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勞退自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勞退自提是最省事但效益相對低的一種投資方式。

根據勞基法規定,雇主需每月提繳勞工工資的6%作為勞工退休金,這筆錢會存入勞工的退休金個人專戶裡,等勞工年滿60歲即可請領。這基本的6%勞退提繳是要由雇主負擔,所以薪資單上不會有也不應該有這項扣款。

「勞退自提」則是由每月薪資中,額外提繳1%~6%(可自訂也可修改)進退休金個人專戶。不管有沒有自提,雇主都必須提繳6%到個人專戶內,若勞工有額外申請勞退自提1%~6%,每個月提繳的金額為工資的7%~12%。


將數字簡化以方便計算

將數字簡化以方便計算

由上表可看出,自提的比例愈高,每月實領的金額就愈低,但少領的薪水不是不見,而是每月提繳到個人專戶,退休後才可以領取,是一種簡單、好執行且相當有效的儲蓄方式,但因投資報酬率不高,只能做為保底,無法只靠這個達成輕鬆退休的目標。


適用勞退自提的對象大概有兩種:

  • 本業薪資夠高,勞退自提後可以降低所得稅率的級距。通常符合這情況的人,自身都有足夠的財商觀念,有一套專屬的理財方式。
  • 存不住錢的人。不管任何理由、任何原因、任何情況,只要無法固定每個月存下哪怕只是100元也好的人,就適合去申請勞退自提,強迫每個月存下薪資的12%到退休金個人專戶,同時兼顧最基本的「儲蓄」和「投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久沒動腦寫文了的沙龍
46會員
192內容數
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沒祖產、沒後援,私立學店大學畢業,20年來都在低薪服務業打轉。四十歲的時候,想轉換跑道卻毫無頭緒,決定將自己過往經歷轉換成文字,試試看是否能理出思路。
2025/04/10
嚴格說來這篇應該是4月9日的事情,只是今天才有空寫文。
Thumbnail
2025/04/10
嚴格說來這篇應該是4月9日的事情,只是今天才有空寫文。
Thumbnail
2025/04/07
2025年4月7日,創下台股史上第一跌幅,下跌2,065.87點,跌幅-9.69%。
2025/04/07
2025年4月7日,創下台股史上第一跌幅,下跌2,065.87點,跌幅-9.69%。
2025/04/06
最近的大新聞大概就是「32%關稅」這件事。
2025/04/06
最近的大新聞大概就是「32%關稅」這件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勞退自提」是一種「容易執行」且兼顧「儲蓄」和「投資」兩面向的理財方式,缺點是投資報酬率低,只能做為保底,不能過於依賴。
Thumbnail
「勞退自提」是一種「容易執行」且兼顧「儲蓄」和「投資」兩面向的理財方式,缺點是投資報酬率低,只能做為保底,不能過於依賴。
Thumbnail
理財從來沒有所謂好與壞,只有適合與否的問題。
Thumbnail
理財從來沒有所謂好與壞,只有適合與否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有同事問我勞工自提6%的事情,我覺得勞工自提6%這個議題之前已經和大家討論過了。如果你是所得級距很高的人,當然可以考慮自提6%。自提6%是指除了雇主幫你提供6%的勞工退休金,自己也額外從薪水提取這6%到個人退休帳戶中。然而,在你當年的所得計算中,這6%是不會被算入的,而是先放到你的個人勞退金帳戶
Thumbnail
最近有同事問我勞工自提6%的事情,我覺得勞工自提6%這個議題之前已經和大家討論過了。如果你是所得級距很高的人,當然可以考慮自提6%。自提6%是指除了雇主幫你提供6%的勞工退休金,自己也額外從薪水提取這6%到個人退休帳戶中。然而,在你當年的所得計算中,這6%是不會被算入的,而是先放到你的個人勞退金帳戶
Thumbnail
每個月只要存6000塊,成為千萬富翁不是夢? 直到我發現原來實踐財富自由其實沒這麼困難 所以想分享一下財務規劃的重要性 試著找出做事動機,簡化目標,設定數字, 也能「持之以恆」地實踐你一直想做卻未完成的事
Thumbnail
每個月只要存6000塊,成為千萬富翁不是夢? 直到我發現原來實踐財富自由其實沒這麼困難 所以想分享一下財務規劃的重要性 試著找出做事動機,簡化目標,設定數字, 也能「持之以恆」地實踐你一直想做卻未完成的事
Thumbnail
根據調查一般尚未退休的族群,預計63歲退休為基準,認為需準備約1300萬的退休金,若以目前40歲為例,每月必須存下高達5萬,很難嗎?其實只要有穩健的理財計畫,就很有機會達標甚至提前,怎麼理財,也因此在退休問題上顯得格外關鍵。
Thumbnail
根據調查一般尚未退休的族群,預計63歲退休為基準,認為需準備約1300萬的退休金,若以目前40歲為例,每月必須存下高達5萬,很難嗎?其實只要有穩健的理財計畫,就很有機會達標甚至提前,怎麼理財,也因此在退休問題上顯得格外關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