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彼得原理:暢銷50年商管巨作!揭露公司充滿無能人物的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 彼得原理:暢銷50年商管巨作!揭露公司充滿無能人物的理由

《彼得原理》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本書的作者-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利用輕鬆詼諧的口吻,寫下了縱橫職場50年多年皆準的永恆真理,什麼是「彼得原理」?簡單說就是不管在哪種制度中,每一位員工最後都會升到自己的不適任等級。

一項調查顯示,失敗的企業中,有53%是因為不適任的管理階層而導致失敗!這些不適任的管理階層,就是先前的追隨者試著成為領導者的下場。而不適任程度普通的員工,通常不太會被解僱,只是得不到升遷而已,但能力超出適任等級的員工確常面臨解僱的命運(後面這句簡單說就是破壞行規,容易招致忌妒XD)。

其中有段章節講到,或許大家會問為什麼組織裡某些人明明這麼廢還能升遷?這樣不是不符合彼得原理嗎?別忘了員工的適任與否,並非由外人決定而是由「主管」決定。好的主管評定的是員工的「產出(output)」(ex. 工作表現好、生產力豐沛、工作效率高...等),若主管已處於不適任等級,會以組織的價值觀來衡量,此時主管評定的標準是「投入程度(Input)」(ex. 工作非常忙碌、常加班、對主管彬彬有禮、文書報告表現佳...等)。顯然當主管已經達到了不適任等級時,員工雖然東西都做不出來,但是任務一下來他一定說:遇到困難沒問題,我們要想辦法克服。因此獲得了主管的賞識。不適任主管會認為「員工的穩定性比工作效率還受到重視」,這個就是「倒置彼得」。

而通常這種狀況下,組織非但問題無法獲得解決,延伸的現象就是為了要掩飾這些不適任員工(主管)造成的問題,只能再投入更多的人力、資源,以解決當前問題,長期下來不適任現象,只會讓組織越來越「虛胖」。

另一個類似的論述是,組織會使用「雞肋升遷」,把已經不適任的人升遷到不會妨礙真的在做事的人的無用職位上。這招在華人公司其實蠻容易看見的,畢竟華人文化多半還是會考量人情,一些資深員工(主管)如果沒有隨著組織一起成長,到能力不及應付現有職位時,公司高層顧及人情但又不想破壞組織和諧時常用的一種手段(某種程度也是好事一件啦!!!)。

【後記】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不適任的現象,只會讓組織越來越虛胖。」,組織裡如果是因為年資或某些原因而升遷的,加上又無自學(省)能力時,最終都會因為缺乏該職位技能或管理經驗,而達到不適任等級,這點相信你我的公司中應該屢見不顯。

而要避免「最終不適任職位」的問題,或許可以參考許多公司採用的「職務輪調」等方式來解決,當然,輪調的方式絕對不會是《彼得原理》中說的假性升遷或者是雞肋升遷,而是讓在同樣職位一段時間後,感受到疲乏的優秀員工透過工作內容的轉換來增加挑戰性以及新鮮度。

