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國際浮書譚》當讀書心得演變成扼殺出版自由的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好想寫書評

學生時期總是想展現自己的文青氣息,好吸引女生注意,我曾把閱讀過的書目整理在Anobii這個書評網中,一直到網站沒有保持良好經營而被時代淘汰後,我就沒有想過要找類似的網站來記錄閱讀習慣。而在開始寫讀書心得後,所有閱讀紀錄是整理在Notion上。但,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但,我就是想要展現假掰的文青氣息阿!整理在Notion上少了社群互動,根本就不會有人知道我有多學富五車(說的好聽,真的整理應該五分之四都是漫畫)。所以我把目光轉到Goodreads上,心裡想著或許能在這裡找到我的第二春,嗯咳。我是指閱讀交流的第二春。

誰知道當我仍在探索這平台的奧妙時,卻接二連三聽聞令人擔憂的消息,部分甚至令我感到恐懼,而一切的問題追根究柢都要從Goodreads經營團隊的更迭說起。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26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國際浮書譚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53會員
43內容數
希望故事不只是故事,在不同文獻的延伸閱讀後,能從新的視角看出不同世界。請陪我一起擴展視野、加深理解。 https://linkby.tw/novelplugi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皓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翻譯書在美國市場可說是寥寥無幾,連帶譯者都彷彿消失在這多元社會裡,到底翻譯本出了甚麼問題?還是追根究柢,我們根本不需要翻譯書?
我的想像力就是因此而萌芽。 也為此被扼殺。 我們常常遺忘一件事,世界不僅僅只有一個共識,而是眾多共識交集、碰撞而成。
圖書館員為何在審查制度成為第一線違反法令的族群?閱讀自由到底該讓誰擁有決定權?當被剝奪閱讀選擇時,有一群人默默的開始吹起反攻的號角......
近期,美國部分州例如維吉尼亞、德克薩斯等,都出現了對於圖書政策不滿的聲音,有些民眾認為特定關於種族、平等及性的書籍,不應該在校園圖書館中提供給學生閱讀,而州政府也開始紛紛宣布要制訂相關審查的法案。
年度最古怪書名?這是甚麼古怪的獎項?而今年獲獎的竟然是世界上最強的男人,他到底有甚麼魅力,在六位競爭者裡奪取了半數以上的選票?
而是因為愛爾蘭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槓上以色列,還被該國政府指責是反猶太人士?!到底發生甚麼事,讓她被扣上這頂大帽子?
翻譯書在美國市場可說是寥寥無幾,連帶譯者都彷彿消失在這多元社會裡,到底翻譯本出了甚麼問題?還是追根究柢,我們根本不需要翻譯書?
我的想像力就是因此而萌芽。 也為此被扼殺。 我們常常遺忘一件事,世界不僅僅只有一個共識,而是眾多共識交集、碰撞而成。
圖書館員為何在審查制度成為第一線違反法令的族群?閱讀自由到底該讓誰擁有決定權?當被剝奪閱讀選擇時,有一群人默默的開始吹起反攻的號角......
近期,美國部分州例如維吉尼亞、德克薩斯等,都出現了對於圖書政策不滿的聲音,有些民眾認為特定關於種族、平等及性的書籍,不應該在校園圖書館中提供給學生閱讀,而州政府也開始紛紛宣布要制訂相關審查的法案。
年度最古怪書名?這是甚麼古怪的獎項?而今年獲獎的竟然是世界上最強的男人,他到底有甚麼魅力,在六位競爭者裡奪取了半數以上的選票?
而是因為愛爾蘭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槓上以色列,還被該國政府指責是反猶太人士?!到底發生甚麼事,讓她被扣上這頂大帽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Thumbnail
記得很久以前,我在圖書館拿起過這本書,忘記為什麼原因又放了回去,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在我當時習慣以推薦排名讀書的名單裡,後來,我發現能讓自己讀得津津有味的書,鮮少是排行榜上的那些,
Thumbnail
決定不帶筆電去旅行,那說書人在用筆電時,我要做什麼?我想到電子書,那不占體積與重量的神奇發明。那要買什麼新書?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店老闆的日記,記錄他的經營書店已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文章中也提到了現在讀者買書的習慣和趨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至此,我就拿到兩張通行證(綠色+金色各一枚,背面分別是通用帳號與LV2密碼),連同女孩子寫的翻譯小說、5年內出版的行銷符號學一起借出來,離開了圖書館(雖然假日電梯只開放一座使用),便可前往下一站。
Thumbnail
這一代人年輕時買了很多書,慢慢累積下來,如今樂齡期將至,必須處理這些書。如何處理這些書成了一個困擾。要捐給圖書館太舊了,賣又捨不得。
Thumbnail
臉書上出現一篇動態回顧。 「既然很用心(其實背後的真相應該是砸錢)地競標到書了,就應該用心地做這本書,虎頭蛇尾,很對不起書。」 十年前的我曾經熱血,雖然我忘了當時是因為哪一本書有此感受,但是我知道是對哪一家出版社發出的感嘆。 換成是現在,可能就只是笑笑而已。
Thumbnail
我是伊本,是個長期以書為友的內向讀者,2023年末按下了轉換的按鈕開始將想法輸出,在此處譜出屬於自己的篇章分享給世界,使文字產生屬於它的生命~曾經隸屬於公司產文,在成效的追求裡逐漸喪失分享的樂趣,目前正一字一句的找回能力與熱情。 ֎關於圖書館 圖書館是我學生時期的重要場所,那時連接網路還會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Thumbnail
記得很久以前,我在圖書館拿起過這本書,忘記為什麼原因又放了回去,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在我當時習慣以推薦排名讀書的名單裡,後來,我發現能讓自己讀得津津有味的書,鮮少是排行榜上的那些,
Thumbnail
決定不帶筆電去旅行,那說書人在用筆電時,我要做什麼?我想到電子書,那不占體積與重量的神奇發明。那要買什麼新書?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店老闆的日記,記錄他的經營書店已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文章中也提到了現在讀者買書的習慣和趨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至此,我就拿到兩張通行證(綠色+金色各一枚,背面分別是通用帳號與LV2密碼),連同女孩子寫的翻譯小說、5年內出版的行銷符號學一起借出來,離開了圖書館(雖然假日電梯只開放一座使用),便可前往下一站。
Thumbnail
這一代人年輕時買了很多書,慢慢累積下來,如今樂齡期將至,必須處理這些書。如何處理這些書成了一個困擾。要捐給圖書館太舊了,賣又捨不得。
Thumbnail
臉書上出現一篇動態回顧。 「既然很用心(其實背後的真相應該是砸錢)地競標到書了,就應該用心地做這本書,虎頭蛇尾,很對不起書。」 十年前的我曾經熱血,雖然我忘了當時是因為哪一本書有此感受,但是我知道是對哪一家出版社發出的感嘆。 換成是現在,可能就只是笑笑而已。
Thumbnail
我是伊本,是個長期以書為友的內向讀者,2023年末按下了轉換的按鈕開始將想法輸出,在此處譜出屬於自己的篇章分享給世界,使文字產生屬於它的生命~曾經隸屬於公司產文,在成效的追求裡逐漸喪失分享的樂趣,目前正一字一句的找回能力與熱情。 ֎關於圖書館 圖書館是我學生時期的重要場所,那時連接網路還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