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美顏消腫:玉蜀黍,養脾胃、消水腫》

節氣飲食|《美顏消腫:玉蜀黍,養脾胃、消水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玉米( 玉蜀黍 --《本草綱目‧榖部第二十三卷‧榖之二》)

“ 開胃、健脾、除濕、利尿 ”

        近年來,許多年輕人喜愛看韓劇、吃韓國料理。超市裡,也多有銷售紅棗蜜、柚子蜜等可供沖泡的飲品,另外,還有〝玉米鬚茶〞也進駐超市架上,是很生活化的美顏茶飲。其實,這些也都是自古以來,中醫常用的日常保健茶飲。玉米鬚茶,就是常用的、溫和的利尿、消水腫、清肝膽濕熱的天然茶飲。現在,也有本土的茶包了。   

       玉米,是營養價值豐富的榖物糧食,在中醫食養來說,是健脾、利水常用的食材。在現代營養學研究,可預防白內障(含有類胡蘿蔔素及葉黃素);膳食纖維改善便秘。但是,屬於澱粉含量較高的主食類(1/3 根玉米相當於 1/4碗飯)所以,容易脹氣胃悶的人不可食用過多玉米,餐飲中有玉米時,也可減少主食的飯麵等的份量。另外,玉米利水,所以,尿失禁患者應少吃。

食補推薦

●玉米健脾粥 ●玉米胡蘿蔔湯

玉蜀黍:美顏消腫、健脾胃

玉蜀黍:美顏消腫、健脾胃


avatar-img
Botree的沙龍
28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秋三月,養生治則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寫到:「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在四季的變化中有「秋收冬藏」的規律,雖然,秋氣主〝燥〞,但是夏末秋初正值雨季、颱風季節,若在秋氣主〝收〞的情況下,濕氣未得排除而收納於體內,冬季便容易產生咳嗽現象。此外,,體虛、氣滯的人也容易濕氣過重 ......
補腎益氣、強腰膝,厚腸胃、止瀉:栗子     板栗,雖然主產於中國大陸,近年來也常見韓國進口的栗子,但是,秋季是台灣「黃金板栗」的成熟結果期。 栗子,在中醫素有〝腎之果〞之稱 ......
川貝枇杷膏的主角之一  常用中藥材:〝枇杷葉〞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胃二經。 【採收】枇杷葉採摘、曬乾,要除去絨毛,用甘草湯洗ㄧ遍,再乾燥。如果絨毛沒有除盡,或用布包煎,就容易刺激氣管,不但不能止咳,反而咳的更厲害。 【功效】清肺化痰,降逆止嘔 ......
秋日平補 ,養血氣、避寒涼 今年的雨量非常豐沛,接連不斷的雨天,南台灣的“秋燥”不明顯,倒是氣溫下降不少,濕度高。所以,典型的秋燥“滋陰”食材,目前還不太適合,倒是原本秋燥宜少用的辛香料,反而宜適量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是面對大自然氣候變化與節氣飲食保健,宜活用的經驗談,而不是照本宣......
中醫看寒暑濕風對人體的影響 — 《素問 · 生氣通天論》        “預防勝於治療”,是面對老齡化社會的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的。而自古,中醫學便以“防未病”、“治初病”為重點。         我們以《黃帝內經·素問 ·生氣通天論》篇,來介紹中醫學的節氣預防觀念 ......
五行&五臟,肺的母子、夫妻關係 “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中醫「培土生金」的方法          在長夏與秋令之間,我們以肺臟為例,來認識一下中醫學“補母瀉子”的五行生剋關係。這一理論,廣泛地運用在中醫食補、食療、方藥、針灸等臨床治療當中。例如:中醫有「培土生金」、「金水相生」......
秋三月,養生治則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寫到:「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在四季的變化中有「秋收冬藏」的規律,雖然,秋氣主〝燥〞,但是夏末秋初正值雨季、颱風季節,若在秋氣主〝收〞的情況下,濕氣未得排除而收納於體內,冬季便容易產生咳嗽現象。此外,,體虛、氣滯的人也容易濕氣過重 ......
補腎益氣、強腰膝,厚腸胃、止瀉:栗子     板栗,雖然主產於中國大陸,近年來也常見韓國進口的栗子,但是,秋季是台灣「黃金板栗」的成熟結果期。 栗子,在中醫素有〝腎之果〞之稱 ......
川貝枇杷膏的主角之一  常用中藥材:〝枇杷葉〞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胃二經。 【採收】枇杷葉採摘、曬乾,要除去絨毛,用甘草湯洗ㄧ遍,再乾燥。如果絨毛沒有除盡,或用布包煎,就容易刺激氣管,不但不能止咳,反而咳的更厲害。 【功效】清肺化痰,降逆止嘔 ......
秋日平補 ,養血氣、避寒涼 今年的雨量非常豐沛,接連不斷的雨天,南台灣的“秋燥”不明顯,倒是氣溫下降不少,濕度高。所以,典型的秋燥“滋陰”食材,目前還不太適合,倒是原本秋燥宜少用的辛香料,反而宜適量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是面對大自然氣候變化與節氣飲食保健,宜活用的經驗談,而不是照本宣......
中醫看寒暑濕風對人體的影響 — 《素問 · 生氣通天論》        “預防勝於治療”,是面對老齡化社會的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的。而自古,中醫學便以“防未病”、“治初病”為重點。         我們以《黃帝內經·素問 ·生氣通天論》篇,來介紹中醫學的節氣預防觀念 ......
五行&五臟,肺的母子、夫妻關係 “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中醫「培土生金」的方法          在長夏與秋令之間,我們以肺臟為例,來認識一下中醫學“補母瀉子”的五行生剋關係。這一理論,廣泛地運用在中醫食補、食療、方藥、針灸等臨床治療當中。例如:中醫有「培土生金」、「金水相生」......