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芙看書】重新設定篩選條件,打造自己的成功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籍資訊

  • 書名:成功心態:改變心態,造就不一樣的人生
  • 作者:萊恩.高佛森(Ryan Gottfredson)
  • 出版日期:2021/10/29
  • 可借閱電子書版本:✅

閱讀心得

此書強調了若要激發自我潛能、打造人生上的成功,你要檢視自己的心態,因為心態影響我們看待世界、學習、接收資訊的方式與內容。繼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 Ph.D.)提出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的概念以來,這個論述被廣泛的引用。而這本書的作者將成長心態納入他歸納的成功心態之一,更棒的是:提出許多實際可執行的練習來發展、維持成功心態。
四組影響人思考、學習和行動的心態:
  • 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
  • 封閉心態和開放心態
  • 預防心態和進取心態
  • 向內心態和向外心態
篩選器icon
「心態」是什麼呢?基本上可以把心態看作是我們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篩選器,就是那個你在google搜尋頁面(或是購物app搜尋框)旁邊可以找到的一個小工具,這個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精確、快速地找到我們想要尋找的資訊或商品;反過來說,當你沒有意識到自己設定了什麼篩選條件,你可能會依你被篩選過的內容來認識世界是什麼樣子。
好佳在,這個心態/篩選器是可以自己重新設定的,呼~

我最有感的收穫

有效精進自我的關鍵,在於體悟並改變個體行為背後的主要因素:我們看待並詮釋世界的方式。
在就學的階段,常常有機會做各式各樣的測驗(例如智力測驗、人格測驗),以前不大了解這些測驗的意義,只知道我不是天才(笑),我覺得成功似乎是屬於天賦異稟或是非常刻苦努力的人的。為什麼我以前這麼排斥努力呢?甚至看到鼓勵努力、勸人精進的文章,我就倒彈。
原來擁有定型心態的人傾向維持現狀、抗拒挑戰,因為害怕若無把握通過挑戰會失去原本的地位或掌聲。雖然我原本就沒什麼地位或掌聲可言,但如果我失敗了豈不是比現在更糟更笨?我沒把握成功,好歹不要讓自己落入更糟的境地吧?。這都是因為我以為天賦、個性、能力是無法改變的,所以覺得不去挑戰未知,就不會有證據證明自己失敗。
我會來看這本書,也許可以追溯到我在口羊太太粉專看到她接納自己的情緒、學習開車的分享,一時找不到是哪一篇文章了,但深刻記得她對自己說:我只是「還不會」開車。這給了我很大的力量,因為我一直為自己情緒所苦,總是為了自己又生氣了而氣自己。當我接納那個還無法接納自己生氣的自己,我開始會對自己說:我只是需要練習,我只要持續下去就會進步。
開始重拾閱讀的習慣,即使能閱讀的時間非常破碎;開始能夠聽進別人的建議,而不是覺得別人都在批評質疑我。我從看著黑暗說「我不想失敗」,變成揹著黑暗看著光明說「我會進步」。
我們如果不積極選擇明確的目的地,那麼預設的人生目標將是逃避問題、追求舒適,最後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如果是以前的我看到這裡,大概會在心裡頂嘴「平庸有什麼不好?」,然後繼續過著不快樂也不是那麼糟的生活。正是因為我的心態逐漸轉變了,所以開始能夠相信自己能夠發展自我實現的能力。我無法一步登天,但我可以分解成無數個小小步,只要有進步我就很開心。透過《學會「曼陀羅計畫表」, 絕對實現, 你想要的都得到》我立下願景與目標,並且詢問大腦:我要如何成為達到目標的自己?把大目標拆解成微小任務,透過逐步建立日常微小習慣來實現。老實說,雖然我還無法分享實現的心得,但上網分享閱讀心得是我的計畫一部份(笑)。
人在飢餓或疲勞時,解決生理需求便成為一切考量的重心。當我們受到這些需求所苦,就容易視他人為「物品」,或是阻擋自己滿足需求的障礙。
在我的育兒生活中,以往我最容易生氣的點在於:換尿布時寶寶一直翻身滾走、哄睡很久還不睡,這一段話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只是太累了。常常被中斷的睡眠、一整天面對小嬰兒、以寶寶的需求為重而忘記照顧自己的需求,在在都讓我無法享受這些日常,而把他當成是一個需要處理的任務。因此只要一不順利,我就會因為寶寶為何沒有配合我而火大不耐煩,而沒有辦法關注寶寶這個「人」的情緒與心理需要。

總結

每個人認為的成功定義也許不大一樣,我自己目前認為人生中的一大成功就是達成自我實現,亦即達成自己的目標,生活滿足又快樂。要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與願景,要把目標拆解成可以執行的小任務,完成任務即是一個小成功,練習不斷「小」成功,你就會累積出一個「大」成功。有人也許會說那如果失敗呢?我現在認為只要持續練習,「失敗」也只是「還沒成功」而已。成功心態幫助你的人生旅程有持續前進的動力,只要有朝著目標前進就是進步,為自己重新設定最適合達成目標的篩選器條件,打造自己的成功人生吧!

