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這門課程

經營這門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高管發展裡面一定會牽涉到經營的概念,我不知道現在的MBA課程是否有這個主題? 當年我唸的時候是沒有。但我在當總經理高潛力人才,帶台灣分公司的時候,設計了一些覺得自己覺得很棒的策略,用的是策略管理與策略行銷的概念,跟我亞太區的老板討論時候,他問了一句話,這樣可以賺多少錢?我答不出來。

這是實踐上一定會問的問題,但是早年我在MBA課程裡面反而沒有這個主題,我是跟我亞太區老板學這個的,"可以賺多少錢?",這是經營高管的責任。我在唸MBA時,有一門課是王文洋老師(是的,就是你知道的那個王文洋,他在台大兼課分享,跟另外一位老師)的企業經營分析與診斷,但沒有談到量化技巧這部分。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簡單定義經營思維是高管的責任之一(我老闆問我的問題,每個總經理都會被問),思考一些組織策略,以提升組織利益(可以賺多少錢),另外最重要,這件事還在討論中,所以加上可以在執行前被論證被分析。

可以進一步擴充這個定義,例如考慮外部環境swot,或是加上目前趨勢,例如人工智能,雲端科技等等。好用就好。

我跟我老哥做木頭生意的談這個概念,他回應挺直接,經營就是價格減成本乘以數量。這個定義更直接,但對他很夠用了。當然對複雜企業比較不夠,例如沒有競爭優勢概念,則這個利潤很快消失。

在教新任高階主管這些技巧時,往往需要根據對方的需要調整定義與對應的技巧,甚至協助對方找到合適的量化模式,這個談起來就比較深了。



avatar-img
Louis Liu的沙龍
12會員
37內容數
高階主管發展跟中階發展很不一樣,複雜多元。要考慮的能力內容,可以用的發展方法都不同。在組織內要考慮發展一個人,少數人跟許多人的技術各有不同方法。這個領域跟人才管理,領導力發展,能力,評鑑,發展,組織策略,經營,心理學都有關係。組織機制上跟高階發展,人才庫發展,人資,訓練,幹部管理都有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uis Li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久以前做到高階主管評鑑專案,多半是建立能力標準,然後是評鑑,給報告分析回饋,然後就是挑選發展重點。這時候就開始出現好玩的事情了。 一家對手公司其實領導力的技術不怎麼樣,但抄襲這個發展程序並不難,拼拼湊湊出一些能力標準,分析後,發展重點多半落在行為層次,而且是中階主管的行為層次。例如 稱讚部屬,每日
為什麼背熟一個領導力下的行為模式,以及對應的技巧很重要,因為這些行為與技巧,可以預判未來,加上應用情境的討論,可以論證這個技巧與行為是否可以創造持續的成果。 以輔導能力中的一個技巧為例子: 輔導要問有邏輯順序的問題:例如你問對方原因,然後問對策,然後問執行的計劃與細節。你創造什麼結果? 對方因為你
這是新顧問或是發展人員常常問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先背下15到20個中階能力的行為標準。 發展高階主管與中階主管的原理很像,但少不了領導行為的改變。不管用什麼方法,總是期望一群中高階主管有那麼一點點改變,問題是改變成什麼樣子? 這時候能力標準就重要了,發展專家需要解釋發展目標,對方要學會什麼動作,以及對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信息處理方法,我對圖形圖像比較差,對英語的應用不強。但對中文閱讀與表達的精準度,特別是人才與領導力方面的敘述比較精準。所以選擇在方格子這邊創立這個主題。 這個領域故事很多,有的是驗證學術上的研究,有的是實踐過程中的經驗與故事。有的會對你的發展有幫助,可能是人才發展與管理方面,或是你要
跟客戶討論時,發現客戶對這幾個名詞會混淆。 1.Takent review 人才盤點,2.Development review發展回顧,與3. 任用風險分析三個不太一樣,但常常會搞混 Talent review 針對一群人,例如相同層級的經理,利用績效好中壞與能力高中低做出的九宮格。把所有人放在裡面
這兩個名詞很久了,也常常混用,因為一些技術都有相關。需要評鑑,需要發展,需要回顧,需要能力,個性等等。 最近看到一位學者分辨得好。人才管理是針對誰,在何時選訓用留的問題; 領導力發展是發展什麼,如何發展的問題。 凡事都可以衍伸重新定義。人才管理再擴充可以談內外環境swot,人才供給需求,以及如何因應
很久以前做到高階主管評鑑專案,多半是建立能力標準,然後是評鑑,給報告分析回饋,然後就是挑選發展重點。這時候就開始出現好玩的事情了。 一家對手公司其實領導力的技術不怎麼樣,但抄襲這個發展程序並不難,拼拼湊湊出一些能力標準,分析後,發展重點多半落在行為層次,而且是中階主管的行為層次。例如 稱讚部屬,每日
為什麼背熟一個領導力下的行為模式,以及對應的技巧很重要,因為這些行為與技巧,可以預判未來,加上應用情境的討論,可以論證這個技巧與行為是否可以創造持續的成果。 以輔導能力中的一個技巧為例子: 輔導要問有邏輯順序的問題:例如你問對方原因,然後問對策,然後問執行的計劃與細節。你創造什麼結果? 對方因為你
這是新顧問或是發展人員常常問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先背下15到20個中階能力的行為標準。 發展高階主管與中階主管的原理很像,但少不了領導行為的改變。不管用什麼方法,總是期望一群中高階主管有那麼一點點改變,問題是改變成什麼樣子? 這時候能力標準就重要了,發展專家需要解釋發展目標,對方要學會什麼動作,以及對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信息處理方法,我對圖形圖像比較差,對英語的應用不強。但對中文閱讀與表達的精準度,特別是人才與領導力方面的敘述比較精準。所以選擇在方格子這邊創立這個主題。 這個領域故事很多,有的是驗證學術上的研究,有的是實踐過程中的經驗與故事。有的會對你的發展有幫助,可能是人才發展與管理方面,或是你要
跟客戶討論時,發現客戶對這幾個名詞會混淆。 1.Takent review 人才盤點,2.Development review發展回顧,與3. 任用風險分析三個不太一樣,但常常會搞混 Talent review 針對一群人,例如相同層級的經理,利用績效好中壞與能力高中低做出的九宮格。把所有人放在裡面
這兩個名詞很久了,也常常混用,因為一些技術都有相關。需要評鑑,需要發展,需要回顧,需要能力,個性等等。 最近看到一位學者分辨得好。人才管理是針對誰,在何時選訓用留的問題; 領導力發展是發展什麼,如何發展的問題。 凡事都可以衍伸重新定義。人才管理再擴充可以談內外環境swot,人才供給需求,以及如何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