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育】父母教孩子要言行合一,卻不小心被孩子抓包自己沒做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有兩個鬼靈精怪的兒子,大兒子會彈鋼琴喜歡養鍬形蟲,小兒子喜歡踢足球。今天要來分享的是小兒子,他有個奇怪的地方總是讓家裡的人看不過去,就是 ─ 不願意嘗試新東西!

他從幼兒園小小班約四歲開始學踢足球,從懵懂未知的踢足球,到後來七歲大班畢業參加過比賽後,開始變得比較有認知的踢球,指的就是會在乎輸贏,喜歡跟我們分享踢足球箇中的訣竅與方法等,但是由於他加入的球隊是屬於足球俱樂部,屬性就是以小孩踢得開心為前提,教練不採取強制要求,只會柔性教導,因此好幾次參加完比賽,他們的球隊都是輸球,小編身為父母不免開始緊張焦慮了起來,想說孩子這麼喜歡踢球是不是應該轉換到比較有紀律與嚴謹的球隊,來增加踢球的技巧。好幾次我開口跟孩子溝通,說你要不要轉換球隊讓自己的技巧提升,馬上遭到回絕。

第一次他跟我說:「媽媽,我不想背叛我的隊友,如果我轉換球隊,他們就會說我背叛他們!」我當下想想,站在孩子的立場,確實會有這樣的感受,於是我接受了他的決定。讓他持續跟著同樣的教練、同樣的隊友一起玩足球,就這樣到了小二。

家裡大兒子身為哥哥每天看弟弟過得這麼爽快,心裡很不是滋味。因為哥哥每天都要練鋼琴至少一小時,參加學校的田徑隊也需要每天早上到校練習包含寒暑假,而弟弟踢足球都不需要每天練習,只有每周六去踢個兩個小時,也沒什麼壓力,看的哥哥很不爽,屢次挑釁引起吵鬧。

於是小編在旁慫恿弟弟,我說:「媽媽幫你找到了一個很棒的足球隊,你要不要去試試?」兒子回:「我不要」,我說:「還是你要再重新學習鋼琴?兒子回:「我不要」,那加入學校田徑隊跟哥哥一起練跑,你跑得這麼快一定有優勢?兒子回:「我不要」,還是你喜歡學什麼?兒子回:「我~不~要~學」

某天爸爸忍不住說話了:「弟弟,你要不要像哥哥一樣找一件事情來做,慢慢練習把那件事情做到最好,像是加入更好的足球隊,或是加入學校田徑隊,或是學鋼琴等,給你一個晚上的思考時間,若是你都找不到,我來幫你決定!」這次算是很有威嚴的跟他說,隔天兒子主動跟我們說:「我想跟哥哥一起去練田徑!」

哇!聽到這樣的決定我們全家都好開心,終於成功讓他跨出第一步,嘗試學習一件新事物了!大家打從心底替他覺得開心。

某天,小編心血來潮準備了一份自認為很養生的早餐,以酪梨、生菜沙拉、馬鈴薯泥、水煮蛋、小黃瓜,加上和風醬,完美呈現一道酪梨為主的生菜沙拉,兩小聽到就說:「我不喜歡吃酪梨!」,但身為媽媽苦口婆心的說:「很好吃,你沒有吃過不知道」,兩小也嘗試了,但是換老公來時,小編再說服一次,老公卻一再地拒絕嘗試。

看在小兒子的心理,換他不爽,直接回嗆爸爸:「你每次都叫我要勇於嘗試新事物,可是現在叫你嘗試吃不喜歡的食物,你還不是不願意,你有什麼資格叫我要嘗試,那我以後也不要嘗試新事物了!」當下爸爸沒有回應,我則是說了一句:「爸爸確實應該要想辦法突破才行」....

這個故事告訴身為父母的我們,言行合一有多重要,我們可能不知不覺中會露出馬腳,我們想要孩子做的,我們自己卻沒做到,這會讓我們自己變得很冏,也很難再教育小孩!

    3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Thumbnail
    avatar
    貼近自己
    2021-10-06
    疫情下的親子互動與對話_親職教育工作坊 羅志仲 老師帶領 羅志仲老師分享朋友在防疫期間的心得: 1. 降低標準 2. 多包容 3. 多調整  選擇和決定都不容易,人很容易受到過去生命經驗的限制。可能會用當時的眼光看待現在的狀態,但往往狀態已經不合時宜了!  當孩子沉迷於3C時,要換個眼光和方式去看待。  
    Thumbnail
    avatar
    貼近自己
    2021-07-10
    書籍推薦|愛與放手: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11堂課 ● 書名:愛與放手: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11堂課 ● 作者:呂嘉惠 ● 出版社: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 ● 陳揚的小小介紹: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需要接觸孩子的性教育,因緣際會找到這本書,沒想到跟挖到寶一樣,真的是很讚的一本書。嘉惠老師的書籍,我覺得是非常貼近家長跟專業工作者在寫的,但可能是
    Thumbnail
    avatar
    陳揚 諮商心理師
    2021-06-28
    學習愛(親職教育輔導)小嫻有一個目標,就是把自己身心照顧好、穩健自身的就業與親職能力。因為她期許接回孩子的那天,自己能做個好好愛孩子的媽媽。
    Thumbnail
    avatar
    @WorldPeace
    2021-06-15
    有一點點感動~親職教育活動日的美好 今年度的親職教育日一早,許多家長送孩子到教室一起參加活動,我如往常般的和大家打招呼並歡迎各位家長的蒞臨參加。 忽然, 一位媽媽說:老師,你有學「釋放」好棒喔!我都有看你的臉書喔! 我聽了之後真的感到十分驚訝,因為,我不清楚原來我和這位媽媽有加好友!(現在知道了!) 我更驚訝的是,像這樣在臉書上的分
    Thumbnail
    avatar
    May Chiu
    2021-03-30
    教育現場|當體驗教育應用於親職教育當Experiental Education 應用在Parenting上,會有什麼樣的火花呢? 這次有機會可以設計牌卡活動,讓面對家中有幼兒的爸爸媽媽們,學會用說故事的方式,去隱喻要告訴孩子們的行為矯正。
    Thumbnail
    avatar
    Stacey Ho
    2020-08-16
    親職教育 是什麼?許多的父母親在生小孩之前,都有著各式各樣的幻想:認為生小孩之後可以和一個可愛的小人兒一起生活,平日早上一起共進早餐、假日一起出門遊玩,與可靠的伴侶共築一個愛的小窩、共養愛的結晶。 其實每個爸爸媽媽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家長,如同我們第一次當學生、第一次進入職場,父母的角色也是需要學習的。
    Thumbnail
    avatar
    大手拉小手
    2020-04-27
    【親職考古題】09:教育理念不同調怎麼辦?伴侶之間的理念不合是萬年考古題啊,雙親一說小孩就是該打,雙親二說小孩就是不能打;雙親二說小孩應該要在家自學,雙親一說小孩就是要去學校。假如像這樣「理念不合」到山崩地裂,究竟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avatar
    盧駿逸
    2018-04-24
    avatar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
    2013-01-23
    avatar
    蔡老師創意寫作教室
    200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