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正名之路:站上國家決策第一階的政黨間突圍戰役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撰文 ◈ Namoh Ka’atay 那麼硬的心腸
編輯 ◈ 原獨俱樂部


1994年,《中華民國憲法》第三次增修,將「山胞」更名為「原住民」,是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重要進展,增修條文生效的8月1日也成為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日期,於2005年被明定為「原住民族日」。到明年8月1日,原住民族正名即將屆滿三十週年,在這個時間點上回顧,我想回溯1994年之前,台灣原住民族逐步走入現代意義政治活動的過程,並將以此為背景的「正名」運動理解為原住民族在政治角力中的突圍戰役。

Source: Marc Ruaix/Unsplash

Source: Marc Ruaix/Unsplash


被代理的原住民參政

台灣原住民參政權益首度在憲法層次被提及,見於1991年訂定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其第一條第一項第二款明定原住民國民大會代表名額為「自由地區平地山胞及山地山胞各三人」。在此之前,國家扶助原住民族參與政治,主要基於兩個憲法條文:

第一百三十五條    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代表名額及選舉,其辦法以法律定之。

第一百六十八條    國家對於邊疆地區各民族之地位,應予合法之保障,並於其地方自治事業,特別予以扶植。

不過,即便存在這樣的憲法基礎,原住民參政腳步還是相對落後。舉例來說,1946年就依《省參議員選舉條例》以間接方式選出台灣省參議會議員,但要到兩年後的1948年才補選產生原住民省參議員(華清吉/排灣族)。

當時並不存在今天我們想像的「原住民族參政」。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原住民的參政就和當時非原住民的參政一樣,被化約吸納入一黨單向壟斷的政治環境。這是一種結構性的參政路徑依賴,使得原住民等同於被代理,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並非「有效」的參政。

理想情況下的原住民族參政,其參政目的與民族核心利益緊密結合,但在極度依賴政黨資源的困境下,原住民參政實際上被政黨利益(而非民族核心利益)所決定。在1948年華清吉當選首位原住民省參議員,到1994修憲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長達46年的時間裡,原住民的參政現實上以黨意為依歸。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政治環境下,原住民參政常被批評為「只有黨意」,其實有長久的歷史脈絡可循,且不遵循黨意的代價可能非常高昂,這一點或許還銘刻在原住民記憶深處。以1949年遞補華清吉缺當選台灣省參議員的泰雅族林瑞昌(樂信・瓦旦)為例,他主持「高砂族自治會」,主張原住民族土地權,最後以高山族匪諜案被捕下獄,1954年與鄒族高一生、湯守仁同案槍決。



下節預告(明日刊載 7 月 28 日)

正名如何而來?

