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理性市場的神話|經濟思想上最驚人的謬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書名:理性市場的神話——華爾街追求的風險、報酬與妄想

作者:賈斯汀.福克斯


書籍摘要

本書以人物作為節點,順著時間走向介紹起金融界從使至今的理論演變,織成了一張跨足了經濟學、統計學作為財務學基底的網,描繪的清楚又也具有很好的組織架構。

財務學家貫徹以「理性」作為理論基礎,股票的價格即包含了所有的一切資訊,每一位投資者對價格的判斷的差異互相搓合,以形成「效率市場」,可以試想市場的一切都是理性判斷所得的均衡結果,而這個「理性」一直指來都是財務學界的主流想法,除了以統計延伸出的隨機漫步(random walk)、布朗運動模型,認為所有的股價起伏其實都是依照機率,甚至讓猩猩射飛鏢選的股,都與華爾街操作員沒什麼差別,也讓財務學界一度相信財務的研究已到盡頭。

但在理論之外的實務應用上,股市是由無數「人」所構成的交易市場,關於人能否如此理性,在行為經濟學家的研究之下,慢慢找到一些證據顯示,注意力、判斷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人是無法進行複雜的判斷,人腦可負荷的容量就像魚缸一樣,龐大的資訊如水湧入缸中,一旦溢出魚缸,就無法負荷,如腦袋的資訊一般炸裂且無法處理。

近年來,由心理學衍生出的行為經濟學,提供了獨特的角度來看待股市,給予無法解釋的股價劇烈變動、「不理性的繁榮」狀況,給出了一點能財務學研究的新芽,「人性」與「理性」之間的角逐,讓財務學的貫徹的理論基底,逐漸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閱讀心得


看到這本書的標題與簡介,我就想到與行為經濟學或許會有關聯,果不其然,行為經濟學為本書的重要轉折之一。由心理學衍生的行為經濟學為後半段否認「市場是全能的」論述提供轉折的切點與視角。對於長年財務學根基的理論,發生了極大的劇變,不僅在思想與理論上對「人與行為」作出解釋,同時也為行為經濟學派的理論提供了適當的支撐。

我很喜歡作者利用人物當作節點,像是在閱讀一篇跟股票金融市場有關的人物傳記,卻又能統整好整體的歷史脈絡,間段的使用信任「效率市場」的學者,與不相信市場是全能的學者,之間產生的火花,也為整則故事添了不同立場的辯論與研究,就像是在跳格子一樣,每一位出現過的學者都像一個方格,讀者沿著作者規劃的路線跳過設有不同立場的方格,最後彙整出作者依照此路線(年代脈絡)所得來的結論——現代財務學的客觀鐵律與未來研究的方向。

我會推薦給至少對經濟學、統計學、財務學皆有一些了解的讀者看,前半部分的內容滿硬核的,整本書提到的學者也至少有三十位以上,我認為對金融歷史有興趣的值得詳細的閱讀,對於效率市場的形成脈絡會更加清楚,而後半段逐漸加入大篇幅質疑理性市場的切入點,除了行為經濟學對於投資者選擇股票的判斷方式,一種非獨立式的羊群效應,依附與妄想,還有如股東與管理者所產生的矛盾問題,基金經理人對於帳面數字的要求,寧願讓績效變低,也不願讓客戶「看見損失」,這是否已經違反了對股票價值的理性評估?

前幾則文章提到Todd Rose的《集體錯覺》,其實也能稍加對股市的這種不理性做出一些回應,理論上的價格全知,建立在所有資訊(基本面、現金流、財務狀況、股價成長性......等等)都已量化充分呈現在股票價格上,由於每個投資者的估價與預期不同,正與負的些微預期差異或許能夠抵銷,讓市場呈現如經濟學中的均衡。只不過,此價值真的為每位投資者的心理個別的估價形成的嗎?若是此價值是由被資訊不對等的利益方,所操弄或帶動而構成的,那只不過是因為某些潮流或短期趨勢而共同推積起的價格,有些股票價格被惡意炒得很高,投機者關注的並不是該價值,而是衝高的數字與其他跟隨的羊群,這是由集體錯覺認同所附加上去的價值,根本不具有獨立性。

這讓我想到前幾年,剛開始發行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之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曾被問及對於NFT的看法,他認為NFT風潮百分之百奠基於博傻理論(Greater Fool Theory)。