入手資訊

電子書借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芙落在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曼陀羅計畫表」又稱為九宮格思考法,是一本教你如何設定目標,並且安排計畫成功實現目標的書。當我看到書中提到【未來目標四觀點】,我聯想到佛法中的「發大願」。
我日常生活中常反覆出現的課題是生氣,而我老公會很敏感的察覺到我是否在生氣,然後他就會提醒我(你臉很臭)、詢問我(你在生什麼氣)、告知我(這根本沒必要這麼氣),結論通常都是沒必要生氣的事,你為何反應這麼大。我也好沮喪,我也不想生氣,可是通常都是被他說我臭臉我才瞭解到原來我在生氣呀?
「曼陀羅計畫表」又稱為九宮格思考法,是一本教你如何設定目標,並且安排計畫成功實現目標的書。當我看到書中提到【未來目標四觀點】,我聯想到佛法中的「發大願」。
我日常生活中常反覆出現的課題是生氣,而我老公會很敏感的察覺到我是否在生氣,然後他就會提醒我(你臉很臭)、詢問我(你在生什麼氣)、告知我(這根本沒必要這麼氣),結論通常都是沒必要生氣的事,你為何反應這麼大。我也好沮喪,我也不想生氣,可是通常都是被他說我臭臉我才瞭解到原來我在生氣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比爾‧蓋茲(Bill Gates)年度唯一推薦成功心理學書籍《心態致勝》, 讓作者用科學告訴你:心態,才是影響個人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自己喜歡學習,怎麼樣也偏向成長型心態多一點吧? 結果發現,相反的症狀可多了。 《心態致勝》作者是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她認為抱持成長心態(growth-mindset)的人,最終發展得更為傑出,2006年這個概念引起大量關注,這本書也成為暢銷書。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本書架構 簡評 本書以『收穫心態』和『落差心態』瞭解自己與理想的距離,看完這本書,感受非常深刻。尤其『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差異。覺察到自己的落差心態,並從中認知到正確衡量心態的方式。並非用未來來衡量自己,而是由過去的事實來衡量自己的進步。這種想法,是基於認知到現有手上的東西,然後不要花過多時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沒有人不想要成功。不管是自我定義的成功、還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人皆趨之若鶩。但到底怎樣才能成功?
Thumbnail
【致勝心態】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影響如何被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左右。瞭解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差異,對於掌握自己的心態在各個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成長型心態 🌿認為人的智力,能力是可以改變的 🌿挑戰自我,不害怕出包犯錯 🌿很快從挫折中走出 選擇成為 #成長型心態 的人,人生也許會比較快樂與輕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比爾‧蓋茲(Bill Gates)年度唯一推薦成功心理學書籍《心態致勝》, 讓作者用科學告訴你:心態,才是影響個人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自己喜歡學習,怎麼樣也偏向成長型心態多一點吧? 結果發現,相反的症狀可多了。 《心態致勝》作者是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她認為抱持成長心態(growth-mindset)的人,最終發展得更為傑出,2006年這個概念引起大量關注,這本書也成為暢銷書。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本書架構 簡評 本書以『收穫心態』和『落差心態』瞭解自己與理想的距離,看完這本書,感受非常深刻。尤其『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差異。覺察到自己的落差心態,並從中認知到正確衡量心態的方式。並非用未來來衡量自己,而是由過去的事實來衡量自己的進步。這種想法,是基於認知到現有手上的東西,然後不要花過多時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沒有人不想要成功。不管是自我定義的成功、還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人皆趨之若鶩。但到底怎樣才能成功?
Thumbnail
【致勝心態】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影響如何被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左右。瞭解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差異,對於掌握自己的心態在各個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成長型心態 🌿認為人的智力,能力是可以改變的 🌿挑戰自我,不害怕出包犯錯 🌿很快從挫折中走出 選擇成為 #成長型心態 的人,人生也許會比較快樂與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