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的困境-言教與身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大兒子又對著弟弟"一頓嘴砲輸出",很明顯看的出來就是在模仿我,然而模仿的是我的斥喝、而不是說教…因為他的知識量以及邏輯能力,仍不足以支持他對弟弟"說理"。然而我只能對哥哥說:以他的能力,以及和弟弟的關係,還不足以充當弟弟的"教育者",充其量只能是提醒的角色,而不該具有"管理"的權限。

孩子總是"模仿"的多,"講不聽"是常態

孩子總是"模仿"的多,"講不聽"是常態

這種現像讓我非常的困擾,我當然知道身教很重要,但其實我很清楚自己不是一個好凱模,大嗓門、易怒、情緒激動…我目前能做到,就是在發現自身情緒問題時,能夠快速的冷靜下來,但要完全抑制住仍有相當大的難度。

另一天早上,我讓大兒子自己準備早餐,大兒子在倒玉米片時,小兒子就在旁邊碎念:“注意一點,不要到太用力,不要一次到太多…”。欸…身教身教,我很清楚自己習慣下指令,強硬的指導態度。如果不想孩子模仿的所有事都不能做,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啊!

生活中,父母總希望孩子能夠長成他們心目中的模樣,但實際上,孩子往往是通過模仿父母的行為來學習。這使得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重要的問題:孩子真的是按照我們的話去行動,還是按照我們的行為去模仿?

1. 孩子的模仿本能

從小到大,孩子總是喜歡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尤其是父母。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成為大人的方式。正如今天大兒子模仿我斥喝弟弟,但卻沒有模仿我說教。

2. 身教重於言教

我知道言教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但事實證明,孩子更傾向於模仿我們的行為,而不是聽從我們的話。我雖然試圖用言語去教導他,但往往他更多地是看到我情緒激動、易怒的一面。

3.給彼此多一點空間

育兒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它需要我們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地去愛我們的孩子,並且為他們提供一個好的榜樣,那麼,他們一定能夠成為更好的人。雖然覺得自己已經面對壞習慣感到心疲不堪,當然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人無完人,或許我對孩子要求太高了,

4.盡量放低身段

不要以指導者的角色和孩子相處,而是“我做你看”,或許我總是太多指導、太少示範。又急於讓孩子進步,一點點不對就“急於指導”…

5. 自我反省

作為父母,我必須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如果我真的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更好的人,那麼我首先需要成為他的好榜樣。這意味著,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審視自己的行為,並且真正地做到身教。




avatar-img
36會員
95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龍阿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因為發生一些事故,家裡籠罩著低迷的氣氛,或許是如此內人因而寄情在小女兒身上,然而短短的一天,女兒的反應讓我驚覺,是不是一直以來我都錯了。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不該對孩子太過寵溺,當孩子發脾氣時,應該要讓他有時間空間冷靜,而不是馬上就去哄他。 但是就在那一晚,在內人一整晚的“寵溺”下…
揮霍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快樂的假象,就像毒品一樣。或許在短時間裡能夠使人得到滿足,但是同時會擴大人的慾望,結果就是被慾望吞噬。 唯有自我滿足(知足),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能夠滿足自己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外在的物品。 人類自古以來就被慾望所驅使,追求權力、財富、地位…
只要想著減肥,那麼減肥就不會成功,要改變體態,需要的不是減肥,而是改變自己錯誤的生活習慣。 太座總是時不時的在與減肥拉距,其實我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減肥?因為減肥這件事,從來就沒有人成功過,即使有,那也只是一時的,要永久的改變自己的體態,需要的不是減肥,而是改變生活習慣…
孩子在學校學了圍棋,回到家,不斷的拉著我,要我陪他下棋,然而沒兩下,不樂意了,轉頭找他媽媽,最後找上了小三歲的弟弟…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面臨比較,難免要面對輸贏…然而很多孩子會發生一個問題…"輸不起"!當面臨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選擇迴避,進而從較弱的對手取得勝利的優越感…
求學最重要的,是對知識與智慧的慾望,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就是保持對知識、智慧的饑渴(慾望)。求知慾是學習與成長最大的動力。
最近思絮有點亂,覺得想不出什麼好題材可以寫,其實前面有幾篇,自己覺得寫的也不夠好,感覺有點勉強為寫而寫,這樣的感覺讓我懷疑自己。堅持固定更新如果無法保持一個該有的水準,那麼麼這個堅持,是否有意義?
前幾天因為發生一些事故,家裡籠罩著低迷的氣氛,或許是如此內人因而寄情在小女兒身上,然而短短的一天,女兒的反應讓我驚覺,是不是一直以來我都錯了。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不該對孩子太過寵溺,當孩子發脾氣時,應該要讓他有時間空間冷靜,而不是馬上就去哄他。 但是就在那一晚,在內人一整晚的“寵溺”下…
揮霍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快樂的假象,就像毒品一樣。或許在短時間裡能夠使人得到滿足,但是同時會擴大人的慾望,結果就是被慾望吞噬。 唯有自我滿足(知足),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能夠滿足自己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外在的物品。 人類自古以來就被慾望所驅使,追求權力、財富、地位…
只要想著減肥,那麼減肥就不會成功,要改變體態,需要的不是減肥,而是改變自己錯誤的生活習慣。 太座總是時不時的在與減肥拉距,其實我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減肥?因為減肥這件事,從來就沒有人成功過,即使有,那也只是一時的,要永久的改變自己的體態,需要的不是減肥,而是改變生活習慣…
孩子在學校學了圍棋,回到家,不斷的拉著我,要我陪他下棋,然而沒兩下,不樂意了,轉頭找他媽媽,最後找上了小三歲的弟弟…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面臨比較,難免要面對輸贏…然而很多孩子會發生一個問題…"輸不起"!當面臨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選擇迴避,進而從較弱的對手取得勝利的優越感…
求學最重要的,是對知識與智慧的慾望,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就是保持對知識、智慧的饑渴(慾望)。求知慾是學習與成長最大的動力。
最近思絮有點亂,覺得想不出什麼好題材可以寫,其實前面有幾篇,自己覺得寫的也不夠好,感覺有點勉強為寫而寫,這樣的感覺讓我懷疑自己。堅持固定更新如果無法保持一個該有的水準,那麼麼這個堅持,是否有意義?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陷阱。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常常會陷入的「順口比較語」如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並提出解決辦法。內容主要著重在對孩子的肯定、引導和激勵,並強調父母應該擁有健康的比較態度。
這篇文章記錄發現兩個孩子使用不得體的用語時,當時為人父母的處理應對。 也更進一步了解小孩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提醒家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 同時也分享寫信給校方,老師針對這個問題的重新教育結果。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陷阱。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常常會陷入的「順口比較語」如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並提出解決辦法。內容主要著重在對孩子的肯定、引導和激勵,並強調父母應該擁有健康的比較態度。
這篇文章記錄發現兩個孩子使用不得體的用語時,當時為人父母的處理應對。 也更進一步了解小孩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提醒家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 同時也分享寫信給校方,老師針對這個問題的重新教育結果。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