一項資產的價格是由人們的預期所決定,當大批人因鼓動與潮流,產生錯覺而共同預期資產在未來能以更高的價格出售時,該資產價格會非常昂貴,反之亦然。此時資產的價格取決於買家的心態而非該資產價值本身。根據博儍理論,以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高價資產的買家會被認為是更愚蠢的人,而該買家等著下個更更更愚蠢的人來購買此已被嚴重高估的資產。而在股市中也存在這一現象,泡泡經常伴隨著新科技或創新,更容易被越吹越大。很顯然的,要達到完全理性的「效率市場」,在應用實務上與純理論仍是有些差距,甚至是難以達到契合的。最大的因素還是關係到「人性」,複雜、且那難以觀測的心理。

要成為一位「理性」投資者,需要能忽略市場的情緒,這是對心智而言,如此艱鉅的工作,根據《快思慢想》的內容的提到,任何決策與判斷都很容易被直觀的「系統一」所引導,也許並非自己所願,人總是傾向為自己的行為做辯解、跟隨直覺與感覺,卻不曾意識到以處於自動駕駛的自己,並無法隨時都發揮「理性」的做決策,而這方面電腦就比人腦厲害許多。最頂尖的股市大神巴菲特,他最獨一無二的特色就是能完全忽視市場的情緒,掌握盡可能最多的大小資訊,且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推斷,並相信自己的判斷,在訊息洪流中、混亂的市場中,能做到這件事就已經非常厲害了。

巴菲特在 2023 年的波克夏公開信中提到:「股票會不時地以愚蠢的價格交易,可能是高也可能是低,有效市場只存在於教科書中。」這番話也無疑給只是教導效率市場至上的教科書,蒙上一層更看不清的迷霧。

若以我自己而言,也會傾向認為效率市場是極為困難,甚至不可能達成的,從自家的長輩討論股票的情況就讓我很有共感,多數一般並無理論或研究基底的投資者,並不會那麼全面的考慮風險或價值,也沒那麼多時間去研究,更多的是察看報章雜誌或財經節目的跟風與話題性作為選股策略,憑藉直覺與自己編寫的故事做為信心,確實是由「系統一」運作著來進行決策,試想理性能尚存多少?

這本書提供給我最珍貴的是作者彙整那些跨領域學者的研究,敘說財務史的脈絡,這些種種的對立問題與學者的爭辯,也讓我想到,理論與實務之間真的有那麼一段距離,人確實還是所有學科與領域中,研究起來最不穩定的因素,任何有接觸到「人」的領域皆有類似的狀況,不過這正也是研究這些事物有趣的地方吧~

