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當下的力量》5 ▎ 你的神性臨在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集體的小我心智,是地球上最危險和瘋狂的東西
小賦婆捕書網 與你書海翱翔

小賦婆捕書網 與你書海翱翔


我即我本是

I AM THAT I AM


  倘若基督以人的形象再臨,想必祂會這樣說:「我就是真理,我就是神性臨在,我是永恆的生命,我就在這裡,我就是當下」。那些極少數真實的開悟大師,其實在人群中一點都不特別,他們沒有虛假的自我需要支撐、防衛或餵養,所以往往比其他人更簡樸、更平凡。


  許多人會被假的靈性導師吸引,許多人無法認出耶穌或佛陀,因為小我會被更大的「小我」吸引。除非你擁有足夠的臨在,否則黑暗認不出光。無論身處何處,必須小心不要對團體形成依賴,也不可以對師父或老師形成依賴。



默觀寂照


  聆聽寂靜,將會在你的內在創造默觀,而默觀就是臨在,也就是說,擺脫了思維形象的意識。即使是滿布噪音之處,你也能在聲音之間或聲音底下找到寂靜。


  大多數人都不懂聆聽的藝術,他們太過專注於照顧自己的想法,注意力都被自己的思考佔據,以致無暇聽進別人說了什麼。更不用說,覺察到對方話語背後真正重要的事。當你不是只用心智在聽,而是可以做到真正地聆聽,一面感受內在身體的能量場。與此同時,你創造出一個無念的清淨空間,也是給對方空間,讓對方得以如實呈現,如此將是你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



未顯化狀態

人類的意識並不僅限於現實中能夠感知到的事物,還包括那些我們無法感知的未顯化的事物,它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如潛意識和集體意識。而潛意識是一個人心靈深處的無意識區域,它是所有個人經驗和集體經驗的儲存庫,也是情感和意向的來源。集體意識則是所有人共享的意識區域,包括文化、宗教、傳統等等,這些集體意識的信仰和價值觀塑造了社會和文化的形成。


作者提出了幾個方法來進入未顯化狀態之門。


第一扇門:當下。當下乃是進入其他大門的關鍵。這個方法是通過注意力轉移到身體感覺上來,並且專注於當前的經驗而非思考。使自己進入心流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會感到非常專注,享受當下的經驗,並且對時間的感知會消失。


第二扇門:停止思考。首先,練習專注於呼吸,冥想也是一個是通過深度專注來讓心智停止評斷的方法。萬物的本質就是空,唯有當你不試圖抓住它或理解它時,「無」才可能成為進入未顯化狀態之門。


第三扇門:臣服。放下抗拒本然的模式。抗拒的心理會切斷你與自己、你與世界的種種聯繫,你的孤離感愈強,「假我」就越強大,你與自己內在的深層向度便失去了聯繫。



小結


  世界和空間乃是相生相成的,這才是空間與時間的真正本質。沒有寂靜聲音就無法存在,同理,沒有「無」,任何事物也就無法存在。因為任何的距離和空間,至少都需要兩個以上的參考點才能被界定出來。就像老子的描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了萬物,空間才得以顯得浩瀚。


通過學習如何進入臨在狀態、深入體驗自己的內在身體、進入無我狀態,並意識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內在連結,我們可以實現內在平靜和靈性覺醒,並建立更有意義、和諧的關係。這種轉變需要實踐和時間,但對於追求內在和平以及幸福的人來說,卻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過程。


每一扇大門都是死亡之門,當你通過它,與心智認同的「虛假自我」便會死去,但真實本相會繼續存在。正如佛教所說:「沒有幻象,就沒有開悟。」這世上沒有任何會消失的真、善、美。




書中喜歡的段落


1. 小我心智像是一艘下沉中的船,你若不棄船逃生,就只好隨它一起沒入海底。集體的小我心智,是地球上最危險和瘋狂的東西,如果人類意識依然不願改變,你覺得這星球的前景會是如何?


2. 文字不過是個工具,就像指向終點的路標一樣,不要讓自己困在名相的層次,而要超越語言文字之上。任何排他性都是相對於形象的認同,也就是對小我的認同—不管它裝得多好。沒有所謂「你的」或「我的」臨在,臨在就是一。


