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通往靈性的直接道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通往靈性的直接道路上,我們直接指向無條件的境地。這條道路立即告訴我們:「看,它就在那裡,它就是你,可以立即親身體驗。」為什麼不立即覺醒呢?為什麼不在今晚就覺醒呢?也許你會問:「明天該怎麼辦呢?」但現在只需要在今晚覺醒,明天再看怎麼處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你的意思是:「我能做到嗎?」當然可以,因為那就是你,你必須能夠覺醒到你真正的本性。它不會成為你將成為的某種狀態,你將成為什麼都不重要。基本上,你只是按照無意識編程指示的「明天的你」而已。而你真正的本性是顯而易見、立即可得的。因此,直接形式的靈性道路主要是指向無條件的意識,它們的目的就是立即覺醒,打破心智對於自我錯誤身份的執著。


現在,你看,這就是我們所遇到的問題:我們以為自己是尋求者,是希望發生這個或那個的人。然而,直接道路告訴我們:「不,你不是那個東西,你的心智在尋求擺脫自身的方法。」但你的心智無法實現這種尋求,尋求者不會覺醒,這是絕望的。好消息是,你並非你的心智尋求者,甚至不是尋求者本身,那不是你真正的本性。請回復你的感官,暫時讓你的心智靜止,只需片刻,回歸到真正的本我,超越心智中的形象,超越那個想要離開、尋求自由的尋求者。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都不要過多考慮,讓它們自然發生,不要試圖解決、改善或阻止,只需讓它們存在。讓你的意識稍微放鬆,也許你會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尋求者、心智或你所想像自己的那個人。簡而言之,這很簡單。但事實上,正因為它的簡單性,這也是困難所在。如果有困難的話,那就是它的即時性。困難在於你真正的本性完全存在於當下,是絕對完整的。你可能不認為這會很困難,但正因為你真正的本性已經是你的真實,所以沒有進近它的方法,沒有成為它的方法,也沒有準備迎接你一直以來是什麼的方法。嚴格來說,根本就沒有通往它的路。如果說真的有一條路的話,那就是摧毀你對自我的每一個觀念,逐步檢視它們,直到它們自己解開。這些觀念只是你心智中的結。開始看到你不是你能夠思考的任何關於自我的東西,因為在你能夠思考的每一件事之前,總是有某些東西。然後,你真正的本性無需在你的心智中被定義,無需說「我是這樣」、「我是那樣」、「我是好的」、「我是壞的」,甚至不是「我是男人」或「我是女人」。放下所有的定義,只需停留在純粹的「我」中,無條件的「我」。


這就是直接道路,它不是通往某個地方的道路,而是一條讓你站在那裡,讓一切從你身上消散的道路。現在,漸進的靈性道路則告訴我們,你必須通過理性思維來解決問題,重要的是你必須整理好你無意識中的混亂。在東方,我們通常稱之為業力,你必須處理這個混亂,因為它編程得如此可怕、錯誤。你明白你必須整理它,你必須澄清它。因為它如此混亂,完成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對吧?