#閱讀筆記 #B00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J Chang的沙龍
31會員
26內容數
透過閱讀分享,擴展視野、提升思辨能力。
JJ Ch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8
敏捷管理不是懂工具應用而已,管理的心態、團隊文化才是最後能否成功的要件!
Thumbnail
2023/10/28
敏捷管理不是懂工具應用而已,管理的心態、團隊文化才是最後能否成功的要件!
Thumbnail
2023/10/21
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自律和自立」。也就是說,「能夠用自己的腦袋思考、行動」,不是因為別人說了才去做,而是根據自己的判斷展開行動、邁向目標。這就是自主人生。
Thumbnail
2023/10/21
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自律和自立」。也就是說,「能夠用自己的腦袋思考、行動」,不是因為別人說了才去做,而是根據自己的判斷展開行動、邁向目標。這就是自主人生。
Thumbnail
2023/10/14
追求優秀,成功隨緣。一個明智的人應把精力放在那些自己可掌控的事物上,儘管優秀無法保證能獲得社會意義上的成功,但追求優秀的人藉由充分的自我發展,生活充實而富意義,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一種成功,而這種成功無需他人或社會來認同。
Thumbnail
2023/10/14
追求優秀,成功隨緣。一個明智的人應把精力放在那些自己可掌控的事物上,儘管優秀無法保證能獲得社會意義上的成功,但追求優秀的人藉由充分的自我發展,生活充實而富意義,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一種成功,而這種成功無需他人或社會來認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彼得原理」,指出職場升遷制度導致人才被升到不適任的位置。文中舉例說明,一位能力強的同事升遷為主管後,卻因要求過高使下屬壓力大,反映出職場常見的現象。主管決定員工升遷,拍馬屁者可能比能力強者更易升遷。升遷關鍵在於「拉力」而非「推力」,找對貴人比自身努力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彼得原理」,指出職場升遷制度導致人才被升到不適任的位置。文中舉例說明,一位能力強的同事升遷為主管後,卻因要求過高使下屬壓力大,反映出職場常見的現象。主管決定員工升遷,拍馬屁者可能比能力強者更易升遷。升遷關鍵在於「拉力」而非「推力」,找對貴人比自身努力重要。
Thumbnail
彼得原则指出,人会因其某种特质或特殊技能,令他被擢升到不能胜任的高阶职位,他们将停留在当前职位而不再得到提升。这个概念由劳伦斯彼得提出。 想想看:一个出色的员工可能会在零售环境中被提升为主管。如果他们缺乏成为有效经理的能力,他们将无法进一步晋升,使他们在当前职位上变得不称职。如果他们在这个角色中表
Thumbnail
彼得原则指出,人会因其某种特质或特殊技能,令他被擢升到不能胜任的高阶职位,他们将停留在当前职位而不再得到提升。这个概念由劳伦斯彼得提出。 想想看:一个出色的员工可能会在零售环境中被提升为主管。如果他们缺乏成为有效经理的能力,他们将无法进一步晋升,使他们在当前职位上变得不称职。如果他们在这个角色中表
Thumbnail
彼得原理告訴我們, 世界上每一個人,在某個地方,都有他不能勝任的職位。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不斷地升遷,總有一天會到達那個位置,每一個組織當中又都有很多人已達到、或總有一天達到自己的不適任等級,公司或是組織也很少把這些人開除,因為維持階級的穩定才是最重要的事。 也因此,公司內才會到處充滿許多無能的人。
Thumbnail
彼得原理告訴我們, 世界上每一個人,在某個地方,都有他不能勝任的職位。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不斷地升遷,總有一天會到達那個位置,每一個組織當中又都有很多人已達到、或總有一天達到自己的不適任等級,公司或是組織也很少把這些人開除,因為維持階級的穩定才是最重要的事。 也因此,公司內才會到處充滿許多無能的人。
Thumbnail
組織上下階層的對立,來自部屬對主管能力的不信服,當主管能力無法跟上升遷速度,整間公司都跟著受苦。
Thumbnail
組織上下階層的對立,來自部屬對主管能力的不信服,當主管能力無法跟上升遷速度,整間公司都跟著受苦。
Thumbnail
閱讀日記 「彼得原理」為什麼那麼多無能員工#2 neftlix是串流平台的龍頭,薪資是業界最高,但在其中的壓力是可怕的,因為他們不當你是家人,一旦沒有成績就滾蛋!這恐怕是把「部分」的彼得原理貫徹到底的公司,他們雖然無情但公司很強!
Thumbnail
閱讀日記 「彼得原理」為什麼那麼多無能員工#2 neftlix是串流平台的龍頭,薪資是業界最高,但在其中的壓力是可怕的,因為他們不當你是家人,一旦沒有成績就滾蛋!這恐怕是把「部分」的彼得原理貫徹到底的公司,他們雖然無情但公司很強!
Thumbnail
公司這幾年來晉升了許多位優秀的基層業務主管,來接手因跳槽、離職而空出的業務部門主管位置。有一半的人順利地擔起工作,另一半的人則表現不如預期,下場就是降回業務主管,但大多數的人會選擇離職。
Thumbnail
公司這幾年來晉升了許多位優秀的基層業務主管,來接手因跳槽、離職而空出的業務部門主管位置。有一半的人順利地擔起工作,另一半的人則表現不如預期,下場就是降回業務主管,但大多數的人會選擇離職。
Thumbnail
你有沒有隱隱約約感覺,在職場中,總是會有幾個身居高位的主管,特別注重工作流程、熱愛圖表化、伸手牌、開口閉口總是圍繞著過去的豐功偉業、對於正在進行中的專案卻似乎沒有提供實質幫助,反而還常常搖擺不定無法做決定? 你觀察到的現象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
Thumbnail
你有沒有隱隱約約感覺,在職場中,總是會有幾個身居高位的主管,特別注重工作流程、熱愛圖表化、伸手牌、開口閉口總是圍繞著過去的豐功偉業、對於正在進行中的專案卻似乎沒有提供實質幫助,反而還常常搖擺不定無法做決定? 你觀察到的現象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