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格納集團及虛擬資產發展宣言看香港的未來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引子

結論寫在前頭,香港在中期以內(3-10年),會成為世界級九龍城寨或像上海灘一樣的租界,即各路英雄匯聚(AKA 龍蛇混雜?),便利各種交流與交易(有機會是游走邊緣)的“超級連結人”。

(利申:本人愛国愛港,支持及擁護国安法及基本法,雖然作為一個市民,對於一般法律,我極其量只能選擇守法與及承擔違法的後果,而基本法作為確立權利及準憲法文件,約束的對像不是我這樣的蟻民,而是政府,縱然如此,我亦想盡辦法盡心盡意盡性盡力擁護以上法律)

九龍城寨或租界比喻可能引喻失義,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縱使淘寶不包郵。而文章言論只是基於某些觀點的進一步延伸,日後如有其他文章,還望讀者明白在下處境及心境及愛国情懷)

大背景:逆全球化

所謂逆全球化,在下的定義是首先是根據全球化來定義,是指狹義的經貿活動(不談文化),即是資金,信息,人, 貨物在全球的流動更少阻隔,生產消費及投資不用受地域限制,因而有更多跨國的消費者及生產者角色,例如日本的設計,德國的零件,中國的組裝最後成了美國消費者的商品。

而逆全球化,就是以上流動增添障礙,卡卡地,而消費,生產及投資的参與者可能更在地化及局限在一個更小範圍內,例如美墨加,中國東盟,東亞,歐盟等。

具體例子是有些地方會有更多法規,例如你看見歐盟多了政治非常正確法規,所謂保障私隱及環保,又例如你會看見更多扶植本土產業,及不計成本地回流,如美國的半導體及新能源法案,這些經濟活動不一定會局限於一個國家,更有機會中間過渡或最終的樣子是縮少至一個國家圈,例如美墨加。

以後或有機會進一步討論全球化及逆全球化,但這不是本文重點。但有些事情真的不吐不快 。

首先在華文圈子,有些人會把逆全球化歸因於中美對抗,或G2或其他類似的東西。我完全不認同所謂“中美對抗”。

無可否認,美國在二戰後成為一方霸主,而在蘇聯倒台後更是一方獨大,但因為核武的存在,止戈為武,幾千年來解決衝突的方法即暴力與大規模的暴力,即戰爭,大家也玩不起,因此獨大的美國雖依托軍事實力,但也只是霸主其中一個主要支柱,他們更多是依靠其他東西來維持領先地位(AKA霸權)。

而坐在霸主的位置上及難以發動大規模戰爭背景的,霸主或會因路徑倚賴,漸漸地更少生產,變成更多索取,由平等交換,變成收保護費,用提供秩序,制訂規則等無形東西,來換取有形物品,如商品資源。這裡不是反美仇美,而只是說出一種路徑倚賴或是一種觀察。

而所謂中美對抗為何不成立,其一,手淫不能強身,意淫不是愛國,現時中國離有資格坐G2那個位置上,還有一段很大很大的差距。任何鼓吹中國崛起,崛到g2的位置的自大狂小粉紅,反而成為中國進步的阻礙。車尾燈也看不見,談什麼對抗。

其二,有比中美之間與美國矛盾更深的國家或國家群,相比之下,反而中美有更多合作或互相需要(生產者與消費者)。

例如如果你認同美國其中一張皇牌是美元霸權,那威脅到美元地位的貨幣歐羅及背後的歐盟,與美國的矛盾會更大。又例如中東的產油國們,在美國成為石油出口國的那天起,石油美元的體系開始出現裂痕,在下層建築經貿合作基礎動搖下,上層的文化價值觀又存在鴻溝下,又比較難做friend子。而南美諸國如巴西及阿根庭,過去幾十年因匯率波動及外債以美元計價而遭到不止一次的洗劫,可謂苦大仇深。反之過去20年的chi-merica體制及我国精英的移民的去處看出,中美之間,其實相比以上提及的例子,矛盾反倒顯得更小。鄧小平說過,中美關係好也不會好到那裡去,壞也壞不到那裡去。

反而我認為逆全球化做成貧富差距更大,包括美國,是逆全球化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也許是大家都不想被搵笨或感覺上感到吃虧,從而略盡棉力反抗一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逆全球化及樞紐

在逆全球化的基礎下,原本是樞紐的地方,中短期反而有可能樞紐角色得到強化。以下是其中兩個走向或原因。

第一,在逆全球化的過程中,不會一刀切,一夜變天,就反臉就反臉,脫勾就脫勾,中間需要時間及拉扯。一些微弱一點的樞紐,可能因此而收工。但因為關係仍然要保持(至少一段時間),在如此需求下,原本的樞紐從弱樞紐吸引到的抵銷了逆全球化大潮下所流失的。

