO 的其他內容
作者是LinkedIn創辦人雷德‧霍夫曼,他訪談了Airbnb、Canva、Microsoft、Netflix、Airbnb等企業非凡領導者們,這些厲害的創業家們將會在此書揭示商業擴張的最強規則,並且坦誠地分享創辦公司與經營管理中遇到的風險困難以及克服的方法。 此書的每一章都是創業中的關鍵主題,一共
作者是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現任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STVP)執行長,她與許多的史丹佛學生分享過對於未來職涯的觀察以及為不同領域的學生提供創業技巧。她將她講授課程的一部份整理成此書中分享給大家。 作者認為每個人20歲時都有茫然不知何去何從的強烈焦慮感,但其實我們應該欣然接受這種不
作者是LinkedIn創辦人雷德‧霍夫曼,他訪談了Airbnb、Canva、Microsoft、Netflix、Airbnb等企業非凡領導者們,這些厲害的創業家們將會在此書揭示商業擴張的最強規則,並且坦誠地分享創辦公司與經營管理中遇到的風險困難以及克服的方法。 此書的每一章都是創業中的關鍵主題,一共
作者是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現任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STVP)執行長,她與許多的史丹佛學生分享過對於未來職涯的觀察以及為不同領域的學生提供創業技巧。她將她講授課程的一部份整理成此書中分享給大家。 作者認為每個人20歲時都有茫然不知何去何從的強烈焦慮感,但其實我們應該欣然接受這種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Hamilton Helmer 提出了七大市場力量,點出企業建立持久優勢的關鍵。這七大力量分別是規模經濟、網路效應、反向定位、轉換成本、堅實品牌、壟斷性資源與流程效能。從不同角度理解《7大市場力量:商業策略的基礎》,讓概念更能應用到現實中。
Thumbnail
賓州大學商學院Jagmohan Raju與張忠合著的《定價耍心機》(Smart Pricing)一書中,所介紹的「行銷獲利能力」概念,挑戰了我們對傳統定價策略的理解。並讓企業在複雜多變的市場中,可以透過全新的視角來維持競爭力。 行銷獲利能力的核心理念是,企業在制定價格時,不應只關注短期利潤,而應考
Thumbnail
反向定位適用在既有事業的預期損失促使在位者作出不投資的決定,也就是在位者評估投資新事業所得到的報酬無法補償舊事業蒙受的損失,這時就是挑戰者可以切入的空檔。作者用條理分明的邏輯架構,搭配簡化的數學模型,讓人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反向定位中新舊事業間各要素的作用。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從「需要」到「想要」的轉變過程,以及如何透過策略性的創新思維來創造和提升商品的市場價值。他的思考邏輯主要是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即人類的行為基本上是根據「需求」賦予動機,有有二個原則:原則一:如果需求被滿足後,就不會再做出行為,且需求是有階級
Thumbnail
1. 生產力經濟學,源自於Adam Smith國富論,但很可惜並無後人將其引申,普通經濟學理論太過強調需求的變化,卻忽視生產活動的變動段均衡價格及產出的影響。 2. 這個理論寫在這裡,作為後續投資理財的重要參考依據!
Thumbnail
市場佔有率在事業生命週期的起飛階段至關重要。隨著用戶數量和規模的增加,網路效應成為一個重要的競爭策略。本文以Netflix為例,解釋了規模經濟和網路效應對於事業的影響。
Thumbnail
以本書作者海爾默揭示的策略公式、市場力量與 Netflix 案例為主,探討Netflix的超額利潤率和競爭地位。
Thumbnail
市場力量類似於巴菲特護城河的概念,大部分人對此概念可能並不陌生。但本書除清楚地論述各市場力量的效益面、障礙面以及不確定性外,更進一步為剖析我們各市場力量的強度決定因子,十分精采。
Thumbnail
本書區分策略為靜態與動態兩部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策略靜態學是指事業經營要到達的目的地(Being Theres),策略動態學則是指如何與何時前往目的地(Getting There),作者以清晰的邏輯論述靜態與動態的差異,以及要如何與要何時建立市場力量。
Thumbnail
本書深入探討商業策略,作者海默爾(Hamilton Helmer)運用數學模型分析市場力量,並獲得Netflix共同執行長海斯汀(Reed Hastings)的專文推薦,可見本書作為實用的策略指南確有獨到之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Hamilton Helmer 提出了七大市場力量,點出企業建立持久優勢的關鍵。這七大力量分別是規模經濟、網路效應、反向定位、轉換成本、堅實品牌、壟斷性資源與流程效能。從不同角度理解《7大市場力量:商業策略的基礎》,讓概念更能應用到現實中。
Thumbnail
賓州大學商學院Jagmohan Raju與張忠合著的《定價耍心機》(Smart Pricing)一書中,所介紹的「行銷獲利能力」概念,挑戰了我們對傳統定價策略的理解。並讓企業在複雜多變的市場中,可以透過全新的視角來維持競爭力。 行銷獲利能力的核心理念是,企業在制定價格時,不應只關注短期利潤,而應考
Thumbnail
反向定位適用在既有事業的預期損失促使在位者作出不投資的決定,也就是在位者評估投資新事業所得到的報酬無法補償舊事業蒙受的損失,這時就是挑戰者可以切入的空檔。作者用條理分明的邏輯架構,搭配簡化的數學模型,讓人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反向定位中新舊事業間各要素的作用。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從「需要」到「想要」的轉變過程,以及如何透過策略性的創新思維來創造和提升商品的市場價值。他的思考邏輯主要是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即人類的行為基本上是根據「需求」賦予動機,有有二個原則:原則一:如果需求被滿足後,就不會再做出行為,且需求是有階級
Thumbnail
1. 生產力經濟學,源自於Adam Smith國富論,但很可惜並無後人將其引申,普通經濟學理論太過強調需求的變化,卻忽視生產活動的變動段均衡價格及產出的影響。 2. 這個理論寫在這裡,作為後續投資理財的重要參考依據!
Thumbnail
市場佔有率在事業生命週期的起飛階段至關重要。隨著用戶數量和規模的增加,網路效應成為一個重要的競爭策略。本文以Netflix為例,解釋了規模經濟和網路效應對於事業的影響。
Thumbnail
以本書作者海爾默揭示的策略公式、市場力量與 Netflix 案例為主,探討Netflix的超額利潤率和競爭地位。
Thumbnail
市場力量類似於巴菲特護城河的概念,大部分人對此概念可能並不陌生。但本書除清楚地論述各市場力量的效益面、障礙面以及不確定性外,更進一步為剖析我們各市場力量的強度決定因子,十分精采。
Thumbnail
本書區分策略為靜態與動態兩部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策略靜態學是指事業經營要到達的目的地(Being Theres),策略動態學則是指如何與何時前往目的地(Getting There),作者以清晰的邏輯論述靜態與動態的差異,以及要如何與要何時建立市場力量。
Thumbnail
本書深入探討商業策略,作者海默爾(Hamilton Helmer)運用數學模型分析市場力量,並獲得Netflix共同執行長海斯汀(Reed Hastings)的專文推薦,可見本書作為實用的策略指南確有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