3. 當你能夠真正地寬恕,那一刻,你從心智手中奪回了你的力量。一旦你寬恕了,你就可以進入臨在、進入身體,感受到從本體湧現的平安與寧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獨處的島
15會員
239內容數
「尋找神、開悟與實相,就像在一片雪地裡尋求一條路。 如果路不存在,而你在尋找一條路,邁步走吧,那就是你的路。」 ——Thomas Merton
獨處的島的其他內容
2023/08/05
是此時此刻的你,讓宇宙的神聖目的得以展開,看看你有多重要!
Thumbnail
2023/08/05
是此時此刻的你,讓宇宙的神聖目的得以展開,看看你有多重要!
Thumbnail
2023/08/02
臣服的意義:超越快樂與不快樂,邁向平安之境
Thumbnail
2023/08/02
臣服的意義:超越快樂與不快樂,邁向平安之境
Thumbnail
2023/07/31
救贖不會發生在他時他地,只會發生在此時此地
Thumbnail
2023/07/31
救贖不會發生在他時他地,只會發生在此時此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沒有人能強迫這種認知的閃現出現,它是自動發生的,它只會自己發生。」
Thumbnail
「沒有人能強迫這種認知的閃現出現,它是自動發生的,它只會自己發生。」
Thumbnail
時間純粹只是幻象 時間是負面性與痛苦的根源 心智本身沒有問題 唯有當你試圖在心智中追尋自我 並把它誤認為自己時 問題才會發生
Thumbnail
時間純粹只是幻象 時間是負面性與痛苦的根源 心智本身沒有問題 唯有當你試圖在心智中追尋自我 並把它誤認為自己時 問題才會發生
Thumbnail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 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 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Thumbnail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 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 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Thumbnail
真實與虛幻的意識經驗:內在的統一性 現在,當我們陷入習慣模式,感到壓縮並開始受苦時,我們自然不希望停留在這樣的狀態。然而,許多靈性工具和教義旨在讓我們釋放、脫離自我構造,卻使事情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工具和教義往往呈現出極度二元的觀點。它們告訴我們:「這就是你,你觀察事物,評估它們的真實性或虛幻性
Thumbnail
真實與虛幻的意識經驗:內在的統一性 現在,當我們陷入習慣模式,感到壓縮並開始受苦時,我們自然不希望停留在這樣的狀態。然而,許多靈性工具和教義旨在讓我們釋放、脫離自我構造,卻使事情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工具和教義往往呈現出極度二元的觀點。它們告訴我們:「這就是你,你觀察事物,評估它們的真實性或虛幻性
Thumbnail
虛無與真實:一切停下來的簡單體驗 一切停下來,只有當一切停止,即使只是一瞬間的停止,如果它真正停止,那麼我們所謂的真相或現實,或稱之為許多名字,都能以其簡單的方式顯示出來。 這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它只是如此非常簡單的事情,它不是神秘的事情,你不需要有一些瘋狂的奇異體驗,因為如果你這樣做,那
Thumbnail
虛無與真實:一切停下來的簡單體驗 一切停下來,只有當一切停止,即使只是一瞬間的停止,如果它真正停止,那麼我們所謂的真相或現實,或稱之為許多名字,都能以其簡單的方式顯示出來。 這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它只是如此非常簡單的事情,它不是神秘的事情,你不需要有一些瘋狂的奇異體驗,因為如果你這樣做,那
Thumbnail
探索內在靜謐之源:不會大聲喧鬧的要求任何關注的你 很明顯地,我們可以看到、品味、觸摸、感受、思考,所有這些都有一個原因,因為這是一種體驗,因為它存在。我的意思是,它吸引了注意力。在心靈修煉的眾多方式中,特別是冥想,我們基本上要求我們的意識不要追隨周圍的一切,只是讓思想成為思想,感覺成為感覺,感
Thumbnail
探索內在靜謐之源:不會大聲喧鬧的要求任何關注的你 很明顯地,我們可以看到、品味、觸摸、感受、思考,所有這些都有一個原因,因為這是一種體驗,因為它存在。我的意思是,它吸引了注意力。在心靈修煉的眾多方式中,特別是冥想,我們基本上要求我們的意識不要追隨周圍的一切,只是讓思想成為思想,感覺成為感覺,感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還記得我在剛開始學身心靈的時候,最衝擊也最讓我解脫的概念就是:妳的念頭、妳的情緒並不等於你;你的外在標籤(工作、財富、地位、婚姻狀況)也並不等於你。而當你把認同從外在回到內在,你所執著的、煩惱的、痛苦的一切,瞬間都不再重要。 但妳竟是誰呢?當我們不再把認同放在外在種種?那真正的妳究竟是誰?「覺醒的你
Thumbnail
還記得我在剛開始學身心靈的時候,最衝擊也最讓我解脫的概念就是:妳的念頭、妳的情緒並不等於你;你的外在標籤(工作、財富、地位、婚姻狀況)也並不等於你。而當你把認同從外在回到內在,你所執著的、煩惱的、痛苦的一切,瞬間都不再重要。 但妳竟是誰呢?當我們不再把認同放在外在種種?那真正的妳究竟是誰?「覺醒的你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有被雷打到的感覺,無法一次看完,感覺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宇宙,等著我安靜體會與感受。如果要我試著比喻的話,就像看得懂的佛經一般,當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涵義,每個當下,都可以是開悟的瞬間。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有被雷打到的感覺,無法一次看完,感覺每個概念都是一個宇宙,等著我安靜體會與感受。如果要我試著比喻的話,就像看得懂的佛經一般,當你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涵義,每個當下,都可以是開悟的瞬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