第二,逆全球化因為做成區域化,反而有可能催生出更多地區性樞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失中年的沙龍
5會員
5內容數
迷失中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4
今日的我決定打倒昨日的我。 我大約一個月前才寫下"台海戰爭"的機會接近零。但最近兩事,第一,中國對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的反應,第二,華為所謂晶片技術突破,再加上中國經濟現況,令我覺得台海會出現武裝衝突是一個會出現的事情,但那不是全面攻台,反而是像克里米亞一樣的,快速地佔領金門,令中國處於一個準戰爭狀
2023/09/04
今日的我決定打倒昨日的我。 我大約一個月前才寫下"台海戰爭"的機會接近零。但最近兩事,第一,中國對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的反應,第二,華為所謂晶片技術突破,再加上中國經濟現況,令我覺得台海會出現武裝衝突是一個會出現的事情,但那不是全面攻台,反而是像克里米亞一樣的,快速地佔領金門,令中國處於一個準戰爭狀
2023/07/08
引言 台海戰爭發生機會接近零,這個立論的基礎是於目前形勢及時間是十年內。 主要原因有兩大方向: 1:打不來-即解放軍不具備足夠兩棲登陸作戰能力 2:不需打,一些普遍的說法指發動戰爭的動機大致上有三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動戰爭應對黨內鬥爭,以對外戰爭解決內部矛盾。而我會指出因俄烏戰爭爆發後,形勢
Thumbnail
2023/07/08
引言 台海戰爭發生機會接近零,這個立論的基礎是於目前形勢及時間是十年內。 主要原因有兩大方向: 1:打不來-即解放軍不具備足夠兩棲登陸作戰能力 2:不需打,一些普遍的說法指發動戰爭的動機大致上有三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動戰爭應對黨內鬥爭,以對外戰爭解決內部矛盾。而我會指出因俄烏戰爭爆發後,形勢
Thumbnail
2023/07/03
中國股市見底
2023/07/03
中國股市見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出社會以後,從事國際貿易,因商務需要,有很多機會出差各國,譬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菲律賓等等,就是沒有機會造訪最鄰近的海外市場,香港。 對香港的印象,大部份來自港片或是港劇的那種刻板印象,感覺香港就是一個地狹人稠的地方。 當年大陸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幾年了,港商大量湧進內地經商,整個華南地區很快
Thumbnail
出社會以後,從事國際貿易,因商務需要,有很多機會出差各國,譬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菲律賓等等,就是沒有機會造訪最鄰近的海外市場,香港。 對香港的印象,大部份來自港片或是港劇的那種刻板印象,感覺香港就是一個地狹人稠的地方。 當年大陸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幾年了,港商大量湧進內地經商,整個華南地區很快
Thumbnail
國際地緣政治的動盪促使全球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中美貿易戰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而受益最大的無非是東南亞國家,不僅成為重要的製造和出口中心,更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成為全球第三大投資目的地。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躍性成長,東南亞的消費力也有了顯著性的提升。
Thumbnail
國際地緣政治的動盪促使全球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中美貿易戰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而受益最大的無非是東南亞國家,不僅成為重要的製造和出口中心,更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成為全球第三大投資目的地。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躍性成長,東南亞的消費力也有了顯著性的提升。
Thumbnail
全球化的困境最後還是會回到原物料產區,這並非是指製造業邏輯,而是距離。 今天會有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有國際安全,所以海盜國家無法存在,追溯這個全球安定力量,就是美軍。
Thumbnail
全球化的困境最後還是會回到原物料產區,這並非是指製造業邏輯,而是距離。 今天會有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有國際安全,所以海盜國家無法存在,追溯這個全球安定力量,就是美軍。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香港科技產業目前面臨轉型挑戰,主要的支柱為金融業和貿易。然而,由於中美關係激烈對峙和金融業門檻較高,香港經濟增速逐漸緩慢,使得產業結構單一化。香港政府重點發展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保健和大數據應用。數碼港以及科學園成為香港重要的科技研發基地。金融業的數位轉型也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Thumbnail
香港科技產業目前面臨轉型挑戰,主要的支柱為金融業和貿易。然而,由於中美關係激烈對峙和金融業門檻較高,香港經濟增速逐漸緩慢,使得產業結構單一化。香港政府重點發展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保健和大數據應用。數碼港以及科學園成為香港重要的科技研發基地。金融業的數位轉型也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