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住過多小的房子呢?住過多大的房子呢?
從七八年前來到香港讀書,就從各處聽說香港的房子很小,唐樓很舊無電梯,劏房超小很憋屈。即使無實際見識過,也從報章網路的新聞中略窺一二,所以等自己研究所時期與人合租,入住一間兩房一廳的套房時,只是小小驚訝並沒有到掉下巴的程度(笑)。
彷彿小,是理所當然。
小,真的理所當然嗎?
對了,也是在那時候才知道,原來有一種租客被稱作「廳長」,他們是租住在客廳空間的人,我的其中一位室友便是住在客廳。除了一張掛牆的折疊桌,安上一張氣墊床、一副遮擋簾子、再買兩三個收納盒裝衣物,就可以在「隔出來的房間」裡吃飯、睡覺、學習工作了!
而我和另一位室友的獨立房間跟這沒有太大區別,只是氣墊床變成床墊,簾子變成房門、收納盒變成收納櫃。大家共用廚房、浴室、客廳的落地折疊桌和一條不算寬的通道。
在自己房間裡走路的情形,該用寸步難行來形容嗎(笑)?
當時,我對於與人合租的這間套房的態度是:既然在香港生活,它存在著這樣的居住問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不過在取態上,真的沒有選擇了嗎?
PS.在預算方面,如果有能力和意願付出更多,也是可以租到稍微大些的房子的。
所以,在無意識中,我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這種較為擁擠的住屋環境。但還是很感恩第一次合租能交到兩位善良和貼心的室友,大家一起在房子打邊爐過節日一起逛街聊天。
也很感恩房東提供住宿給我,因為我享受的不只是住宿的內部空間,還有它周圍的自然環境。房子的周圍有條大河,所以那時經常黃昏獨自在河邊散步,邊觀賞落日的河景,邊放鬆心情。要是沿著河一直一直往前走,就會看到海和瞭望到山,是非常治癒、幸福和充滿感恩的事情!
來香港八九年時間,在這裡學習和工作,逐漸掌握粵語和本地人溝通並建立關係,到如今獨自出來租房生活,像是半個本地人般(XD)。
我現在住的空間在香港被稱作「劏房」,就是房東把自己的一套住宅裝修成幾個更小的獨立房。我的這間獨立房具體有幾坪數還真說不上來,不過可以用腳丈量一下:
推開門後,向斜右前方走三步可以到達書桌前,向正右方走三步可以到達床邊;門後邊則是一個小巧的廚房和浴室(哈哈)!簡單來說,我的獨立房裡有一床一桌一灶台一廁所,這些都是進來時已有的物件和生活功能空間。
然而,這幾天我在了解「遊牧生活」相關資訊時,忽然意識到換一種思路來看待住屋這件事也不錯:
假設我現在就是個遊牧生活者,當下預估會在香港停留一年時間,一邊旅行,一邊工作,所以我暫時租住在一間劏房,來體驗看看住在裡面的生活。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呢?
這樣一來,居住在劏房也變成一件很有挑戰性、很有趣、很值得好好觀察和感受的事情了!要是把「香港的房子就是很小」這件事當作理所當然,那麼對房子的空間大小、日常生活活動、最低生活需求、個人物品也將變得不再敏感,甚至處於無意識狀態。
第一,其實也沒有不好,因為只有經歷過「無意識」,後面的「有意識」才會更加深刻,而且來地球好玩的地方就是體驗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過程,也就是成長/進化/升級/修行的過程。
以我自己為例,我記得剛搬進現在這間獨立房後,最初第一個月做的事情就是大量購買各種MUJI的收納用品,大到掀蓋收納盒、可折疊收納盒、藤編收納盒,小到木製托盤、牙刷底座、各式掛鉤。我只是無意識地覺得空間很小,收納空間不夠!
誠然,同類型物品用一個收納盒來集中放置會是不錯的選擇,可是,我為什麼會需要持有這麼多同類型物品呢?比如搬進來有半個身子高編織袋的書,而且幾乎都沒看過!
實踐極簡生活後,我慢慢意識到「為什麼持有如此多不在用的物品」應當是比「比如何收納這些用品」優先思考的問題。
第二,比起無意識,如果能有意識地去思考一些居住空間和生活物品相關的問題,應該會好玩的多吧?!比方說,
在實踐極簡生活後,我發現正是藉由思考這些相關的問題,自己的自我意識也在得到逐步提升,而這樣的不斷追問、自問自答的問題意識還能夠被遷移到思考其它問題面向上,比如工作項目、人際關係等等。
我想不管是合租的套房還是獨立房,都是遊牧生活者在世界某處暫時停留的一個站點;合租生活或是獨居生活,也都是自己在人生這場遊戲中的體驗。
如果一切都只是體驗,那什麼是家呢?《不幸福就對不起自己了》說
「真正的家構築在心田裡,無論走到哪裡,聆聽到自己的心聲就有回家的感覺。」
所以就多聽聽直覺和內心的聲音怎麼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