  • 國民兩黨各自的核心主張
  • 原權會與正名運動的興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3/08/01
當年原住民正名的工作,主要是透過原住民國代在場內折衝而完成。這七名國代都是國民黨籍,但他們展現的對民族核心利益的關切與堅持,遠非今日任何一黨的原住民政治人物可比。
Thumbnail
2023/08/01
當年原住民正名的工作,主要是透過原住民國代在場內折衝而完成。這七名國代都是國民黨籍,但他們展現的對民族核心利益的關切與堅持,遠非今日任何一黨的原住民政治人物可比。
Thumbnail
2023/07/30
1992年5月27日第二次修憲會議上,總共出現七個與原住民相關的修憲提案,共計國民黨四案,民進黨兩案,無黨籍一案。從會議記錄可以看出,當時原住民代表不僅連署相關提案,也在民進黨提案交付委員會審查時登記保留大會發言權,以確保提案獲得適當討論。
Thumbnail
2023/07/30
1992年5月27日第二次修憲會議上,總共出現七個與原住民相關的修憲提案,共計國民黨四案,民進黨兩案,無黨籍一案。從會議記錄可以看出,當時原住民代表不僅連署相關提案,也在民進黨提案交付委員會審查時登記保留大會發言權,以確保提案獲得適當討論。
Thumbnail
2023/07/28
我們通常將1994年原住民正名視為原運的成果,但持平而論,那更多是90年代台灣政治制度改革浪潮所激起的浪花,原住民族是在兩大意識形態所主宰的政治環境下,尋找有利於民族的法律訴求。
Thumbnail
2023/07/28
我們通常將1994年原住民正名視為原運的成果,但持平而論,那更多是90年代台灣政治制度改革浪潮所激起的浪花,原住民族是在兩大意識形態所主宰的政治環境下,尋找有利於民族的法律訴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年原住民正名的工作,主要是透過原住民國代在場內折衝而完成。這七名國代都是國民黨籍,但他們展現的對民族核心利益的關切與堅持,遠非今日任何一黨的原住民政治人物可比。
Thumbnail
當年原住民正名的工作,主要是透過原住民國代在場內折衝而完成。這七名國代都是國民黨籍,但他們展現的對民族核心利益的關切與堅持,遠非今日任何一黨的原住民政治人物可比。
Thumbnail
1992年5月27日第二次修憲會議上,總共出現七個與原住民相關的修憲提案,共計國民黨四案,民進黨兩案,無黨籍一案。從會議記錄可以看出,當時原住民代表不僅連署相關提案,也在民進黨提案交付委員會審查時登記保留大會發言權,以確保提案獲得適當討論。
Thumbnail
1992年5月27日第二次修憲會議上,總共出現七個與原住民相關的修憲提案,共計國民黨四案,民進黨兩案,無黨籍一案。從會議記錄可以看出,當時原住民代表不僅連署相關提案,也在民進黨提案交付委員會審查時登記保留大會發言權,以確保提案獲得適當討論。
Thumbnail
我們通常將1994年原住民正名視為原運的成果,但持平而論,那更多是90年代台灣政治制度改革浪潮所激起的浪花,原住民族是在兩大意識形態所主宰的政治環境下,尋找有利於民族的法律訴求。
Thumbnail
我們通常將1994年原住民正名視為原運的成果,但持平而論,那更多是90年代台灣政治制度改革浪潮所激起的浪花,原住民族是在兩大意識形態所主宰的政治環境下,尋找有利於民族的法律訴求。
Thumbnail
當時並不存在今天我們想像的「原住民族參政」。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原住民的參政就和當時非原住民的參政一樣,被化約吸納入一黨單向壟斷的政治環境。這是一種結構性的參政路徑依賴,使得原住民等同於被代理,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並非「有效」的參政。
Thumbnail
當時並不存在今天我們想像的「原住民族參政」。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原住民的參政就和當時非原住民的參政一樣,被化約吸納入一黨單向壟斷的政治環境。這是一種結構性的參政路徑依賴,使得原住民等同於被代理,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並非「有效」的參政。
Thumbnail
重新建立對中華民國的信任感,是現在政府的當務之急。既喊出中華民國臺灣72年歷史的說法,就應包容歷史中不同的聲音。
Thumbnail
重新建立對中華民國的信任感,是現在政府的當務之急。既喊出中華民國臺灣72年歷史的說法,就應包容歷史中不同的聲音。
Thumbnail
【直播EP14重點整理】台澎小堅果 時間:5/8(六) pm8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法理建國派提出的建國三步驟-抗暴.奪權.建國、台澎自決建國三步驟 2. 「自決建國」的進行方式及前提條件 3. 自決公投決議建國後要完成的具體工作 4. 當前行動重點
Thumbnail
【直播EP14重點整理】台澎小堅果 時間:5/8(六) pm8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法理建國派提出的建國三步驟-抗暴.奪權.建國、台澎自決建國三步驟 2. 「自決建國」的進行方式及前提條件 3. 自決公投決議建國後要完成的具體工作 4. 當前行動重點
Thumbnail
只要有家與土地就好。由於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就算物品被拿走也沒關係,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Thumbnail
只要有家與土地就好。由於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就算物品被拿走也沒關係,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Thumbnail
記錄520:台灣沒有總統 黨國權貴的操控之手始終都在,可悲的是,當右手執政時,人民透過左手自以為認清它;當左手執政時,人民以為自己就是左手,誰也認不清了。
Thumbnail
記錄520:台灣沒有總統 黨國權貴的操控之手始終都在,可悲的是,當右手執政時,人民透過左手自以為認清它;當左手執政時,人民以為自己就是左手,誰也認不清了。
Thumbnail
前言   民主從來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一代一代的人,透過對抗獨裁者的過程,遺留下來的。每一個階段的奮鬥歷程都有其意義。台灣在二次大戰後民主歷程的發展,也是如此。在這一系列節目當中,我們要跟大家介紹幾個台灣民主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希望透過回顧歷史,重新思考民主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前言   民主從來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一代一代的人,透過對抗獨裁者的過程,遺留下來的。每一個階段的奮鬥歷程都有其意義。台灣在二次大戰後民主歷程的發展,也是如此。在這一系列節目當中,我們要跟大家介紹幾個台灣民主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希望透過回顧歷史,重新思考民主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或許現在的我們很難想像。不過在1991以前的那個年代,即便這群抗爭者們各自抱有不同的主張,他們不見得會認同彼此的想法與言論,甚至與當今的我們一樣,偶有唇舌之爭;但在面對處處限制與打壓的國民政府,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互相協助,或是視而不見、密而不談,必要時,他們還會一齊出聲、反抗──
Thumbnail
或許現在的我們很難想像。不過在1991以前的那個年代,即便這群抗爭者們各自抱有不同的主張,他們不見得會認同彼此的想法與言論,甚至與當今的我們一樣,偶有唇舌之爭;但在面對處處限制與打壓的國民政府,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互相協助,或是視而不見、密而不談,必要時,他們還會一齊出聲、反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