raw-image

Adyashanti 教導理念分享

https://youtu.be/subbu6G3Vc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倫斯的沙龍
76會員
146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羅倫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13
這篇文章探討錫蘭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中提到的「非知情同意」陷阱,並以此延伸說明如何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傳銷、詐騙、職場等)避免此類操控手法。文中分析了非知情同意的本質,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在參與任何課程或活動前,能更獨立思考、理性評估,避免衝動決策,最終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2/13
這篇文章探討錫蘭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中提到的「非知情同意」陷阱,並以此延伸說明如何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傳銷、詐騙、職場等)避免此類操控手法。文中分析了非知情同意的本質,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在參與任何課程或活動前,能更獨立思考、理性評估,避免衝動決策,最終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清楚你的動機 去創造你喜歡的﹐不過要清楚你的動機是什麼 問﹕當我們的思維沒有限制時,我們的需求立刻就會得到滿足嗎? 答﹕當你完全覺醒之時,"需求”這個詞,不會出現在你的詞彙中。那時,你只知道圓滿具足與同一體。
Thumbnail
清楚你的動機 去創造你喜歡的﹐不過要清楚你的動機是什麼 問﹕當我們的思維沒有限制時,我們的需求立刻就會得到滿足嗎? 答﹕當你完全覺醒之時,"需求”這個詞,不會出現在你的詞彙中。那時,你只知道圓滿具足與同一體。
Thumbnail
“在學著去愛的旅程中﹐你愛有多深﹐就決定了你理解真理的能力。” 你們一體的本性很清楚自己是誰。為了說服你自己的創造﹑認同的局限自我~它叫“我執”﹐覺醒只透過你的我執所允許才能被你所體驗。
Thumbnail
“在學著去愛的旅程中﹐你愛有多深﹐就決定了你理解真理的能力。” 你們一體的本性很清楚自己是誰。為了說服你自己的創造﹑認同的局限自我~它叫“我執”﹐覺醒只透過你的我執所允許才能被你所體驗。
Thumbnail
真實與虛幻的意識經驗:內在的統一性 現在,當我們陷入習慣模式,感到壓縮並開始受苦時,我們自然不希望停留在這樣的狀態。然而,許多靈性工具和教義旨在讓我們釋放、脫離自我構造,卻使事情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工具和教義往往呈現出極度二元的觀點。它們告訴我們:「這就是你,你觀察事物,評估它們的真實性或虛幻性
Thumbnail
真實與虛幻的意識經驗:內在的統一性 現在,當我們陷入習慣模式,感到壓縮並開始受苦時,我們自然不希望停留在這樣的狀態。然而,許多靈性工具和教義旨在讓我們釋放、脫離自我構造,卻使事情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工具和教義往往呈現出極度二元的觀點。它們告訴我們:「這就是你,你觀察事物,評估它們的真實性或虛幻性
Thumbnail
在通往靈性的直接道路上,我們直接指向無條件的境地。這條道路立即告訴我們:「看,它就在那裡,它就是你,可以立即親身體驗。」為什麼不立即覺醒呢?為什麼不在今晚就覺醒呢?也許你會問:「明天該怎麼辦呢?」但現在只需要在今晚覺醒,明天再看怎麼處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你的意思是:「我能做到嗎?」當然可以,因
Thumbnail
在通往靈性的直接道路上,我們直接指向無條件的境地。這條道路立即告訴我們:「看,它就在那裡,它就是你,可以立即親身體驗。」為什麼不立即覺醒呢?為什麼不在今晚就覺醒呢?也許你會問:「明天該怎麼辦呢?」但現在只需要在今晚覺醒,明天再看怎麼處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你的意思是:「我能做到嗎?」當然可以,因
Thumbnail
超越自我:體驗真實與覺知之旅 在思維中,我們常常以為意識必須有一個實體存在,我們被條件化以相信某個意識的主體永遠存在且有意識。然而,直接觀察顯示這是一個謬誤。確實存在著意識,但那意識的主體並非一個「我」。因此,讓我們在此處停下來,因為要超越意識的邊緣需要我們具備安靜、寧靜的能力。當我們停在邊緣時,我
Thumbnail
超越自我:體驗真實與覺知之旅 在思維中,我們常常以為意識必須有一個實體存在,我們被條件化以相信某個意識的主體永遠存在且有意識。然而,直接觀察顯示這是一個謬誤。確實存在著意識,但那意識的主體並非一個「我」。因此,讓我們在此處停下來,因為要超越意識的邊緣需要我們具備安靜、寧靜的能力。當我們停在邊緣時,我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而忙碌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追逐著物質的滿足和外在的成功。我們在工作中忙碌,在生活中忽略,常常一天工作到精疲力盡之後,只想放空,什麼也不想做,但是工作上的事情,不斷地在腦海中盤旋,根本無法好好休息。無論是人際關係或是工作上的困難,總是將我們困住,只想要賺更多的錢,甚至不顧自己的身體或心理狀況。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而忙碌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追逐著物質的滿足和外在的成功。我們在工作中忙碌,在生活中忽略,常常一天工作到精疲力盡之後,只想放空,什麼也不想做,但是工作上的事情,不斷地在腦海中盤旋,根本無法好好休息。無論是人際關係或是工作上的困難,總是將我們困住,只想要賺更多的錢,甚至不顧自己的身體或心理狀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