raw-image


閱起|書評|寫作

IG:readit_tw

追蹤IG帳號、追蹤閱起方格子

不錯過新文章通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仰婷的文思奇想
39會員
31內容數
24歲 INTJ女 寫的東西包羅萬象,包含閱讀書評、電影藝術、哲學思考、旅遊與生活文學。
仰婷的文思奇想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馬伯庸的這本書,對歷史的考究詳盡。大量翻閱文獻,找專家諮詢,並以幽默的筆鋒寫出小人物、大朝廷,錯綜複雜的貪官污吏與民間疾苦。不拖泥帶水的強調敘事節奏,劇情緊湊、生動,恰當拿捏進度與文字力度。 在節奏快速,實用主義的社會裡,歷史與文學似乎成了冷門選項。馬伯庸筆下的歷史故事,削弱了龐大的厚重感.....
Thumbnail
2025/04/13
馬伯庸的這本書,對歷史的考究詳盡。大量翻閱文獻,找專家諮詢,並以幽默的筆鋒寫出小人物、大朝廷,錯綜複雜的貪官污吏與民間疾苦。不拖泥帶水的強調敘事節奏,劇情緊湊、生動,恰當拿捏進度與文字力度。 在節奏快速,實用主義的社會裡,歷史與文學似乎成了冷門選項。馬伯庸筆下的歷史故事,削弱了龐大的厚重感.....
Thumbnail
2024/10/06
小說中貫穿對宿命的無力感,即使重來一遍,也不會選擇其他方式再活一遍。讀時很輕鬆,餘韻卻很沉重。這世代以競爭、功利主義為標竿,背頭藏有多少親手捏碎的骨肉與人性。高壓的就業環境,像慢性中毒般,被侵蝕、然後腐爛。
Thumbnail
2024/10/06
小說中貫穿對宿命的無力感,即使重來一遍,也不會選擇其他方式再活一遍。讀時很輕鬆,餘韻卻很沉重。這世代以競爭、功利主義為標竿,背頭藏有多少親手捏碎的骨肉與人性。高壓的就業環境,像慢性中毒般,被侵蝕、然後腐爛。
Thumbnail
2024/09/22
John Berger是一位藝評家,他的藝術生涯起自於畫家,而真正讓他開始被大眾看見的作品為《觀看的方式》這部藝評作品,閒談則是他逝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散文集。
Thumbnail
2024/09/22
John Berger是一位藝評家,他的藝術生涯起自於畫家,而真正讓他開始被大眾看見的作品為《觀看的方式》這部藝評作品,閒談則是他逝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散文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天來增加一個理性投資的版區,體現在我的VOCUS沙龍首頁中如照片中的這個位置: 我有時候在創作文章的時候,會思考我到底在做什麼事情,我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到底在想什麼,或是想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到底想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想這些東西到底對投資有什麼幫助? 今天我的腦中突
Thumbnail
今天來增加一個理性投資的版區,體現在我的VOCUS沙龍首頁中如照片中的這個位置: 我有時候在創作文章的時候,會思考我到底在做什麼事情,我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到底在想什麼,或是想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到底想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想這些東西到底對投資有什麼幫助? 今天我的腦中突
Thumbnail
1.市場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效率。 2.人不可能完全理性,投資者不僅會犯錯,還會以某種可預測的方式犯錯。 3.過度自信及過度樂觀會導致過度交易,而使投資效益變差,但有經驗的投資者可以從這裡找到機會。 4.比起享受獲利,人們更不喜歡損失,所以在投資股票過程中,常常會先賣出獲利的股票,而一直保有賠錢
Thumbnail
1.市場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效率。 2.人不可能完全理性,投資者不僅會犯錯,還會以某種可預測的方式犯錯。 3.過度自信及過度樂觀會導致過度交易,而使投資效益變差,但有經驗的投資者可以從這裡找到機會。 4.比起享受獲利,人們更不喜歡損失,所以在投資股票過程中,常常會先賣出獲利的股票,而一直保有賠錢
Thumbnail
財務學家貫徹以「理性」作為理論基礎,股票的價格即包含了所有的一切資訊,以形成「效率市場」,可以試想市場的一切都是理性判斷所得的均衡結果,而這個「理性」一直指來都是財務學界的主流想法,也讓財務學界一度相信財務的研究已到盡頭。 由心理學衍生出的行為機濟學,讓財務學的貫徹的理論基底,逐漸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Thumbnail
財務學家貫徹以「理性」作為理論基礎,股票的價格即包含了所有的一切資訊,以形成「效率市場」,可以試想市場的一切都是理性判斷所得的均衡結果,而這個「理性」一直指來都是財務學界的主流想法,也讓財務學界一度相信財務的研究已到盡頭。 由心理學衍生出的行為機濟學,讓財務學的貫徹的理論基底,逐漸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Thumbnail
百年來的心理學家們,從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到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已用各種不同論述不斷地提醒著我們:「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做出一些愚不可及的決定,乃至於無法得到最佳利益」。說更直白一點,出發點雖然是想要最有利於自己,但往往結果事與願違!這些種種錯誤或愚蠢的決定稱之為
Thumbnail
百年來的心理學家們,從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到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已用各種不同論述不斷地提醒著我們:「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做出一些愚不可及的決定,乃至於無法得到最佳利益」。說更直白一點,出發點雖然是想要最有利於自己,但往往結果事與願違!這些種種錯誤或愚蠢的決定稱之為
Thumbnail
我個人認為,被動投資人更需要比任何人都理解財務理論的內涵,那是投資哲學的核心,也是約束不當行為的警示燈。
Thumbnail
我個人認為,被動投資人更需要比任何人都理解財務理論的內涵,那是投資哲學的核心,也是約束不當行為的警示燈。
Thumbnail
【第一篇--時間與未知的神秘力量】市場波動的原因 / 【第二篇--四項基本金融法則 (心得) 】 ◎ 法則一:市場率先反映經濟 ◎法則二:市場是非理性的原因 ◎法則三:混沌主宰一切 ◎法則四:圖形會自我實現
Thumbnail
【第一篇--時間與未知的神秘力量】市場波動的原因 / 【第二篇--四項基本金融法則 (心得) 】 ◎ 法則一:市場率先反映經濟 ◎法則二:市場是非理性的原因 ◎法則三:混沌主宰一切 ◎法則四:圖形會自我實現
Thumbnail
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THE BEHAVIORAL INVESTOR 作者: 丹尼爾‧克羅斯比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Daniel Crosby 譯者: 陳重亨 出版社:今周刊  
Thumbnail
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THE BEHAVIORAL INVESTOR 作者: 丹尼爾‧克羅斯比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Daniel Crosby 譯者: 陳重亨 出版社:今周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